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念奴娇·赤壁怀古基础过关训练18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48737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念奴娇·赤壁怀古基础过关训练18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48737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全套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基础过关训练+自测卷含答案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9.1 念奴娇·赤壁怀古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9.1 念奴娇·赤壁怀古练习,共4页。
基础过关训练18 念奴娇·赤壁怀古[基础演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公瑾(jǐn) 萧瑟(sè)纶巾(lún) 淘尽(táo)B.凄切(qī) 刹那(chà)芒鞋(wáng) 病菌(jūn)C.暮霭(ǎi) 连累(lèi)支撑(chēng) 料峭(qiào)D.骤雨(zhòu) 崇拜(chóng)迫切(pò) 模糊(mó)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慰藉 销毁 羽扇伦巾 瞠目结舌B.焦躁 坐标 变本加厉 缘木求鱼C.吟啸 竣工 哄堂大笑 怀瑾握玉D.狼狈 蓑衣 关怀倍至 迫不及待3.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②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③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④暮去朝来颜色故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4.与“故垒西边”句中的“故”意义相同的是( )A.故作不良计B.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C.已而遂晴,故作此D.故国神游5.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 )A.浪淘(冲刷)尽,千古风流(有功业)人物。B.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英俊奋发)C.谈笑间,樯橹(桅杆和摇船的工具)灰飞烟灭D.一尊(同“樽”,酒具)还酹江月6.下面对于宋词这种文学形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又称“长短句”“诗余”“琴趣”“乐府”,配上音乐可以歌唱。兴于中唐,发展于五代,极盛于宋代,形成了豪放派、婉约派两个主要流派。B.词始于民间,盛于宋代。柳永拓宽了词的形式与内容,苏轼更是无事不可入词,并开创了豪放一派。C.词是杂言体,即所谓长短句,这是由作者表达的内容决定的,有四字句、五字句、七字句等。D.绝大部分的词是分段落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不分段的叫单调,两段的叫双调,三段、四段的叫三叠、四叠。7.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诗句。(1)《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描写古战场险要形势的名句是“ , , ”。(2)词中描写周瑜英雄气概的句子是“ , , 。 , , ”。[能力提升]一、课内细读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完成8~9题。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8.对诗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苏轼善于以历史为词,拓宽了题材,扩大了词的表现范围,提高了词的意境,且一扫以前文人词的柔弱气息,为词坛注入了新鲜血液,开创了豪放派的先河。这首词便是明证。B.苏轼素有抱负,却在激烈的竞争中屡遭贬斥,甚至险遭杀身之祸,其内心的苦闷可想而知,因而将夙志寄托在古代英雄身上,也是情理中的事。这首著名的词作正是如此,他借咏史,抒写出了郁积胸中的块垒。C.词人将写景、咏史、抒情糅合在一起,做到了情、景、事的交织。且全词文脉相承,又各有重点:上阕由壮丽的赤壁,联想到古代英雄;下阕则抒发向往英雄与自己壮志未酬的感叹。D.本词为苏轼的代表作,其豪放风格,从两个侧面透射出来:一是着意对赤壁景物的描摹,将江山之胜与咏古之情融为一体;二是把酒祭江,直抒自己渴望能像周瑜那样为国建功立业的豪情。9.苏轼为什么自讥“多情”,并且说“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答: 二、课外拓展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10~11题。西江月①苏 轼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②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注】 ①此词为苏轼被贬黄州时作。其春夜行蕲水边,过酒家,饮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枕臂醉卧少休。拂晓,见乱山攒拥,流水淙淙,宛如仙境,书此词于桥柱上。②障泥:马鞯,垂于马两侧以挡泥土。10.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写词人濒临溪流,从马上下来,等不及卸下马鞯,即欲眠于芳草。既侧面描绘出月下溪景之美,又表现了词人的喜悦心情。B.“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一句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琼瑶,本是美玉,这里代指月色,水月交辉,有如晶莹剔透的珠玉。此句传神地写出水月之静美。C.本词写作者爱惜一溪风月,不让马踏碎溪月,解鞍酣眠直至春晓,描写了一个醉心自然、随性洒脱、乐观豁达的词人形象。D.作者善于把意和境浑然凝结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他把自己的身心完全融化到大自然中,忘却了世俗的荣辱得失和纷纷扰扰,表现了自己与造化神游的畅适愉悦。11.“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两句精妙,请简要赏析。答: 阅读下面的散文和诗歌,回答12~13题。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游承天寺登月台过方丈邱葵①偶趁秋风一到城,市尘湫隘招提清。回头正好看潮满,举眼那知得月明。殿外幡幢垂夜影,栏边榕树动秋声。因过方丈观心印,曾见泥牛入海②行。【注】 ①邱葵,字吉甫,号钓矶。宋同安人。他绝意进取,杜门力学,耕钓自给,不求人知,间当步履于温陵。②泥牛入海:此处指前世今生一生一灭,一灭一生,生灭相斗,皆属虚妄,泥牛而已,不怕他不斗入性海。一入性海,则牛归乌有,泥散为空,消息全无,寂灭而已。12.这篇散文和这首诗歌都是记录了游览承天寺的过程,请比较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完成下表。比较项记承天寺夜游游承天寺登月台过方丈 13.这篇散文与诗歌不仅都借写树影写月光带给人的横斜疏淡的感觉,而且在结尾的抒情上更显示出异曲同工之妙,试就二者所抒发的情感加以分析。答: 三、语言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1月31日晚,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登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虎年春晚。舞者以绚烂之身,勾勒出如诗如幻的无垠山河,将中国古典式传奇娓娓道来。许多网友刷屏直呼:“美哭了!太震撼!”《只此青绿》编导周莉亚、韩真介绍,创作灵感来源于《千里江山图》。《千里江山图》是北宋画家王希孟在18岁时用半年时间画成的传世名画,绚丽的青绿色调交织描绘着千里江山的 ① ,主创团队从《千里江山图》中的矿物质颜料(石青、石绿)历经千年,即使在幽暗的环境中依然泛着宝石的光芒这一细节处提炼出“青绿”的意象。春晚里的片段是将《千里江山图》中的青绿设色抽离出来,抽象成一位女性人物形象,这一段群舞是在表达群山 ② 的概念。舞者的头饰像是《千里江山图》中的山石;女主开篇第一个造型双袖下垂,像是山的纹理,也似是山间瀑布;舞者们集体慢慢转身时,仿佛一座山峰迎面而来;当她们缓慢出脚重心下移,仿佛山峦在动……该选段为观众呈上 ③ 的视觉盛宴的同时,让观众了解《千里江山图》,展现出作品追寻中华文明根脉的意义。14.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答:① ② ③ 15.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答: 1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答: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9.1 念奴娇·赤壁怀古精品当堂检测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古代诗歌阅读,小阅读-课内,情景默写,语言表达,小阅读-课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0.2* 师说测试题,共4页。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0.1 劝学同步测试题,共4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