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撒哈拉以南非洲精品课时作业
展开
这是一份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撒哈拉以南非洲精品课时作业,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连线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8.3撒哈拉以南非洲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2021·黑龙江牡丹江·七年级期末)欧洲人酷爱乳产品和牛羊肉,这种饮食结构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
A.发达的水稻种植业 B.发达的商品谷物农业
C.发达的畜牧业 D.发达的制造业
2.(2021·黑龙江·林口县教师进修学校七年级期末)图中①②③所处的大洲依次是( )
A.亚洲、非洲、北美洲 B.非洲、北美洲、南美洲
C.欧洲、亚洲、北美洲 D.非洲、亚洲、南美洲
3.(2021·黑龙江齐齐哈尔·七年级期末)撒哈拉以南非洲干旱和饥饿并存,试分析该地区面临的问题主要是( )
A.人口、粮食和环境问题 B.生态破坏问题
C.干旱、粮食和能源问题 D.能源问题
4.(2021·黑龙江哈尔滨·七年级期末)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 ( )
A.东北沿海地区 B.西北沿海地区
C.东南沿海地区 D.西南沿海地区
5.(2021·黑龙江牡丹江·七年级期末)关于区域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中东位于“十字路口” B.东南亚地处“三洲五海之地”
C.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北临地中海 D.北极地区主要位于北极圈以北
6.(2021·黑龙江牡丹江·七年级期末)有人称非洲是集“富饶大陆”和“饥饿大陆”为一体的大洲。这样称呼是因为非洲( )
A.富人和穷人并存
B.自然资源丰富而粮食供应不足
C.不同国家贫富悬殊
D.人口多而经济落后
7.(2021·黑龙江七台河·七年级期末)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矿产资源丰富,其中储量和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是( )
A.铜和石油 B.铝土和铁矿 C.黄金和金刚石 D.金刚石和磷灰石
8.(2021·黑龙江齐齐哈尔·七年级期末)某地理兴趣小组制作了四张关于“世界地理”的卡片,其中错误的是( )
A.东南亚:“十字路口”的位置、有众多的华人华侨
B.西亚:“五海三洲之地”、世界石油宝库、复杂的宗教
C.欧洲西部:发达国家集中、工业密集、著名的旅游胜地。
D.撒哈拉以南非洲:黄金、金刚石储量丰富、居民主要是白色人种。
9.(2021·黑龙江黑龙江·七年级期末)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是( )
A.塔克拉玛干沙漠 B.撒哈拉沙漠 C.卡拉库姆沙漠 D.维多利亚沙漠
10.(2021·黑龙江黑河·七年级期末)下图反映的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对外贸易特点,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制造业发达,从事制造业的人口众多
B.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C.许多国家对外贸易的出口是以工业制成品为主
D.粮食产量高,出口量大
(2021·黑龙江牡丹江·七年级期末)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1.下列有关非洲位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
B.位于西半球,亚洲西南方
C.地跨赤道南北,大部分在南北回归线之间
D.被两大洋包围,与亚洲的陆上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12.该洲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沙漠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地中海气候
13.关于甲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能资源丰富 B.世界第一长河 C.含沙量大 D.结冰期长
14.(2021·黑龙江·农垦佳木斯学校七年级期末)从非洲人口增长和粮食状况分析,该地区面临的问题主要是( )
A.人口、粮食和环境问题 B.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
C.宗教、资源和环境问题 D.干旱、能源和环境问题
15.(2021·黑龙江哈尔滨·七年级期末)在一次国际中学生夏令营活动中,某学生这样介绍自己的家乡:“我的家乡一年到头都很热,极少下雨。”据此该学生的家乡可能是( )
A.非洲的撒哈拉沙漠 B.中国的南方
C.欧洲西部 D.南美洲的亚马孙热带雨林
16.(2021·黑龙江·农垦佳木斯学校七年级期末)撒哈拉以南非洲矿产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的是( )
A.金刚石、石油 B.金刚石、黄金 C.石油、天然气 D.黄金、铜
(2021·黑龙江哈尔滨·七年级期末)读“非洲气候图,完成下面小题”
17.非洲领土大部分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则被称为( )
