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青岛版 (五四制)三年级上册四 庆元旦——时、分、秒的认识教案
展开《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
应用创新点:
1.利用口算软件进行1分钟练习。在平板上利用软件让学生来进行口算练习,目的有两个:(1)建立时间观念,实现高效的练习。低年级的学生没有时间观念,做题拖拖拉拉,可能会用时比较长,对于口算速度的提高不利,而用软件,有明确的时间限制,可以让学生充分建立时间观念,高效率完成,比书面练习的形式更加有效!同时软件自动完成对错检验,并进行统计,学生对自己的口算成绩一目了然,也省去了老师批阅的时间,可以大大减轻老师的工作量。(2)进行1分钟的体验。本课学习第一个绿点是使学生建立对1分钟的感性认识,所以,这个环节的练习一举两得。
2.利用forclass平台,将可拨动的钟表推送给学生,让学生进行拨表练习,在拨的过程中,学生会找到分针的具体位置和时针的大体位置,这是对认识钟表的提升。同时,同桌合作,我拨你说,生生影响,进一步消化知识,巩固知识,突破教学重难点。达到了本课教学的第一个目标。
3.在达标练习环节,第一个练习,通过forclass电子课堂系统,将 “随堂练”,推送到学生的电脑上,学生独立完成并提交,教师通过forclass课堂系统教师端,根据详情统计,了解每道题的错题人数、错题人员,有针对性的进行了分析和讲解,大大提高了反馈的效率,从学生的做答情况来看,学习目标已达成。
教材分析:
《时分的认识》是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一年级下学期时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钟面,能认读整时,对时间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进一步认识钟面,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等。这节课是“认识时、分”的第一课时,要掌握的知识很多,而时间单位具有抽象性,时间进率具有复杂性,低年级学生掌握这些知识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材注意通过直观,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并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便于学生接受。这部分知识学习之后,将为学习“年、月、日”的知识打下基础,养成遵守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有着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
对于二年级学生(本课例上课年级为二年级)来说,已有整时、半时和大约几时的认识基础,由于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用到时间,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在教学时要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抓住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充分交流,并在实际观察、操作中,掌握本课重点知识的学习。
教学环境与准备: 一对一的网络环境 电子白板 平板电脑 口算软件 ppt 微视频
教学设计名称 | 时分的认识 | 课 名 | 时分的认识 | ||||
学科(版本) | 数学 青岛出版社(五四制) | 章 节 | 第四单元时、分、秒的认识 | ||||
学 时 | 第1课时 | 年 级 | 三年级 | ||||
教学目标 |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时间单位时、分,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1时=60分,让学生经历1分,推想1时的时间, 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概念。 2.会看钟表,能正确认读钟面上的时刻。 3.结合具体实例,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 ||||||
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措施 | 重难点:正确认读钟面上的时刻,掌握时、分之间的关系。 措施:借助forclass—电子课堂,在一对一的网络环境下,学生通过平板电脑进行操作,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突破重难点。 | ||||||
教学 环节 | 教学内容 | 活动设计 | 活动目标 | 媒体功能应用及分析: 一对一学生终端设备(电脑、平板、即时反馈等)、交互白板、软件平台等使用功能 | |||
热身 | 感受1分钟 | 1.一分钟“拍7”游戏。 2.欣赏不知道的精彩1分钟微视频。 | 1.感受1分钟的长短。 2.使学生懂得珍惜时间,有效利用时间。 | 1.ppt显示游戏规则和倒计时 2.课前自己录制的微视频
| |||
一、口算练习 | 感受1分钟 | 在电脑上进行一分钟口算练习。 | 使学生建立对1分钟的感性认识。 | 利用口算软件,在平板上进行口算练习。 | |||
二、导入 | 揭示课题 | 聆听歌曲《这是什么》,学生猜到钟表,导入课题:时、分的认识,并板书。 | 揭示课题 | 播放音乐 | |||
三、探究新知 | 1.认识12个大格,60个小格。
