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人教版(2019)信息技术必修一 3.1.1 数据处理 教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4/1347257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信息技术中图版 (2019)必修1 数据与计算第3章 数据处理与应用3.1 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3.1.1 数据处理优质课教案设计
展开案例 数据处理
1. 《课程标准》要求
·通过典型的应用实例,了解数据采集、分析和可视化表达的基本方法。
·根据任务需求,选用恰当的软件工具或平台处理数据。
2. 教学目标
·了解数据处理的目的,能认识有效管理与分析数据对获取有价值信息、形成正确决策的作用与意义。(信息意识)
·能在特定的信息情境中,根据问题解决的需要,利用多种途径采集与甄别数据(信息意识)
·能采用适当的方法提取数据,并能正确选用数据分析方法和工具分析并解释数据(计算思维)
·能根据需要,主动选用数字化工具开展自主或协作学习,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体验数字化学习带来的优势与乐趣。(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3. 学业要求
了解数据采集、分析和可视化表达的基本方法。
4. 教学对象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大数据的概念,能够认识到数据在信息社会的重要价值,但是不清楚如何进行数据分析来挖掘数据的价值从而辅助决策,需要帮助其了解数据是如何采集、分析、呈现的,建立起学生的数据思维。
5.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
教学难点:数据分析。
6.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采用“活动式”“任务探究式”教学模式。
硬件环境:网络机房。
软件环境:学生网络学习空间、教学课件、多媒体教室管理系统。
7.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 教学内容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情境导入 | 1. 播放南水北调的相关视频,提出问题:天津市民饮用水是从哪里引进来的?为什么需要进行南水北调? 2. 引出课题:本节课我们通过分析区域性资源供需的数据,来探究南水北调工程实施的决策依据,体验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 | 观看视频 思考问题 | 创设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使学生体会到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提升学生的信息意识。学生能够体验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从而乐于学习,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使课堂气氛积极向上 |
活动一 师生探究南水北调的原因 | 1. 探究确定分析目标。 (1)展示任务1:通过对给定数据的分析,认识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 (2)学生分析中国水资源空间分布数据的特点。 (3)教师提问:该特点是否可以作为南水北调的依据? (4)学生在网络学习空间分享观点,确定分析目标:北方主要城市水资源需求趋势和目前的供给状况 | 明确任务 讨论分析 回答问题 分享交流 | 通过自主探究确定分析目标,体会明确分析目标为数据处理提供的正确指引 |
2. 上网实践数据采集。 (1)展示任务2:利用互联网查找可以判断城市用水趋势和目前的供给状况的数据。 (2)学生在网络学习空间分享查找到的数据。 (3)师生总结。 ① 判断城市用水趋势的数据包括:生活用水(人口、人口增长率、人均用水情况等)、工业用水(工业产值、工业产值增长率、万元产值用水量等)、其他综合用水(产值、增长率、万元产值用水量等)。 ② 判断城市目前的供给状况数据包括:地区水库蓄水量 | 明确任务 查找数据 思考归纳 | 通过网络学习平台的使用,培养学生适应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拓展思路,进行深度思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思想交流。引导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参考别人的回复进行综合思考,有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 | |
活动一 师生探究南水北调的原因 | 3. 使用电子表格软件完成数据整理。 (1)展示任务3:教师展示学习空间中学生采集的数据,与学生一起分析数据整理的原因和必要性。 ① 数据可能有缺失、重复或错误。 ② 数据统计口径不一致。 ③ 数据形式未标准化(有效数据设置为小数点后2位)。 (2)学生完成任务3:使用电子表格软件将采集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 分析交流 完成数据整理 | 通过亲历对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分析和可视化表达的过程,学生能清楚理解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体会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处理数据的方法,能够发现并利用其中的价值帮助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逐步建立起数据思维 |
4. 数据分析,挖掘价值。 (1)展示任务4:对比现有的数据,分析天津市的水资源需求。 (2)学生完成数据分析 | 明确任务 完成数据分析 | ||
5. 数据可视化呈现。 (1)展示任务5:将天津市用水趋势和目前的供给状况数据通过图表形式呈现出来。 (2)学生完成数据可视化 | 明确任务 完成图表 | ||
6. 归纳梳理,解决问题。 (1)师生回顾五个任务,总结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 (2)思考问题:完成数据处理过程后,你是否认为需要调水到天津市 | 总结梳理 回答问题 | ||
活动二 自主探究丹江口水库调水的原因 | 1.布置自主探究活动:运用数据处理的方法,探究丹江口水库调水的原因。 (1)收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地区的多年水资源数据(水资源总量,降水量等)和丹江口水库数据(蓄水量,附近居民和水质情况等)。 (2)对比上述地区水资源(水资源总量,降水量等)数据,分析这些地区水资源差异。 (3)分析湖北、丹江口水库数据及当地自然条件,探究得出选择丹江口水库调水的原因,发布到网络学习空间。 2.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数据处理,在网络空间进行交流。 3.教师对学生发布的探究结果进行点评 | 明确活动目标和要求。 完成数据处理,并发布探究结论。 聆听教师点评,并修改完善 | 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能够将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迁移到新的任务情境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据思维 |
归纳小结 | 1.学生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梳理,并分享到学习空间进行交流。 2.教师进行小结和拓展 | 制作思维导图 | 让学生学会运用合适的数字化工具进行信息加工与处理,进而建构知识,表达思想 |
高中信息技术中图版 (2019)必修1 数据与计算3.2.3 数据安全优秀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信息技术中图版 (2019)必修1 数据与计算3.2.3 数据安全优秀教案及反思,共4页。
高中信息技术中图版 (2019)必修1 数据与计算3.1.1 数据处理精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信息技术中图版 (2019)必修1 数据与计算3.1.1 数据处理精品教学设计,共3页。
高中信息技术中图版 (2019)必修1 数据与计算3.3.2 数据可视化公开课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信息技术中图版 (2019)必修1 数据与计算3.3.2 数据可视化公开课教案及反思,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