A.“高原大陆” B.“热带大陆”
C.“冰雪大陆” D.“白色沙漠”
18.该图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地中海气候
19.(2021·黑龙江哈尔滨·七年级期末)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 )
A.塔克拉玛干沙漠 B.阿拉伯沙漠 C.撒哈拉沙漠 D.比亚沙漠
20.(2021·黑龙江齐齐哈尔·七年级期末)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人口、环境和资源问题 B.人口、粮食和环境问题
C.人口、宗教和资源问题 D.人口、粮食和资源问题
21.(2021·黑龙江哈尔滨·七年级期末)目前撒哈拉以南非洲面临的严重问题是( )
A.资源短缺 B.能源短缺 C.粮食短缺 D.薪炭短缺
22.(2021·黑龙江·农垦佳木斯学校七年级期末)非洲最大的鲜花出口国和著名的旅游国家是( )
A.苏丹 B.莫桑比克 C.索马里 D.肯尼亚
23.(2021·黑龙江齐齐哈尔·七年级期末)2020年11月,袁隆平团队研发的第三代杂交水稻双季亩产再次创新纪录,突破1500公斤大关!非洲国家引进杂交水稻技术,主要是为了( )
A.增加水稻品种 B.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提高粮食产量 D.抵御当地自然灾害
24.(2021·黑龙江鸡西·七年级期末)非洲最大的鲜花出口国和著名的旅游国家是( )
A.肯尼亚 B.尼日利亚 C.安哥拉 D.南非
25.(2021·黑龙江齐齐哈尔·七年级期末)撒哈拉以南非洲矿产资源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的是( )
A.黄金、金刚石 B.黄金、石油 C.天然气、石油 D.金刚石、铁
26.(2021·黑龙江鹤岗·七年级期末)有“黑人的故乡”之称的是( )
A.欧洲西部 B.中东 C.美国 D.撒哈拉以南非洲
27.(2021·黑龙江哈尔滨·七年级期末)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描述错误的是( )
A.浩瀚的沙漠 B.茂密的森林 C.辽阔的草原 D.充足的粮食
28.(2021·黑龙江鹤岗·七年级期末)有关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出口农矿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B.大多数国家都以出口工业制成品为主
C.面临着严峻的人口、粮食、环境问题
D.本区虽然矿产种类少,但是储量大
(2021·黑龙江黑龙江·七年级期末)下图为某地区四个国家主要出口商品占本国出口商品总额的百分比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29.以上四个国家可能位于( )
A.东南亚 B.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C.北美 D.西亚
30.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断四国的经济特征是 ( )
A.以外向型经济为主 B.农业十分发达
C.工业以制造业为主 D.以出口初级农矿产品为主
31.(2021·黑龙江哈尔滨·七年级期末)有“高原大陆”和“热带大陆”之称的大洲是( )
A.非洲 B.亚洲 C.大洋洲 D.欧洲
32.(2021·黑龙江齐齐哈尔·七年级期末)下列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形以高原为主
B.大部分处于热带
C.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D.乞力马扎罗山虽然位于赤道附近,但山顶仍终年积雪
33.(2021·黑龙江鹤岗·七年级期末)非洲最大的鲜花出口国和著名的旅游国家是( )
A.尼日利亚 B.肯尼亚 C.南非共和国 D.埃及
34.(2021·黑龙江鹤岗·七年级期末)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形以( )
A.盆地、丘陵为主 B.平原、丘陵为主 C.高原为主 D.山地为主
35.(2021·黑龙江哈尔滨·七年级期末)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经济特征是( )
A.落后的单一商品经济 B.发达的加工出口经济
C.发达的旅游业经济 D.国际贸易处于有利地位
36.(2021·黑龙江·铁力市第三中学校七年级期末)下列关于非洲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世界上大型野生动物数量最多的大洲 B.地形以高原为主,水力资源缺乏
C.黄金、金刚石主要分布在几内亚湾附近 D.矿产资源种类单一,但储量丰富
37.(2021·黑龙江七台河·七年级期末)非洲最高的山峰是( )
A.珠穆朗玛峰 B.勃朗峰 C.乞力马扎罗山 D.乔戈里峰
38.(2021·黑龙江哈尔滨·七年级期末)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是( )
A.塔克拉玛干沙漠 B.撒哈拉沙漠 C.印度沙漠 D.腾噶尔沙漠
39.(2021·黑龙江鹤岗·七年级期末)撒哈拉以南非洲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的矿产是( )
A.天然气、煤矿 B.铜、铝 C.铁、石油 D.黄金、金刚石
40.(2021·黑龙江哈尔滨·七年级期末)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白种人的故乡 B.地形以平原为主 C.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 D.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
