2021-2022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
展开2021-2022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们把批评家写小说称为“跨界”奇观,这其实包含着某种担忧——擅长“纸上谈兵”的批评家能否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其实,这种“跨界”的接受差异中隐含着一种“实践”高于“理论”的逻辑认知。
从读者的角度来说,对批评家写小说的关注,除了包含着对批评家能不能写小说、能不能写出好小说的质疑,也隐含着读者对当代文学的不满足,他们实际上是期待批评家能够写出好小说的。随着新媒体和各种艺术形式的发展,读者的审美水平和审美期待越来越高,小说是越来越难写了。评论家李云雷说:“评论家写小说,可以让评论界与创作界更好地相互理解,更好地形成良性循环,甚至有可能催生出一种独特的文体——‘批评家小说’。”他在无意中回应了读者对批评家写小说的这种期待。
从文学社会学的角度来说,文学包括生产、传播和消费三个环节。批评家写小说在文学生产上具有一定优势。批评家有开阔的文学史视野和高深的理论修养,这些为他们文学创作的高度自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作家路遥在准备写《平凡的世界》时,曾列了古今中外近百部长篇小说的阅读计划,后来完成了十之八九,其实他就是想获得或强化这种文学史视野。对批评家来说,这种视野在写作之前基本上已经获得了。当然,有些人担心批评家写小说可能会存在“掉书袋”和炫技现象。虽然钱钟书的《围城》也被有些人认为存在一定程度的“掉书袋”现象,但是这并未影响普通读者的阅读与喜爱。张柠的《三城记》也涉及了很多文学理论,但都像盐入水中一样,化入了文学形象当中,不仅没有给普通读者造成阅读障碍,反而增加了小说韵味。可见,批评家深厚的理论素养有利于批评家在写小说的时候自觉选择合适的写作方法。
从文学传播的角度来看,要坦率地承认批评家写小说在传播环节的优势。因为批评家自身对文学的鉴赏能力是得到认可的,而且他们在文学界有一定的资源,所以有利于作品的传播。不过,批评家写小说在消费环节不会有任何先天优势。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说得好:“批评家写小说没有豁免权,读者不会对他们高看一眼或者低看一眼,无论怎样,还是要回到作品本身。”从根本上来说,批评家的合法性来源于他是普通读者的代表,一旦他脱离了这种合法性,他的批评也将失去有效性。批评家的身份主要是在一个相对专业的文学圈子里为人所知,相关的文学从业者对批评家身份是比较熟悉的,但是庞大的普通读者群体很少知道他们,且没有必要知道。批评家写出来的作品最终还是要脱离批评家的身份,以普通作品的朴素形式进入普通读者的视野中接受检验。好教育云平台(www.jtyhjy.com)
批评家的小说能否经得住时间的检验,不是由哪一个人说了算的。批评界应该以平常心给这些作品以平常待遇,既无须违心溢美,也不能视而不见。我们要相信,那些优秀作品必将会在时间的放大器中发酵出无尽的生命力,嵌入文学史的星空。
(摘编自朱永富《批评家写小说,还是要让作品说话》)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基于“实践”高于“理论”的逻辑认知,人们对批评家“跨界”写小说存在着某种担忧。
B. 小说难写的原因之一在于读者的审美水平和审美期待随新媒体等的发展而提升。
C. 批评家文学创作的高度自觉与其开阔的文学史视野和高深的理论修养密不可分。
D. 在文学的生产、传播和消费这三个环节中,批评家的优势呈现出逐步下降的趋势。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从读者、文学生产、文学传播和文学消费等角度对批评家写小说进行了分析论述。
B. 文章第二段使用例证法,用评论家李云雷的话正面论证了批评家写小说是值得期待的。
C. 文章举钱钟书的创作实例,可以说明批评家创作中的“掉书袋”未必一定影响阅读。
D. 文章以“担忧”开始,以“期待”结束,提出批评界应该以平常心对待批评家创作的小说。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体独特的“批评家小说”有利于评论界与创作界更好地相互理解,形成良性循环。
B. 大凡炫技的批评家,只要理论素养深厚,就能自觉选择合适的写作方法创作小说。
C. 批评家的身份几乎不为普通读者群体所知,故其文学界的资源可以帮助其作品传播。好教育云平台(www.jtyhjy.com)
D. 文学评论一般是专业人士看的,没有必要像普通作品一样接受普通读者的检验。
【答案】1. D 2. B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D.“批评家优势呈现出逐步下降的趋势”错,根据原文第三段“批评家写小说在文学生产上具有一定优势”,第四段“要坦率地承认批评家写小说在传播环节的优势”“批评家写小说在消费环节不会有任何先天优势”可知,批评家在文学的生产、传播和消费这三个环节并非都具有优势,且文中并没有对批评家的优势进行对比。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
B.“文章第二段使用例证法”错误。应是引证法。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原文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A.“文体独特的‘批评家小说’……”错误。原文的表述是“评论家写小说,可以让评论界与创作界更好地相互理解,更好地形成良性循环,甚至有可能催生出一种独特的文体——‘批评家小说’”,选项逻辑混乱。
B.“只要……就能……”表述绝对化,原文第三段说“批评家深厚的理论素养有利于批评家在写小说的时候自觉选择合适的写作方法”,可知“深厚的理论素养”不是充要条件。
C.“批评家的身份几乎不为普通读者群体所知,故其文学界的资源可以帮助其作品传播”错误。原文的表述是“相关的文学从业者对批评家身份是比较熟悉的,但是庞大的普通读者群体很少知道他们,且没有必要知道。批评家写出来的作品最终还是要脱离批评家的身份,以普通作品的朴素形式进入普通读者的视野中接受检验”,作者认为批评家写小说要脱离批评家的身份,以普通作品的朴素形式进入普通读者的视野中接受检验。“故其文学界的资源可以帮助其作品传播”无中生有,且强加因果。
