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1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精品教案
展开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血管》教学设计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血管》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 知道人体内血管的分布。
② 区别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
2、能力目标:
①学会测量脉搏的方法,并能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培养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
②描述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综合能力。
③能够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 通过介绍切脉,培养学生对祖国医学的兴趣和自豪感。
② 通过测量脉搏等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体验生命,关爱生命。
③ 通过描述血管的功能和结构特点,使学生认同人体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虽然具有基本的生活经验,知道血管是运输血液的管道,也对青筋、脉搏等常识有所了解;但是由于人体血管的隐蔽性,学生对血管的类型、分布、结构特点却很陌生。因此本节课应从学生的感性出发,通过实验和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对血管产生深刻的印象;再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初步认识三种血管的功能、分布和结构特点;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再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学生能够区别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认同人体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培养学生关注祖国医学、关注血管与健康,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教学重点:
1、区别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
2、认同人体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四、教学难点:区别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
五、教法与学法:问题驱动法,实验法,观察、讨论法,引导、合作探究法。
六、教学用具:
1、、教学媒体和工具的选择: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课件、秒表
2、课前准备:
教师:(1)制作多媒体课件。
(2)准备学生实验“测量脉搏”的秒表。
学生:预习本节内容,了解脉搏的形成原理和我国传统医学对脉搏的研究。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现代教育技术设计 | 设计意图 | ||||||||||||||||||||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 1、问题: ①这是什么? ②人体内的运输管道是什么? 2、教师讲解:人体的组织细胞每时每刻都需要营养物质和氧,并不断产生二氧化碳、尿素等废物。人体内运输这些物质的通道就是血管。 |
1、齐答:楼房,自来水管。 齐答:血管。
2、学生观看动画,听教师讲解。 |
1、示住宅楼图、自来水管道图 2、示“血管里流动着血液”动画 | 以感性材料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再以动画及教师的讲解作为铺垫,建立知识的联系,顺利进入新课。
| ||||||||||||||||||||
二、感受血管的存在。 | 1、问题: ①那么,人体哪里有血管呢? ②你怎么知道人体每个地方都有血管?
2、播放有关血管的长度的课件。 问题: ①原来人体的血管加起来可以绕地球2周半。我们的体表能否看到血管? ②你怎么知道青筋是血管?
3、感知脉搏。 活动一:请同学们将右手手指轻轻搭在左手背上的青筋处,感觉一下,它会跳动吗? 活动二:但是人体有一些血管,用手按压可以感觉到跳动。你知道在哪里吗?这些血管能否在体表看到? 介绍:血管的这种跳动叫做脉搏。 |
1、思考,抢答:人体每个地方都有血管。 答:人体的任何部位被刺破了,都会流出鲜红的血液,可见血管是遍布全身的。 2、认真观看、思考。
①思考,抢答:体表的青筋就是血管。
②在医院吊针、抽血时,针一戳进青筋,就会有血液流出来。
活动一:按压青筋。 答:感觉不到青筋的跳动。
活动二:寻找跳动的血管。在太阳穴处、手腕处、脚脖子处……这些血管体表看不到。
观看大屏幕内容。 认真听讲。 理解记忆。 |
示人体外形图
播放视频资料“血管的长度”
示手臂青筋图
示容易感受脉搏部位图片及定义 |
对人体有一个宏观认识。
由宏观到微观,进一步认识血管的分布。
感官强化,加深理解。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由前面内容的铺垫,得出脉搏的概念。加深理解。 | ||||||||||||||||||||
三、测量 脉搏 | 导入:人类很早就注意到血管有跳动现象,而对脉搏研究最早最深的是哪个国家?哪一位医学家? 1、向学生介绍扁鹊及“切脉”诊断病症。 2、活动:测量脉搏。 请同学们按照如图所示的方法测量脉搏。
3、问题: ①男女生的脉搏有什么不同?体质的强弱与脉搏有关系吗? ②人体随着运动剧烈程度的增加或降低,脉搏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强调:由此可见,脉搏也是反映身体素质的一项指标。体质强的人脉搏比较慢,这样就能够更轻松地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所以建议大家一定要多进行体育锻炼。 |
齐答:中国,扁鹊。
1、认真听讲,了解祖国医学的伟大。
2、活动:测量脉搏。
3、小组讨论,代表交流。 ①男生脉搏略低于女生脉搏;体质强的脉搏低于体质弱的脉搏。 ②运动越剧烈,身体需要的营养物质越多,脉搏也就越快。
|
图片--“扁鹊、切脉”
示测量脉搏的图片、方法(书P4,图15-2)
示讨论题
|
利用扁鹊的故事,培养学生关注祖国医学。 展示测量的正确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测量。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 ||||||||||||||||||||
四、认识 血管 | 人体的血管究竟有哪些类型?它们各具有什么特点?让我们到课本里寻找答案吧。 自学提纲: 1、根据功能的不同,可以将人体的血管分成哪几种类型?各分布在哪里?