二、连线题
41.(2021·黑龙江哈尔滨·七年级期末)请将下列地区与其特点对号入座。
三、解答题
42.(2021·黑龙江·林口县教师进修学校七年级期末)读“非洲气候类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数字③代表的气候类型为____。
(2)非洲的的主要人种为____。
(3)图中数字①代表的沙漠为____(名称)。
(4)非洲的气候特点:全年气候炎热,有“____”之称。非洲气候的分布,以赤道为中心,呈____对称分布。
(5)撒哈拉以南非洲生产力落后,造成人口自然增长率高,这导致____短缺,人们需要更多的粮食和肉类,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使____逐步恶化。
43.(2021·黑龙江牡丹江·七年级期末)大型原生态纪录片《Africa(非洲)》带领观众跟随镜头一起穿越、探寻神奇的非洲大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拍摄取景点:①___________沙漠是世界面积最大的沙漠;②___________盆地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③__________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
(2)2014年11月至2015年3月,拍摄到生活在东非高原上的角马群的迁徙方向是由马赛马拉向_______(填“北”或“南”)迁徙。
(3)非洲大陆高原面积广大,被称为“_________”;非洲3/4的面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气候普遍炎热,被称为“__________”。
(4)沿图中虚线行走,依次看到沙漠—草原—雨林—草原—沙漠景观,反映非洲气候类型的分布呈现出以________为轴,________(填“南北”或“东西”)对称分布的特点。
44.(2021·黑龙江佳木斯·七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0年2月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就中非合作论坛成立20周年致函非方共同主席国塞内加尔总统萨勒。中非合作论坛是中国与非洲国家开展集体对话、深化合作的重要平台,论坛2000年成立至今已经走过了20年,它开创了中非互利共赢的局面,推动中非关系跃上新台阶。
材料二:图示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加纳阿散蒂人的传统民居,该民居就地取材,屋顶的干草不怕烈日晒,不怕暴雨淋,墙体经防水处理,院落四周带有遮顶的空地。
(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被称为“____的故乡”。
(2)在中非合作中,中国输往非洲的产品,最可能的是____。
A.鲜花B.黄金C.机械设备及零部件D.金刚石
(3)材料二中的民居特征,反映了当地以____气候为主。
(4)流经非洲的世界第一长河是____。
(5)目前,撒哈拉以南非洲社会经济发展较快,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有____。
①人口增长过快②粮食短缺③矿产资源贫乏④经济结构单一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45.(2021·黑龙江双鸭山·七年级期末)读“非洲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非洲最高峰A是________山。
(2)B是世界最长河_______河,其流入_______海。
(3)图中C为_______洋。
(4)赤道穿过非洲中部,非洲大部分地处五带中的_______带。
(5)非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气候。
(6)这种气候的分布区易发生_______灾害。
46.(2021·黑龙江鸡西·七年级期末)读非洲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观察,非洲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____。
(2)A是世界最大的____沙漠。
(3)河流B是____,是世界第一长河。
(4)非洲分布最广的气候是____气候。
(5)非洲中部和南部的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缓慢,以出口____产品为主,进口工业制成品,这些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6)长期以来,A沙漠以南地区的居民面临严重的____、____与环境问题。
47.(2021·黑龙江七台河·七年级期末)读“撒哈拉以南非洲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可以得出撒哈拉以南非洲海岸线比较平直,半岛、岛屿____。
(2)根据图中的纬线判断,本区所处的纬度带绝大部分位于____。气候图中可以判断出撒哈拉以南非洲分布最广的气候是____,所以当地居民多以____为住房。
(3)本区赤道附近的热带草原气候是由于____原因形成的。
48.(2021·黑龙江·铁力市第三中学校七年级期末)阅读非洲地形图,请回答:
(1)A所在的沙漠是( )
(2)C代表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 )
(3)D所代表的河流是( )
(4)E所代表的河流是( )
(5)H是( )
(6)I是( )
(7)图中L处有“赤道雪峰”景观,其原因是____.