故选D。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明确了校外培训机构在场所与师资条件上需遵循的基本要求。2019年教育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再次明确了教培机构在师资审查与经营规范等方面的整改标准。2021年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2021年工作要点》中,指出将大力整顿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培训行业。综合来看,一方面,政策趋严使机构的现金流压力变大,合规成本与运营成本升高;另一方面,政策趋严推动行业良性有序发展,进校服务有望成为未来新的机会点。好教育云平台(www.jtyhjy.com)
图一:中国家长家庭教育观念
图二:不同阶段的学生课程参与情况
图三:2017—2023年中国素质教育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
(摘编自腾讯网2021年11月25日《2021年中国素质教育行业趋势洞察报告》)
材料二:
据了解,在“双减”政策发布后,郑州市教育局随即出台《关于开展“双减”政策“一告知、一承诺、双签字”的通知》,同时借助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全面宣传、深入解读“双减”政策。随着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的深入推进,11月初,郑州市教育局部署各开发区、县(市)教育局向中小学、幼儿园发放《致中小学生家长不安排学生参加“七类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哟封信》,同时,在校内建立在职教师违规参与校外培训举报查处机制,进一步规范教师职业行为。
“双减”政策要“软着陆”,校内保障与校外治理必须两手抓,才能疏堵结合、标本兼治。郑州市教育局依照社区网格化管理,依托电话举报、市长热线和上级主管部门线索移交等途径,拓宽线索来源,坚决打击“隐形变异”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的机构和个人。在堵疏结合、多方联动的原则下,郑州市各开发区、县(市)逐渐探索出各式创新举措。好教育云平台(www.jtyhjy.com)
课堂上,郑州各中小学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的学习方法,提升学习效果;课后服务中,各开发区、县(市)推动“5+2+N”模式,着力提供菜单式服务项目和内容。利用调查问卷、个体访谈、座谈交流等形式,让教师、学生、家长、志愿者都参与评价,做“双减”政策的“主人公”。
(摘编自中国教育在线2021年11月26日《进学校、下社区!郑州“双减”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
材料三:
记者从南宁市召开的“双减”工作推进会上获悉,南宁市“双减”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加快推进校外培训减负工作,全市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284家,压减数量全区第二,压减率37.42%,学科类培训机构剩余475家。
会议介绍了“双减”工作取得的成效。完善顶层设计,健全“双减”工作机制。印发《南宁市“双减”工作政策解读问答50条》等,全力推进“双减”工作落实落地。强化减负提质,科学推进“作业革命”。加强统筹管理,扎实开展课后服务。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应开课后服务数469所,实际开展课后服务469所,实现100%全覆盖,学生参与率达88.52%,超额完成85%目标任务。强化部门联动,加快推进校外培训减负工作。
目前,南宁市“双减”工作仍面临新的挑战,如教育评价体系还未健全,教科研力量不足,减负提质办法不多;课后服务专业老师少,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压减过程中有的培训机构关停面临退租违约纠纷和裁员赔偿纠纷,或无充足资金完成学费全额退款等问题。
(摘编自广西新闻网2021年11月23日《南宁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284家 引导机构积极转型转设》)
4.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近几年来国家政策监管趋严,使校外培训机构的合规成本与运营成本提高,但同时也推动了行业良性有序发展。
B. 中国家长对孩子人格健全、理性思维、自我管理诸方面的培养较为重视,但对批判质疑精神的培养重视程度最低。
C. 从调查结果来看,超过半数的小学生和初中生参与了学科辅导类课程,而幼儿园没有学生参与学科辅导类课程。
D. 除2020年外,从2017年到2023年,中国素质教育行业市场规模呈现不断扩大趋势,增速有起有伏,2021年的增速将最快。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郑州市教育局借助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宣传解读“双减”政策,是为了更好地推进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
B. 郑州市中小学校园“双减”氛围浓厚,家、校、社区协同育人,有助于形成推进“双减”的强大合力。
C. 南宁市“双减”工作取得诸多成效,其中之一是压减校外培训机构数量位居全区第二,有力推进了校外培训减负工作。
D. “双减”工作不仅要减负,还要提质,但可能会受到人力、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如南宁目前就面临这样的挑战。
6. 在落实“双减”政策方面,郑州市与南宁市有哪些相同做法?请概括说明。
【答案】4. D 5. B
6. (1)出台相关文件,为落实“双减”政策服务;
(2)在减负的同时,提升教学质量;
(3)开展课后(延时)服务;
(4)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D.“除了2020年,从2017年到2023年,中国素质教育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表述不准确,由图三可知,2021年的市场规模小于2019年。
