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评测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word版含答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42420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四单元评测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word版含答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42420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四单元评测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word版含答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424206/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四单元评测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第四单元评测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word版含答案),共10页。
第四单元一、积累与运用(37分)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诱惑(yòu) 殉职(xùn) 渺小(mǎo)B.瞬间(shùn) 热忱(shěn) 坍塌(tān)C.凝成(níng)狭隘(yì) 派遣(qiǎn)D.痴想(chī) 屡次(lǚ) 鄙薄(bǐ)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凌乱 臭椿 遥不可即B.挪动 悬崖 犹豫不抉C.暮色 抽噎 小心翼翼D.骄傲 晕炫 惊慌失措3.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虽然时间紧迫、体量庞大、难度空前,但《跨过鸭绿江》整个主创团队对制作细节精益求精。B.所谓“爱岗”,就是要干一行,爱一行,热爱本职工作,不能见异思迁,站在这山望那山高。C.大数据、人工智能、无人机等技术进展变幻莫测,正日益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D.望远镜偌大的反射面从茫茫宇宙中抓取的射电信号数据,源源不断传输到一百多公里之外的贵阳天文大数据基地。4.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3分)A.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设问)B.像马蜂窝一样、一间挨一间的房子周围,总会有一口水井。(比喻)C.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排比)D.我往下看,感到阵阵晕眩;一股无名的力量好像正在逼迫我掉下去。(比喻)5.有同学拟写了描绘千岛湖风光的上联“晴好一湖照明镜”,与它对仗可作下联的一项是( )(3分)A.雨奇千岛洗青螺B.松排山岭万重翠C.一轮红日染朝霞D.碧波千顷浮翠岛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为了更好地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我们一定要做好引导学生学习先进人物。B.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才能完成。C.为突出节目的文化特色,《朗读者》邀请文化艺术界重量级专家参与节目的策划与制作。D.我原打算介绍王宾向张凯借阅《平凡的世界》,没想到他已经离开了学校,跟父母回老家探亲去了。7.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3分)①在无边无际的荒野中,我走了三天,终于来到一个废弃的村庄前。②我在倒塌的房屋旁边支起帐篷。③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④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⑤那是在1913年,我走进法国普罗旺斯地区,在游人稀少的阿尔卑斯山地,做了一次旅行。A.①⑤③②④ B.⑤④③①② C.④①②⑤③ D.①④③②⑤8.综合性学习(10分)学校为“世界读书日”举行了“书香校园”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1)下面是此次活动的宣传标语,请你把它正确、规范、工整地抄写在田字格内。(2分)感受文字之美,尽享读书之乐。(2)下面是永瑞同学搜集到的本校学生阅读的信息,请你分析相关数据,并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得到的结论。