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第1页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第2页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第3页
    还剩2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默写,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七年级(下)期末
    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
    1.(3分)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殷红(yān) 亘古(gèng) 燕然勒功(yān)
    B.挚痛(zhì) 谰语(1án) 仰之弥高(mí)
    C.军帖(tiě) 铠甲(kǎi) 怏怏不乐(yàng)
    D.孱头(càn) 毋宁(wú ) 屏息凝神(bǐng)
    2.(3分)下列句子中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必露。
    B.深霄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C.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
    D.挪威国旗曜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3.(3分)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每一个革命先烈的背后都有一些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B.学生志愿者鞠躬尽瘁地站在门口做指引。
    C.肖老师勤勤恳恳,诲人不倦,为教育事业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D.探信的匆匆赶回来,说敌人已经退去,大家才卸去千钧重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4.(3分)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每一个有理想的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B.成都市申办2025年世运会,无疑不是成都积极创建世界赛事名城的重要举措之一。
    C.抗洪抢险期间,各医院都采用互联网挂号、电话预约等办法改善医疗服务水平。
    D.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他的成绩有了很大的提升。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12分,共12分)
    5.(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活板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持就火炀之
    就:靠近
    B.则以纸帖之
    帖:标签
    C.瞬息可就
    就:完成
    D.殊不沾污
    殊:根本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
    以我酌油知之
    B.满铁范为一板
    其印为余群从所得
    C.木格贮之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D.则以一平板按其面
    则第二板已具
    (3)下列对语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A.首先放置一块铁板,铁板上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这类东西覆盖。
    B.首先设置一块铁板,用松脂、蜡混合纸灰这类东西覆盖。
    C.首先放置一块铁板,铁板上用松脂、蜡和纸灰这类东西覆盖。
    D.首先设置一块铁板,用松脂、蜡和纸灰这类东西覆盖。
    (4)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在介绍“活板”之前,先简述雕版印刷的历史,既表明活版印刷对雕版印刷的继承和发展,也为下文重点介绍前所未有的活版印刷术做铺垫。
    B.活板印刷流程是在第2段介绍的,其中突出强调了“活”的特征。
    C.第2段对活字印刷全过程进行介绍,因为“活”的特征,所以制作程序可以调换顺序。
    D.文章末段交代活版的下落,在结构上与开头“布衣毕昇,又为活板”相照应;在内容上,“宝藏”强调所得者对活字极为珍视。
    三、默写(6分)
    6.(6分)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请将下列句子补写完整。
    ①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②   ,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③   ,一山放出一山拦。(赵师秀《约客》)
    (2)请在韩愈的《晚春》和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其五)中选一首,先写出题目再默写全诗。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7.(1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我没再多问。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琢磨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杨绛《老王》节选)
    (1)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表达方式。
    ①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
    ②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
    ③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2)品读选文,说说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老王?用你认为恰当的词语来概括,并结合文中相关内容阐述理由。
    我从“   ”读到一个    的老王,因为    。
    (3)文章结尾说:“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作者为什么“愧怍”?这种“愧怍”的感人之处在哪里?
    五、作文(60分)
    8.(60分)请以“_______的那一刻”为题,写一篇作文。
    提示:①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比如“冲过终点线”“走上领奖台”“感动”“温暖”等;②根据中心的需要,抓取那一刻的细节,通过对细节的描绘,让文章更加生动,情感更加浓烈,中心更加突出。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人名、地名、校名。
    B卷一、诗歌鉴赏(4分)
    9.(4分)
    野 池
    王 建
    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齐。
    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蜓上下鱼东西。

    (1)诗歌以“野池”为描写对象,第一、二句描绘了池水   、植物   的景象。
    (2)诗句“蜻蜓上下鱼东西”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共12分)
    10.(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梵天寺木塔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肤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选自《梦溪笔谈》)

    (1)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方两三级
    方:方圆
    B.患其塔动
    患:担忧
    C.贻以金钗
    贻:赠送
    D.人皆伏其精练
    伏:同“服”,佩服
    (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②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3)文中的哪个词写出了喻皓的心理活动,流露了他怎样的内心世界?
    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共22分)
    11.(4分)名著阅读。
    (1)《骆驼祥子》中的“骆驼祥子”的外号在什么时候起的?   
    A.祥子卖了骆驼之后
    B.偷骆驼之前
    C.进城拉洋车之后
    D.买了第一辆车之后
    (2)请简要叙述《海底两万里》中“鹦鹉螺”号遭遇巨型章鱼袭击的故事情节。
    12.(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窝囊”的父亲
    张正直
    ①父亲的“窝囊”在村里是出了名的。他不善言辞,老实巴交,胆小怕事,遇到困难就爱流泪。
    ②而我,小时候是个顽劣的孩子,天天逃学,从没有一天静下心来学习。上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年终考试,我的数学考了个“大鸭蛋”,语文也不及格。学校勒令我不用去上学了,让家人前来办理转学手续。
    ③当我将这个消息告诉父亲时,他惊呆了。继而便蹲在地上“吧嗒、吧嗒”地抽起了旱烟。第二天父亲提起一篮子鸡蛋,领着我来到了校长家里。然而任凭父亲磨破嘴唇,可校长还是坚持让我转学:“这孩子学习太差,跟不上。”校长有点不耐烦了,劝我们回去。
    ④这时,令我感到屈辱的一幕出现了:父亲突然扑通一声跪下,流着泪说:“校长,您就看在我这张老脸的份上,将我这娃留下吧!如果下学期他拿不到三好学生奖状,您再开除他行吗?”