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
A.“是为了更好地推进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错,以偏概全,材料二“郑州市教育局……借助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全面宣传、深入解读‘双减’政策。随着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的深入推进……”,可见,“更好地推进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只是宣传解读“双减”政策的目的之一。
C.“压减校外培训机构”错,信息遗漏,材料三“全市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284家,压减数量全区第二”。可见,原文为“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
D.“但可能会受到人力、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错误。根据材料三可知,南宁市受到人力、财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政策”属于无中生有。
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根据材料二“郑州市教育局随即出台《关于开展‘双减’政策‘一告知、一承诺、双签字’的通知》”和材料三“印发《南宁市‘双减’工作政策解读问答50条》等,全力推进“双减”工作落实落地”概括为:出台相关文件,为落实“双减”政策服务。
根据材料二“随着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的深入推进,11月初,郑州市教育局部署各区、县(市)教育局向中小学、幼儿园发放《致中小学生家长不安排学生参加‘七类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一封信》,同时,在校内建立在职教师违规参与校外培训举报查处机制;进一步规范教师职业行为”和材料三“加快推进校外培训减负工作,全市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284家,压减数量全区第二,压减率37.42%,学科类培训机构剩余75家”概括为: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
根据材料二“课堂上,郑州各中小学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的学习方法,提升学习效果”和材料三“强化减负提质,科学推进‘作业革命’”概括为:在减负的同时,提升教学质量。
根据材料二“课后服务中,各区、县(市)推动‘5+2+N’模式,着力提供菜单式服务项目和内容”和材料三“加强统筹管理,扎实开展课后服务”概括为:开展课后(延时)服务。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两个感恩节【注】的绅士(节选)
欧·亨利
斯塔弗·皮特坐在联合广场喷泉对面人行道旁边的第三条长凳上。九年来,每逢感恩节,他总是不早不迟,在一点钟的时候坐在老地方。但是,斯塔弗·皮特今天出现在一年一度的约会地点,似乎是出于习惯,而不是出于饥饿。
皮特一点儿也不饿。来这儿之前他刚刚大吃了一顿,如今只剩下呼吸和挪动的力气了。他的衣服当然褴褛,衬衫前襟一直豁到心口,可是夹着雪花的十一月的微风只给他带来一种可喜的凉爽。因为那顿特别丰富的饭菜所产生的热量,使得斯塔弗·皮特不胜负担。
那顿饭完全出乎他意料之外。他路过五马路起点附近的一幢红砖住宅,那里住有两位尊重传统的老太太。她们派一个佣人等在侧门口,吩咐他在正午过后把第一个饥饿的过路人请进来,让他大吃大喝,饱餐一顿。斯塔弗·皮特去公园时,碰巧路过那里,给管家们请了进去,成全了城堡里的传统。
斯塔弗·皮特朝前面直瞪瞪地望了十分钟之后,觉得很想换换眼界。他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慢慢把头扭向左面。这时,他的眼球惊恐地鼓了出来,他的呼吸停止了,他那穿着破皮鞋的短脚在砂砾地上繁簌地扭动着。
因为那位老先生正穿过马路,朝他坐着的方向走来。
九年来,每逢感恩节,这位老先生总是来这儿寻找坐在长凳上的斯塔弗·皮特,总是带他到一家饭馆里去,看他美餐一顿。
老先生又高又瘦,年过花甲。他穿着一身黑衣服,鼻子上架着一副不稳当的老花眼镜。他的头发比去年白一点儿,稀一点儿,而且好像比去年更借重那支粗而多节的曲柄拐杖。
斯塔弗·皮特眼看他的老恩人走近,不禁呼吸短促,直打哆嗦。
“你好。”老先生说,“我很高兴见到一年的变迁对你并没有什么影响,你仍旧很健康地在这个美好的世界上逍遥自在。仅仅为了这一点幸福,今天这个感恩节对我们两人都有很大的意义。假如你愿意跟我一起来,朋友,我预备请你吃顿饭,让你的身心取得协调。”
老先生每次都说同样的话。九年来的每一个感恩节都是这样。这些话本身几乎成了一个制度。除了《独立宣言》之外,没有什么可以同它相比了。以前在斯塔弗听来,它们像音乐一般美妙。现今他却愁眉苦脸,眼泪汪汪地抬头看着老先生的脸。细雪落到斯塔弗的汗水淋漓的额头上,几乎咝咝发响。但是老先生却在微微打战,他掉转身子,背朝着风。
斯塔弗抬着头,瞅了他一会儿,自怨自艾,好不烦恼,可是又束手无策。老先生的眼睛里闪出光亮,他脸上的皱纹一年比一年深,但他那小小的黑领结依然非常神气,他的衬衫又白又漂亮,他那两撇灰胡须典雅地翘着。好教育云平台(www.jtyhjy.com)
“谢谢你,先生。非常感谢,我跟你一起去。我饿极啦,先生。”
饱胀引起的昏昏沉沉的感觉,并没有动摇斯塔弗脑子里的那个信念。老先生带着他的一年一度的受惠者,朝南去到那家饭馆和那张年年举行盛宴的桌子。
“老家伙来啦,”一个侍者说,“他每年感恩节都请那个穷汉吃上一顿。”侍者在桌子上摆满了节日的食物——斯塔弗叹了口气,举起了刀叉。
在敌军中杀开一条血路的英雄都没有他这样勇敢。火鸡、肉排、汤、蔬菜、馅饼,一端到他面前就不见了。他跨进饭馆的时候,肚子里已经塞得实实足足,食物的气味几乎使他丧失绅士的荣誉,但他却像一个真正的骑士,打起精神,坚持到底。
