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凝聚法治共识课时作业
展开课 时 练
4.2 凝聚法治共识
一、基础训练
1. “服务好不好,群众说了算。”近年来,多地政府部门全面推进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群众办完事后可直接扫描窗口的政务服务“好差评”二维码,进行评价。这一做法有利于( )
①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
②弘扬法治精神,提高公民执法水平
③转变工作作风,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
④防止权力滥用,根除懒政怠政现象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2.下面的漫画表明( )
①政府应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
为准绳,公正行使审判权
②要防范行政权力滥用,提高政府公信力
③政府要依法行政并接受监督
④政府必须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 近些年来,各级政府纷纷采取了政务公开、召开价格听证会、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健全问责机制等做法。政务信息公开制度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这主要是因为政务信息公开( )
A. 能化解所有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B. 有利于公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
C. 使政府的决策具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D. 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有利于提高政府公信力
4. 下列符合依法行政要求的是( )
①人民法院依法审理企业破产清算案件
②发改委对企业合谋操纵产品价格的行为做出处罚
③人大常委会制定企业安全生产流程与劳动保护规章制度
④环保部督促地方政府依法取缔高污染生产企业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5.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特别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过程中,应当注重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营造法治氛围,不断提高公民的法治素养。公民要提高法治素养,需要做到( )
A. 民主立法,科学立法 B. 依法行政,规范有序
C. 严格守法,依法维权 D. 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6.下面是某校中学生在课堂上的一段分享,从中可以看出( )
①公民有序参与立法,旨在提升其法律专业素养
②公民积极行使监督权,体验感悟社会主义民主法治
③人大畅通民意反映渠道,让法律更好体现人民意志
④开门立法凝聚社会共识,增强公民对法治的信仰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7. 中学生小李负责策划一期以“法治太原”为主题的板报,以下是他搜集的资料,其中,适合入选的是( )
①太原市多所中小学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寓教于乐,普及戏曲知识,传承传统文化
②太原市交警支队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太原市超标电动自行车进行严厉整治
③为进一步强化群众法律意识,提高社区居民的法律素质,太原市司法局组织开展了“法治宣传进社区”活动
④太原市公安局举办2021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法治主题日”现场宣传活动,倡导依法文明上网,增强网络安全意识
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8.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开始全面整治“不按规定时间遛狗、遛狗不拴狗绳、宠物狗随地大小便、无证养犬”等不文明养犬行为。不按规定遛狗的人或将面临400元以上的罚款。从以上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有( )
①不文明的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②道德需要法律的维护
③自由不能超出法律的范围
④道德可以滋养法治精神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二、提升训练
9.暑假期间,小李同学知道妈妈在菜市场买到了病死鸡肉后,随即陪同妈妈向农贸市场管理办公室反映了此情况,但该办公室始终没给他们明确的答复,小李同学便打电话向县监察委员会检举了该办公室。小李同学的行为( )
①是依法行使监督权的表现
②是积极参与法治中国建设的表现
③表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要从小事做起
④有利于维护市场秩序
A. 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0. “以至详之法晓天下,使天下明知其所避。”宋代苏轼《御试重巽申命论》中的这句话对现代国家治理的启示有( )
A. 行政机关要坚持科学立法
B. 司法机关要做到公正司法
C. 现代社会公民要学法懂法
D. 法律要维护多数人的意志
11.某校学生以“全民守法,中学生在行动”为主题开展了模拟法庭、法治情景剧等活动,这些活动加深了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下列属于中学生应该做的事的是( )
①不闯红灯,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②调解民间纠纷,维护公平正义
③升国旗时,面向国旗肃立致敬
④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2.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全国人大组织法修正草案和全国人大议事规则修正草案提请审议。这两部法律把宪法的规定具体化,是国家的基本法律、人大制度的基础性法律,在国家机构的组织和运行中具有独特地位。这两部法律颁行30多年来的首次修改,必将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完善发展。下面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良法必须与时俱进
②我国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③社会因法治而进步,法治建设逐步完善
④厉行法治必须推进科学立法、全民立法,每一项立法都应全民参与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3. 公共场所随地吐痰或者便溺的,罚!随意倾倒或者丢弃垃圾的,罚!使用音响器材等发出超过国家标准的噪声,干扰周围居民生活的,罚!在禁烟的公共场所吸烟的,罚!使用公共自行车加装儿童座椅,拆解、破坏公共自行车及其设备的,罚!《太原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实施以来,以法治的刚性和硬度推动着太原市人民文明生活方式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这说明了( )
①法治时代,道德已不能发挥作用
②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③文明礼貌的风尚只有通过法治才能形成
④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14. 知识填空。
观察上图,应分别填入的是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15. 走进法治生活。
许多农民工在外出打工时,可能会遇到甲方(包工头)工资发放不及时或者干脆逾期很长时间不发工资的“顽疾”。如何索要自己被拖欠的工资,是农民工经常面对的问题。为此,有的人因讨薪未果伤人获刑,有的人意图通过携带危险物品制造动静引发关注被处罚,有的人上演“跳楼秀”导致交通堵塞而受到法律制裁……讨薪“过激举动”多发,为规范农民工工资支付相关行为,保障农民工按时足额获得工资,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条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拖欠农民工工资;拖欠农民工工资(具体情形由国务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规定)需要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名单;拖欠农民工工资,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可处以罚款;涉嫌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移送公安机关审查并作出决定。
(1)根据《条例》出台的原因,概括你对政府的认识。
(2)根据《条例》的内容,谈谈《条例》是怎样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
(3)由《条例》的出台及规定看我国的法治建设,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答案
一、基础训练
1、B 2、C 3、D 4、C 5、C
6、D 7、A 8、B
二、提升训练
9、D 10、C 11、B 12、A 13、D
14、依法行政、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15、(1)政府是国家行政机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管理人们的社会生活,为人民谋利益。
(2)通过规范单位和个人的行为,保障农民工工资的发放;促进行政机关依法加强管理;为制裁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提供法律依据。
(3)法治保障公民合法权益;法治建设需要不断完善法律体系;法治建设需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法治建设需要道德的支撑。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凝聚法治共识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凝聚法治共识课后复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综合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九年级上册凝聚法治共识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九年级上册凝聚法治共识同步练习题,文件包含培优分级练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42《凝聚法治共识》同步分级练原卷版docx、培优分级练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42《凝聚法治共识》同步分级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凝聚法治共识练习: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凝聚法治共识练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 凝聚法治共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