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改版九年级全册 物理 教案 9.1简单电现象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347261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京改版九年级全册 物理 教案 9.1简单电现象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347261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京改版九年级全册 物理 教案 9.1简单电现象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347261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物理北京课改版九年级全册一、简单电现象获奖教学设计
展开《简单磁现象》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
本节课的设计本着以物理实验为基础,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为基本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双向互动为原则,采用以问题为主线、实验为基础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形成对磁现象的认识;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验科学探究,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发展探索自然的兴趣与热情,培养实验探究能力和交流协作能力。 |
教学背景分析 |
1.教学内容分析 简单磁现象是学生学习磁学知识的第一节课,从整个章节的知识安排情况来看,本节属于知识的储备,是后续学习的基础,是让学生建立学习兴趣的第一课。作为本章的起始节,“简单磁现象”一节有较多的物理概念。因此,教学中应通过实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动手热情,从实验中探索磁体的性质、体验磁化。通过交流磁现象,培养学生发明创造的意识。 2.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对磁体和磁现象有很多的感性认识,但对磁现象本质的了解并不深入。学生虽然知道一些简单的磁现象,但是对这些现象还存在很多疑问。教师可以由此入手,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意识,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学生对磁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比较感兴趣,通过提前布置课前作业和多媒体手段让学生了解磁悬浮、磁谱仪和一些生活中的常见应用,以满足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渴望。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知道磁铁的基本性质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难点:了解磁化现象。 4.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 :学生在小学自然课本中已经学过关于磁体的现象,在平时的生活中也接触过磁体,所以对磁现象并不陌生。由于自己有生活经验,对如何获得磁性的方法也会有所了解,但这些知识点在学生的头脑中只是印象,缺乏对理论、系统的归纳和整理。所以在授课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课堂中必要的实验,归纳、总结出相应的知识要点。因此, 本节课采用“教师引导探究式”的教学方法。 (2)学习方法 :学生将主要采用“亲历实验——互助交流”的学习方法,能够使学生在直观情境的观察和自主实践的活动中获取知识,并通过小组交流与合作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5.教学方式 实验探索、观察现象、归纳总结、解决问题。 6.教学器材 磁体、小磁针、螺丝钉、铁钉、木块、铁粉、大头针、小车、各种金属物体。 7.教学流程示意图
|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1. 知道什么是磁性、磁体和磁极; 2. 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3. 知道磁化现象,了解身边的磁现象。 能力目标: 1.感知物体的磁性和磁化现象。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认识磁极,理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2.观察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生实验,探究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3. 通过自主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实验现象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和当代对磁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进一步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2.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产生积极情感。具有“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意识,养成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精神,树立勇于有根据的怀疑、大胆想象的科学态度。 |
教学过程 | |||||||||||||||||||||||||||||||||||||||||||||||
教学阶段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置意图 | 技术应用 | 时间安排 | ||||||||||||||||||||||||||||||||||||||||||
引入
新授
|
2.出示学习目标。 3.介绍磁铁的由来 4.认识磁体 (1)天然磁体和人造磁体
(2)磁性的学习 出示问题:磁体可以吸引哪些物体?
知识窗1:1元硬币的材料是钢芯镀镍; 2002年11月发行5角硬币材料是钢芯镀铜;1992年6月发行的5角硬币材料是铜锌合金。
板书:磁性
知识窗2:钴是高性能磁性材料。可用于制造飞机涡轮发动机;制造司太立特硬质合金;还可应用于电池、电镀、催化、颜料(景泰蓝、青花瓷、唐三彩)、医疗(放射治疗癌症肿瘤)等高端领域。
(3)磁极的学习 出示问题:磁体上每个部位的吸引能力是否相同? (学生交流后出示以下图片) 板书:磁极 | 观看、思考
朗读
学生阅读
进行讨论。
观察
学生实验(用1号小盒中的器材) 实验后,交流结果与发现 总结磁体的磁性
了解
记笔记,总结
了解
各小组用铁粉进行探究,并展示结果。
总结
| 引发兴趣
明确学习目的
感受古代中国人民的才智
通过实验探究,交流总结规律
拓展知识
拓展知识
培养动手能力,观察能力
| 视频
课件
课件
图片
实验器材
课件
课件
实验器材
|
2min
15 min
| ||||||||||||||||||||||||||||||||||||||||||
教学阶段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置意图 | 技术应用 | 时间安排 | ||||||||||||||||||||||||||||||||||||||||||
练习巩固
小结提升 | 出示问题: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有何特点?
板书:N极,S极
出示问题: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有何规律? 板书:同名相斥,异名相吸。
5.磁化的学习 出示问题:如何使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
出示实验示意图
板书:磁化
教师介绍软磁性材料和硬磁性材料
6.生活中的磁现象。 出示问题:你知道哪些与磁有关的现象?
(全班交流课前作业)
7.完成学案上的相关习题。
8.布置课后思考实验。
9.小结
|
学生观察实验
学生实验,观察
全班交流总结
思考
学生动手实验,进行发现
记录
每个小组派代表全班交流展示。
5组:罗盘、司南、指南鱼、李时珍与磁疗
3组:磁卡、门吸、磁带、磁扣、冰箱门等生活必需品
2组:磁光盘、磁化杯、核磁共振、擦玻璃器
1组:磁悬浮列车
4组:科技创在未来---阿尔法磁谱仪
6组:磁悬浮汽车
学生完成。
学生发言, 课后还要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
认识磁体的南北极
激发兴趣,培养探究能力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培养用实验解决问题能力
理解认识磁化
了解中国古代文明,增强爱国热情。
联系生活实际,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 联系生活实际,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
介绍中国科技前沿,培养爱国热情。
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的情感。
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探究意识要时刻培养。
总结提升 |
小磁针
实验磁材
实验器材
图片课件
图片课件
图片和视频课件
视频
视频
视频
学案
课件出示
|
7min
13 min
5min
3min | ||||||||||||||||||||||||||||||||||||||||||
板书设计 | |||||||||||||||||||||||||||||||||||||||||||||||
§12—1 简单磁现象
| |||||||||||||||||||||||||||||||||||||||||||||||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 |||||||||||||||||||||||||||||||||||||||||||||||
1.学习效果评价 (1)评价内容 ①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 ②学生实验后的数据分析情况。 ③学生讨论交流后所得结论是否合理。 ④课后习题解答的正确率。 2.评价量规
(3)评价方式: 学生自评;组员互评;组长评价;师生互评。
2.教学反思: 通过海龟的生活习性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教学以学生的探究为主,教师只是课堂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节课利用了较多的时间学习和讨论了磁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充分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使学生对于所学知识不再感到遥远和陌生,同时能认识到所学知识的重要性。 3.今后改进: 学生课前收集了许多关于磁现象的例子,应该让每一组派学生代表到讲台处以他们自己的形式或者方式进行展示交流,甚至可以展示实物。 |
2020-2021学年二、磁场精品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二、磁场精品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磁场,磁场的基本性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九年级全册七、变阻器优质教案: 这是一份物理九年级全册七、变阻器优质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活动3 练习使用变阻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九年级全册六、电阻优秀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物理九年级全册六、电阻优秀教案设计,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