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鲁科版化学选择性必修1同步训练题整册
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习题,共9页。
第2节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练概念】1.某化学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盐桥中盛装的是含有的琼脂凝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正极的电极反应为 B.盐桥可以用导线代替C.盐桥中的进入甲池 D.电池总反应属于置换反应2.某化学学习小组在学完原电池后,以离子方程式为电池总反应设计电池,下列所设计的电池正确的是( )3.碱性锌锰干电池是一种使用广泛的便携式电源。电池总反应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nOOH中Mn的化合价为+3B.参与正极反应的物质为和C.负极的电极反应为D.电池工作时,电子由负极通过外电路流向正极4.X、Y、Z、W四块金属板分别作电极用导线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构成原电池。X、Y作电极时,X为负极;Z、W作电极时,电流方向是W→Z;X、Z作电极时,Z极上产生大量气泡;W、Y作电极时,W极发生氧化反应。据此判断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X>Z>W>Y B.Z>X>Y>W C.X>Y>Z>W D.Y>W>Z>X5.据报道,锌电池可能取代目前广泛使用的铅蓄电池,因为锌电池容量更大,而且没有铅污染,其电池总反应为,原料为锌粒、KOH溶液和空气,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锌为正极,空气进入负极反应 B.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D.放电时电子在溶液中从正极向负极移动【练能力】6.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原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当a为Cu,b为含有碳杂质的Al,c为稀硫酸时,b极上不能观察到气体产生B.当a为石墨,b为Fe,c为稀硫酸时,外电路中有电流C.当a为Mg,b为Al,c为NaOH溶液时,根据现象可推知Al的活泼性强于Mg的活泼性D.当a为石墨,b为Cu,c为溶液时,外电路中没有电流7.一种新型燃料电池,它以多孔镍板为电极,两电极插入KOH溶液中,向两极分别通入乙烷和氧气,其电极反应式为,。有关此电池的推断正确的是( )A.电池工作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减小B.正极与负极上参加反应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7C.通入乙烷的电极为正极D.电解质溶液中的向正极移动8.电子表所用的纽扣电池的两极材料为锌和氧化银,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示意图如下所示。电池总反应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锌为负极,被还原B.纽扣电池工作时,移向C.每6.5g锌发生反应时,转移电子0.1D.纽扣电池工作时,正极区电解质溶液的碱性增强9.铅蓄电池的工作原理为,由图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K闭合时,c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B.当电路中转移0.2mol电子时,Ⅱ中消耗的为0.2molC.K闭合时,Ⅱ中向c电极迁移D.K闭合一段时间,电流计的指针读数逐渐变小直至为零后不再偏转10.某种锂电池用金属锂和石墨作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是由四氯铝酸锂溶解在亚硫酰氯()中形成的,电池总反应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已知:亚硫酰氯遇水会分解)( )A.电解质溶液中混入水,对电池反应无影响B.金属锂被还原作电池的负极C.电池工作过程中,向石墨电极移动D.电池工作过程中,金属锂提供的电子与正极区析出硫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11.回答下列问题:(1)1780年,意大利解剖学家伽伐尼在用银质手术刀触碰放在铁盘上的青蛙时,无意间发现青蛙腿部肌肉抽搐了一下,仿佛受到电流的刺激。伽伐尼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动物体内存在“生物电”。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材质的手术刀触碰铁盘上的青蛙腿不会产生抽搐的有__________(填字母)。a.铝 b.玻璃 c.银 d.铁(2)1799年,伏打仔细研究了伽伐尼的发现,将含食盐水的湿抹布夹在银和锌的圆形板中间,堆积成圆柱状,制造出世界上最早的电池——伏打电池。将洁净的金属片A、B、D、E分别放置在浸有盐溶液的滤纸上面并压紧(如图1所示)。在每次实验时,记录电压表指针的移动方向和电压表的读数,结果如表所示:金属电子流动方向电压(V)AA→Cu+0.78BCu→B-0.15CD→Cu+1.35DE→Cu+0.30已知:构成两电极的金属的活泼性相差越大,电压表的读数越大。请依据表中数据判断:金属__________可能是最强的还原剂;金属__________不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3)1836年,英国科学家丹尼尔对伏打电池进行改进,获得了世界上第一个具有稳定电流的电池,图2是丹尼尔电池的简易装置:该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4)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电池被制造出来。请选择适宜的材料和试剂设计一个原电池,使它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在下面方框内画出装置图,指出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并标出原电池的正负极。12.我国科学家最近发明了一种电池,电解质为和KOH,由a和b两种离子交换膜隔开,形成A、B、C三个电解质溶液区域,结构示意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电池中,Zn为_______极,B区域的电解质为_______(填“”“”或“KOH”)。(2)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3)阳离子交换膜为图中的_______(填“a”或“b”)膜。