一小时之后,斯塔弗往后一靠,这一仗已经打赢了。
“多谢你,先生,”他像一根漏气的蒸气管子那样呼哧呼哧地说,“多谢你赏了一顿称心的中饭。”
接着,他两眼发直,费劲地站起身来。一个侍者把他像陀螺似地打了一个转,推他走向门口。老先生仔仔细细地数出一块三毛钱的小银币,另外给了侍者三枚镍币做小费。好教育云平台(www.jtyhjy.com)
他们像往年那样,在门口分了手,老先生往南,斯塔弗往北。
在第一个拐角上,斯塔弗转过身,站了一会儿。接着,他的破旧衣服像猫头鹰的羽毛似的鼓了起来,他自己则像一匹中暑的马那样,倒在人行道上。
救护车开到,年轻的医师和司机低声咒骂他的笨重。既然没有威士忌的气息,也就没有理由把他移交给警察局的巡逻车,于是斯塔弗和他肚子里的双份饭就给带到医院里去了。
过了一小时,另一辆救护车把老先生送来了。他们把他放在另一张床上。
不多久,一个年轻的医师碰到一个眼睛讨他喜欢的年轻的护士,便停住脚步,跟她谈谈病人的情况。
“那个体面的老先生,”他说,“你怎么都猜不到,他几乎要饿死了。从前大概是名门世家,如今落魄了。他告诉我说,他已经三天没有吃东西了。”
【注】1620年,英国清教徒不堪宗教压迫,乘坐“五月花号”船来到美洲,其遇到困难处于饥寒之时,得到了当地人的帮助,之后为表达感恩之情,设立了感恩节,并成为美国法定节日。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标题中绅士既指每年请皮特饱餐的老人,也指假装饥饿的穷人皮特,作者通过描写小人物的善,以小见大地赞美了人性的光辉。
B. 文中“微风只给他带来一种可喜的凉爽”“细雪落到斯塔弗的汗水淋漓的额头上”两处描写,主要是为了烘托感恩节和谐美好的气氛。
C. 皮特“眼球惊恐地鼓了出来”,“呼吸停止了等”神态描写,用夸张的笔法设置了悬念,同时自然地引出下文老先生的出场。
D. 作者没有直接表露自己的感情倾向,而是通过故事本身来客观表达,此写法更易使读者深入故事,形成共鸣。
8. 文中划横线的语句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
9. 文章老先生饿昏这一结尾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缘于前文多次作了铺垫与暗示,请找出几处并分析。
【答案】7. B 8. (1)表现了皮特虽毫无食欲却努力吃饭的状态,生动形象,幽默诙谐。
(2)照应上文皮特已经饱餐的情节,为下文皮特撑坏昏倒的情节做铺垫。
(3)表现了皮特憨厚善良、懂得感恩的品质,虽然穷困潦倒,但人格高贵。
(4)照应了小说的标题,揭示了小说对人性光辉的赞美。
9. (1)在感恩节老先生坚持带他到饭馆“看他美餐一顿”,说明这次老先生没有吃东西。
(2)老先生比往年更借重拐杖,身体微微打战等体力不济的表现,以及仔细地数钱结账和付小费的情节,暗示他“落魄”和拮据的生活。
(3)老先生得体的装束举止,谦逊有礼的言行,以及从人格上尊重皮特的绅士品质,这种“体面”暗示了老先生即使饿着也不会破坏“感恩节传统”。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B.“主要是为了烘托感恩节和谐美好的气氛”错误。这两处环境描写,从侧面表现皮特饱餐后的真实状况。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作用的能力。
从内容上看,“他跨进饭馆的时候,肚子里已经塞得实实足足,食物的气味几乎使他丧失绅士的荣誉,但他却像一个真正的骑士,打起精神,坚持到底”,这段文字描写的是皮特吃饭时的状态,语言生动形象,幽默诙谐。
从结构上看,结合上下文可知,这是皮特在已经饱餐的情况之下为了成全老先生的善心而做出的感恩表示,“但他却像一个真正的骑士,打起精神,坚持到底”,照应上文皮特已经饱餐的情节,为下文皮特撑坏昏倒的情节做铺垫。
从人物形象的塑造来看,这一句中将皮特的行为与“骑士”进行比较,让我们仿佛看到皮特为了表达对老先生的感恩之情而“视死如归”的情形,语言幽默,表现了皮特憨厚善良、懂得感恩的品质,虽然穷困潦倒,但人格高贵。
最后,照应了小说的标题“两个感恩节的绅士”,皮特也是一位绅士,揭示了小说对人性光辉的赞美。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小说情节的能力。
首先到文中找到直接描写老先生的文字,如“总是带他到一家饭馆里去,看他美餐一顿”,在感恩节老先生坚持带他到饭馆“看他美餐一顿”,说明这次老先生没有吃东西。
如“老先生又高又瘦,年过花甲。他穿着一身黑衣服,鼻子上架着一副不稳当的老工眼镜。他的头发比去年白一点儿,稀一点儿,而且好像比去年更借重那支粗而多节的曲柄拐杖”“但是老先生却在微微打战,他掉转身子,背朝着风”“老先生仔仔细细地数出一块三毛钱的小银币,另外给了侍者三枚镍币做小费”,这是对老人的描写,“一副不稳当的老工眼镜”“更借重那支粗而多节的曲柄拐杖”“老先生却在微微打战”“仔仔细细地数出一块三毛钱的小银币”这些描写都说明老先生的境况不佳,暗示他“落魄”和拮据的生活。
如“但他那小小的黑领结依然非常神气,他的衬衫又白又漂亮,他那两撇灰胡髭典雅地翘着”,这是肖像描写,老先生得体的装束举止,谦逊有礼的言行,可以看出老先生的绅士风度;“你好。”老先生说,“我很高兴见到一年的变迁对你并没有什么影响,你仍旧很健康地在这个美好的世界上逍遥自在。仅仅为了这一点幸福,今天这个感恩节对我们两人都有很大的意义。假如你愿意跟我一起来,朋友,我预备请你吃顿饭,让你的身心取得协调。”这是对老先生的语言描写,可以看出他从人格上尊重皮特的绅士品质;这些暗示了老先生即使饿着也不会破坏“感恩节传统”。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好教育云平台(www.jtyhjy.com)
