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新教材高考地理第一部分微专题小练习专练33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
展开
这是一份2023版新教材高考地理第一部分微专题小练习专练33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共3页。
[2022·江苏南通如皋中学段考]下图为江苏省各区域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江苏省人口密度分布规律为( )
A.北部人口密度大于南部
B.沿海人口密度大于内陆
C.中部人口密度大于四周
D.东南部人口密度总体来说最大
2.江苏省各区域人口分布格局一直比较稳定,主导因素是( )
A.经济发展程度 B.自然地理环境
C.地区开发程度 D.国家发展政策
3.缓解江苏省人口分布不均的最合理措施是( )
A.放开生育政策,鼓励生育
B.完善交通网络,加快人口流动
C.移民搬迁,优化人口配置
D.加强经济扶贫,优化资源配置
[2022·河北沧州质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人口为141 17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增加7 205万人。其中,浙江省人口增加了约1 014万人,明显高于全国平均人口增长率。下表为浙江省主要城市第六次与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统计表。据此完成4~5题。
4.2010~2020年,浙江省人口增长速度快,其可能的原因是( )
A.人口自然增长率高B.人口净迁移率高
C.人口出生率高 D.人口死亡率高
5.2010~2020年,宁波市人口增量明显高于温州市,说明近年来该市相较于温州市( )
A.交通便利,物流发达
B.大量接纳长三角的产业转移
C.环境优美,气候宜人
D.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效果显著
[2022·全国高三模拟]下图为瑞典省级行政区分布图。据此完成6~7题。
6.由图判断,瑞典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
A.沿海人口多,半岛内部人口少
B.人口密度东高西低,南高北低
C.东南部人口少,西北部人口多
D.山区多于平原,平原多于丘陵
7.图示甲、乙、丙、丁四省中,土地承载力最小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专练33 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
1.D 本题考查人口密度分布规律。读图可知,江苏省北部人口密度小于南部,A错误;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小于内陆,B错误;中部人口密度小于东南部,C错误;总体来说东南部人口密度最大,D正确。
2.A 本题考查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江苏省沿江及南部地区经济发展程度高,是我国最富裕的地区之一,人口分布比例一直高于其他地区,故经济发展程度是人口分布格局稳定的主导因素,A正确;自然地理环境对人口分布格局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江苏省人口分布格局的主导因素,B错误;地区开发程度和国家发展政策是一直变化的,但是江苏省各区域的人口分布格局一直比较稳定,所以不是主导因素,C、D错误。
3.D 本题考查缓解人口分布不均的措施。由上题分析可知,导致区域人口分布不均的主导因素是经济发展程度差异,故缩小区域经济发展程度差异是解决人口分布不均的最合理措施,其他三项措施都不能从根本上缓解江苏省人口分布不均的状况,A、B、C错误,D正确。
4.B 本题考查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2010~2020年,浙江省作为沿海省份,经济活力强,就业机会多,人口拉力大,人口迁入率高于人口迁出率,因而人口增长速度快,B正确;现阶段我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普遍不高,尤其是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人口的增长模式应属于“三低型”,A、C、D错误。
5.D 本题考查人口增量大的原因。宁波和温州同属于我国东南沿海港口城市,交通、物流都比较便利和发达,自然环境条件也相差不大,A、C错误;宁波属于长三角地区五大城市之一,应为产业转出地区,B错误;近年来,因宁波市把握住产业优化升级的机遇,加快由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向以资金、技术密集型及高端服务业等产业为主的产业方向发展的速度,由此增强了人口拉力,D正确。
6.B 瑞典地处60°N附近,纬度高,气候寒冷,人口多分布在较温暖的南部,南多北少;西侧受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影响,海拔高,地势起伏较大,东部沿海平原,地形平坦,因此人口分布东多西少,故选B。
7.A 甲省纬度高,气候寒冷,土壤贫瘠,土地生物生产力较低,土地承载力最小,故选A。地区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量(万人)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量(万人)
增量(万人)
杭州市
1 193.60
870.04
323.56
温州市
957.29
912.21
45.08
宁波市
940.43
760.57
179.86
金华市
705.07
536.16
168.9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33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共3页。
这是一份统考版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微专题小练习专练29环境承载力与环境人口容量,共3页。
这是一份2023版新教材高考地理第一部分微专题小练习专练34人口迁移,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