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在正极得电子,被还原为Cu,A项正确;盐桥中的离子能够定向移动,将原本相互隔离的电解质溶液连接起来,不能用导线代替,B项错误;盐桥中的进入乙池,进入甲池,C项正确;电池总反应是,属于置换反应,D项正确。2.答案:C解析:A项,电池总反应为,错误;B项,电池总反应为,错误;C项,电池总反应为,正确;D项,不能形成原电池,错误。3.答案:C解析:MnOOH中O为-2价,H为+1价,故Mn的化合价为+3,A项正确;正极的电极反应为,故参与正极反应的物质为和,B项正确;负极的电极反应为,C项错误;原电池工作时,电子由负极通过外电路流向正极,D项正确。4.答案:A解析:X、Y作电极时,若X为负极,则活动性X>Y;Z、W作电极时,电流方向是W→Z,即电子流向为Z→W,则活动性Z>W;X、Z作电极时,Z极上产生大量气泡,即在Z极上得电子,则活动性X>Z;W、Y作电极时,W极发生氧化反应,即W极失电子,则活动性W>Y。综上所述,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X>Z>W>Y,A项符合题意。5.答案:B解析:Zn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Zn为负极,在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即空气进入正极反应,A项错误;Zn为负极,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B项正确;正极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C项错误;放电时电子从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D项错误。6.答案:B解析:因b为含有碳杂质的Al,C、Al、稀硫酸可以构成原电池,溶液中的在b极上得到电子而产生,所以在b极上可观察到有气体产生,A项错误;Fe能与稀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石墨、Fe、稀硫酸能形成原电池,外电路中有电流,B项正确;Al可与NaOH溶液反应,Al作原电池的负极,但实际上Mg的活泼性强于Al的活泼性,C项错误;Cu能与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石墨、Cu、溶液能形成原电池而产生电流,D项错误。7.答案:A解析:电池总反应为,故电池工作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减小,A项正确;正、负极上参加反应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7:2,B项错误;通入乙烷的电极为负极,C项错误;电解质溶液中的向负极移动,D项错误。8.答案:D解析:根据化合价变化可知Zn失电子被氧化,为原电池的负极,则正极为,A项错误;原电池工作时,电解质中的阴离子移向负极,即向锌电极移动,B项错误;每6.5g锌发生反应时,转移电子0.2,C项错误;原电池工作时,正极的电极反应为,故正极区溶液碱性增强,D项正确。9.答案:D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结合图象分析出Ⅰ为原电池装置,Ⅱ为电解池装置。K闭合时,Ⅰ中发生放电过程消耗硫酸,Ⅱ中发生充电过程有硫酸生成,a电极作原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b电极作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c电极作电解池的阴极发生还原反应,d电极作电解池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K闭合时,c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项错误;当电路中转移0.2mol电子时,Ⅱ中生成的为0.2mol,B项错误;电解池中的阴离子向阳极移动,C项错误;一段时间后,Ⅰ、Ⅱ两池的电压相等时,放电过程和充电过程结束,电路中电流为零,D项正确。10.答案:D解析:A项,Li可与水反应,且遇水分解,A项错误;B项,金属锂为原电池的负极,被氧化,B项错误;C项,金属锂为负极,石墨为正极,阴离子向负极区移动,C项错误;D项,由反应方程式可知,金属锂失去4mol电子,反应生成1molS,D项正确。11.答案:(1)b、d(2)D;B(3);(4)(合理即可)解析:(1)形成原电池的电极材料必须是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铁电极和铁盘材料相同、玻璃不导电,均不能形成原电池,铝或银作电极材料,可以构成原电池,答案为bd。(2)A-Cu连接时,电子从A→Cu,所以A的活泼性强于铜;B-Cu连接时,电子从Cu→B,所以铜的活泼性强于B;D-Cu连接时,电子从D→Cu,所以D的活泼性强于铜;E-Cu连接时,电子从E→Cu,所以E的活泼性强于铜;根据题中信息和原电池原理,电子流出的一极是原电池的负极,是相对活泼的金属,所以A、D、E都比Cu活泼,金属活动性相差越大,电压表的示数越大,所以D最活泼,而活泼性比Cu差的是B,即B不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3)该原电池中,锌易失电子作负极,铜作正极,负极上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正极上铜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4)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说明电解质溶液是可溶性的铁盐,负极为能将还原为的金属,正极为不如负极活泼的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材料,所以负极可以用铜或铁,正极为碳。12.答案:(1)负;(2)(3)a解析:(1)根据图示可知,Zn失去电子变成,与溶液中的结合形成,所以Zn电极为负极;A区域的电解质为KOH,B区域的电解质为,C区域的电解质为。(2)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A区域中,发生反应变为,为了维持溶液呈电中性,多余的通过离子交换膜进入B区域,因此a膜为阳离子交换膜。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鲁科版 (2019)第2节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同步训练题,共3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鲁科版 (2019)第2节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当堂检测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测试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