(8)你能说出D河水量比E河水量大得多的原因吗?____.
参考答案:
1.C
【解析】
欧洲西部多为经济发达国家,这里集中了很多工业大国如德国、法国、英国和意大利,它们的生产规模大,工业部门较齐全,综合实力雄厚。其余国家则根据本国的具体条件,因地制宜的发展有特色的工业部门。这一区域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侯,适合牧草生长,所以适合发展畜牧牧业,所以他们通常以牛羊肉为食。
欧洲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合牧草生长,所以适合发展畜牧业,因此他们通常以牛羊肉为食;故C符合题意的,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欧洲西部的相关知识。
2.D
【解析】
由经纬度和图中河流、山脉的名称可判定:①位于非洲、②位于亚洲、③位于南美洲。故选D。
刚果河位于非洲中西部,是非洲第二长河,仅次于尼罗河。喜马拉雅山脉,藏语意为“雪的故乡”,位于青藏高原南巅边缘,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脉。安第斯山脉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纵贯南美大陆西部,素有“南美洲脊梁”之称。
3.A
【解析】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由于人口增长迅速,粮食需求量大,人们开始毁林开荒、过度垦殖等,造成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面临的问题主要是人口、粮食和环境问题,故选A。
本题考查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问题,要知道这些问题的联系。
4.C
【解析】
澳大利亚是大洋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其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故选C。
5.D
【解析】
中东地理位置重要,地处“三洲五海之地”,A错;东南亚沟通了太平洋和印度洋,连接了亚洲和大洋洲,位于“十字路口”,B错;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北接撒哈拉沙漠,北非北临地中海,C错;北极地区主要位于北极圈以北,故本题选D。
6.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非洲的相关知识。非洲是集“富饶大陆”和“饥饿大陆”为一体的大洲的原因是非洲自然资源丰富而粮食供应不足。故选B.
7.C
【解析】
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洲,濒临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其经纬度跨度大,赤道从亚洲的东南部穿过;在世界各大洲中,亚洲位于非洲的东北方向;穿越亚洲大陆西部的是东经60°经线,故本题选C。
8.D
【解析】
东南亚位于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的位置,东南亚位于中国南部,是历史上中国人“下南洋”的目的地,是世界上华人华侨最多的地区,A正确;西亚被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包围,位于亚洲、欧洲、非洲的连接处,有“五海三洲之地”之称,有“世界石油宝库”之称,这里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的发源地,彼此之间存在冲突,宗教复杂,B正确;欧洲西部是世界上发达国家集中分布的地区,工业成熟密集,并拥有众多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旅游业发达,是世界著名旅游胜地,C正确;撒哈利以南的非洲黄金、金刚石等矿产丰富,这里是黑种人的故乡,主要居民为黑种人,非洲的白种人为生活在其北部的阿拉伯人,D错误。故选D。
9.B
【解析】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阿拉伯语撒哈拉意即“大荒漠”。位于阿特拉斯山脉和地中海以南;故B符合题意。
10.B
【解析】
长期的殖民统治,使非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大洲,非洲国家在政治上取得独立以后,民族经济取得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大多数国家的工业基础仍很薄弱,片面发展一种或几种面向出口的农矿初级产品,成为发达国家的原料供应地和工业品市场,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AC错误,B正确。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农牧业生产落后,农产品产量很低,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远低于人口增长速度,因此粮食供应不足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普遍遇到的问题,D错误。故选B。
11.B
12.B
13.A
【解析】
非洲是世界上面积第二大洲,全部位于东半球,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与欧洲为界,是世界上热带面积最大的大洲。
11.有关非洲位置的叙述,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位于东半球,亚洲西南方;地跨赤道南北,大部分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被两大洋包围,与亚洲的陆上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故选B。
12.非洲是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以热带气候为主,其中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故选B。
13.由图可知,甲河是非洲水量最丰富的河流,由于流经高原和盆地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水能丰富,世界第一长河是尼罗河,该河流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含沙量小,无结冰期,故选A。
14.A
【解析】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多数国家,长期受殖民统治,经济模式单一,经济发展落后;非洲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由于长期受殖民统治,经济发展落后,有些国家靠出口一种或几种原材料,非洲要摆脱单一经济的发展,也需各国帮助;非洲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一洲,人口的快速增长造成了粮食的极度短缺,为了满足粮食需要,不断的破坏生存的环境,现阶段人口、粮食、环境是非洲面临的三大问题,故选A。
