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提升模拟卷含答案
-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提升模拟卷4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提升模拟卷5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提升模拟卷7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提升模拟卷8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提升模拟卷9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提升模拟卷6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提升模拟卷6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Zn 65 Ag 108,02NA,4 ℃,46×10-10、7,8 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仿真模拟卷(六)(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Zn 65 Ag 108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超临界状态下的CO2流体可提取中草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浸泡时加入乙醇有利于中草药材有效成分的浸出B.高温条件下更有利于超临界CO2萃取C.升温、减压的目的是实现CO2与产品分离D.该方法使用的CO2可能来自酿酒厂发酵的副产品2.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Na2O2中含有的阴离子数为2NAB.由H2O2制得2.24 L O2,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4NAC.常温常压下,8 g O2与O3的混合气体中含有4NA个电子D.常温下,pH=2的H2SO4溶液中含有的H+数目为0.02NA3.二羟甲戊酸是生物合成青蒿素的原料之一,下列关于二羟甲戊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产物的分子式为C8H18O4B.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C.在铜的催化下与氧气反应的产物可以发生银镜反应D.标准状况下,1 mol该有机物可以与足量金属钠反应产生22.4 L H24.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b、c、d、e、f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d是淡黄色粉末,m为元素Y的单质,通常为无色无味的气体。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Z<YB.阴离子的还原性:Y>WC.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XD.W2Y2中含有非极性键5.四氯化钛(TiCl4)极易水解,遇空气中的水蒸气即产生“白烟”,常用作烟幕弹。其熔点为-25 ℃,沸点为136.4 ℃。某实验小组设计如图所示装置(部分加热和夹持装置省略),用Cl2与炭粉、TiO2制备TiCl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②⑤中分别盛装浓硫酸和NaOH溶液B.冷凝管有冷凝、回流和导气的作用C.反应结束时,应先停止①处加热,后停止③处加热D.该设计存在不足,如④⑤之间缺少防止水蒸气进入④的装置6.锌碘液流电池具有高电容量、对环境友好、不易燃等优点,可作为汽车的动力电源。该电池采用无毒ZnI3水溶液做电解质溶液,放电时将电解液储罐中的电解质溶液泵入电池,其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M是阳离子交换膜B.充电时,多孔石墨接外电源的正极C.充电时,储罐中的电解液导电性不断增强D.放电时,每消耗1 mol I,有1 mol Zn2+生成7.常温下,用AgNO3 溶液分别滴定浓度均为0.01 mol·L-1的KCl、K2C2O4 溶液,所得的沉淀溶解平衡图像如图所示(不考虑C2O的水解)。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对AgCl而言,a、b两点的分散系较稳定的是a点B.对Ag2C2O4 而言,c点的横坐标的值为-6.46C.对Ag2C2O4 而言,向b点溶液中加入少量的AgNO3 固体,则能使b点到c点D.向c(Cl-)=c(C2O)的混合液中滴入AgNO3 溶液时,先生成AgCl沉淀 题号1234567答案 第Ⅱ卷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8~10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1、12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43分)8.(14分)二氯亚砜(SOCl2)是一种无色易挥发液体,与水剧烈水解生成两种气体,常用作脱水剂,其熔点为-105 ℃,沸点为79 ℃,140 ℃以上时易分解。(1)用硫黄(用S表示)、液氯和三氧化硫为原料在一定条件合成二氯亚砜,原子利用率达100%,则三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写出SOCl2吸收水蒸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甲同学设计如图装置用ZnCl2·xH2O晶体制取无水ZnCl2,回收剩余的SOCl2并验证生成物中含有SO2(夹持及加热装置略):①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B→____→____→____→____。②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冷凝管的进水口是________(填“a”或“b”)。③实验结束后,为检测ZnCl2·xH2O晶体是否完全脱水,称取蒸干后的固体a g溶于水,加入足量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过滤,洗涤,干燥,称得固体为b g。若=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即可证明ZnCl2·xH2O晶体已完全脱水。