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共两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展开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死者不可再生,用法须务在宽简。今法司核理一狱,必求深劾,欲成其考课。今作何法,得使平允?”谏议大夫王珪进曰:“但选公直良善人,断狱允当者,增秩赐金,即奸伪自息。”诏从之。太宗又曰:“古者断狱,必讯于三槐、九棘之官,今三公、九卿即其职也。自今以后,大辟罪皆令中书、门下四品已上及尚书九卿议之。如此,庶免冤滥。”由是至四年,断死刑,天下二十九人,几致刑措。张蕴古为大理丞。相州人李好德素有风疾,言涉妖妄,诏令鞫其狱。蕴古言:“好德癫病有征,法不当坐。”太宗许将宽宥。蕴古密报其旨,仍引与博戏。持书侍御史权万纪劾奏之。太宗大怒,令斩于东市。既而悔之,谓房玄龄曰:“公等食人之禄,须忧人之忧,事无巨细,咸当留意。今不问则不言,见事都不谏诤,何所辅弼?如蕴古身为法官与囚博戏漏泄朕言此亦罪状甚重若据常律未至极刑朕当时盛怒即令处置公等竟无一言。所司又不覆奏,遂即决之,岂是道理。”因诏曰:“几有死刑,虽令即决,皆须五覆奏。”五覆奏,自蕴古始也。又曰:“自今以后,门下省覆,有据法令合死而情可矜者,宜录奏闻。”九年,盐泽道行军总管、岷州都督高甑生坐违李靖节度,又诬告靖谋逆,减死徙边。时有上言者曰:“甑生旧秦府功臣,请宽其过。”太宗曰:“虽是藩邸旧劳,诚不可忘。然理国守法,事须画一,今若赦之,便开侥幸之路。且国家建义太原,元从及征战有功者甚众,若甑生获免,谁不觊觎?我所以必不赦者,正为此也。”
(节选自《贞观政要·刑法第三十一》)
6.下列对文中加点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如蕴古/身为法官/与囚博戏/漏泄朕言/此亦罪状甚重/若据常/律未至极刑/朕当时盛怒/即令处置/公等竟无一言/
B.如蕴古/身为法官/与囚博戏/漏泄朕言/此亦罪状甚重/若据常/律未至极刑/朕当时盛怒,即令处置公等/竟无一言/
C.如蕴古身为法官/与囚博戏/漏泄朕/言此亦罪状甚重/若据常律/未至极刑/朕当时盛怒/即令处置公等/竟无一言/
D.如蕴古身为法官/与囚博戏/漏泄朕言/此亦罪状甚重/若据常律/未至极刑/朕当时盛怒/即令处置/公等竟无一言/
7.下列对文中标红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用法须务在宽简”与“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过秦论》)两句的中的“务”字含义不相同。
B.“但选公直良善人”与“但见悲鸟号古木”(《蜀道难》)两句的中的“但”字含义相同。
C.“有据法令合死而情可矜者”与“矜愍愚诚”(《陈情表》)两句的中的“矜”字含义不相同。
D.“诚不可忘”与“诚能见可欲”(《谏太宗十思疏》)两句的中的“诚”字含义不相同。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珪向唐太宗建议,选拔公直良善之人审案执法,对断狱公平者实施奖励。唐太宗也认为人死不能复活,所以使用法律务必要宽大简约。
B.唐太宗认为如判处死刑,中书、门下两省和尚书、九卿要会审。此法实行后,全国被判死刑的只有二十九人,几乎做到了可以废除刑法。
C.张蕴古因私泄旨意,与犯人赌博,被处死于东市。事后,唐太宗认为死刑审核要提高到五覆奏,门下省应当奏报依法当死却情有可原者。
D.高甑生因违令和诬告他人被判死罪,后遭流放。唐太宗认为应铭记其功劳,但不可赦免,治国守法必须统一,使有功之人放弃侥幸之想。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法司核理一狱,必求深劾,欲成其考课。
(2)若甑生获免,谁不觊觎?我所以必不赦者,正为此也。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如果唐太宗能全面做到“十思”的要求并弘扬“九德”,在用人和从谏方面做到“ , ”,那么便可轻松治理国家。
(2)杜甫《登岳阳楼》中“ , ”与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意境相近。
