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分),9km/s,【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绝密★启用前
2021-2022学年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39.0分)
1. 物理学家通过艰辛的实验和理论研究,探索出自然规律,为人类的进步做出巨大贡献,值得我们敬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安培首先引入电场线和磁感线
B. 库仑提出了库仑定律,并最早用实验测得元电荷电量e的数值
C. 开普勒总结归纳了行星运动定律,从而提出了日心说
D. 卡文迪什比较准确地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的数值
2. 北京时间2022年5月10日8时56分,天舟四号货运飞船成功对接天河核心舱。核心舱组合体离地高度约391.9千米,速度约7.68千米/秒。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千米”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B. 核心舱内的实验器材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不受地球的作用力
C. 天平在核心舱内可以正常使用
D. 研究天和核心舱组合体绕地球的运行速度大小时,可以把核心舱视为质点
3. 如图所示为无人机沿曲线从M点向N点飞行的过程中的一段轨迹,速度逐渐减小,在此过程无人机所受合力方向可能的是( )
A. B.
C. D.
4. 2021校园篮球比赛中一运动员将篮球从地面上方B点以速度v0斜向上抛出,恰好垂直击中篮板上A点。若该运动员后撤到C点投篮,还要求垂直击中篮板上A点,运动员需( )
A. 减小抛出速度v0,同时增大抛射角θ B. 增大抛出速度v0,同时增大抛射角θ
C. 减小抛射角θ,同时减小抛射速度v0 D. 减小抛射角θ,同时增大抛射速度v0
5. 在高级中学选修课中,小柴同学在体验糕点制作“裱花”环节时,他在绕中心匀速转动的圆盘上放了一块直径8英寸(20cm)的蛋糕,在蛋糕上每隔4s均匀“点”一次奶油,蛋糕一周均匀“点”上15个奶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奶油转动的线速度不变
B. 蛋糕边缘的奶油线速度大小约为π3m/s
C. 奶油转动的向心加速度不变
D. 圆盘转动的角速度大小为π30rad/s
6. 如图所示,自行车的小齿轮A、大齿轮B、后轮C的半径之比为1:3:9,在用力蹬脚踏板前进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齿轮A和大齿轮B的角速度大小之比为3:1
B. 小齿轮A和后轮C的角速度大小之比为9:1
C. 大齿轮B边缘和后轮C边缘各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1:3
D. 大齿轮B边缘和小齿轮A边缘各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1
7. 天启星座是我国首个正在建设的低轨卫星物联网星座。它由38颗低轨道卫星组成,这些低轨道卫星的周期大约为100分钟。则关于这些做圆周运动的低轨道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线速度可能大于7.9km/s
B. 角速度一定大于地球同步卫星的角速度
C. 加速度可能小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加速度
D. 所需的向心力一定大于地球同步卫星所需的向心力
8. 2022年3月30日上午10时29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天平二号A、B、C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若已知A、B、C卫星绕地球做近似圆周运动,高地高度分别是hA、hB和hc,且hA>hB>hC,环绕周期分别是TA、TB和TC,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天平二号A星可能在地表上空沿某一经度线做匀速圆周运动
B. 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有hA3TA2=hB3TB2=hC3TC2
C. 根据题中所给信息,可计算地球的质量
D. 根据题中所给信息,无法算地球的密度
9. “奋进”号宇航员斯蒂法尼斯海恩⋅派帕拎着一个工具包进行太空行走,关于工具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宇航员不小心松开了拿工具包的手,在万有引力作用下工具包将飞向地球
B. 宇航员松开工具包后,不小心碰了一下工具包,工具包将飞离宇航员
C. 工具包的重量不能超过宇航员的最大承受力
D. 由于惯性,工具包脱手后会做直线运动而离开圆轨道
10. 如图所示,a、b是两个带有同种电荷的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于同一点,两球静止时,它们距水平地面的高度相等,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β,且αmb
a、b两个小球间作用力等大反向,在水平方向上,由F库=ma水平
得aa水平0、UfdvyT+12gT23vyT+32gT2=13
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Δy=y2-y1=gT2
解得:T=y2-y1g
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有:x=v0T
解得钢球平抛的初速度大小为:v0=xT=xgy2-y1
故答案为:(1)BC;(2)b、大于;xgy2-y1
(1)根据实验的原理以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项确定正确的操作步骤;
(2)明确实验原理,知道应记录球心位置;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求出从抛出到到达A、B两点的时间,从而得出时间差。根据位移—时间规律求两邻两时间段竖直位移的比值,结合水平位移求出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实验的原理以及注意事项,知道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结合运动学公式灵活求解。
18.【答案】BC 乙 2.28 2.26
【解析】解:(1)A.实验中,应该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再释放纸带,A错误;
B.由于机械能守恒表达式中质量可被消去,故实验中可以不测重物的质量而进行验证,B正确;
CD.应选用质量较大的重物,使重物和纸带所受的重力远大于它们所受的阻力,下落时更接近于自由落体运动,C正确,D错误。
故选:BC。
(2)若用vB2=2gxOB计算出打下点B时重物的速度,则重物做自由落体运动,只有重力做功,等于默认了机械能守恒,与实验目的相悖,故应选择乙同学的方法。