撒哈拉以南非洲90%以上是黑种人,被称为“黑种人的故乡”。
15.A
【解析】
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的地区应在回归线之间,即热带,一年到头都很热,极少下雨,应为热带沙漠气候。根据题意。故选A。
16.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撒哈拉以南非洲是矿产资源的宝库,不仅种类多,而且储量大。金刚石、黄金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石油、铀、铜、铁等矿产资源的储量也很大。依据题意,故选B。
非洲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多样,被誉为“富饶大陆”。
17.B
18.C
【解析】
17.
非洲地处低纬度,领土大部分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有“热带大陆”之称,B正确。非洲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跟非洲的经纬度无关,A错误。“冰雪大陆”和“白色沙漠”是南极洲,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8.
读图可知,非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一年分为干湿两季,C正确。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非洲的中部,面积小,A错误。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非洲的北部,B错误。地中海气候分布在非洲的最北和最南部的狭小地区,D错误。故选C。
非洲有"热带大陆"之称,赤道横贯中央,气候类型大致以赤道为轴,呈南北对称状分布。
19.C
【解析】
“撒哈拉”,阿拉伯语意为“大荒漠”,撒哈拉沙漠北起非洲北部的阿特拉斯山脉,南至苏丹草原带,宽1300~2200干米;西起大西洋边东达红海沿岸,长4800干米,面积达770多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C正确。塔克拉马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A错误。阿拉伯沙漠和比亚沙漠都是撒哈拉沙漠的一部分,BD错误。故选C。
20.B
【解析】
撒哈拉以南非洲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人口、粮食和环境问题,由于该地区人口增长过快 ,需要更多的粮食和肉类,人们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以扩大耕地面积,或在草原地区放牧更多的牲畜,这些做法导致了土地肥力下降和草原退化,加剧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使生态环境逐步恶化,B项正确。故选B。
21.C
【解析】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多数国家,长期受殖民统治经济模式单一,经济发展落后;非洲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由于长期受殖民统治,经济发展落后,有些国家靠出口一种或几种原材料.非洲要摆脱单一经济的发展,也需各国帮助;非洲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一洲,人口的快速增长造成了粮食的极度短缺,为了满足粮食需要,不断的破坏生存的环境,现阶段人口、粮食、环境是非洲面临的巨大问题;现阶段,非洲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自然环境,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发展多元化经济;培养科技人才;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科技兴农等,其中控制人口增长是非洲人民面临的最紧迫任务。根据题意,故选C。
22.D
【解析】
非洲最大的鲜花出口国和著名的旅游国家是肯尼亚,该国地处东非高原上,属于热带草原气候,热量充足、适合鲜花生长,同时又有多家国家野生公园,旅游业发达,故选D。
23.C
【解析】
非洲国家人口增长快,粮食产量低,存在严重的粮食问题,所以非洲国家引进杂交水稻技术,主要是为了提高粮食产量,而不是为了增加水稻品种、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抵御当地自然灾害,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4.A
【解析】
肯尼亚被赤道穿过,位于东非高原上,气候温和湿润,四季鲜花怒放,其首都内罗毕被称为“阳光下的花城”,肯尼亚是非洲最大的鲜花出口国和著名的旅游国家,A项正确。故选A。
非洲四分之三的面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气候普遍炎热,因而被称为“热带大陆”,气候类型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25.A
【解析】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矿产资源丰富,被称为“资源宝库”,其中黄金和金刚石的储量和产量居世界首位,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6.D
【解析】
非洲的中部和南部,亦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部分地处南北回归线之间,是黑种人分布最集中的地区,该地区有黑人的故乡之称。故选:D。
27.D
【解析】
撒哈拉以南非洲大致位于北回归线和30°S之间及10°W与50°E之间,赤道和20°E从中间穿过。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A正确;这里有广阔的热带雨林,B正确;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草原,C正确;这里自然增长率高,人口众多,被称为饥饿大陆,D错误。选择错误的是D。
28.C
【解析】
撒哈拉以南非洲是矿产资源的宝库,不仅种类多,而且储量大,D错误。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缓慢,出口初级农矿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由于工业制成品的价格比初级产品贵得多,因此,这些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A、B错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需要更多的粮食和肉类,人们由于过度开垦和放牧。导致了土地肥力下降和草原退化,加剧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使生态环境逐步恶化。面临着严峻的人口、粮食、环境问题,C正确,故选C。
29.B
30.D
【解析】
29.