2、根据表格,请问,体表的“青筋”属于什么血管?能跳动的血管属于什么血管?为什么能跳动?
3、大家都知道,人体全身布满了血管,那么我们能在身体的每个地方都看到血管吗?为什么? 4、请根据血液流动的方向,推测与心脏相连的红色血管属于什么血管。 5、请根据血液流动的方向,推测与心脏相连的蓝色血管属于什么血管。 6、在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的是什么血管?它有什么功能?据此推测,动脉里的血液成分和静脉里的血液成分是否相同? 动脉血 静脉血
7、每种血管具有什么结构特点?血流速度怎样?血管的结构特点与功能相适应吗?
| 识图书P5,图15-3, 人体内三种血管的模式图 完成第5页表格.
小组讨论 1、答:人体有3种血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动脉能够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大多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但在体表有时也能触摸到。 静脉能够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大多分布在身体较浅的部位,在体表就可以看到。 毛细血管是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换的场所,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最小的静脉之间,数量多,分布广。 2、答:青筋属于静脉,能跳动的血管属于动脉。 因为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位的血管,由于心脏有节律地收缩,使得动脉也产生节律性搏动。
3、答:不能。因为毛细血管很细,肉眼是看不见的。
4、答:动脉。因为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位的血管。
5、答:静脉。因为静脉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位送回心脏的血管。
6、答:毛细血管。是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换的场所。由于在毛细血管处,血液与毛细血管外的细胞进行了物质交换,所以动脉里的血液成份和静脉里的血液成份不同了。
7、第一个是动脉。动脉管壁厚,管腔较大,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 第二个是毛细血管。毛细血管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细胞只能一个个通过,血流速度最慢。 第三个是静脉。静脉管壁薄,管腔大,弹性小,管内血流速度慢。 | 利用实物展台展示学生所填表格答案
示自学提纲
人体血管分布动画
示问题及动脉功能动画
示问题及静脉功能动画
示问题及毛细血管功能动画
屏展表格: 三种血管的功能与分布
播放flash动画—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和血流速度。 表格--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和血流速度(超链接动脉、静脉、毛细血管视屏)
| 便于全班讨论交流,养成交流与分享信息的习惯。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及合作、探究能力。
让学生直观感受,了解人体血管的分布情况
利用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动画演示,加深学生对各血管的功能的理解。
使学生能够区别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和生理功
利用flash动画,让学生了解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和血流速度。
认同人体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 ||||||||||||||||||||
五、课堂 小结。 (质疑 解惑 拓展) | 一、小结:本节课你的收获有哪些?
二、拓展: 1、问:你有问题吗? 答:这个问题让我们来看一段资料。 2、我也有问题要问大家。为什么在抽血或输液时,在针头刺入部位的上方要用胶管捆扎起来?你知道这是刺入的什么血管吗? 3、:为什么走路时间长后,手会浮肿?把手臂抬高过胸,手很快消肿?
4、肢体出血怎么办? 动脉出血——近心端急救 静脉出血——远心端急救 | 答1:知道了人体内有三种血管,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答2:知道了三种血管的功能、分布、结构特点。 答3:学会了测量脉搏。 …… 1、:我现在知道了血液从心脏送出来,又从全身各处回到心脏。血液是不是一直都这样流动?会不会倒流? 2、:为了阻止血液回流向心脏。刺的是静脉。
3、长时间手臂下垂,静脉血液回流困难,所以手会浮肿;把手臂抬高过胸,血液容易回流入心脏,所以手很快消肿。 4、识图、思考、分析 听老师讲解 |
示 “静脉瓣” 视频资料及动画
示抽血图
示青筋突起图
示血管出血示意图 |
知识补充。
强调。
强调。
让学生直观感受出血情况 |
九、板书设计:
十、教学反思:
1、本课时是血液循环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教师可从家庭住宅楼纵横交错的自来水管道入手,也可从感受血管的跳动入手,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再通过观察手臂上的一道道“青筋”让学生明确静脉血管的分布,最后通过测量脉搏的跳动了解动脉的分布情况和血管为什么跳动,最终能够区别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学好本节课内容,可以为后面学习心脏、血液循环打好基础。
2、本课题的内容难度不是很大,但必须让学生占有尽量多的实例。通过图片、课件等直
观手段刺激学生的感官,利用学生实验活动使他们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并组织好学生对设计的问题进行讨论,通过学生合作,师生合作归纳概括所学的知识。
3、运用了“情景—问题—探究与讨论—解决问题—新问题”的教学策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学生置于一定的问题情景当中,形成了教与学的互动。
4、人体结构和功能具有统一性是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基本观点,在教学中要渗透这个观点。
5、通过对扁鹊的介绍,既学习了切脉的方法,也培养了学生关注祖国医学、关注血管与健康,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初中生物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优质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优质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开始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6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和生态系统的稳定第15章 人体内平衡的维持1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6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和生态系统的稳定第15章 人体内平衡的维持1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的引入,新课讲解,课堂小结,板书设计,教学后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综合与测试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综合与测试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学情分析,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