    ⑤父亲下跪的事很快就像长了翅膀,传遍整个校园。我虽然免遭到转学的厄运,却成了人们口中嘲笑的“跪读生”,那时的我认为父亲给家人丢尽了脸。为了不让人看不起,那一段时间我发了疯似地学习。当然,年少的我不感激父亲,认为父亲是个“窝囊”透顶的人。
    ⑥第二年,我高扬着头,把平生获得的第一个三好学生奖状拿回了家。父亲竟像喝醉了酒似的,在那两间简陋的、巴掌大的小草房里转来转去,对母亲不停地说着:“贴在哪里好呢?”最后,父亲决定贴在他炕头的墙上。父亲用图钉摁好后,反复摸着我的头问:“山子,什么日子你的奖状能把这面墙贴满呢?”
    ⑦后来,我真的每年都能带回几张三好学生、优秀团员之类的奖状,父亲于是庄重地把它们按时间顺序井然有序地贴好。土墙上的奖状,成了那两间穷得连一张年画都没有的小草房里唯一的风景。每逢家里来了客人,父亲总是把人领到那面土墙前参观,并摇头晃脑地拖着长腔给人家念上几张。看到父亲的这些表演,我心里感到滑稽可笑。
    ⑧数年后,我大学毕业后,参加了工作,那面黑乎乎的土墙已被父亲用花花绿绿的奖状和证书贴满了。当看到那一张张奖状时,我自然是满满的自豪。而对于父亲收集奖状的热情,我一直认为,他窝囊了大半生,没得过什么荣誉,大概是借儿子的奖状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吧!
    ⑨1998年,我参加某机关招考,由于多种原因,我名落孙山。为此,我失望极了,从城里赶回乡下老家中。不久,便大病了一场。
    ⑩当我从昏迷中醒来的时候,只见母亲在旁边垂泪,父亲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鸡汤送到我嘴边说:“孩子,你都两天没吃东西了,趁热吃下去吧!——别再想考试的事了,你还年轻,还有机会。”
    ⑪望着父亲用枯柴似的手送到唇边的那碗鸡汤,我想起这么多年自己在陌生的城市里打拼的艰辛,想起考试时别人简历里隐约透着的般实家境,我不知哪里来了那么大力气,愤愤地坐起来,一巴掌把父亲手中的碗打翻在地,大吼一声:“我不吃!”霎时,那碗鸡汤撒了一地,碗也碎了。
    ⑫父亲对这一切是没有一点思想准备的,他用那双苍老的眼睛惊诧地望着我:“孩子,你怎么了?”我不想再看父亲,扭头正瞥见墙旮旯里的蛛网上一只飞虫正在挣扎。我竟鬼使神差地指给父亲说:“爹,在这蛛网似的社会里,因为你是个没见过世面的农民,你儿子也只能像蜘蛛网上的飞虫一样被牢牢困住。永远飞不高了!你懂吗?”
    ⑬“不”,父亲没有指责,却坚定地摇了摇头回答:“那张蜘蛛网只能粘住像蚊子、苍蝇一样的飞虫,却粘不住鹰!我相信我儿子是只鹰。”说完这话,父亲已泪流满面。我第一次发现,父亲的语言竟是这样的生动!
    ⑭真正使我认识父亲的,却是后来家里的一场火灾。
    ⑮据母亲讲,那场火灾是因为邻家的孩子玩火,不小心点着了自家的房子,我家的房子也跟着遭了殃。当时,父亲刚从田里回来,二话不说,扔下锄头,便闯入了那两间烈焰腾腾、浓烟滚滚的小草房里。母亲和周围的邻居都惊呆了。大约过了八九分钟,父亲满身是火,摇摇晃晃地跑了出来,一双胳膊紧紧地护着胸口,好像怀里揣着一件稀世珍宝似的。就在父亲跑出来没几步时,忽然轰隆一声闷响,他身后那两间草房惨然倒下,父亲也忽然昏厥过去……
    ⑯待母亲和周围的邻居把父亲抬到安全的地方,父亲已不省人事。而当母亲小心翼翼地挪开他那双瘦骨嶙峋的胳膊时,发现父亲怀里揣着的竟是一摞发黄的奖状——那是我从小学到今天获得的全部荣誉。
    ⑰我永远忘不了在医院见到他的情景。父亲昔日那浓浓的眉毛,稀疏的头发,乱蓬蓬的胡子全烧焦了,身上也被烧伤了多处,原来的肺病更重了,不停地咳嗽。
    ⑱他睁开那双苍老、无力的眼睛,慈爱地注视着我,用微弱但坚强的声音告诉我:“孩子,你的那些奖状一张也没烧着,待我们房子盖好后再重新贴上……”
    ⑲我的眼泪吧嗒、吧嗒地掉了下来。那一刻,我终于明白,父亲原本并不窝囊,为了儿女,那父爱何计生死荣辱呀!
    (原文有删改)
    (1)通读全文,仿照提示的句式,按照文章顺序梳理“我”与父亲之间的往事。
    ①为了“我”能继续上学,父亲跪求校长不让“我”转学;
    ②   ;(仿照第①句)
    ③   ;(仿照第④句)
    ④奖状险遭大火,父亲冲进火海抢救。
    (2)请赏析下面的句子中加点词语。
    我竟鬼使神差地指给父亲说:“爹,在这蛛网似的社会里,因为你是个没见过世面的农民,你儿子也只能像蜘蛛网上的飞虫一样被牢牢困住,永远飞不高了!你懂吗?”
