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必修一 20192020学年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展开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
高一地理 2019.1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第Ⅰ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6年9月,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英文简称FAST)在贵州平塘的喀斯特洼坑中落成启用。它拥有30个标准足球场大的接收面积,是目前世界最大单口径、最为灵敏的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该望远镜成功运行后,其超强的灵敏度显著提高了人类探索宇宙的能力,甚至可以搜索星际通讯信号,开展对地外文明的探索。据此完成1~3题。
1.该地貌的典型特征
A.谷壁陡峭 B.沟壑纵横 C.奇峰林立 D.山高谷深
2.可观测宇宙的直径约为
A.137亿光年 B.274亿光年 C.173亿光年 D.346亿光年
3.如果发现类似的地外文明,其存在生命的基本条件包括
①距日远近适当 ②体积和质量适当 ③有液态水 ④有卫星绕转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图2示意太阳系。据此完成4~5题。
4.小行星带位于
A.①③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⑤之间
5.与①行星相比,⑤天体
A.体积质量大 B.公转速度快
C.公转周期短 D.距离太阳近
图3示意太阳外部结构与太阳活动。据此完成6~7题。
6.M代表
A.太阳黑子 B.耀斑 C.日珥 D.太阳风
7.M爆发对我国的影响,可能是
A.东北上空出现极光 B.有线网络通信中断
C.多地出现强烈地震 D.威胁卫星飞行安全
图4示意地球圈层结构。据此完成8~10题。
8.c代表
A.大气圈 B.岩石圈 C.地壳 D.地幔
9.关于e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固体外壳是由岩石组成 B.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C.纵波传播速度明显下降 D.物质组成以铁镍为主
10.连续不规则的圈层是
A.a B.b C.c D.d
2019年5月7日5时19分,在巴布亚新几内亚莫罗贝省(6.96°S,146.49°E)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130千米。据此完成11~12题。
11.关于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次地震,只有一个烈度
B.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震级
C.地震波是震源释放的能量波
D.从观测点到(如地震台)震源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深度
12.减轻地震灾害的工程性措施包括
A.加大地震知识的宣传与普及 B.制定应急预案
C.对建设工程进行抗震设防 D.模拟地震来临的应急演习训练
根据地层中保存下来的化石,可以确定地层的时代和顺序;根据地层组成物质的性质和化石特征,可以追溯地层沉积时的环境特征。据此完成13~14题。
13.含大羽羊齿化石的,为
A.元古代地层 B.古生代地层 C.中生代地层 D.新生代地层
14.黑色页岩并含黄铁矿,指示
A.氧化环境 B.还原环境 C.浅海环境 D.滨海环境
图5示意我国某河段河谷横剖面,T1~T4为不同时期形成的阶地(一种阶梯状地貌),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1。据此完成15~17题。
15.图中阶地,形成最早的是
A.T1 B.T2 C.T3 D.T4
16.图中阶地,面积仍在扩大的是
A.T1 B.T2 C.T3 D.T4
17.早期人类遗址多出现在河流阶地,最主要原因是
A.水运便利 B.气候湿润 C.军事防御 D.便于农耕
随着科技水平提高,地理信息技术运用到防灾减灾上的频率越来越大,图6示意GIS分层。据此完成18~19题。
18.推断分析的地质灾害最可能是
A.火山 B.地震 C.滑坡 D.泥石流
19.一位年轻研究员不小心把完整的图示弄丢了,现在需要制作出完整的图示,他需要填补的甲最可能是
A.坡面起伏状况 B.坡向 C.坡面侵蚀 D.地层厚度
巴西兰索玛朗汉斯国家公园每年雨季出现的“白沙碧水”奇观(照片是面向北方拍摄的被白色沙丘围绕的淡水湖泊群),此地位于该国东北部的某河河口附近。图7示意该地“白沙碧水”奇观及降水资料。据此完成20~21题。
20.“白沙碧水”奇观的最佳观赏时间是
A.12、1月 B.3、4月 C.7、8月 D.10、11月
21.河口附近的白沙受定向风吹拂,形成新月型沙丘,该风向是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图8示意甲、乙、丙、丁四地不同地貌景观。据此完成22~23题。
22.图中地貌景观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甲--流水侵蚀而成 B.乙--风力沉积而成
C.丙--海浪沉积而成 D.丁--冰川侵蚀而成
23.丁地附近不会出现的地貌是
A.刃脊 B.角峰 C.冰斗 D.峡湾
图9示意大气受热过程。据此完成24~25题。
24.代表地面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5.青藏高原夜晚气温低,主要是因为
A.甲 B.乙 C.丙 D.丁
图10示意大气垂直分层。据此完成26~27题。
26.臭氧层主要位于大气层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27.有关丁层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是该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B.中纬度地区厚度为10~12千米
C.大气平稳,天气晴朗,有利于航空飞机飞行
D.整个大气质量的3/5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都集中在这一层
冰雾是我国大兴安岭地区的主要气象灾害,俗称“冒白烟”,在冬季,当近地面气温很低时,空气中的水汽凝华成微小冰晶而形成。为减轻冰雾带来的灾害,当地因地制宜设计了高效日光温室,保证喜温作物越冬生产。温室前屋面上覆盖材料包括透明薄膜和草苫等保温材料两层。图11示意大兴安岭冰雾日变化。图12示意该地日光温室景观。据此完成28~30题。
28.一天中,冰雾高峰期出现在9时前后的原因不包括
A.降温最快 B.相对湿度大 C.气温最低 D.静风