孔颖达,字仲达,冀州衡水人。八岁就学,诵记日千余言,暗记《三礼义宗》。及长,明服氏《春秋传》、郑氏《尚书》《诗》《礼记》、王氏《易》,善属文,通步历。尝造同郡刘焯,焯名重海内,初不之礼,及请质所疑,遂大畏服。隋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炀帝召天下儒官集东都,诏国子秘书学士与论议,颖达为冠,又年最少,老师宿儒耻出其下,阴遣客刺之,匿杨玄感家得免。补太学助教。隋乱,避地虎牢。太宗平洛,授文学馆学士,迁国子博士。贞观初,封曲阜县男,转给事中。时帝新即位,颖达数以忠言进。帝问:“孔子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何谓也?”对曰:“此圣人教人谦耳。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咨所未能;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内有道,外若无;中虽实,容若虚。非特匹夫,君德亦然。故《易》称‘蒙以养正’‘明夷以莅众’。若其据尊极之位,炫聪耀明,恃才以肆,则上下不通,君臣道乖。自古灭亡,莫不由此。”帝称善。除国子司业,岁余,以太子右庶子兼司业。与诸儒议历及明堂事,多从其说。以论撰劳,加散骑常侍,爵为子。皇太子令颖达撰《孝经章句》,因文以尽箴讽。帝知数争太子失,赐黄金一斤、绢百匹。久之拜祭酒侍讲东宫帝幸太学观释菜命颖达讲经毕上《释奠颂》有诏褒美后太子稍不法,颖达争不已,乳夫人曰:“太子既长,不宜数面折之。”对曰:“蒙国厚思,虽死不恨。”剀切愈至。后致仕,卒,陪葬昭陵,赠太常卿,谥曰宪。初,颖达与颜师古、司马才章、王恭、王琰受诏撰《五经》义训凡百余篇,号《义赞》,诏改为《正义》云。虽包贯异家为详博,然其中不能无谬冗,博士马嘉运驳正其失,至相讥诋。有诏更令裁定,功未就。永徽二年,诏中书门下与国子三馆博士、弘文馆学士考正之,于是尚书左仆射于志宁、右仆射张行成、侍中高季辅就加增损,书始布下。
(节选自《新唐书·卷一百二十三》)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久之/拜祭酒/侍讲东宫/帝幸太学/观释菜命/颖达讲经毕/上《释奠颂》/有诏褒美/
B. 久之/拜祭酒/侍讲东宫/帝幸太学观释菜/命颖达讲经/毕/上《释奠颂》/有诏褒美/
C. 久之/拜祭酒/侍讲东宫/帝幸太学/观释菜命/颖达讲经/毕/上《释奠颂》/有诏褒美/
D. 久之/拜祭酒/侍讲东宫/帝幸太学观释菜/命颖达/讲经毕/上《释奠颂》/有诏褒美/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三礼”,指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三部儒家经典,即《仪礼》《礼记》和《周礼》。
B. “炀帝”,谥号;《谥法》:“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此指隋炀帝。
C. “司业”,学官名,为国子监副长官,协助祭酒,掌儒学训导之政。
D. “致仕”,古代官员一般六十岁退休,交还官职,亦称致事、致政、休致等。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颖达博学多才,在与国子秘书学士辩论中,他最为突出,而且年龄最小,老师及有修养的儒士耻于在他之下,暗中派刺客去刺杀他,他躲藏在杨玄感家中得以幸免。
B. 孔颖达在回答太宗的询问时,首先概括了孔子那句话的意义和作用,然后具体解释了各句的意思,接着进一步把道理引入执政治国的事情中。
C. 孔颖达奉帝命撰著《孝经章句》,他借著书来尽力讽谏。太宗知道他多次直言批评太子过失,下诏褒扬他,并拜他为祭酒,在东宫充任侍讲。
D. 孔颖达等人撰著《五经》义训的百余篇文章,虽然包罗各家详备广博,但其中不可能没有谬误,博士马嘉运批驳指正他们的失误,以至于互相讥讽诋毁。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尝造同郡刘焯,焯名重海内,初不之礼,及请质所疑,遂大畏服。
(2)后太子稍不法,颖达争不已,乳夫人曰:“太子既长,不宜数面折之。”
【答案】10. B 11. D 12. C
13. (1)(孔颖达)曾去拜访同郡的刘焯,刘焯在四海之内名望很高,起初没有以礼对待他,当他提出疑问请教后,刘焯就非常敬畏佩服他。
(2)后来太子稍有不遵法度的行为,孔颖达就直言批评不止,乳夫人说:“太子已经长大了,不应该屡次当面批评他。”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过了很久,拜祭酒,在东宫充任侍讲。太宗亲临太学参观学生入学时祭祀先圣先师的典礼,命令孔颖达讲经,讲经结束进献《释奠颂》,太宗下诏表扬他。
“颖达讲经”是主谓结构,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
“释菜”是古代入学时祭祀先圣先师的一种典礼,此处做“观”的宾语,宾语后断开,而且“命”是下一句的谓语,排除AC。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和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D.“古代官员一般六十岁退休”错误,致仕年龄一般是七十岁。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能力。
C.“孔颖达奉帝命撰著《孝经章句》……太宗知道他多次直言批评太子过失,下诏……”错误,依据“皇太子令颖达撰《孝经章句》,因文以尽箴讽”“久之,拜祭酒,侍讲东宫。帝幸太学观释菜,命颖达讲经,毕,上《释奠颂》,有诏褒美”可知,撰著《孝经章句》是奉皇太子命令;下诏褒扬是帝幸太学观释菜一事中,孔颖达上《释奠颂》后的事。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1)得分点:“造”,拜访;“不之礼”,宾语前置,应是“不礼之”,没有以礼对待他;“质所疑”,提出疑问。
(2)得分点:“不法”,不遵守法度;“争”,通“诤”,直言批评;“面折”,当面批评。
参考译文:
孔颖达,字仲达,是冀州衡水人。八岁就从师学习,一天能够诵记千余言,还能默读熟记《三礼义宗》。长大以后,通晓服氏的《春秋传》、郑氏的《尚书》《诗经》《礼记》、王氏的《易经》,擅长写文章,精通推算岁时节侯的方法。曾去拜访同郡的刘焯,刘焯名重海内,起初对他不很礼遇。当他提出疑问请教后,刘焯就非常敬畏佩服他了。隋朝大业初年,考中明经高等,授任河内郡博士。隋炀帝把天下儒官召集到东都,下诏国子秘书学士参与议论,孔颖达最为突出,而且年龄最小,老师及有修养的儒士耻于在他之下,暗中派刺客去刺杀他,他躲藏在杨玄感家中得以幸免。补任太学助教。隋朝末动乱,他到虎牢去避难。太宗平定洛阳,授任他为文学馆学士,升任为国子博士。贞观初年,封曲阜县男,转任给事中。当时太宗刚刚即位,孔颖达几次进献忠言。太宗问他:“孔子称许的‘有才能的人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知识多的人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才能却像没有才能一样,知识渊博却像知识贫乏一样’,说的是什么意思?”他回答说:“这是圣人教导人们谦虚而已。