读图可知,四个国家的出口商品都是以单一初级产品为主,由此判断最可能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故选B。
30.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四个国家的出口商品都是一种或两种初级产品为主,在对外贸易中占有不利地位,可以推断四国的经济特征是以出口初级农矿产品为主。故选D。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由于长期的殖民统治,经济落后,经济特征是以出口初级农矿产品为主,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31.A
【解析】
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平均海拔750米,有“高原大陆”之称。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因此有“热带大陆”之称,A正确;亚洲地势特点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平均海拔高,居世界大洲中地二位,大陆中间多为高山、四周多平原(中高四低),B错误;大洋洲在南半球被海洋包围,长期孤立与海洋之中,地势东西高,中部低,没有“高原大陆”和“热带大陆”之称,C错误;欧洲海拔最低的大洲,主体位于北温带,D错误。故选A。
非洲除了高原大陆、热带大陆还有天然野生动物园、世界原料仓库、饥饿的大陆之称。
32.C
【解析】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称号,故A正确。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故B正确。以出口初级农矿产品为主,属于单一商品经济,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故C错误。乞力马扎罗山虽然位于赤道附近,但由于海拔高、山顶仍终年积雪,有“赤道雪峰”称号,故D正确,故选C。
33.B
【解析】
赤道穿过肯尼亚,肯尼亚位于东非高原上,气候温和湿润,四季鲜花怒放,其首都内罗毕被誉为“阳光下的花城”,肯尼亚是目前非洲最大的鲜花出口国和著名的旅游国家,故选B。
34.C
【解析】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称号,东部自北向南分布着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和南非高原等高原,故选C。
35.A
【解析】
世界上最大沙漠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大部分位于热带,90%以上是黑种人,有“黑非洲”之称。由于殖民主义的长期占领和掠夺,该地大多国家形成了“单一商品经济”,出口价格低廉的初级产品,进口价格昂贵的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旅游业不发达,A正确,B、C、D错。故选A。
36.A
【解析】
非洲大陆栖息着许多其他大陆所没有的奇特动物,一向被称为“天然动物园”。尤其是东非高原有辽阔的热带草原,是非洲野生动物的集聚地区。据估计,生活在这里的野生动物有近200种,仅大型哺乳动物就有700~800万头,A正确。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刚果河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B错误。非洲矿产资源非常丰富,金刚石主要分布在几内亚湾附近,黄金主要在南非,C错误。非洲的矿产资源种类非常丰富,储量也很丰富,D错误。故选A。
37.C
【解析】
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5千米,是非洲最高峰,故选C。
该题考查非洲的地形,记住即可。
38.B
【解析】
“撒哈拉沙漠北起非洲北部的阿特拉斯山脉,南至苏丹草原带,宽1300~2200千米;西自大西洋边,东达红海沿岸,长4800千米,面积达770多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根据题意,故选B。
39.D
【解析】
撒哈拉以南非洲是矿产资源的宝库,种类多,储量大。其中金刚石、黄金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石油、铀、钢、铁等矿产资源的储量也很大,D项正确。故选D。
进入21世纪,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增长迅速,称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商业的发展、消费的增长,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动力。
40.C
【解析】
撒哈拉以南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A错误;地形以高原为主,B错误;由于长期的殖民统治,以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C正确。人口自然增长率世界最高,D错误。故选C。
41.①——C②——B③——D④——A
【解析】
西亚波斯湾海底和周围陆上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宝库,约占世界石油储藏量的53%-58%。东南亚地处低纬度,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椰子等热带经济作物的最大产地;撒哈拉以南非洲是世界黑种人的故乡;欧洲西部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所以,①——C;②——B;③——D;④——A。
42.(1)热带雨林气候
(2)黑色人种
(3)撒哈拉沙漠
(4) 热带大陆 南北
(5) 粮食 生态环境
【解析】
本大题以“非洲气候类型图”为材料,涉及非洲的气候、人种、地形区、人口问题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区域认知的地理素养。
(1)
图中数字③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终年高温多雨,代表的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