29.在冰雾出现日,为增强日光温室的保温效果,当地农民掀起草苫的时间为
A.9时前后 B.正午前后 C.日落前后 D.子夜前后
30.该日光温室前屋面的朝向是
A.正南 B.东南 C.正北 D.西南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
31.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地理实践力指人们在考察、实验和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考察、实验、调查等是地理学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地理课程重要的学习方式。
英国天文学家爱德华·蒙德(1851—1928)以日面纬度为纵坐标,以时间(年份)为横坐标,绘制出太阳黑子分布图。他据此发现,在一个太阳黑子周期内,黑子出现过的区域所组成的图案就像蝴蝶的两只翅膀;如果把一系列太阳黑子周期的图案绘制在一起,就构成了一连串翩翩起舞的“蝴蝶”影像。图13示意太阳黑子“蝴蝶图”。
简述开展观测太阳黑子的过程及注意事项。
3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贺兰山东麓西靠巍峨的贺兰山脉,东临黄河上游,北接古城银川总面积20万公顷。该地沉积层中有多种不同地质年代生物化石。图14示意贺兰山东麓。
(1)指出贺兰山东麓两种流水塑造的地貌。(4分)
(2)从分布位置和形成过程,分析这两种流水地貌有何差异。(8分)
(3)分析该地沉积层中有多种不同地质年代生物化石的原因。(4分)
3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电视剧《闯关东》中的场景:“主人公朱开山为了避免所种的庄稼遭受霜冻危害,在深秋的夜晚带领全家人及长工们在田间地头点燃了柴草(图15)……”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可分解为“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地面”三个环节。图16示意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1)简述深秋晴朗的夜晚容易出现霜冻危害的原因。(4分)
(2)分析主人公朱开山在深秋的夜晚带领全家人及长工们在田间地头点燃柴草的作用。(4分)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对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的理解。(6分)
高一地理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2019.11
一、选择题(60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答案 | C | B | A | A | A | B | D | C | B | B | C | C | B | B | D |
题号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答案 | A | D | C | B | B | C | D | D | B | D | C | B | A | B | D |
二、综合题(40分)
31.(10分)
观测过程:
1.在晴朗的白天,架设好天文望远镜,用一张白纸作为投影屏。(2分)
2.把一块 28 厘米长、20 厘米宽的薄硬纸板剪一个洞,套在望远镜镜筒上,硬纸板会在白纸上形成阴影。(2分)
3.去掉望远镜的目镜,调节焦距,前后移动白纸,直到白纸上呈现出清晰的太阳图。(2分)
4.在太阳表面你能看到什么?把你看到的画在纸上。(2分)
注意事项:
在观测过程中,不要用眼睛直视太阳,也不能使用望远镜直接观察太阳,否则会灼伤眼睛。(2分)
32.(16分)
(1)冲积扇(2分) 冲积平原(2分)
(2)分布位置:冲积扇位于贺兰山以东的山麓地带。(2分)
冲积平原位于贺兰山以东的平原地带。(2分)
形成过程:山间的河流侵蚀山地带来泥沙,出山口位置由于流速减慢,物质沉积,形成扇形沉积地貌;(2分)平原地带地形平坦,黄河流速减慢,河流中的物质沉积形成平原地形。(2分)
(3)该地沉积层呈层理构造;(2分)不同层理形成于不同地质年代,含有不同生物化石。(2分)
33.(14分)
(1)深秋晴朗的夜晚,云量少,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能力弱,大气温度低,大气逆辐射弱,大气保温作用弱,地面温度很低且下降很快。(2分)温度低,空气中的水汽容易凝华成霜,出现霜冻。(2分)
(2)烟雾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水汽、尘埃,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提高了大气温度,增强大气逆辐射,(2分)减少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可预防霜冻。(2分)
(3)“太阳暖大地”即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増温;(2分)“大地暖大气”即对流层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而增温;(2分)“大气还大地”即大气逆辐射将一部分长波辐射能返还给地面。(2分)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就是由这三个环节组成的。
高中地理必修一 20192020学年山东省淄博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必修一 20192020学年山东省淄博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共11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 20192020学年山东省诸城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B)试题 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必修一 20192020学年山东省诸城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B)试题 Word版含解析,共14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 20192020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必修一 20192020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Word版含解析,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