自己虽然有才能,仍能向没有才能的人去请教自己所不能的事情;自己虽然知识很多,仍能从知识少的人那里获取自己所不懂的知识。内心有道,外表好像没有一样;里面虽然充实,表面就像空虚一样。不只是平民应该如此,国君的品德也是这样。所以《易经》上说‘在蒙昧中默养正道’‘隐蔽聪明来治理百姓’。如果凭借至尊的地位,炫耀聪明,依仗才能而肆意行事,那就会上下不能通达,君臣之道互相背离。自古以来,没有不是因为这个原因而灭亡的。”太宗称赞他讲得好。授国子司业,过了一年多,以太子右庶子兼司业。孔颖达和诸儒一起商议历法和明堂礼仪之事,大多采用他的意见。因为议论撰著有功,加授散骑常侍,赐予子爵。皇太子命令孔颖达撰著《孝经章句》,他借著书来尽力讽谏。太宗知道他多次直言批评太子的过失,赐给他黄金一斤、绢一百匹。过了很久,拜祭酒,在东宫充任侍讲。太宗亲临太学参观学生入学时祭祀先圣先师的典礼,命令孔颖达讲经,讲经结束进献《释奠颂》,太宗下诏表扬他。后来太子稍有不遵法度的行为,孔颖达就直言批评不止,乳夫人说:“太子已经长大了,不应该屡次当面批评他。”他回答说:“我蒙受国家厚恩,即使死了也不遗憾。”还是常来恳切规劝。后来退休了。去世后,陪葬昭陵,追赠太常卿,谥号为宪。当初,孔颖达和颜师古、司马才章、王恭、王琰奉召著《五经》义训共百余篇,号为《义赞》,皇帝下诏改为《正义》。虽然包罗各家很是广博,但其中不可能没有谬误,博士马嘉运批驳指正他们的失误,以至于互相讥讽诋毁。皇帝下诏又命令裁定此书,事情没有完成。永徽二年,高宗下诏令中书门下与国子三馆博士、弘文馆博士考核订正此书,这时尚书左仆射于志宁、右仆射张行成、侍中高季辅最终加以增删,此书才颁行天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共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苦 雨
王安石
灵场①奔走尚无功,去马来车道不通。
风助乱云阴更密,水争高岸气尤雄。
平时沟洫今多废,下户京囷②久已空。
肉食自嗟何所报,古人忧国愿年丰。
【注】①灵场:祭祀仙灵神鬼坛场。②京囷(qūn):储粮圆仓。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题目总领全诗,其中“雨”字点明了写作对象,“苦”字透露了作者的感情。
B. 第二句借道路不通表现雨之大,点明了首句中“奔走尚无功”的具体原因。
C. 颔联写景,以风吹云乱、水冲堤岸写下雨之况,同时引出了沟洫多废的内容。
D. 诗中的“古人”一词指的是古代忧国的圣贤之人,但其实也是指作者自己。
15. 请简要分析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心态。
【答案】14. B 15. ①久雨成灾,沟渠崩坏,洪水汹涌,百姓吃穿无着,大地主大官僚们平时只顾榨取民财,根本不管水利,更不顾国家人民的贫困,此时他们拿不出一点办法,却还奔走灵场去祈求天晴。这不由激起王安石满腔愤慨,促使他提笔写下这首诗,对这伙人进行了尖锐的嘲讽,同时倾诉自己郁积已久的变革愿望。
②诗人知道贫穷百姓的粮仓久已成空,这表现了诗人对百姓艰难生活的关切。
③虽然希望百姓获得好的收成,但久雨伤农,诗人作为官员无能为力,这表现了他的内疚。
【解析】
【分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能力。
B.错在“借道路不通表现雨之大”“点明了首句中‘奔走尚无功’的具体原因”。第二句指出到灵场去祷告的队伍络绎不绝,车来马往,道路为之阻塞,但是没有用,雨照样下个不停。诗人在这里是借道路不通嘲讽大地主大官僚们平时只顾榨取民财,根本不管水利,更不顾国家人民的贫困,直等到自然灾害威胁到他们的利益时,才急急忙忙乞求于神灵,可笑至极,自然是“无功”而返。
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作者情感的能力。
“灵场奔走尚无功,去马来车道不通”,官僚豪富们冒着大雨坐车骑马,来来往往到灵场祈求天晴,以至灵场附近的道路都阻塞不通。他们如此忙碌,如此虔敬,该会感动老天爷了吧?但却是:“风助乱云阴更密,水争高岸气尤雄”,阴云更浓,水势更猛,这些描写把祈求天晴、死抱“天命观”的虔信者的愚蠢暴露无遗!北宋的大地主大官僚们平时只顾榨取民财,根本不管水利,更不顾国家人民的贫困,直等到自然灾害威胁到他们的利益时,才急急忙忙乞求于神灵,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天命”上;而事实却往往给他们以响亮的耳光。王安石在这里把批判的笔锋直指大地主大官僚和他们所遵奉的“天命论”,锋芒毕露,击中要害!王安石满腔愤慨,促使他提笔写下这首诗,对这伙人进行了尖锐的嘲讽,同时倾诉自己郁积已久的变革愿望。
“平时沟洫今多废,下户京囷久已空”,写出在久雨成灾的情况下,不兴修水利,不储备粮食所带来的严重后果。诗人知道贫穷百姓的粮仓久已成空,一个“久”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焦急,写出了诗人对国家、对民众的深切关怀和忧虑,也勾起了他希望变革的思想。
“肉食自嗟何所报,古人忧国愿年丰”,“古人”一词指的是古代忧国的圣贤之人,但其实也是指作者自己。作者希望百姓获得好的收成,但久雨伤农,“何所报”,诗人作为官员无能为力,“自嗟”,表现了他的内疚。他的变革抱负一直不能实现,他因此发出嗟叹,惭愧自己对国家和民众没做出什么贡献,把自己急于变革的抱负又一次借题倾诉出来。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忠恕之道是中国人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之一,《论语》中孔子对“恕”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论语·述而》中,孔子说“____________”,枕着胳膊睡觉,也可以乐在其中;而“____________”,则对其来说好像漂浮的云彩。
(3)《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寒蝉为例来说明“小年”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己所不欲 ②. 勿施于人 ③. 饭疏食饮水 ④. 不义而富且贵 ⑤. 朝菌不知晦朔 ⑥. 蟪蛄不知春秋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的字有:施,疏,菌,晦,朔,蟪,蛄。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挑笔60秒,付钱40分钟。近日,浙江杭州徐女士经历了让她无所适从的40分钟。在某商店买两支自动铅笔一共16元,去付钱的时候徐女士才知道店里的电子支付系统出故障了,只能付现金。徐女士鼓足勇气找人借现金,直到第23人,她才成功借到20元。