    (3)选文第⑭段有何作用?请结合文章分析。
    (4)在《阿长与<山海经>》中,鲁迅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成功塑造了阿长的形象。此文在人物的塑造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选文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
    四、语言运用(共12分)
    13.(4分)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应依次填入的一组句子是(  )
    在生命的旅程中,能拥有那来自四面八方的种种提醒,该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啊。提醒,可以是婉转的和风细雨,也可以是_______;可以是寥寥的只言片语,也可以是_______;可以直对相知的友人,也可以朝向________;可以是面对面的激烈争辩,也可以是_______。
    ①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②走了火的雷霆霹雳
    ③悄无声息的一个暗示眼神
    ④不停的絮絮叨叨
    A.②④①③ B.③②④① C.②①④③ D.①④③②
    14.(8分)生活中,一些厂家商家为推销自己的产品,在商品广告宣传上可谓煞费苦心,于是大量的新编“成语广告”铺天盖地而来。下面就是一些厂家商家的“成语广告”词:
    ①某胃药广告:无所胃惧    
    ②某淋浴器广告:随心所浴    
    ③某自行车广告:乐在骑中    
    ④某眼镜广告:一明惊人    
    (1)请你在上文的横线上,改正这些成语的错字。
    (2)这些厂家商家利用    造成“成语广告”的大量出现。
    (3)对这些“成语广告”,是赞成还是反对?请谈谈你的看法。

    2021-202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
    1.(3分)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殷红(yān) 亘古(gèng) 燕然勒功(yān)
    B.挚痛(zhì) 谰语(1án) 仰之弥高(mí)
    C.军帖(tiě) 铠甲(kǎi) 怏怏不乐(yàng)
    D.孱头(càn) 毋宁(wú ) 屏息凝神(bǐng)
    【分析】本题考查易错的字音。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日常积累判断加点字的字音是否正确。遇到记忆模糊、不确定的字词,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解答】A.有误,“亘古”的“亘”应读作“gèn”;
    BCD.正确。
    故选:A。
    【点评】要正确地读写词语,应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在日常的学习阅读中也要注意多积累,丰富自己的字词量,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才能在实际的读写运用中避免错读错写。
    2.(3分)下列句子中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必露。
    B.深霄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C.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
    D.挪威国旗曜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分析】本题考查基础字词的字形。解答此类题型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打好字词基础,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辨析。
    【解答】A.有误,“锋芒必露”的“必”应为“毕”。
    B.有误,“深霄”的“霄”应为“宵”。
    C.正确。
    D.有误,“曜武扬威”的“曜”应为“耀”。
    故选:C。
    【点评】字形是基础部分常考的知识点之一,平时要做好字词积累,答题时认真辨析。
    3.(3分)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每一个革命先烈的背后都有一些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B.学生志愿者鞠躬尽瘁地站在门口做指引。
    C.肖老师勤勤恳恳,诲人不倦,为教育事业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D.探信的匆匆赶回来,说敌人已经退去,大家才卸去千钧重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解答此题,我们平时要积累大量的成语,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解答】ACD.正确;
    B.有误,鞠躬尽瘁:恭敬谨慎,勤勤恳恳,尽心竭力,奉献一切。望文生义。
    故选:B。
    【点评】解答这道题,要有比较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这要求我们要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好习惯,这样才能厚积薄发,提高解题的准确率。
    4.(3分)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每一个有理想的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B.成都市申办2025年世运会,无疑不是成都积极创建世界赛事名城的重要举措之一。
    C.抗洪抢险期间,各医院都采用互联网挂号、电话预约等办法改善医疗服务水平。
    D.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他的成绩有了很大的提升。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成分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A.有误,语序不当,将“将来”调至“成为”的前面;
    B.有误,否定不当,将“不”删去;
    C.有误,搭配不当,将“改善”改为“提高”;
    D.正确。
    故选:D。
    【点评】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
    1.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
    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3.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
    4.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多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12分,共12分)
    5.(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活板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B 
    A.持就火炀之
    就:靠近
    B.则以纸帖之
    帖:标签
    C.瞬息可就
    就:完成
    D.殊不沾污
    殊:根本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A.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
    以我酌油知之
    B.满铁范为一板
    其印为余群从所得
    C.木格贮之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D.则以一平板按其面
    则第二板已具
    (3)下列对语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A.首先放置一块铁板,铁板上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这类东西覆盖。
    B.首先设置一块铁板,用松脂、蜡混合纸灰这类东西覆盖。
    C.首先放置一块铁板,铁板上用松脂、蜡和纸灰这类东西覆盖。
    D.首先设置一块铁板,用松脂、蜡和纸灰这类东西覆盖。
    (4)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C 
    A.作者在介绍“活板”之前,先简述雕版印刷的历史,既表明活版印刷对雕版印刷的继承和发展,也为下文重点介绍前所未有的活版印刷术做铺垫。
    B.活板印刷流程是在第2段介绍的,其中突出强调了“活”的特征。
    C.第2段对活字印刷全过程进行介绍,因为“活”的特征,所以制作程序可以调换顺序。
    D.文章末段交代活版的下落,在结构上与开头“布衣毕昇,又为活板”相照应;在内容上,“宝藏”强调所得者对活字极为珍视。
    【分析】【参考译文】
    用雕板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这么做。从五代冯道开始用雕版印刷五经,以后的经典文献就都是雕版印刷的本子了。
