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3.《孟子》三章同步提升练习试题第1页
    23.《孟子》三章同步提升练习试题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3.《孟子》三章同步提升练习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23.《孟子》三章同步提升练习试题,共4页。
     23.《孟子》三章同步提升练习试题 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C.必先苦其心志,劳其肋骨,饿其体肤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2.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困心,衡于虑,而后作          百里奚举B.故天将降大任是人也             相与步中庭C.孙叔敖举                           材人远矣D.征色,发于声,而后喻          其一犬坐3.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空乏          真无马邪B.舜发于畎亩   与民由C.故天将降大任是人也   舜发畎亩之中D.征于色,发于声,后喻   择其善者从之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亩(quǎn     缈(piāo       析(pōu     流水溅(jiànB士(        体(zài        莘学子(xānC.诸liú       河(          那(shà       少不事(gēngD骨(jīn   广mào        着(          有成效(zhuó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与例句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女子之嫁也A.丈夫冠也B.山川美,古来共谈C.往女家D.与民由6.孟子在文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人要成大器,必须先经受磨炼。下面列出的名言中,与之意思相近的是()和()这两句。A.古人大业成,皆自忧患始。B.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D.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二、基础知识综合7.下面的片段是浩然同学整理的文字,阅读后回答问题。孟子(约前372—前289),名____________,字子舆。_____________时期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____________”,后世常把孔子和他以“____________”并称。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了《孟子》一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1)请在横线上补充恰当的内容。2)画线句有语病,你的修改意见是: 三、综合性学习8.某班开展我所了解的孟子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故事大盘点】孟子及其弟子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故事,如孟母三迁等。请你再写出两个与孟子或者其弟子有关的故事名称。_____________(2)【观点大讨论】当今有不少家长效仿古代孟母三迁的做法,争先恐后地购买名校周边的学区房。你认为家长的这种做法可取吗?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 四、课内阅读阅读《富贵不能淫》一文,回答下面小题。富贵不能淫《孟子》①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②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欺,威武不能。此之谓大丈夫。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孙衍、张仪岂不大丈夫哉 诚:真正,确实B.丈夫之冠也,父之 命:教导,训诲C.往送之门,之曰 戒:谨慎D.威武不能屈 屈:使……屈服10.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丈夫之冠也 B.往之女家C.得志,与民由之 D.此之谓大丈夫11.下列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能够左右诸侯,挑起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是了不得的男子汉大丈夫。B.孟子认为,大丈夫既要坚守仁义道德的原则,又要有正确的立身处世的态度,对于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施加的因素不迷乱、动摇、屈服。C.孟子用妾妇之道来类比公孙衍、张仪之道,指出顺从君王意志是坚守儒家仁义之道。D.文中,作者运用排比句,增强了文意的气势和感染力,也掲示了大丈夫的内涵。 
    参考答案:1C2C3D4D5A6AD7.(1)轲   战国   亚圣   孔孟2)将改为8     (1)示例:孟母断织、孟子休妻(始作俑者)     (2)示例一:我认为家长的这种做法不可取。很多家长这样做只是出于一种跟风心理,自己的孩子是否适合上名校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做出判断。示例二:我认为家长的这种做法可取。因为名校集中了优质教育资源,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求学更容易成才。9C10B11C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