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p=mghOB=1×9.8×0.2325J=2.28J。
重物动能的增加量:Ek=12mvB2=12m(xAC2T)2=12×1×(0.3250-0.15502×0.04)2J=2.26J。
故答案为:(1)BC;(2)乙、2.28、2.26
(1)根据实验原理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判断操作步骤的正确与否;
(2)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甲乙两同学的处理数据方法的正确与错误,根据重力势能和动能的公式求减小的重力势能和增加的动能。
本题主要考查了机械能守恒定律的验证实验,根据实验原理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结合机械能的公式求重力势能的减小量和动能的增加量。
19.【答案】解:(1)设A求最开带电量大小为Q,四个小球接触后,每个小球带电量为Q4,
对B球,竖直方向由平衡条件可得kQ4⋅Q4d2+kQ4⋅Q4(2d)2sin45°=mg
代入数据解得Q=8dmg(4+2)k
(2)对A球由平衡条件可得N=mg+kQ4⋅Q4d2+kQ4⋅Q4(2d)2sin45°
代入数据解得N=2mg
答:(1)A球最开始带电量大小为8dmg(4+2)k;
(2)容器底对A球弹力大小为2mg。
【解析】(1)竖直方向上手里平衡,根据库仑定律计算电荷量的大小;
(2)对A球由平衡条件计算作用力。
本题考查了库仑定律的理解,结合受力平衡分析计算。
20.【答案】解:(1)对物块受力分析如图
可知小球带正电,根据平衡条件可得qEmg=tan37°
解得E=mgtan37°q=3mg4q
(2)当场强变为原来的12时,物块受到的合外力
F合=mgsin37°-12qEcos37°=0.3mg=ma
解得a=3m/s2
方向沿斜面向下,根据运动学公式2aL=v2
解得v=6m/s
(3)若电场强度大小不变,方向变为竖直向上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qE)sin37°=ma
解得a=32m/s2
根据运动学公式L=12at2
解得t=22s
答:(1)请问该小物块带正电,电场强度的大小为3mg4q;
(2)小物块运动底端的速度v为6m/s。
(3)若电场强度大小不变,方向变为竖直向上时,小物块运动到底端的t为22s。
【解析】(1)带电物体静止于光滑斜面上恰好静止,且斜面又处于水平匀强电场中,则可根据重力、支持力,又处于平衡,可得电场力方向,再判断电荷的电性,根据平衡条件确定电场强度大小。
(2)当电场强度减半后,物体受力不平衡,产生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出加速度大小,再根据运动学基本公式求解速度。
(3)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公式求解小物块运动到底端的t。
本题考查了带电物体的平衡问题及电场改变后物体的运动问题。解题的关键是关键是求合力,应用牛顿运动定律求加速度解题难度适中。
21.【答案】解:(1)电子从a移到c电场力做负功,所以场强方向水平向右。
Wac=-eE⋅ac⋅sin30°
将ac=20cm=0.2m代入解得:E=200V/m
(2)电子从b移到a电场力做负功为:Wba=-eE⋅ab
电子从b移到c电场力做负功:Wbc=Wba+Wac
将ab=5cm=0.05m代入解得Wbc=-4.8×10-18J
(3)根据Uac=φa-φc=E⋅ac⋅sin30°
解得φc=-20V
同理可得b点的电势φb=10V
电子在b点的电势能为Epb=-φbe
联立代入数据解得:Epb=-1.6×10-18J
答:(1)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为200V/m,方向水平向右;
(2)电子从b移到c,电场力对它做功为-4.8×10-18J;
(3)设a点电势φa=0,则c点电势为-20V,电子在b点的电势能为-1.6×10-18J。
【解析】(1)根据电场力做功公式W=qE⋅d,求解电场强度,d是电场线方向两点间的距离.
(2)电场力做功公式W=qEd,求解电荷从b移到c电场力做功W2.
(3)根据a、c两点的电势解得电势差.
匀强电场中电场力做功公式W=qEd中,d是两点间沿电场线方向的距离,求功时要注意判断功的正负.
22.【答案】解:(1)在E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mg=mvE2R
解得:vE=10m/s
从释放到E点根据动能定理得
mgL1sinθ-μmgL1cosθ-μmgCD-mgR(1+cosθ)=12mvE2-0
解得:L1=19m;
(2)从释放点到C点由动能定理得
mgL1sinθ-μmgL1+mgR(1-cosθ)=12mvC2
在C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N-mg=mvC2R
解得:N=180N,
结合牛顿第三定律可得在(1)问前提下,滑块P第一次经过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180N,方向竖直向下;
(3)若物块在斜面上从距B点为L2=24m处静止释放,根据动能定理
mgL2sinθ-μmgL2+mgR(1-cosθ)=EkC
解得:在C点的初动能EkC=100J
若vE≥gR=10m/s滑块可过最高点;计算此时D点对应的动能,从D到E,根据动能定理得
mg⋅2R=EkD-EkE
解得:EkD=50J
则D点的动能小于50J时滑块无法过E点;
假设物块从C点出发D点,能够到达E点通过圆轨道,经过弹簧反弹后又回到D点,即对C→D→E→D→F→D→E→D整个过程进行动能定理
-μmg(|CD|+2|DF|)=EkD-EkC
解得:x=0.64m
对整个过程进行动能定理
-μmgS总=0-EkC
解得:S总=10m
则滑块最终停留的位置与C点的距离
L=S总-2|CD|-2|DF|-2x
代入数据联立解得:L=0.72m。
答:(1)若滑块P第一次过圆弧轨道的最高点E是恰好通过,则释放位置到B点的距离L1为19m;
(2)在(1)问前提下,滑块P第一次经过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180N,方向竖直向下;
(3)若物块在斜面上从距B点为L2=24m处静止释放,滑块最终停留在水平轨道的位置与C点相距0.72m。
【解析】(1)当滑块恰好能通过E点时,重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出E点速度,从释放到E点,根据动能定理列式可求释放位置;
(2)从释放点到C点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列式求出到达C是速度,在C点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可解;
(3)通过计算判断滑块最终可能停止位置,再对整体列动能定理即可。
本题考查动能定理的灵活应用,隐含条件的挖掘,圆周运动的知识,过程复杂,比较难。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简答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浙江省宁波市九校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v2大小之比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