④乙同学认为直接将ZnCl2·xH2O晶体置于坩埚中加热即可得到无水ZnCl2,但老师说此方法不可。请用化学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丙同学认为SOCl2还可用作由FeCl3·6H2O制取无水FeCl3的脱水剂,但丁同学认为该实验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请你设计并简述实验方案判断丁同学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14分)氯化铵焙烧菱锰矿制备高纯度碳酸锰的工艺流程如下:已知:①菱镁矿石的主要的成分是MnCO3,还含有少量Fe、Al、Ca、Mg等元素;②相关金属离子[c(Mn+)=0.1 mol·L-1]形成氢氧化物沉淀时的pH如下:金属离子Al3+Fe3+Fe2+Ca2+Mn2+Mg2+开始沉淀的pH3.81.56.310.68.89.6沉淀完全的pH5.22.88.312.610.811.6③常温下,CaF2、MgF2的溶度积分别为1.46×10-10、7.42×10-11。回答下列问题:(1)“焙烧”时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析下列图1、图2、图3,氯化铵焙烧菱锰矿的最佳条件是焙烧温度为________,氯化铵与菱锰矿粉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焙烧时间为________。 (3)浸出液“净化除杂”过程如下:首先加入MnO2,将Fe2+氧化为Fe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然后调节溶液pH使Fe3+、Al3+沉淀完全,此时溶液的pH范围为________。再加入NH4F沉淀Ca2+、Mg2+,当c(Ca2+)=1.0×10-5mol·L-1时,c(Mg2+)=________mol·L-1。(4)“碳化结晶”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流程中能循环利用的固态物质是________。10.(15分)合成氨在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反应N2(g)+3H2(g)2NH3(g) ΔH<0。向恒温恒容密闭的反应容器中投入1 mol N2、3 mol H2,在不同温度下分别达平衡时,混合气中NH3的物质的量分数随压强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①曲线A、B、C对应的温度由低到高依次是________(填代表曲线的字母)。图中X、Y、Z点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 K(X)________K(Y)________K(Z)(填“>”“<”或“=”)。②既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又能提高H2的转化率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Y点对应的H2的转化率是________;若仅将起始投料均加倍,其他条件不变,达新平衡时,则H2的转化率将会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2)电解法合成氨因其原料转化率大幅度提高,有望代替传统的工业合成氨工艺。电解法合成氨的两种原理及装置如图甲和图乙所示:①图甲a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乙d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若图甲和图乙装置的通电时间相同、电流强度相等,电解效率分别为80%和60%,则两种装置中产生氨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2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11.(15分)[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Na3OCl是一种良好的离子导体,具有反钙钛矿晶体结构。回答下列问题:(1)Ca小于Ti的是________(填字母)。A.最外层电子数 B.未成对电子数C.原子半径 D.第三电离能(2)由O、Cl元素可组成不同的单质和化合物,其中Cl2O2能破坏臭氧层。①Cl2O2的沸点比H2O2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O3分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O3是极性分子,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Na3OCl可由以下两种方法制得:方法Ⅰ Na2O+NaClNa3OCl方法Ⅱ 2Na+2NaOH+2NaCl2Na3OCl+H2↑①Na2O的电子式为________。②在方法Ⅱ的反应中,形成的化学键有________(填字母)。A.金属键 B.离子键C.配位键 D.极性键E.非极性键(4)Na3OCl晶体属于立方晶系,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已知:晶胞参数为a nm,密度为d g·cm-3。①Na3OCl晶胞中,Cl位于各顶点位置,Na位于________位置,两个Na之间的最短距离为________nm。②用a、d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NA=________(用含a、d的代数式表示)。12.(15分)[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化合物G是一种具有多种药理学活性的黄烷酮类药物。实验室由芳香化合物A制备G的合成路线如下:回答以下问题:(1)A中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E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2)由A生成B和由F生成G的反应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由C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G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5)芳香化合物X是B的同分异构体,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1 mol X可与4 mol NaOH反应,其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峰面积比为3∶2∶2∶1。