(4分)调查项目学段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每日可供自由阅读时间1.5小时1.2小时0.5小时经典书籍在阅读中所占比重27.8%35.8%45.6%(3)班内召开辩论会,金菱认为“开卷有益”,欣和认为“开卷未必有益”。你支持谁的看法?理由是什么?(4分)9.诸葛亮《诫子书》(6分)(1)诸葛亮在文中主要阐述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2)阐述“学、才、志”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3)阐释过度享乐和急躁会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二、阅读(33分)10.文言文阅读。(16分)【甲】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徳。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乙】示儿燕孙枝蔚①初读古书,切莫惜书;惜书之甚,必至高阁②。便须动圈点为是,看坏一本,不妨更买一本。盖惜书是有力之家藏书者所为,吾贫人未遑③效此也。譬如茶杯饭碗,明知是旧窑④,当珍惜;然贫家止有此器,将忍渴忍饥作珍藏计乎?儿当知之。【注】 ①孙枝蔚:清初诗人。②高阁:束之高阁,不去阅读。③遑:闲暇,空闲。④旧窑:指年代久远的珍贵古瓷。【丙】谕儿书吴汝纶①忍让为居家美德。不闻孟子之言,三自反乎?若必以相争为胜,乃是大愚不灵,自寻烦恼。人生在世,安得与我同心者相与共处乎?凡遇不易处之境,皆能掌②学问识见。孟子“生于忧患”“存乎疢③疾”,皆至言也。【注】 ①吴汝纶:清代作家。②掌:同“长”。③疢(chèn)疾:疾病,比喻忧患。(1)根据文意,选出【乙】【丙】两文标题中“示”“谕”最恰当的义项。(4分)①示(______)A.上天对人类显现吉凶祸福B.给人看C.表示D.教导②谕(______)A.上对下的文告、指示B.告诉C.知道D.比喻(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①盖惜书是有力之家藏书者所为,吾贫人未遑效此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凡遇不易处之境,皆能掌学问识见。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参照示例,结合加粗词语赏析下面句子,体会文中父亲说话时的语气和情感。(4分)【示例】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须”是“必须”的意思,连用两个“须”表达了肯定、不容置疑的语气。“非……无以……”双重否定,强调了“学习”和“立志”的重要,表现了诸葛亮对儿子的殷切期望。①初读古书,切莫惜书;惜书之甚,必至高阁。②人生在世,安得与我同心者相与共处乎?(4)下面是从三则家书中摘录的蕴含着修身治学智慧的话,根据语境把合适的内容填在相应的横线上。(填序号)(4分)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徳 ②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③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④便须动圈点为是,看坏一本,不妨更买一本 ⑤忍让为居家美德 ⑥若必以相争为胜,乃是大愚不灵,自寻烦恼 ⑦生于忧患,存乎疢疾读书须注重方法,务实求知,我们可以按照古人说的“A._______________”去做;面对困境,可以用古人的话“B._______________”来勉励自己;当我们放纵懈怠、内心浮躁时,可以提醒自己“C.______________”;当我们追逐名利、失去目标时,可以告诫自己“D._______________”。11.阅读理解(17分)站在山脚下的人27岁时,他从牧师转行去当画家,深信自己会在绘画艺术上有所成就。一天,他拿着自己的几幅临摹画作,去巴黎向一位知名的画家求教,希望他能指点一二。可一连去了好多次,对方都以他的作品太稚嫩,根本不具备绘画天赋为由拒绝给他指导,甚至连面都懒得见。无奈之下,他只好守在这位画家的院门口,希望能在他出门时拦住他。一天,画家果然被他等到了,“我对您的才华仰慕已久,请您务必花几分钟时间,指点一下我的作品。好吗?”说完,他便将自己的画双手奉上。可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位画家不但没有伸手去接画,反而以无比轻蔑的语气说道:“让我去看一个无名小卒的画,除了浪费我的时间外,没有任何意义。”对方的话极大地伤害了他的自尊,但他还是稳了稳情绪,然后微笑着说道:“如果把绘画艺术比作一座高山,那么现在的您无疑是站在山顶的那个人,而我则毫无疑问是站在山脚的那个,您若是朝下看我,自然觉得我渺小得如同一只蚂蚁。”大画家听后哈哈大笑:“既然你懂得这个道理,就应该知趣地离我远一点!”他点了点头:“从下一刻起,我便会离您远远的。可是,难道您就不想知道山脚下的人看山上的人是怎样的感觉吗?”“什么感觉?高山仰止?”大画家得意地反问。“不,我在山脚朝上看您,同样也觉得您渺小无比。”他淡淡地答道。就在那位画家惊愕不已时,他接着说道:“人是不能永远站在山顶的,无论他站得多高,始终都是要下来的;而站在山脚的人,只要肯努力,也一定有登上山顶的一天,不是吗?”后来的他,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攀上了绘画艺术的最高峰。不错,他正是世界著名的画家之一——凡・高。