在移动支付( )的今天,不少人已经习惯了出门不带现金。“连问23人借到20元现金”作为一个缩影,说明人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 ① 。对移动支付产生了依赖的消费者,一旦移动支付遭遇困难和障碍,就变得( ),这显然值得我们每个人反思和警醒。
作为一种新兴的生活方式, ② ,然而,一旦出现突发情况,必须用旧的方式和办法才能解决麻烦,怎么办?一方面,消费者应该多点风险防范意识,在方便的时候准备点现金以备不时之需;另一方面,商家也应该设置现金兑换点,以满足老年消费者、手机没电顾客的需求,以及应对网络、支付系统出现故障的特殊情形。更何况,“不得拒收现金”本身就要求商家准备部分现金以满足消费者差异化、个性化需要。
移动支付系统也会有漏洞,也会短暂性失灵,“连问23人借到20元现金”的尴尬经历,生动地说明“无现金社会”并未完全到来。不论是商家还是消费者,都应该意识到科技并非万能,也会存在盲区乃至死角,一旦技术临时性失灵,人就得发挥能动性,而不是束手无策、( )。
“连问23人借到20元现金”并不是要所有人都回到过去( ),而是提醒商家和消费者在享受科技便利的时候多些“未雨绸缪”。在考虑细节上更加周全一些,在服务上更加贴心一些,商家就会赢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可。
当今的中国横跨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智能社会等数个反差鲜明的社会形态,在大力发展移动支付的同时, ③ 。特殊群体和突发情况下的传统金融服务虽然是一种小众需求,但也同样关乎老百姓的权利与尊严。当移动支付手段更加健全强大和传统金融服务“查漏补缺”有机结合,“连问23人借到20元现金”的尴尬才不会再次上演。
17.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方兴未艾 举步维艰 焦头烂额 故步自封 B. 如火如荼 寸步难行 惊慌失措 抱残守缺
C. 如火如荼 举步维艰 焦头烂额 故步自封 D. 方兴未艾 寸步难行 惊慌失措 抱残守缺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商家在细节考虑上更加周全一些,在服务上更加贴心一些,就会赢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可。
B. 在细节上考虑得更加周全一些,在服务上更加贴心一些,商家才会赢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可。
C. 商家在考虑细节上更加周全一些,在服务上更加贴心一些,才会赢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可。
D. 在考虑细节时更加周全一些,在服务上更加贴心一些,商家就会赢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可。
19. 作为以上报道的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挑笔60秒付钱40分钟的无奈 B. 移动支付系统也有漏洞!
C. “问23人借到20元现金”技术尴尬还是人尴尬? D. “无现金社会”并未到来,商家“不得拒收现金”
20. 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好教育云平台(www.jtyhjy.com)
【答案】17. A 18. B 19. C
20. ①很容易被自己创造的东西束缚
②移动支付拥有很多好处
③传统的金融服务也不能完全摒弃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第一空,“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如火如荼”,原比喻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大规模的行动气势旺盛,气氛热烈。含褒义。语境说的是“移动支付”,其发展应还未到止境,故选“方兴未艾”。
第二空,“举步维艰”,形容已陷入十分艰难的处境。“寸步难行”,形容走路困难。比喻处境艰难,活动不得。语境指“移动支付遭遇困难和障碍”,没有活动不得之意,故选“举步维艰”。
第三空,“焦头烂额”,头部被火烧伤的样子。比喻情状或境遇非常狼狈窘迫。“惊慌失措”,害怕紧张,以至不知所措、失去常态。语境强调的没有办法,故选“焦头烂额”。
第四空,“故步自封”,自己停留在原地。比喻保守,安于现状,不求进步。“抱残守缺”,抱着残缺破旧东西不放;形容思想守旧,不肯接受新事物,含贬义。语境中指保守的心态,故选“故步自封”。
故选A。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横线的句子有三处语病:
一是语序不当。“在考虑细节上”改为“在细节上考虑”。
二是成分残缺。“更加周全一些”是“考虑”的补语,“考虑”后应加上“得”。
三是不合逻辑。“就会”过于绝对,改为“才会”。
故选B。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拟写标题的能力。
材料由“挑笔60秒,付钱40分钟”的尴尬现实引出了关于移动支付遭遇困难和障碍的话题,从而得出“当今的中国横跨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智能社会等数个反差鲜明的社会形态,在大力发展移动支付的同时,传统的金融服务也不能完全摒弃”的结论。好教育云平台(www.jtyhjy.com)
“问23人借到20元现金”技术尴尬还是人尴尬?这个标题涵盖了材料的主要内容,全面恰当。
故选C。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①空,根据前文“‘连问23人借到20元现金’作为一个缩影,说明人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分析,此处是对“连问23人借到20元现金”这一现象原因的分析;结合后文“对移动支付产生了依赖的消费者”,说明原因是“被自己创造的东西束缚”,故可填写“很容易被自己创造的东西束缚”之类的句子。
