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3.1《空气占据空间吗》苏教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339543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3.1《空气占据空间吗》苏教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339543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3.1《空气占据空间吗》苏教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339543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三年级上册1 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
展开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三年级上册1 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检测反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课 《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认识空气》的第一课内容。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物质科学领域” 的中年段要求,知道空气具有质量并占有一定的空间。本课通过系列活动,在学生认识了空气确实存在的基础上,第一阶段设计了“水会漏下去吗?”、“纸团会不会湿?”、“气球吹得大吗?”三个实验。通过这三个实验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空气占据空间。第二阶段,通过在“挤压注射器里的空气”这个实验,通过两个层次的活动首先让学生认识到空气可以被压缩,再了解到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第三阶段,通过介绍生活中的应用丰富学生们的感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了解科学与生活的联系。三个活动环环相扣,既有对新知识的探索,又有对原有知识的巩固,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现动手动脑的快乐。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表现欲强,通过两年的科学课学习,已经能比较熟练地运用观察、记录等方法进行科学探究,也有了一定的动手实验的能力,但对空气的认识却不多。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描述空气的颜色、气味、状态等特征,知道我们周围充斥着空气。但对空气是否有占据空间这个概念模糊的,对于空气可以被压缩,生活中也许有这样的体验,但没有具像到科学知识的层面上来。
【教学目标】
1.能用不同的实验方法,证明空气占据空间。
2.能从具体现象中提出问题,做出猜想,并依据证据概括空气占据空间的性质。
3.在玩注射器的活动中,认识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4.能够列举压缩空气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教学重点】
1.通过实验证明空气占据空间。
2.在玩注射器的活动中,认识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教学难点】
在玩注射器的活动中,认识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教学准备】
课件、空纸箱子、透明玻璃杯、纸巾、装有水的水槽、橡皮泥、漏斗、矿泉水瓶、气球、注射器、橡皮、泡沫、抹布。
【教学过程】
一、谈话设疑,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大箱子的“礼物”,(拿出空纸箱子)你能在不打开箱子的情况下猜一猜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吗?同学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来判断?
(1)学生交流,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可以摇一摇,听听看里面大概什么;可以凑到箱子缝边上问一问气味,根据气味判断;根据重量判断……)
(2)教师揭晓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打开箱子)里面是什么呢?真的什么都没有吗?哦,原来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箱空气啊!
(学生可能一开始下意识认为没有东西,教师追问后联系一年级学习过的《找空气》一课,想到里面还有空气)
2.师小结:空气看不见、摸不着,它充斥着我们周围的空间。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研究这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板书“空气”)
二、结合情境,认识空间
过渡:同学们,在开始研究之前,我们先来看这样两副图片。
1.师:谁能回答上面的问题?
(学生交流发言。师相机板书“空间”)
2.师小结:粉笔盒里装满了,盒子里没有放的位置了,杯子里装满了水,也没有再倒的位置了,我们把物体所占的位置叫做它占的空间。那空气占据空间吗?(补充完整课题“空气占据空间吗”)
三、实验探究,解决问题
活动一:验证空气是否占据空间
过渡:你能回答课题中的这个问题吗?说出你的理由。看样子同学们都有着自己的看法,下面我们就一起通过活动一来探究这个问题。
1.出示活动一,师:哪位同学来读一下活动要求?
(学生阅读活动要求。)
2.根据活动要求,完成活动一。
(1)师:请同学们们拿出活动手册,翻开到第一页。然后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独立阅读课本2、3页的三个实验,请你在阅读一边阅读一边思考,完成探究手册第一页表格的第二列“我的猜想”。完成的同学就坐正。
(学生独立阅读课本2、3页,完成活动手册。)
(2)师:谁来说一说你的猜想是什么?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生:封住瓶口、杯子竖直入水、提前准备好抹布等。教师适当补充)
(3)师:下面就让我们带着同学们的温馨提示动手实验吧!
(学生实验,并完成《科学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巡视指导。)
3.师:哪一小组同学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的实验收获?
(全班交流实验现象与结果)
4.(1)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这三个实验,现在我们可以很肯定地说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们像粉笔、水一样,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板书:像粉笔、水一样,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
(2)老师带来一箱子空气,这句话没毛病吧?
(生:没毛病)
四、深化探究,研究特点。
过渡:现在,我们确定了空气会占据空间,那么同样多的空气占据空间大小会不会变化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进入活动二的学习。
1.出示活动二。师:哪位同学来读一下活动要求?
(学生阅读活动要求。)
2.根据活动要求,完成活动二。
(1)师: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3页。
(2)师:看好实验方法后,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生:是用针筒口顶住橡皮推、拉活塞前后,都要记下活塞的位置,推、拉活塞过程中,针筒扣都要顶住橡皮等)
(3)师:同学们把实验的要点说的非常到位,老师也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手上的感觉哦!下面动手吧。
(学生根据要求实验)
3.师:哪一小组同学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的实验收获?
(全班交流实验结果)
4.师小结:通过实验,同学们都发现了,同样多空气占据的空间大小是可以改变的,空气可以被压缩,而且压缩空气具有弹性。
(板书: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具有弹性。)
五、联系生活,总结全课。
1.师:同学们,生活中,许多地方利用空气的这些特性。看——
(课件展示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2.师:谁来说一说,在生活中,你还在什么地方看到人们利用空气呢?
(学生交流)
3.师总结:同学们说的真好,科学来源于生活,利用于生活。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空气像粉笔、水一样,占据一定的空间。和它们不一样的是空气可以被压缩,而压缩空气具有弹性。人们在许多地方利用空气的特性服务于我们的生产生活,让我们通过视频了解一下。(播放视频)
4.师:课后同学们可以再多观察,多思考,你还会发现在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科学。
【检测反馈】
1.判断:我们看不见周围的空气,所以空气不占据空间。( )
2.选择:注射器抽进空气,堵住口,用力压活塞,观察活塞会( )
A推不动 B推到底 C推到一定程度推不动
3.选择:汽车轮胎里充气,利用了空气什么特点?( )
A空气无色无味 B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 C我们周围充满了空气
【板书设计】
空气占据空间吗
像粉笔、水一样,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
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具有弹性。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科学三年级上册11 把盐放到水里教案,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三年级上册9 认识液体教案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三年级上册5 土壤的类型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检测反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