      宋朝庆历年间,有个叫毕昇的平民,又发明了活字版(印刷)。它的方法是:用黏土刻字,字模薄得像铜钱边缘似的,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先设置一块铁板,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这一类东西覆盖好。想要印刷,就把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面,然后在铁框内密密地排上字模,排满了一铁框就成为一块印版,把它拿到火上烘烤;待铁板上的混合物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按在字模上面,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像磨刀石那样平。如果只印两三本,不能算是简便;如果印几十乃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极其快速。通常是做两块铁板,这一块在印刷,那一块已另外在排字了,这块印刷才完,第二块板已经准备好了,两块相互交替使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每一个字都有好几个印模,像“之”“也”等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印模,用来准备同一版内有重复的字。不用时,就用纸条给它们作标志,(按照字的韵部分类)每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子把它们贮存起来。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随即刻制,用草烧火烘烤,很快就能制成功。不用木料刻字的原因,是木纹有疏有密,沾水后就高低不平,并且和混合物粘在一起,不容易取出来。不像火烧过的胶泥字,印完后再用火烤使混合物熔化,拿手一抹,这些字模就会自己落下来,绝不会被弄脏。
      毕昇死后,他的字模被我的堂兄弟和侄儿们得到,到今天还珍藏着。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ACD.正确;
    B.有误,帖:贴标签。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虚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了解常见虚词的几种基本用法,然后结合句子进行分析。
    A.以:把/以:凭借;
    B.为:成为/为:被;
    C.之:代词/之: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D.则:就/则:就。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重点词:设,设置。以,用。和,混合。冒,覆盖。句意:首先放置一块铁板,铁板上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这类东西覆盖。
    故选:A。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ABD.正确;
    C.有误,第2段对活字印刷全过程进行介绍,因为“活”的特征,所以制作程序不可以调换顺序。
    故选:C。
    答案:
    (1)B
    (2)D
    (3)A
    (4)C
    【点评】“以”的用法:
    ①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以:介词,把)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以:因为)
    ③以光先帝遗德。(以:连词,来)
    ④以塞忠谏之路也。(以:以致于)
    ⑤咨臣以当世之事。(以:用)
    三、默写(6分)
    6.(6分)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请将下列句子补写完整。
    ①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② 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③ 政入万山围子里 ,一山放出一山拦。(赵师秀《约客》)
    (2)请在韩愈的《晚春》和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其五)中选一首,先写出题目再默写全诗。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解答】答案:
    (1)①何人不起故园情 ②箫鼓追随春社近 ③政入万山围子里(注意“箫”“政”的书写)
    (2)《晚春》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注意“榆荚”“惟”的书写)
    《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注意“怆”的书写)
    【点评】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7.(1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我没再多问。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琢磨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杨绛《老王》节选)
    (1)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表达方式。
    ①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
    ②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
    ③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2)品读选文,说说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老王?用你认为恰当的词语来概括,并结合文中相关内容阐述理由。
    我从“ 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 ”读到一个  善良与知恩图报 的老王,因为  来送香油鸡蛋报答我 。
    (3)文章结尾说:“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作者为什么“愧怍”?这种“愧怍”的感人之处在哪里?
    【分析】选文主要写老王去世前几天给我们送鸡蛋和香油,从中表现了老王善良、知恩图报之心。选文结尾一句作者的自我反思,表现了作者内疚、惭愧的心理。作者运用了人物的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将老王的形象刻画的栩栩如生。
    【解答】(1)本题考查表达方式的理解。①从“拿”“攥”“转过”字可以看出这是动作描写。②“过了十多天”交代时间,“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交代了人物,可以看出属于记叙的表达方式。③“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中“愧怍”可以看出运用抒情的表达方式。
    (2)本题考查人物性格的理解概括。解答此题要根据前文内容以及人物的行为作出判断。从前文可以知道,“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一家都很关心并帮助老王,老王这一次来送香油鸡蛋后,就离开了人世,他的目的是想在临终前报答恩人,所以这一行为表现了老王的善良与知恩图报。
    (3)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根据“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可见“我”对老王感到“愧怍”是因为老王抱病上门送礼要表达最深的谢意,而“我”没有领会老王的用意,仅以金钱回报,是对老王的侮辱;“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我”与老王没有进行更多的交流,感到对不住他的情义,致使他带着伤感离开和遗憾离世;为自己的自命清高、不解人意而自责,这一愧怍正是知识分子可贵的自省精神的体现。
    答案:
    (1)①描写 ②记叙 ③抒情
    (2)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善良与知恩图报 来送香油鸡蛋报答我
    (3)老王抱病上门送礼要表达最深的谢意,而“我”没有领会老王的用意,仅以金钱回报,是对老王的侮辱;“我”与老王没有进行更多的交流,感到对不住他的情义,致使他带着伤感离开和遗憾离世。为自己的自命清高、不解人意而自责,这一愧怍正是知识分子可贵的自省精神的体现,是感人之处。
    【点评】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1、了解作者和故事写作的背景。
    2、理清故事情节,从故事发展中分析人物形象。
    3、分析人物的细节刻画,包括人物的神态、动作、外貌、心理、语言的描写,从中概括分析。
    4、理清人物关系,分析侧面描写和侧面评价。
    5、借助作者的情感倾向分析。
    五、作文(60分)
    8.(60分)请以“_______的那一刻”为题,写一篇作文。
    提示:①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比如“冲过终点线”“走上领奖台”“感动”“温暖”等;②根据中心的需要,抓取那一刻的细节,通过对细节的描绘,让文章更加生动,情感更加浓烈,中心更加突出。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人名、地名、校名。
    【分析】本次习作为半命题的叙事作文,要求以“_______的那一刻”为题,写一个自己难忘的场景。结合题目“那一刻”可知,所写内容应选择一个难忘的瞬间,这一刻给你一种难忘的体验,或高兴,或激动,或愤怒,或后悔,或害怕,或悲伤……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你是否经历过这样的场景,选择一个印象深刻或最想表达的去写。这是一篇写事作文,写作时要将重点放在“那一刻”的叙述上,那一刻发生了什么事,你有什么深刻的体验?你的收获是什么?注意叙事六要素,将事情叙述完整,叙述时要详略得当,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刻画人物;同时要注意用到学到的修辞手法及积累的好词佳句,将作文写得生动具体,让人印象深刻。
    【解答】
    令人感动的那一刻

    在我的脑海中,有许许多多令我忘不掉的事,但有一件事却十分令我感动。
    那是一个刮着冷风,下着大雨的天气,我接到妈妈的命令——去买菜。我打着伞,极不情愿地走出家门,因为我正在看书,而且恰好看到最精彩的地方!