(1)本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2)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凡·高是一个怎样的人。(6分)(3)文中画线句“人是不能永远站在山顶的,无论他站得多高,始终都是要下来的;而站在山脚的人,只要肯努力,也一定有登上山顶的一天”,你赞同这个观点吗?为什么?(3分)(4)赏析这篇文章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最成功的一种写作手法,并说明理由。(3分)(5)站在山顶和站在山脚的两个人,虽然地位不同,但在对方眼里,同样渺小,从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3分)三、作文(50分)12.按要求作文。人生就像一条漫漫长路,凡走过必留下痕迹。我们生活的世界就是由一个个脚印拼凑出来的,万物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行走。请以“成长的足迹”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A.渺miǎo。B.忱chén。C.隘ài。2.答案:C解析:A项中的“即”应为“及”;B项中的“抉”应为“决”;D项中的“炫”应为“眩”。3.答案:C解析:变幻莫测:变化多端,难以揣测。不能形容技术,这里属用错对象。4.答案:D解析:该句虽然有“好像”一词,但没有喻体,所以不是比喻句。5.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对联知识的掌握能力。对联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内容相关、仄起平收。根据“仄起平收”原则,可以排除B、D选项。根据“词性相同”原则,“晴好”对“雨奇”,“一湖”对“千岛”,“照明镜”对“洗青螺”,对仗工整,故答案选A。6.答案:C解析:A.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先进人物”后加“的工作”。B.否定失当,去掉“不再”。D.表意不明,句中的“他”是指王宾还是张凯,不明确。7.答案:B
解析:阅读文段可知,此题有关《植树的牧羊人》的文段。⑤句首先指出到法国普罗旺斯地区的旅行,引出下文,故置于首位。④句从总体上描述阿尔卑斯山地的面貌,引出下文。③句具体描绘山上的景色,紧跟上文。①②两句写出了我在荒野中的行走,先“来到一个废弃的村庄前”,“在倒塌的房屋旁边支起帐篷”。所以正确顺序应为:⑤④③①故选:B。 8.答案:(1)提示:标点符号独占一格。(2)初中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逐渐减少,但经典书籍在阅读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3)示例1:我支持金菱的“开卷有益”。读书养性,读书可以陶冶我们的性情,使我们变得有涵养,具有书卷气;读书可以提高理解能力,只要熟读深思,你就可以知道其中的道理了;读书可以积累知识,增长我们的见识,不出门便可知天下事。示例2:我支持欣和的“开卷未必有益”。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可能会戕害你的心灵。如果片面理解“开卷有益”,认为一切书皆可读,而不对书的内容进行取舍,这样其实是不对的。所以“开卷未必有益”。9.答案:(1)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2)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3)淫慢则不能励精 险躁则不能治性10.答案:(1)①D②B(2)①爱惜书本是有能力的人家(富贵人家)藏书的人所做的事,我们贫穷人家没有空闲(余力)效仿这种做法。②凡是遇到逆境(不顺的处境),都能增长学问和见识。(3)①“切莫”是千万不要的意思,语气坚决,强调了要读书就不必爱惜书,表现了孙枝蔚要儿子务实求知的谆谆教诲和殷切期望。②“安得……乎”以反问的语气,告诉儿子遇到志同道合的人很难,要学会忍让,表现了吴汝纶对儿子拥有美好德行的殷切期望。(4)A.④B.⑦C.③D.②解析:(1)由《诫子书》中“诫”的“告诫、劝勉”之意,联系【乙】【丙】两则家书内容,可知“示”为“教导”之意,“谕”为“告诉”之意。(2)①所为:所做的事。效:效仿,效法。②皆:都。掌:同“长”,增长。【参考译文】【乙】 你在初读古书时,千万不要过于爱惜书本;过分爱惜书本,必然会束之高阁。于是一定要在书本上加以圈点,看坏一本,不妨再买一本。