(2)
非洲的的主要人种为黑色人种,北部非洲为白色种人。
(3)
图中数字①代表的沙漠为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面积770万平方公里。
(4)
非洲的气候特点:非洲地处低纬度,全年气候炎热,有“热带大陆”之称。非洲气候的分布,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由此产生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热带草原动物迁徙现象。
(5)
撒哈拉以南非洲生产力落后,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地区之一,造成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粮食需求量大,这导致粮食短缺,人们需要更多的粮食和肉类,就砍伐森林,过渡开垦草原,使生态环境逐步恶化,粮食产量不断下降,然后形成了恶性循环。
43. 撒哈拉 刚果 尼罗 南 高原大陆 热带大陆 赤道 南北
【解析】
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它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长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线;非洲气候类型呈带状分布,以赤道为轴,南北大致对称;从赤道往南、北两侧,依次出现热带雨林气候、热带稀树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1)由图可知,图中①是世界上最大的撒哈拉沙漠;②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刚果盆地;③是世界上最长的尼罗河。
(2)2014年11月至2015年3月是北半球热带草原的干季,是南半球热带草原的湿季,所以角马是由马赛马拉向南半球迁移。
(3)非洲大陆因高原大陆面积广,有“高原大陆”称号;3/4的面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气候普遍炎热,有“热带大陆”称号。
(4)由图可以看出,非洲的气候是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
44. 黑种人 C 热带草原 尼罗河 B
【解析】
本题以非洲为材料,考查非洲的人种与河流、经济特点等,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非洲的经济发展水平特点,牢记即可。
(1)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撒哈拉以南非洲是世界上“黑种人的故乡”。
(2)非洲经济发展水平低,我国比非洲经济发展水平高;中国主要输往非洲的产品可能的是机械设备及零部件,故选C。
(3)非洲热带草原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材料二中茅草屋充分考虑了就地取材,热带草原有广袤的高草。
(4)尼罗河全长6670千米,是世界第一长河。
(5)撒哈拉以南非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由于人口增长快,造成粮食短缺,环境恶化。由于经济发展落后,经济结构单一,故选B。
45. 乞力马扎罗 尼罗 地中 大西 热 热带草原 干旱
【解析】
本题以非洲地图为材料,涉及非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河流、气候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获取地理信息能力和综合思维素养。
读图分析可知:
(1)非洲最高峰A是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素有“非洲屋脊”之称。
(2)B是世界最长河——尼罗河,自南向北,在埃及境内注入地中海,是埃及的“母亲河”。
(3)非洲东濒印度洋,西临C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长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
(4)人们根据同一时间不同纬度地区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不同,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极圈是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非洲大部分地区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处五带中的热带。
(5)非洲的气候类型呈带状分布,以赤道为轴,南北大致对称,从赤道往南、北两侧依次出现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高原山地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其中,热带草原气候是非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
(6)热带草原气候具有全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的特点,这种气候区蒸发量大,干季时间长,易发生干旱灾害。
46. 热带 撒哈拉 尼罗河 热带草原 初级农矿 人口 粮食
【解析】
本大题以非洲简图为材料,设置六道小题,涉及非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河流、气候、经济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读图可知,赤道穿过非洲中部,北回归线穿过非洲北部,南回归线穿过非洲南部,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地区。
(2)读图可知,A位于非洲北部,位于北回归线两侧,为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