    卖菜的是一个穿着朴素,四十多岁的妇女。她满脸慈祥,眼角已经有了细细的鱼尾纹,黑发中也夹杂着星星点点的白发。我拿起几个成色不错的白菜,问:“这些多少钱啊?”
    “我先称一下,请稍等。”妇女爽快地接过白菜,转过身去拿秤。这时,我看到菜摊上有我最喜欢吃的水果——香蕉。我想买几个回去吃,这时才发现我的钱是买不起香蕉的!我的脑海里忽然冒出一个想法:我可以偷偷拿一个啊!我被这个想法吓了一跳,不过,偷偷拿一个应该没什么问题吧?反正周围又没有人,我以后就不这样干了,这是唯一的一次!我做出了决定后,偷偷瞄了一眼背对着我专心称菜的妇女,飞快地拿起一个香蕉藏到了衣服里面。“好了,3块5毛。”妇女转过身,笑眯眯地递给我装了白菜的塑料袋。我脸红了,急忙把钱递过去,转身就跑。“哎——小姑娘!”身后传来妇女的喊声。完了,被发现了!我加快速度奔跑着。尽管我使出全力,但还是被妇女追上了!我低下头,等待责骂。“小姑娘,我还没有找你钱呢!”妇女喘着气,递给我一张5角纸币。我抬起头,发现妇女连伞都没打,淋着雨就跑来了。她脸上淌着雨水,慈爱地说:“以后可不能这么粗心哦!”说完就跑回菜摊的方向了。我愣住了,妇女不顾大雨倾盆给我送钱,而我却……此时,我的心里像打翻了的五味瓶,既感动又羞愧,我鼻子一酸。
    之后,我再也没有见过那个妇女,但她的形象一直在我的心里盘旋,久久不肯散去……那一刻我永远也忘不了。
    【点评】这是一篇记叙文,作者叙述了一件令自己难忘的事。文章开头直接点出“一件事令自己感动”,开门见山,引出下文的叙述。作者叙事时对妇女的描写很到位,一位热心又勤劳的妇女形象出现在读者眼前。
    B卷一、诗歌鉴赏(4分)
    9.(4分)
    野 池
    王 建
    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齐。
    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蜓上下鱼东西。

    (1)诗歌以“野池”为描写对象,第一、二句描绘了池水 满溢 、植物 丰茂 的景象。
    (2)诗句“蜻蜓上下鱼东西”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野池》是唐朝的一首诗,体裁是七绝。诗歌以“野池”为描写对象,第一、二句描绘了池水满溢,植物结果、繁茂的景象。诗句“蜻蜓上下鱼东西”表现作者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画面的概括能力。“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齐”两句诗歌,前一句用“满”字写出了野池中水溢满的状态;后一句写“菱花、蒲叶”的茂盛和果实丰硕。
    (2)本道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的把握能力。“蜻蜓上下鱼东西”通过描写自然界蜻蜓、鱼儿欢快舞动的场景,借景抒情,抒发了作者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
    答案:
    (1)满溢 丰茂(茂盛、果实丰硕)
    (2)表现了作者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 (意思符合即可)
    译文:野池中的水溢满到了挡水的高岸,菱的花结出果实蒲草叶子整齐。河口一阵雨过后天晴,风儿又停了。蜻蜓上下飞舞,鱼儿东西来回游动。
    【点评】古诗词的鉴赏中古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是考查重点。古诗词的考查包括诗眼、炼字以及意象等。古诗词鉴赏也成为一门必修的能力,它直接或间接培养一个人的思想底蕴,因此在语文科目中占有的比重比较大,当然学习古诗词鉴赏更需要把握其核心的时代背景与表达感情,循序渐进地学好古诗词鉴赏。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共12分)
    10.(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梵天寺木塔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肤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选自《梦溪笔谈》)

    (1)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A.方两三级
    方:方圆
    B.患其塔动
    患:担忧
    C.贻以金钗
    贻:赠送
    D.人皆伏其精练
    伏:同“服”,佩服
    (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②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3)文中的哪个词写出了喻皓的心理活动,流露了他怎样的内心世界?