写出一种符合要求的X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写出用环戊烯和正丁醛为原料制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其他试剂任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仿真模拟卷(六)1.B [解析] 中草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多为有机物,乙醇是优良的有机溶剂,A正确;由流程图知,CO2应进入萃取釜中的液体中,高温不利于气体溶解,B错误;升温、减压有利于CO2从溶液中逸出,C正确;发酵法制酒时,葡萄糖酒化阶段会产生大量的CO2,D正确。2.C [解析] A.1个过氧化钠微粒由2个Na+和1个O构成,故1 mol过氧化钠中含NA个阴离子,故A错误;B.氧气所处的状态不明确,故其物质的量无法计算,则转移的电子数无法计算,故B错误;C.氧气和臭氧均由氧原子构成,故8 g混合物中含有的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n==0.5 mol,而氧原子中含8个电子,故0.5 mol氧原子中含4NA个电子,故C正确;D.溶液体积不明确,故溶液中的氢离子的个数无法计算,故D错误。3.C [解析] A.只有—COOH可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由原子守恒可知,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产物的分子式为C8H16O4,故A错误;B.含—COOH,能发生取代反应,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故B错误;C.含—CH2OH,—CH2OH在铜的催化下与氧气反应的产物含—CHO,可以发生银镜反应,故C正确;D.—COOH、—OH均与钠反应生成氢气,则标准状况下,1 mol该有机物可以与足量金属钠反应产生1.5 mol×22.4 L/mol=33.6 L H2,故D错误。4.B [解析] 由题中信息并结合d、m的颜色、状态和框图转化关系可知,由短周期元素形成的b、c、d、e、f、m分别为CO2(或H2O)、H2O(或CO2)、Na2O2、Na2CO3(或NaOH)、NaOH(或Na2CO3)、O2,a可能为碳氢化合物或烃的洐生物,故元素W、X、Y、Z分别为H、C、O、Na。离子半径:Na+<O2-,A正确;还原性:O2-<H-,B错误;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其简单气态氢化物越稳定,故热稳定性:H2O>CH4,C正确;H2O2中氧原子间的共价键为非极性键,D正确。5.C [解析] A.装置①用于制备氯气,发生二氧化锰和浓盐酸的反应,获得的氯气中含有HCl、水等杂质,但是HCl不会干扰实验,可以用浓硫酸吸收水,剩余的氯气是有毒的,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来进行尾气处理,故②⑤中分别盛装浓硫酸和NaOH溶液,故A正确;B.冷凝管有冷凝、回流和导气的作用,故B正确;C.反应完毕后,为防止倒吸,先停止③处加热,后停止①处加热,故C错误;D.⑤中盛放的是氢氧化钠溶液,会导致水蒸气进入④装置,所以④⑤之间缺少防止水蒸气进入④的装置,故D正确。6.C [解析] 金属锌是负极,多孔石墨是正极,由于放电时电解液中两种离子I/I-应在正极与储罐中循环,结合I+2e-===3I-知Zn2+应通过M转移到正极上,故M是阳离子交换膜,A正确;充电时原电池的正极与电源正极相连,B正确;充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3I--2e-===I,离子浓度减小,导电性减弱,C错误;负极上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由电极反应式知D正确。7.C [解析] 根据图像可知c(Ag+)=10-4 mol·L-1,c(Cl-)=10-5.75 mol·L-1,所以Ksp(AgCl)=10-4×10-5.75=10-9.75,由题图可知b点表示AgCl的过饱和溶液,同理,a点表示AgCl的不饱和溶液,a点的分散系相对较稳定,A项正确;从图像看出,当c(C2O)=10-2.46 mol·L-1, c(Ag+)=10-4 mol·L-1时,Ksp (Ag2C2O4)=10-2.46×(10-4)2=10-10.46,则2lg c(Ag+)+lg c(C2O)=-10.46,故当lg c(Ag+)=-2时,lg c(C2O)=-6.46,B项正确;b点溶液中加入少量的AgNO3 固体,c(Ag+)增大,c(C2O)减小,与图像不符,C项错误;由图像可知,当横坐标相同时[即c(Cl-)=c(C2O)],沉淀AgCl比沉淀Ag2C2O4 所需要的c(Ag+)小,因此向c(Cl-)=c(C2O)的混合液中滴入AgNO3 溶液时,先生成AgCl沉淀,D项正确。8.[解析] (1)用硫黄(用S表示)、液氯和三氧化硫为原料在一定条件合成二氯亚砜,原子利用率达100%,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S+3Cl2+SO33SOCl2,所以三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1;SOCl2遇水剧烈反应生成SO2与HCl,所以SOCl2吸收水蒸气的化学方程式为SOCl2+H2O(g)===SO2+2HCl。(2)①A中SOCl2吸收结晶水得到SO2与HCl,用冰水冷却收集SOCl2,浓硫酸吸收水蒸气,防止溶液中水蒸气进入B中,用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硫,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中二氧化硫与HCl,防止污染环境,E装置防止倒吸,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B→D→F→E→C;②搅拌可以增大接触面积,加快脱水速率;逆流冷凝效果好,应从b口进水;③ZnCl2·xH2O完全脱水得到ZnCl2,则a g为ZnCl2的质量,溶于水后加入足量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过滤,洗涤,干燥,称得固体为b g,其为AgCl的质量,由氯原子守恒:×2=,整理可得=2.1;④ZnCl2·xH2O加热时会水解为氢氧化锌与HCl,氯化氢易挥发,氢氧化锌受热分解为ZnO,不能得到ZnCl2,反应的方程式为ZnCl2·xH2O2HCl+ZnO+(x-1)H2O。