(3)读图可知,B是尼罗河,尼罗河是世界第一长河,主要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和热带沙漠气候区,水量较小,最终注入地中海。
(4)非洲气候以赤道为轴,呈南北对称分布,非洲分布最广的是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的南北两侧及东非高原,全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
(5)非洲中部和南部的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缓慢,出口初级农矿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初级农矿产品价格低廉,而工业制成品价格昂贵,因此这些国家的财富在不断流失,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6)撒哈拉沙漠以南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该地区的居民面临严重的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人口问题是因为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人口增长过快;粮食问题是该地区农牧业生产落后,产量低,粮食供应不足;环境问题是因为人们乱砍滥伐,致使森林被毁,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等。
47. 较少(或少) 热带 热带草原气候 茅草屋 海拔(或地势)高
【解析】
本大题以撒哈拉以南非洲图为材料,涉及撒哈拉以南非洲位置,气候等相关内容,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1)读图可知,撒哈拉以南非洲,黑色人种占绝大部分,地形以高原为主,地面起伏不大,称为高原大陆,撒哈拉以南非洲大陆海岸线较平直,少岛屿和半岛,内海和海湾少,港口较少。
(2)读图可知,撒哈拉以南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地区,通过由图可知,撒哈拉以南非洲分布最广的气候是热带草原气候,所以当地人的典型传统民居是茅草屋。
(3)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赤道附近的东部分布着东非高原,东非高原与同纬度地区(如非洲刚果盆地、东南亚马来群岛、南美洲亚马孙平原等)相比,其海拔在1000~1500米左右,由于地势较高,改变了此地的气温和降水状况:气温较低,空气对流不旺盛,降水少,没有形成热带雨林的水热条件,因此形成热带草原气候。因此,本区赤道附近的热带草原气候是由于海拔(或地势)高原因形成的。
撒哈拉以南非洲大致位于北回归线和30°S之间及10°W与50°E之间,横跨南北半球,西临大西洋,东临印度洋,位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地面起伏不大,称为高原大陆。整个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48. 撒哈拉沙漠 尼罗河 刚果河 尼日尔河 马达加斯加岛 地中海 该处是乞力马扎罗山,海拔6000多米,气温低。 D河主要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终年高温多雨,降水丰沛。E河上游和下游流经热带雨林,中游流经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气候区,蒸发旺盛,下渗强烈。
【解析】
本题组主要以非洲为材料,考查非洲的地形区、河流、岛屿、山脉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课本知识的能力和区域认知的地理素养。
(1)A所在的沙漠是撒哈拉沙漠,位于非洲北部,面积77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
(2)C代表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全长660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水量大小主要取决于青尼罗河的汛期。
(3)D所代表的河流是刚果河,位于非洲中西部。全长约4640千米,流域面积约370万平方千米,为非洲第二长河,仅次于尼罗河,刚果河流域拥有仅次于南美亚马逊雨林的世界第二大热带雨林。
(4)E所代表的河流是尼日尔河,是西非主要河流,全长4,200公里,是仅次于尼罗河和刚果河的非洲第三长河。
(5)H是马达加斯加岛,位于非洲大陆的东南海面上,为仅次于格陵兰、新几内亚和加里曼丹的世界第四大岛屿,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
(6)I是地中海,面积约为251.2万平方千米,是世界最大的陆间海。地中海的沿岸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湿润,被称作地中海气候。
(7)图中L处有“赤道雪峰”景观,其原因是该处是乞力马扎罗山,海拔6000多米,气温低,山麓的气温有时高达59℃,而峰顶的气温又常在零下34℃,故有“赤道雪峰”之称。
(8)D河是刚果河,主要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终年高温多雨,降水丰沛,河流流量大。E河是尼日尔河,上游和下游流经热带雨林,降水丰沛,中游流经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气候区,蒸发旺盛,下渗强烈,导致河流的流量较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习题,文件包含83撒哈拉以南非洲作业-2022-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解析版doc、83撒哈拉以南非洲作业-2022-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美国精品课时训练,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精练,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乞力马扎罗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