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三地理总复习 阶段质量检测及综合检测
- 高三地理复习课时作业 22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试卷 0 次下载
- 高三地理复习课时作业 2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试卷 0 次下载
- 高三地理复习课时作业20 中国的工业 试卷 1 次下载
- 高三地理复习课时作业24 认识省级区域 试卷 0 次下载
- 高三地理复习模块综合检测 试卷 0 次下载
高三地理复习课时作业25 认识省内区域与跨省区域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三地理复习课时作业25 认识省内区域与跨省区域,共5页。
课时作业25 认识省内区域与跨省区域基础演练 读“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工业专业镇分布图”,回答1~3题。1.该地区工业专业镇分布密集且经济发达,下面不是其发展区位因素的是( )A.平坦的地势 B.丰富的矿产资源C.优越的地理位置 D.丰富的劳动力资源2.该地区工业专业镇的兴起,反映了工业生产的( )A.转移 B.升级C.专业化 D.对环境要求的降低3.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的过程中,重视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故不存在环境污染问题B.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C.工业化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提高,耕地面积增加D.气候温暖湿润,利于植被生长,没有出现水土流失现象4.图甲为“我国沿某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剖面图在乙中国疆域图(经纬度间隔为5°)上表示这条剖面线的是 ________,与该线最接近的地理界线是 ____________(填字母)。A.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B.人口地理分界线C.400 mm等年降水量线D.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2)B地形区夏季炎热,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其他地区高,说明其主要原因。(3)A与E两地区在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上互为长短[即A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劣势)正是E地区发展的劣势(优势)]。请列举两例。 能力提升[2020·衡水中学高二月考]下图示意渭河某河段流域,据此完成5~7题。5.根据图中水库分布看,修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 )A.防洪 B.发电C.航运 D.拦蓄泥沙6.该区域为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性,主要改造的自然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水源 D.土壤7.图中北部地区河网密布是因为该地区( )A.海拔高,冰川作用强烈B.降水丰沛,属于湿润气候区C.地形平坦,水流缓慢,河网发育D.为黄土高原,流水侵蚀严重,沟壑纵横[2020·南京市高二期末]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优化区域发展格局,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加快长江经济带发展。读长江经济带示意图,回答8~9题。8.长江经济带要依托黄金水道发展,可发展江海联运和干支直达运输。这是利用长江( )A.落差大、不结冰 B.水量大、江阔水深C.多支流、汇水区域广 D.多宽而浅的U形河谷9.长江中游城市群是长江经济带三大跨区域城市群支撑之一,其三个中心城市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A.长江航运中心 B.传统工业基地C.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D.甘蔗、花卉生产基地[2020·日照高二检测]中部六省是我国中部崛起的主体区域,读“我国中部六省粮食生产占全国比重状况图”,回答10~12题。10.六省农业生产共同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A.地处季风气候区,降水条件较好B.土质疏松,土壤肥沃C.位于平原地区,土层深厚D.河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11.河南和山西两省相邻,但粮食产量占全国比重差异悬殊,主要是由于( )A.纬度不同 B.耕地数量差异C.市场需求不同 D.工业基础差异12.[2020·济南市高二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下图为我国杭嘉湖地区局部图。该地区植桑养蚕历史悠久,塘基种桑,塘中养鱼,桑叶喂蚕,蚕沙饲鱼,塘泥培桑的“桑基鱼塘”。与北方蚕区一年养蚕2~3次相比,本区一年养4~5次。自唐朝以来,丝绸业一直是该区域的特色产业,素以“丝绸之府”著称,丝绸产品享誉国内外。在古代,人们为解决屯田围垦的旱涝问题,就在该地区筑东西向的“横塘”、南北向的“溇港(河沟)”,并在部分“横塘”上修筑若干从上游往下游,涵洞逐渐收窄的桥梁防蚀防淤,用闸门控制河流引水、排水,逐步形成了“纵溇横塘”的溇港圩田系统。(1)分析杭嘉湖地区桑蚕养殖的自然条件。(2)富饶辽阔的苏杭地区与“纵溇横塘”的水利工程密切相关,请简述其主要功能。 13.[2020·广州市高二期末]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太行山东麓平原地带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优越,是华北地区农业的高产区之一。左图为太行山东麓地形示意图、右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路线示意图。材料二 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当河流流出谷口时,摆脱了侧向约束,其携带物质便铺散沉积下来。冲积扇平面上呈扇形,扇顶伸向谷口;立体上大致呈半埋藏的锥形。材料三 河南是全国农业和人口大省,每年有大量人口外出发达地区打工。2010年9月计划用人30万的富士康郑州科技园动土奠基,目前富士康正带动其智能手机全产业链企业落户郑州及周边地市,河南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终端产业基地。(1)分析太行山对其东麓平原地带农业生产在自然条件方面的有利影响。(2)写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连接的两个中国地域文化景观的名称和其相应的传统民居。(3)说明富士康工业园区的建设对河南省人口就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发展的积极影响。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78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湘教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引汉济渭”工程的意义不包括,“红旗河”规划线路,该项目施工过程中面临的困难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72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湘教版,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2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课时作业(含详解),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