第②空,后文的“然而”表明此处与下文构成转折;下文说的是要用旧的方式和办法才能解决麻烦,而旧的方式和办法相对来说比较麻烦,故可填写“移动支付拥有很多好处”之类的句子。
第③空,根据上文“挑笔60秒,付钱40分钟”的尴尬现实,在大力发展移动支付的同时,也不能完全摒弃传统的生活和支付方式,以及下文“殊群体和突发情况下的传统金融服务虽然是一种小众需求,但也同样关乎老百姓的权利与尊严”可知,此处引出传统金融服务的作用,故可填写“传统的金融服务也不能完全摒弃”之类的句子。
21. 根据下面文段的内容,完成关于“杜甫七绝”的思维导图,每空不超过10个字。
盛唐七绝在传统题材里充分展现了以浅语倾诉深情的特长,使七绝突破南朝初唐七绝含蕴浅狭的藩篱,固然达到了艺术的巅峰。但七绝这种体式的表现潜能尚未充分得到开掘,杜甫发现了这种诗体还有适宜于表现多种生活情趣的潜力。综观杜甫的全部七绝,可以发现他创作七绝的情绪状态与其他诗体的明显差别,在于大多数作于兴致较高、心情轻松甚至是欢愉的状态中。这一特点目前尚未见研究者论及,却是考察杜甫七绝“别趣”的重要出发点。与其情绪状态相应,杜甫七绝的抒情基调也多数是轻松诙谐、幽默风趣的。
【答案】①杜甫其他诗体
②抒情基调
③兴致较高、心情轻松等
④轻松诙谐、幽默风趣等
⑤别趣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之图文转换的能力。
由“综观杜甫的全部七绝,可以发现他创作七绝的情绪状态与其他诗体的明显差别”可知,杜甫的诗作可以分为“七绝”和“其他诗体”,故①填写“杜甫其他诗体”。
由②上面的“情绪状态”可知,此处填写的内容应是杜甫七绝的特点体现在哪些方面,结合“与其情绪状态相应,杜甫七绝的抒情基调也多数是轻松诙谐、幽默风趣的”分析可知,②应填写“抒情基调”。
由“可以发现他创作七绝的情绪状态与其他诗体的明显差别,在于大多数作于兴致较高、心情轻松甚至是欢愉的状态中”可知,③应填写“兴致较高、心情轻松等”。
由“与其情绪状态相应,杜甫七绝的抒情基调也多数是轻松诙谐、幽默风趣的”可知,④应填写“轻松诙谐、幽默风趣等”。
⑤应是对杜甫七绝的总体评价,由“这一特点目前尚未见研究者论及,却是考察杜甫七绝‘别趣’的重要出发点”可知,⑤应填写“别趣”。
四、写作(6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人之幸福,全在于心之幸福。(德国·歌德)
②我们得到的一切幸福,都是劳动、辛苦、自我克制和学习的成果。(美国·萨姆纳)
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北宋·范仲淹)
古今中外有很多关于幸福快乐的言论,至今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辉,给我们以人生的启迪。读了上面几句话,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一句或几句为基础,结合社会现实写一篇文章,向校文学社社刊《远航》的“幸福快乐大家谈”栏目投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抄袭、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本题为任务驱动型作文题。
材料由三句名言组成。第①句指出了幸福是一种内心感受,即“心之幸福”,只有内心充盈快乐,体验到美好的情感,才叫做真正的幸福。也就是说,幸福是一种感觉,它不取决于人们的生活状态,而取决于人的心态与格局,想要追求幸福,应当向内心去寻求;无论外界是什么样子、他人对自己作何评价,只要内心愉悦,就是一种幸福。
第②句指出幸福是“劳动、辛苦、自我克制和学习的成果”,认为幸福来源于劳动后的满足感,辛劳过后的愉悦感,自我克制、超越自己之后的成就感,还有学习后的收获感。这句话认为幸福的产生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来源于某种行动之后所收获的快乐,没有劳动、挑战、学习等这些行为,就无法产生幸福感。因此,想要获得幸福,必须要通过劳动、创造、挑战等途径。好教育云平台(www.jtyhjy.com)
第③句指出了幸福是承担某种社会责任,以天下为己任,认为幸福来源于责任感,来源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勇敢担当。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既面临着难得的人生际遇,也肩负着继往开来的时代使命。因此,青年应把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联系起来。
综上,材料中的三句话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幸福观,但无论是向“内”追寻,还是向“外”获取,写作的最佳高度、角度无疑集中在第③句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仅是一种高尚的幸福观,更是一种存大我、建大家的高远格局和崇高品质,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为人民战斗、为祖国献身、为幸福生活奋斗,才是真正的幸福。
题目中要求“以其中一句或几句为基础,结合社会现实”,考生首先要明确自己所选择的句子及其代表的观点,写幸福是一种内心感受,写幸福需要努力获取、勇敢担当,或者将两个观点整合起来,然后围绕自己所选择的幸福观展开论述,引用恰当的论据,也可以从反面进行论证。
立意:
1.心中有爱,即是幸福。
2.超越自己,赢得幸福。
3.担当使命,创造幸福。
4.追求不懈,收获幸福。
河南省南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河南省南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1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南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河南省南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