    【分析】参考译文:
    钱氏王朝统治两浙时,在杭州梵天寺修建一座木塔,才建了两三层,钱帅登上木塔,嫌它晃动。工匠师傅说:“木塔上没有铺瓦片,上面轻,所以才这样。”于是就叫人把瓦片铺排在塔上,但是木塔还像当初一样晃动。没有办法时,匠师就秘密地派他的妻子去见喻皓的妻子,拿金钗送给她,要她向喻皓打听木塔晃动的原因。喻皓笑着说:“这很容易,只要逐层铺好木板,用钉子钉牢,就不动了。”工匠师傅遵照他的话(去办),塔身就稳定了。因为钉牢了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相束,上、下、左、右、前、后六面互相连接,就像只箱子。人踩在那楼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互相支撑,当然不会晃动。人们都佩服喻皓的高明。
    【解答】(1)本题考查对字词的理解。
    A.有误,方:才;
    BCD.正确。
    故选:A。
    (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①中重点词语有:未,没有;故,所以。句意为:木塔上没有铺瓦片,上面轻,所以才这样。
    ②中重点词语有:此,这;易,容易。句意为:这很容易,只要逐层铺好木板,用钉子钉牢,就不动了。
    (3)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结合“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意思是“这很容易,只要逐层铺好木板,用钉子钉牢,就不动了”,文中“笑”写出了喻皓的心理活动。同时流露出他的内心世界是:对解决塔动这件事胸有成竹,另一方面也有对匠师无能的嘲笑。
    答案:
    (1)A
    (2)①木塔上没有铺瓦片,上面轻,所以才这样。 ②这很容易,只要逐层铺好木板,用钉子钉牢,就不动了。
    (3)文中“笑”写出了喻皓的心理活动。同时流露出他的内心世界是:对解决塔动这件事胸有成竹,另一方面也有对匠师无能的嘲笑。
    【点评】文言文内容理解题,解题方法:
    ①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②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③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共22分)
    11.(4分)名著阅读。
    (1)《骆驼祥子》中的“骆驼祥子”的外号在什么时候起的? A 
    A.祥子卖了骆驼之后
    B.偷骆驼之前
    C.进城拉洋车之后
    D.买了第一辆车之后
    (2)请简要叙述《海底两万里》中“鹦鹉螺”号遭遇巨型章鱼袭击的故事情节。
    【分析】《骆驼祥子》是人民艺术家老舍所著的长篇小说。小说围绕主人公祥子买车、失车三起三落的坎坷经历,展示了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时期人力车夫的悲惨生活,表达了对旧社会的痛恨和对祥子等社会底层劳苦大众的同情。
    【解答】(1)本题考查了解名著内容的能力。由于军阀混战,祥子出城的时候遇上乱兵,车丢了,人也被抓了壮丁,后来祥子瞅准机会逃了出来,并顺手牵了三匹骆驼卖了。他逃出来就病了,在昏迷中人们听见他老是念叨骆驼,于是送他个外号“骆驼祥子”。所以“骆驼祥子”的外号在祥子卖了骆驼之后起的。
    故选:A。
    (2)本题考查了解和概括名著情节的能力。在大西洋,尼摩船长他们遇巨型章鱼袭击的情节,尼摩船长带领船员和章鱼展开搏斗,一名船员惨死,尼德•兰也遭遇危险,幸为尼摩船长所救,大家最后终于打败了章鱼。
    答案:
    (1)A
    (2)在大西洋留卡斯群岛附近的海域,“鹦鹉螺号”遭到章鱼的袭击。“鹦鹉螺号”被迫浮出海面,众人在尼摩船长的带领下,用斧子刀叉和章鱼展开血战。战斗中一名船员惨死,尼德•兰也遭遇危险,幸为尼摩船长所救,经过持续一刻钟的战斗,众人终于打败了章鱼。
    【点评】解答名著题,要求我们平时阅读时,要记住作者姓名、生活年代等文学常识,还要记住情节,深入了解作品中的人物,关注人物的语言、行动,积极探究人物的性格和命运,认识名著写作上的特点。
    12.(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窝囊”的父亲
    张正直
    ①父亲的“窝囊”在村里是出了名的。他不善言辞,老实巴交,胆小怕事,遇到困难就爱流泪。
    ②而我,小时候是个顽劣的孩子,天天逃学,从没有一天静下心来学习。上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年终考试,我的数学考了个“大鸭蛋”,语文也不及格。学校勒令我不用去上学了,让家人前来办理转学手续。
    ③当我将这个消息告诉父亲时,他惊呆了。继而便蹲在地上“吧嗒、吧嗒”地抽起了旱烟。第二天父亲提起一篮子鸡蛋,领着我来到了校长家里。然而任凭父亲磨破嘴唇,可校长还是坚持让我转学:“这孩子学习太差,跟不上。”校长有点不耐烦了,劝我们回去。
    ④这时,令我感到屈辱的一幕出现了:父亲突然扑通一声跪下,流着泪说:“校长,您就看在我这张老脸的份上,将我这娃留下吧!如果下学期他拿不到三好学生奖状,您再开除他行吗?”
    ⑤父亲下跪的事很快就像长了翅膀,传遍整个校园。我虽然免遭到转学的厄运,却成了人们口中嘲笑的“跪读生”,那时的我认为父亲给家人丢尽了脸。为了不让人看不起,那一段时间我发了疯似地学习。当然,年少的我不感激父亲,认为父亲是个“窝囊”透顶的人。
    ⑥第二年,我高扬着头,把平生获得的第一个三好学生奖状拿回了家。父亲竟像喝醉了酒似的,在那两间简陋的、巴掌大的小草房里转来转去,对母亲不停地说着:“贴在哪里好呢?”最后,父亲决定贴在他炕头的墙上。父亲用图钉摁好后,反复摸着我的头问:“山子,什么日子你的奖状能把这面墙贴满呢?”