(3)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Fe3+会被还原为Fe2+,而SOCl2水解得到的SO2会被氧化为H2SO4,证明脱水时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案如下:方案一:往试管中加水溶解,滴加BaCl2溶液,若生成白色沉淀,则证明脱水过程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方案二:往试管中加水溶解,滴加KSCN溶液,没有明显现象,再加入H2O2,溶液呈红色,则证明脱水过程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方案三:往试管中加水溶解,滴加K3[Fe(CN)6]溶液,若生成蓝色沉淀,则证明脱水过程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答案] (1)2∶3∶1(2分) SOCl2+H2O(g)===SO2+2HCl(2分)(2)①D F E C(共2分) ②加快脱水速率(1分) b(1分) ③2.1(2分)④因为ZnCl2·xH2O加热时水解,反应的方程式为ZnCl2·xH2O2HCl+ZnO+(x-1)H2O(2分)(3)方案一:往试管中加水溶解,滴加BaCl2溶液,若生成白色沉淀,则证明脱水过程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方案二:往试管中加水溶解,滴加KSCN溶液,没有明显现象,再加入H2O2,溶液呈红色,则证明脱水过程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方案三:往试管中加水溶解,滴加K3[Fe(CN)6]溶液,若生成蓝色沉淀,则证明脱水过程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任选一种,合理即可)(2分)9.[解析] (1)由图及题干信息知,“焙烧”时的反应物是NH4Cl、MnCO3,生成物有CO2、NH3,Mn2+与Cl-结合成MnCl2,故化学方程式为MnCO3+2NH4Cl MnCl2+2NH3↑+H2O+CO2↑。(2)由图知,当温度为500 ℃、m(NH4Cl)∶m(菱锰矿粉)=1.10、焙烧时间为60 min时,锰的浸出率都达到很高。(3)可先写出MnO2+Fe2+―→Fe3++Mn2+,依得失电子守恒知MnO2+2Fe2+―→2Fe3++Mn2+,再结合电荷守恒、质量守恒得MnO2+2Fe2++4H+===2Fe3++Mn2++2H2O 。为使Al3+、Fe3+均沉淀完全,溶液的pH≥5.2,为确保Mn2+不形成沉淀,溶液的pH<8.8。当c(Ca2+)=1×10-5mol·L-1时,c2(F-)=1.46×10-5mol2·L-2,此时c(Mg2+)=Ksp(MgF2)/c2(F-)=5.1×10-6mol·L-1。(4)可先写出Mn2++HCO―→MnCO3,形成沉淀时离解出来的H+与另外一部分HCO结合形成CO2、H2O,由此可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5)由图知用于循环的固体物质是NH4Cl。[答案] (1)MnCO3+2NH4ClMnCl2+2NH3↑+CO2↑+H2O(2分)(2)500 ℃(1分) 1.10(1分) 60 min(1分)(3)MnO2+2Fe2++4H+===Mn2++2Fe3++2H2O(2分)5.2≤pH<8.8(2分) 5.1×10-6(2分)(4)Mn2++2HCOMnCO3↓+CO2↑+H2O(2分)(5)NH4Cl(1分)10.(1)①A<B<C(2分) =(1分) >(1分) ②加压或增大N2的浓度(2分) ③75%(2分) 升高(2分)(2)①H2-2e-===2H+(1分) N2+3H2O+6e-===2NH3+3O2-(2分) ②4∶3(2分)11.[解析] (1)Ca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4s2,Ti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24s2。A项,两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是2,错误;B项,Ca的未成对电子数是0,而Ti的3d轨道上有两个单电子,未成对电子数为2,正确;C项,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小,半径越大,所以Ca的原子半径比Ti大,错误;D项,Ca失去两个电子后变为18电子的全满结构,很稳定,再失去一个电子很难,所以Ca的第三电离能比Ti的大,错误。(2)①Cl2O2和H2O2都属于分子晶体,但由于H2O2分子间能形成氢键,所以其沸点较高。②O3和SO2是等电子体,SO2的中心原子S的杂化类型为sp2,所以O3的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也为sp2。由于O3的分子构型为V形,分子中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故O3为极性分子。(3)①Na2O的电子式为。②在方法Ⅱ的反应中,生成物有两种,一种是H2,分子中存在非极性键;另外一种是Na3OCl,通过分析各元素的化合价可知,该物质是由Na+、O2-和Cl-构成的,所以该物质中只含有离子键。(4)①在Na3OCl晶胞中,Cl位于各顶点位置,则晶胞中Cl的个数为8×=1,根据晶胞的化学式Na3OCl可知,该晶胞中Na的个数为3,而面心位置的个数为6×=3,所以Na位于面心位置。两个Na之间的最短距离为相邻面心的位置,即a nm。②该晶胞中有1个Na3OCl,晶胞的体积为(a×10-7)3 cm3,推得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答案] (1)B(2分)(2)①H2O2分子间能形成氢键(1分)②sp2(2分) O3分子为V形结构(或O3分子中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1分)(3)① (1分)②BE(2分)(4)①面心(2分) a(2分)12.(1)(酚)羟基(1分) C17H14O4(1分)(2)取代反应(1分) 加成反应(或还原反应)(1分) (3) (4)(2分) (6)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提升模拟卷15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NA,0×10-12,8×10-9,Ksp=1,2 kJ·ml-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提升模拟卷13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提升模拟卷9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Ca 40 Fe 56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