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1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1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菱形的性质与判定综合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材版本学科九年级上册《1.1.3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综合应用》教学设计课题名1.1.3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综合应用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能灵活运用菱形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解决相关问题,掌握菱形面积计算方法2、经历菱形性质与判定定理的应用过程,体会数形结合,转化思想3、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运用菱形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解决相关问题难点:菱形的面积计算教学环节教学过程课堂导入一、复习导入 课 程 学 习 二、新课讲授想一想 菱形ABCD的面积如何求得? 方法一: 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利用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计算菱形ABCD的面积 过点A作AE⊥BC于点E,则S菱形ABCD=底×高 =BC·AE. 思考 你还有其他方法吗? 方法二 作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 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AC⊥BD,∴S菱形ABCD=S△ABC +S△ADC= AC·BO+ AC·DO= AC(BO+DO)= AC·BD. 知识总结:菱形的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三、典例精讲例 如图,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13 cm的菱形,其中对角线BD长10 cm,求:(1)对角线AC的长度;(2)菱形ABCD的面积。 做一做两张等宽的纸条交叉重叠在一起,重叠的部分ABCD是什么图形?为什么? 分析:易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只需证一组邻边相等或对角线互相垂直即可. 四、当堂训练1.已知菱形的周长是24cm,那么它的边长是______.2.如图,菱形ABCD中∠BAC=120°,则∠BAC=_______. 3.如图,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10cm和24cm,则菱形的边长是( )A.10cm B.24cm C. 13cm D.17cm 3.如图,已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分别为6cm和8cm,则这个菱形的高DE为( )A. 2.4cm B. 4.8cm C. 5cm D. 9.6cm 4.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C平分∠DAB,AB=2,求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1.1.3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综合应用一、菱形的面积二、菱形的性质与判定综合应用 教学反思 学生经历正方形有关性质的探索过程,把握正方形既是矩形又是菱形这一特性来学习本节课内容.在观察中寻求新知,在探究中发展推理能力,逐步掌握说理的基本方法.培养合情推理能力和探究习惯,体会平面几何的内在价值.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1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生知识状况分析,教学任务分析,教学过程分析,教学设计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下册1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生知识状况分析,教学任务分析,教学过程分析,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下册1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生知识状况分析,教学任务分析,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设计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