    ⑦后来,我真的每年都能带回几张三好学生、优秀团员之类的奖状,父亲于是庄重地把它们按时间顺序井然有序地贴好。土墙上的奖状,成了那两间穷得连一张年画都没有的小草房里唯一的风景。每逢家里来了客人,父亲总是把人领到那面土墙前参观,并摇头晃脑地拖着长腔给人家念上几张。看到父亲的这些表演,我心里感到滑稽可笑。
    ⑧数年后,我大学毕业后,参加了工作,那面黑乎乎的土墙已被父亲用花花绿绿的奖状和证书贴满了。当看到那一张张奖状时,我自然是满满的自豪。而对于父亲收集奖状的热情,我一直认为,他窝囊了大半生,没得过什么荣誉,大概是借儿子的奖状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吧!
    ⑨1998年,我参加某机关招考,由于多种原因,我名落孙山。为此,我失望极了,从城里赶回乡下老家中。不久,便大病了一场。
    ⑩当我从昏迷中醒来的时候,只见母亲在旁边垂泪,父亲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鸡汤送到我嘴边说:“孩子,你都两天没吃东西了,趁热吃下去吧!——别再想考试的事了,你还年轻,还有机会。”
    ⑪望着父亲用枯柴似的手送到唇边的那碗鸡汤,我想起这么多年自己在陌生的城市里打拼的艰辛,想起考试时别人简历里隐约透着的般实家境,我不知哪里来了那么大力气,愤愤地坐起来,一巴掌把父亲手中的碗打翻在地,大吼一声:“我不吃!”霎时,那碗鸡汤撒了一地,碗也碎了。
    ⑫父亲对这一切是没有一点思想准备的,他用那双苍老的眼睛惊诧地望着我:“孩子,你怎么了?”我不想再看父亲,扭头正瞥见墙旮旯里的蛛网上一只飞虫正在挣扎。我竟鬼使神差地指给父亲说:“爹,在这蛛网似的社会里,因为你是个没见过世面的农民,你儿子也只能像蜘蛛网上的飞虫一样被牢牢困住。永远飞不高了!你懂吗?”
    ⑬“不”,父亲没有指责,却坚定地摇了摇头回答:“那张蜘蛛网只能粘住像蚊子、苍蝇一样的飞虫,却粘不住鹰!我相信我儿子是只鹰。”说完这话,父亲已泪流满面。我第一次发现,父亲的语言竟是这样的生动!
    ⑭真正使我认识父亲的,却是后来家里的一场火灾。
    ⑮据母亲讲,那场火灾是因为邻家的孩子玩火,不小心点着了自家的房子,我家的房子也跟着遭了殃。当时,父亲刚从田里回来,二话不说,扔下锄头,便闯入了那两间烈焰腾腾、浓烟滚滚的小草房里。母亲和周围的邻居都惊呆了。大约过了八九分钟,父亲满身是火,摇摇晃晃地跑了出来,一双胳膊紧紧地护着胸口,好像怀里揣着一件稀世珍宝似的。就在父亲跑出来没几步时,忽然轰隆一声闷响,他身后那两间草房惨然倒下,父亲也忽然昏厥过去……
    ⑯待母亲和周围的邻居把父亲抬到安全的地方,父亲已不省人事。而当母亲小心翼翼地挪开他那双瘦骨嶙峋的胳膊时,发现父亲怀里揣着的竟是一摞发黄的奖状——那是我从小学到今天获得的全部荣誉。
    ⑰我永远忘不了在医院见到他的情景。父亲昔日那浓浓的眉毛,稀疏的头发,乱蓬蓬的胡子全烧焦了,身上也被烧伤了多处,原来的肺病更重了,不停地咳嗽。
    ⑱他睁开那双苍老、无力的眼睛,慈爱地注视着我,用微弱但坚强的声音告诉我:“孩子,你的那些奖状一张也没烧着,待我们房子盖好后再重新贴上……”
    ⑲我的眼泪吧嗒、吧嗒地掉了下来。那一刻,我终于明白,父亲原本并不窝囊,为了儿女,那父爱何计生死荣辱呀!
    (原文有删改)
    (1)通读全文,仿照提示的句式,按照文章顺序梳理“我”与父亲之间的往事。
    ①为了“我”能继续上学,父亲跪求校长不让“我”转学;
    ② 为了让人看不起,后来“我”每年捧回奖状 ;(仿照第①句)
    ③ 机关招考试落榜,父亲鼓励“我” ;(仿照第④句)
    ④奖状险遭大火,父亲冲进火海抢救。
    (2)请赏析下面的句子中加点词语。
    我竟鬼使神差地指给父亲说:“爹,在这蛛网似的社会里,因为你是个没见过世面的农民,你儿子也只能像蜘蛛网上的飞虫一样被牢牢困住,永远飞不高了!你懂吗?”