| 1.学生观察钟面,说说钟面上都有些什么。 2.同桌交流 3.指名汇报 A.学生汇报,在教师的平板上圈出12大格,清晰的展示给全班看。 B.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钟面共有多少个小格?学生展示:用数的方法时,重点让学生演示5个5个数的方法以及5和数字相乘的方法,并要求学生再次到自己的平板上标注数字对应的小格数。 C.小结: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有5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 |
通过观察钟面,找到本课的认识重点:钟面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
重点明确并熟知数字对应的是几小格,。
| 在电子白板上打开forclass,将钟面图片推送到学生的平板电脑上,学生可以清晰的观察,并进行同桌交流。
用软件的绘画功能,清楚的认识12大格。
用绘画功能标注如何数,如何算。 | |||
| 2.认识1时=60分 | 1.认识1分钟,3分钟,5分钟。 2.变式练习,12分钟、17分钟、38分钟分针应指到在哪里。指名来标注。 3.认识分针走一圈是60分钟。 4.师提出问题,分针走一圈,时针走多少? 观察动画,后学生谈发现。 明确时和分的关系是1时=60分,同时板书。 | 根据小格的认识迁移到分钟的认识。由1分钟、3分钟、5分钟,17分钟,38分钟,实现分针在各个位置的时间的认识。
逐步过渡到分针走一圈是60分钟。 通过提问:分针走一圈,时针走多少?自然过渡到下一个环节:时和分的关系。
| ppt动画演示分钟走动1分钟、3分钟、5分钟。 学生用ppt的标注功能画出不同分钟对应的刻度线。 教师用ppt的标注功能标出分针的位置,学生来说多少分。
ppt动画演示,分针走一圈,时针走1大格。
用forclass电子课堂系统的录制功能,将这部分重点内容录制微课,课后剪辑发给学生,供学生温习。
| |||
| 3.认读几时几分
4.学写时刻
跟踪练习,同时探究分不满10的写法
5.简单的时间差认识
6.推理1小时的长短
跟踪练习 | 再次演示,观察时针随分针的走动,明确时和分的位置对应。分针走到4、6时,分别读出时刻,关注50分,55分时的位置,抓住学生发现接近1的机会,问学生这个时刻如何读? 自己试读后同桌合作探究如何读。 生汇报读的方法。 师问生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明确接近整时的读法:分针未指到12,时针未超过1,不够1时,应读12时55分。 师示范12时55分的两种写法。 试写1时。 跟踪练习:10:15,10:55 关注10:55的认读。 师拨生读写:9:05 两名学生板演,学生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 9:5,9:05 师说生拨:10时5分,生写出电子表写法,并板演。
对比黑板上学生两次的板书,9:05——10:05,得出相差1小时。
通过《熊出没》一集15分钟,一节校本课程30分钟,期末考试50分钟+5分考前预备,来推理1小时的长短。 同桌合作,一人拨,一人说时刻,练习几时几分的认读。 生汇报展示。 | 不要求学生知道时针的精确位置,但要有大体的把握,尤其是接近整时的认识这对后面认识时刻至关重要。
自主探究+同桌合作,突破本节重点——时刻的认读,也突破难点——接近整时的读法,并同时学写两种时刻表示法:12时55分,12:55。
明确分不满10时用0占位。
| ppt动画演示
ppt动画演示
教师利用“可以拨动的钟表”软件,拨出9时5分这个时刻。 通过forclass电子课堂系统,将“可以拨动的钟表”软件推送到学生的平板电脑上,学生在电脑上拨出相应的时刻。 用互动课堂中的拍照功能,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
利用可拨动的钟表软件进行练习。 | |||
四、达标练习 | 测试学生学习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 1.选择题,认读时刻。 2.填空题:用两种写法表示不同的时刻。 |
| 通过forclass电子课堂系统,将 “随堂练”,推送学生的电脑上,学生电脑上自主练习。 利用forclass中的详情分析,反馈学生达标情况,分析出错的题目。 利用拍照功能,反馈学生的做题情况。 | |||
五、总结 |
| 学生谈收获 | 说收获同时,引导学生知道珍惜时间。 |
| |||
结束语 |
| 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 | 懂得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
| |||
|
|
|
|
| |||
青岛版 (五四制)三年级上册四 庆元旦——时、分、秒的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青岛版 (五四制)三年级上册四 庆元旦——时、分、秒的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动手操作,探究新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青岛版 (五四制)三年级上册十 我当小厨师教案: 这是一份青岛版 (五四制)三年级上册十 我当小厨师教案,共5页。
2020-2021学年四 庆元旦——时、分、秒的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四 庆元旦——时、分、秒的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探究新知,巩固练习,体验1分钟,全课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