爱惜书本是有能力的人家(富人家)藏书的人所做的事,我们贫穷人家没有空闲(余力)效仿这种做法。譬如茶杯饭碗,明明知道是古瓷,应当珍惜;但家贫只有这点器物,难道不用它们来吃饭喝水,把它们珍藏起来吗?你应当懂得这个道理。【丙】 忍让是居家的一种美德。你没听到过孟子说的三种自我反省吗?如果认为只有和人竞争短长才算赢,那么就是最不聪明,自寻烦恼。人生在世,哪里能总与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呢?凡是遇到逆境(不顺的处境),都能增长学问和见识。孟子说的“生于忧患(会使人增长才干)”“存乎疢疾(会使人经受锻炼)”,都是至理名言。(3)①“切莫”是“千万不要”的意思,语气坚决,指出要读书就不必惜书,读书重在务实求知,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谆谆教诲和殷切期望。②“安得”是“哪里能”的意思,父亲用“安得……乎”的反问语气,希望儿子要努力克制自己,表现了对儿子修德的殷切期望。(4)A处应为强调务实求知的读书方法,故填第④句;B处应为面对困境自勉的内容,故填第⑦句;C处“放纵懈怠、内心浮躁”与“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内容一致,故填第③句;D处“追逐名利,失去目标”,可用“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予以告诫,故填第②句。11.答案:(1)凡·高年轻时拿着作品向一位知名画家求教,遭到画家拒绝和羞辱后通过自己的努力攀上了绘画艺术的最高峰。(2)①谦虚好学的人。从凡·高多次主动向知名画家求教可以看出。②自信坚毅的人。从凡·高和画家的对话以及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攀上艺术高峰可以看出。③不卑不亢的人。从凡·高冷静沉着地应对画家的拒绝和羞辱可以看出。(3)赞同。因为一个人的成就往往只能代表某一时段,所以一个成功人士的贡献和影响总是有时限的;而一个积极进取的普通人,往往会有实现梦想获得成功的一天。
(4)示例:塑造画家主要通过人物的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形象地表现出人物的不可一世、傲慢无礼;塑造凡·高主要通过对比手法和语言描写,突出人物的自信坚毅、不卑不亢。
(5)人与人的差别,不是体现在所具备的条件和能力上,而在于其内在品格。修养低的人,即便站得再高,也得不到人们的永久称颂;而修养高的人,即便站在最低的山脚,也不会被遗忘。12.答案:【例文】成长的足迹忙里偷闲,我打开了小学的相册,一页一页仔细地回味。看看那时的自己,不知不觉中,人生的海滩上已留下一串花一样的足迹。一年级时,我很向往学校,认为那里到处都是欢乐。所以当离开妈妈进入校园时,我没哭。二年级时,我仍然是个幼稚的孩童,但我对学校有了一种新的憧憬。这里是个“日不落”的地方,每天我都沉浸在与小朋友们玩耍的快乐中。三年级时,校园里刮了一股“陀螺风”,我更是沉迷其中。我收集了上百个不同的陀螺,在课间与大家激战。当每一次胜利的喜悦涌上心头,每一次失败的感伤击沉喜悦,我总是想:如果我永远是胜利者该多好啊!四年级时,我渐渐爱上了读书。当我发现身边的同学早已开始读一些名著时,我也迫不及待地让妈妈给我买了一些好书来。沙坑旁少了我弹玻璃球的身影,树丛中少了我嬉戏的身影,我更多时候是在教室中捧着自己心爱的书读,就这样静静的,沉浸在书中的故事里。那时真有一点“文人”的感觉。忽然某一天被妈妈表扬,我才发现,玩,已经退居二线了。五年级时,最让我难忘的事情莫过于来到北京上学。已是五年级学生的我刚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学校、陌生的班级,还有些害羞。渐渐地,我和同学们打成了一片。老师也发现了我的潜能,让我当数学科代表。这是我的第一个职务,所以我分外珍惜,尽自己所能为老师、同学们服务。那时,我真的爱上了这种感觉。也是从那时起,我对职务有了好感。六年级时,面对着相处近两年的老师和同学们,我真的不想跟他们说再见。那个学期,大家都为了自己理想的中学而努力学习。眼看着不到三个月大家就要分开了,我格外珍惜每一天,因为我知道这种机会不会再有第二次。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学期末的篮球赛,那是我与同学们的最后一次合作。不过最大的遗憾不是我们没有取得好的名次,而是我和一位同学因战术不同而发生了争吵。现在想起来,谁不是为了班级的荣誉呢?闭上眼睛,一个个清晰的画面呈现在我的脑海中,转眼间仿佛做了一个梦。我不能说每一个足迹写下的都是甜蜜与欢乐,但我可以确定我无愧于每一个足迹,每一个足迹都踩在了它应该在的地方,顺时而长,所以那么快乐!解析:【写作指导】本题是成长类作文题,要求展示成长期间的经历与收获。“足迹”指脚走路留下的痕迹,“成长的足迹”即成长过程中留下的痕迹。写作时,“足迹”要有多个,要连贯,才能形成一定的方向,所以“成长的足迹”最好写连续的一串事情,通过这些事情,表现成长。所写的经历可以丰富多彩,但主题必须指向成长感悟。成长是渐进的,在写成长的过程中进行思考、抒情与议论。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