    (3)选文第⑭段有何作用?请结合文章分析。
    (4)在《阿长与<山海经>》中,鲁迅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成功塑造了阿长的形象。此文在人物的塑造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选文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
    【分析】文章讲述了生性软弱的父亲为了给被学校开除的“我”,争取到继续学习的机会,竟然给校长下了跪,倍感屈辱的“我”,于是拼命学习,每年都挣来几张奖状。父亲把“我”的奖状贴满了墙,甚至还到处炫耀,以至有一次为了“我”的荣誉和别人打架,气得“我”撕碎了几张奖状,第二天父亲竟让把“我”撕碎的奖状拼贴好。这些都让“我”看不起父亲,认为父亲窝囊。但一场火灾,让“我”感受到了父亲并不窝囊。
    【解答】(1)本题考查文中事件的概括。结合“为了不让人看不起,那一段时间我发了疯似地学习”,②概括为:为了不然人看不起;结合“1998年,我参加某机关招考,由于多种原因,我名落孙山”“那张蜘蛛网只能粘住像蚊子、苍蝇一样的飞虫,却粘不住鹰!我相信我儿子是只鹰”,③概括为:机关考试落榜,父亲鼓励“我”。
    (2)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赏析。“鬼使神差”原指好像暗中有鬼神支配着一样。比喻事出意外或行动不由自主。这里指“我”不由自主地竟然对父亲说出了“爹,在这蛛网似的社会里,因为你是个没见过世面的农民,你儿子也只能像蜘蛛网上的飞虫一样被牢牢困住,永远飞不高了!你懂吗”这样的话,表现了“我”对父亲的愧疚。
    (3)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赏析。解答此题要根据文章主旨、内容具体赏析。“但真正使我认识父亲的”说明我对父亲没有真正的认识与理解,“却是家里发生的那一场火灾”引出下文的内容,让自己真正理解了父亲。
    (4)作者先“抑”,文章讲述了父亲为了给被学校开除的我,争取到继续学习的机会,竟然给校长下了跪。倍感屈辱的我,于是拼命学习,第一次拿到“三好学生”奖状,兴奋得不知道贴在哪里好,甚至还到处炫耀。高一那年,我在全县语文竞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当我无意中将奖状交给父亲时,一向不善言辞的父亲竟像着了魔一样疯疯癫癫地跑到街上,到处吹牛,以至有一次为了我的荣誉和别人打架,气得我撕碎了几张奖状。自己认为父亲“给家人丢尽了脸”“‘窝囊’透顶”。文章的结尾“这时我才明白,父亲原本并不‘窝妻’为了儿女的前途,那父爱何计生死荣辱呀”,看似矛盾,其实这种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能激起读者的好奇心,从而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并使文章首尾照应,更能突出我对父亲理解和感激之情。通过这样抑扬有致的人物刻画,使人物形象显得饱满鲜明、真实可信,使故事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父亲受教育程度不高,缺少良好的生活习惯等问题,但又平凡朴实、对儿女付出了无私真诚的爱的典型更突出。
    答案:
    (1)②为了不让人看不起,后来“我”每年捧回奖状;
    ③机关招考试落榜,父亲鼓励“我”。
    (2)鬼使神差”这里指“我”不由自主地说出伤害父亲的话,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愧疚之情。
    (3)内容上强调了以前对父亲并没有真正的认识、理解;结构上引出下文的内容。
    (4)这种欲扬先抑的写法,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与标题相照应,同时也表明了“我”对父亲的理解和感激,更能突出父亲父亲的形象。
    【点评】解答梳理情节类题,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意,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章线索;然后根据文章内容,找到相关语段,结合关键语句,筛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四、语言运用(共12分)
    13.(4分)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应依次填入的一组句子是(  )
    在生命的旅程中,能拥有那来自四面八方的种种提醒,该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啊。提醒,可以是婉转的和风细雨,也可以是_______;可以是寥寥的只言片语,也可以是_______;可以直对相知的友人,也可以朝向________;可以是面对面的激烈争辩,也可以是_______。
    ①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②走了火的雷霆霹雳
    ③悄无声息的一个暗示眼神
    ④不停的絮絮叨叨
    A.②④①③ B.③②④① C.②①④③ D.①④③②
    【分析】本题考查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解答】联系文段内容,“和风细雨”该对应“雷霆霹雳”;“只言片语”对应“絮絮叨叨”;
    “相知的友人”对应“素不相识的陌生人”;“激烈争辩”对应“悄无声息的一个暗示眼神”。
    故选:A。
    【点评】联系文段内容,找出相应的词语。
    14.(8分)生活中,一些厂家商家为推销自己的产品,在商品广告宣传上可谓煞费苦心,于是大量的新编“成语广告”铺天盖地而来。下面就是一些厂家商家的“成语广告”词:
    ①某胃药广告:无所胃惧  “胃”改为“畏” 
    ②某淋浴器广告:随心所浴  “浴”改为“欲” 
    ③某自行车广告:乐在骑中  “骑”改为“其” 
    ④某眼镜广告:一明惊人  “明”改为“鸣” 
    (1)请你在上文的横线上,改正这些成语的错字。
    (2)这些厂家商家利用  谐音双关 造成“成语广告”的大量出现。
    (3)对这些“成语广告”,是赞成还是反对?请谈谈你的看法。
    【分析】(1)本题考查字形辨析。根据积累作答。“无所胃惧”的“胃”应作“畏”;“随心所浴”的“浴”应作“欲”;“乐在骑中”的“骑”应作“其”;“一明惊人”的“明”应为“鸣”。
    (2)本题考查“成语广告”特点探究。“无所胃惧”“乐在骑中”等广告词都是利用了“谐音双关”(同音不同字)的手法。
    (3)本题考查表达能力。针对利用谐音双关手法创作的“成语广告”,谈谈自己的认识、看法。开放题型,无论是赞成还是反对,都要阐述自己的理由,言简意赅,观点明确,表达清晰得体即可。如:反对,传播媒介对人的影响大,青少年耳濡目染,如果他们按错误的意思理解了成语,将产生不良影响。
    【解答】答案:
    (1)①胃”改为“畏”②“浴”改为“欲”③“骑”改为“其”④“明”改为“鸣”
    (2)谐音双关
    (3)示例1:赞成,谐音双关,好记有趣,加强了广告宣传效果。
    示例2:成语是汉语的精华,不该随便更(篡)改。
    【点评】综合读写题就是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相关试卷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课内文言文阅读,默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27页。

    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中考二诊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中考二诊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课内阅读,句子默写,现代文阅读,作文,诗歌鉴赏,课外阅读,名著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