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上海版六上科学 第2章第2课时 同种生物间的异同 教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345839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科学牛津上海版比较同种生物间的异同第2课时教案
展开同种生物间的异同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通过观察让学生知道不同种类的生物之间存在差异,即使是同一种生物的不同个体之间,也存在差异。使学生初步了解生物界生物的多样性。
2、 能利用直方图来显示生物间差异的分布。
过程与方法
1、 能够尝试用各种方式搜集调查材料。
2、 学会搜集数据,并进行统计整理,以图表的形式表现出来。
3、 通过共同的学习活动,学会与他人合作。
态度与价值观:
1、 初步养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勤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2、 学会尊重个体差异的存在,尤其是对分布于两端的差异,不应给予歧视。
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知道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之间也存在差异。
2、学会用直方图来显示生物间差异的分布。
难点:学会用直方图来显示生物间差异的分布。
三、 教学准备:
教师:各种动植物的电子图片;全班同学的合影;绘有直方图的小黑板;教学ppt
学生:课前调查中所拍摄的数码照片;刻度尺
四、 教学流程:
3、 内容与设计
内容 | 设计 |
生物的多样性 | 活动一: 用多媒体播放各种不同种类生物的图片,请学生快速说出各生物的名称 问题一: 你为何能非常快速地辨认出以上各种生物? 学生自由回答 结论一: 不同种类的生物各有特点,根据这些特征(即:差异),可以将不同种类的生物区分辨认出来。 问题二: 不同种类的生物在特征上各不相同,那么,同一种生物内的每一个个体之间,在特征上是完全相同的吗?(该问题已在上堂课结束前留给同学,并告之有调查才有发言权) 活动二: 请学生上讲台反馈课前调查的所得。 如:1、观察校园内同一株紫藤上开着的紫藤花,发现在颜色、大小上存在差异。 2、一只龟妈妈生下的两只小龟,仔细观察,也发现有差异。 4、 我校初三的两位学生是双胞胎,但由于两人之间还是存在差异,所以我们能够辨认出她们。 结论二: 即使是同一种生物的不同个体,也是存在差异的。 |
同种生物个体之间的差异 | 活动三: 提供全班学生的合影照,请学生观察,找出人类个体之间的差异体现在哪些地方。 身高、体重、肤色、脸型、耳垂等。 问题三: 是否每种差异都有明确的分界?(即:可以分为“是”或“不是”,或者“有”或“无”) 如:身高,只是程度上的差异,并无明确的分界。 问题四: 怎样才能将生物间这类差异(即:没有明确分界的差异)的存在展现出来? 活动四: 挂出已绘有直方图(显示不同身高的人数分布)的小黑板,请学生思考并读出此图所表达的内容。 学生能较容易地读出该图表达的意思。 可见,直方图能展现出这类差异的存在及分布,而且简单明了。 |
利用直方图展示同种生物个体之间的差异 | 活动五: 请四位学生分别测量自己的指距,并记录在黑板上。 由测量结果知道,对于人类的不同个体,指距存在差异,而且这种差异也是程度上的差异。 问题五: 我们怎样能把全班学生的指距差异表现出来呢? 学生:可以利用直方图表示人的指距差异的分布。 活动六: 怎样来完成绘制这张直方图? 引导学生寻找完成该图需要哪些数据?又该怎样去获得这些所需数据? 学生能通过思考回答出:需要的数据有1、全班测出的指距共有哪几种 2、 每种指距所分布着的学生人数 由学生自行搜集获取以上所需的数据,测指距,做统计整理,最后绘直方图 (整个活动有分工与合作) 最后,读出所完成的直方图所表达的意思。 |
小结 | 活动七: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结论三: 1、 同种生物之间也有差异,生物界的生物是多样性的。 2、 要接受不同个体的差异的存在,尤其是对分布于两端的差异,不应给予歧视。 |
3、 设计说明:
在学生了解了不同种类的生物之间存在差异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在特征上完全相同吗?”告诉他们有调查才有发言权。为了回答这一问题,学生们会在课外进行一系列调查活动。这样,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独立进行简单科学研究的能力。在调查反馈中,让学生上台展示其调查结果的同时,锻炼了他们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如何表现无明确分界的差异”的教学环节中,教师给出一个展示不同身高的人数分布直方图,在教师没有做任何解释的前提下 ,让学生将能从图中读懂的信息表达出来。结果学生能准确回答出直方图中所表达的信息,对于这样一些学生初次碰到,但又有能力完成回答的问题,老师应充分利用。在回答的同时,也让学生得到了成功的体验,这与教师的直接去解释相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更高。
在学习“利用直方图展示差异分布”的教学环节中,起初,我决定向学生演示绘制直方图的每一个步骤,但这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的培养上是有较大缺憾的,于是,我重新改变教学方案,引导学生主动寻找出完成直方图的步骤。其间,我提出引导性的问题“完成这张直方图需要哪些数据?我们怎样可以获取这些数据?”等问题。这样,既引导学生找到方向,降低了活动的难度,又激起了学生学习动脑的主动性,整个活动完成的同时,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更获得了一种学习的能力。
二期课改提出“以德育为核心” 的素质教育,在学科教育过程中要恰当利用时机渗透德育教育,故在进行到“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之间也有差异” 时,要求学生体会这些差异的存在是正常的 ,要接受差异的存在,而不应在生活中表现出歧视。
2020-2021学年生命的诞生与成长第2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生命的诞生与成长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认识显微镜的结构,使用显微镜,练习,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六年级上册一些珍稀动植物第4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六年级上册一些珍稀动植物第4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训练与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牛津上海版六年级上册观察和记录第4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牛津上海版六年级上册观察和记录第4课时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学习重点和难点,教学准备,教学内容,训练与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