(3)古代文人常以“烟”的缥缈朦胧来寄托绵邈细密的情思,如“ ”和“ ”。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少孤,落魄,弃赀产不营,有大志,通贯书术。隋乱,诡为道士。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应魏公李密,以征典书檄。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征进十策说密,不能用。后从密来京师,久之未知名。自请安辑山东,乃擢秘书丞,驰驿至黎阳。时李勣尚为密守,征与书曰:“始魏公起叛徒,振臂大呼,众数十万,威之所被半天下,然而一败不振,卒归唐者,固知天命有所归也。今君处必争之地,不早自图,则大事去矣!”勣得书,遂定计归。会窦建德陷黎阳,获征,伪拜起居舍人。建德败,与裴矩走入关,隐太子①引为洗马。征见秦王②功高,阴劝太子早为计。太子败,王责谓曰:“尔阋吾兄弟,奈何?”答曰:“太子蚤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王器其直,无恨意。即位,拜谏议大夫,封钜鹿县男。左右有毁征阿党亲戚者,帝使温彦博按讯,非是,然俾彦博行让征。征见帝,顿首曰:“愿陛下俾臣为良臣,毋俾臣为忠臣。”帝曰:“忠、良异乎?”曰:“良臣,稷、契、咎陶也;忠臣,龙逢、比干也。良臣,身荷美名,君都显号,子孙传承,流祚无疆;忠臣,己婴祸诛,君陷昏恶,丧国夷家,只取空名。此其异也。”帝曰:“善。”贞观三年,以秘书监参豫朝政。十年,为侍中。尚书省滞讼不决者,诏征平治。征不素习法,但存大体,处事以情,人人悦服。进左光禄大夫、郑国公。多病,辞职,帝不肯。征恳请,数却愈牢。乃拜特进,知门下省事,诏朝章国典,参议得失。十七年,疾甚。征家初无正寝,帝命辍小殿材为营构,五日毕,并赐素褥布被,以从其尚。令中郎将宿其第动静辄以闻药膳赐遗无算中使者缀道帝亲问疾屏左右语终日乃还
(节选自《新唐书·魏征传》,有删改)
【注】①隐太子:李建成。②秦王:李世民。
6.下列对文中斜体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令中郎将宿/其第动静辄以闻药膳/赐遗无算/中使者缀道/帝亲问疾/屏左右/语终日乃还/
B.令中郎将宿其第/动静辄以闻/药膳赐遗无算/中使者缀道/帝亲问疾/屏左右/语终日乃还/
C.令中郎将宿/其第动静辄以闻/药膳赐遗无算/中使者缀道/帝亲问疾屏/左右语终日乃还/
D.令中郎将宿其第/动静辄以闻药膳/赐遗无算/中使者缀道/帝亲问疾屏/左右语终日乃还/
7.下列对文中标红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孤,指幼年失去父亲,也是封建时代君主对自己的谦称。文中指的是魏征幼年丧父。
B.檄,指檄文,古代官府用来晓谕、声讨、征召等的公文。如:传檄,传布檄文。
C.擢,往往指提升官职。擢第,科举考试得中。擢秀,草木茂盛地生长,比喻人才出众。
D.尚书省,是一种官僚机构,由汉代皇帝的秘书机关尚书发展而来,并一直延续至清。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王李密从元宝藏的来信中经常看到赞扬魏征的话,于是催人召来魏征,魏征进献十条计策劝说李密,只是未被采用。
B.魏征给李勣写信并成功劝其归附于唐,理由主要有两点:一是天命归于唐;二是自身处必争之地,处境危险。
C.唐太宗李世民责备魏征之前离间他们兄弟关系,魏征却坦言李建成招致失败的原因就在于没有早听从他的意见。
D.魏征虽不熟悉律法,却能坚持原则,按实情处理,大家都心悦诚服。他身居高位,最初住宅连正室都没有。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始魏公起叛徒,振臂大呼,众数十万,威之所被半天下。
(2)左右有毁征阿党亲戚者,帝使温彦博按讯,非是,然俾彦博行让征。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过秦论》中,贾谊用“ , ”两句交代了蒙恬戍边之事及其功绩。
(2)李商隐《锦瑟》中,“ , ”一联化用庄周、望帝的典故,寄托了诗人的伤感之情。
(3)“风雨”本是自然现象,中国文人却常借“风雨”言志,或抒发悲喜情感,或设喻阐明事理,如“ , ”。
附:参考答案
一、
6.D【解析】“漏泄”的宾语是“朕言”,“言”是中心词,“朕”是“言”的定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C项。“据”的宾语是“常律”,中间不可断开,排除A、B两项。
7.C【解析】C项,“矜”都是同情、怜悯之意。
8.B【解析】B项,“几乎做到了可以废除刑法”错误,文中“几致刑措”的“刑措”,又作“刑错”,“措”,搁置,指无人犯法则刑法搁置不用。所以应为“几乎到了刑法搁置不用”。
9.(1)现在司法衙门核查审理一个案件,一定要求严格审理,用这种手段来完成考核成绩。
(2)如果高甑生获得赦免,那么谁会不存侥幸之想(非分之想)呢?我决定不予赦免的原因,正是为了这个(缘故)。
【解析】关键点:(1)核理,核查审理;狱,案件;求,要求;成,成就;考课,考核。
(2)若,如果;觊觎,存非分之想;所以,……的原因;为此,为了这个缘故;正为此也,判断句。
【参考译文】
贞观元年,唐太宗对身边的大臣说:“人死了就不能再活,因此执法务必宽大简约。现在司法衙门核查审理一个案件,一定要求严格审理,用这种手段来完成考核成绩。现在用什么办法,才能使得办案公平恰当呢?”谏议大夫王珪进言说:“只要选公正正直善良的人,判断案子公正恰当的人就增加俸禄,赏赐金帛,奸妄邪恶自然就会停止。”太宗下诏照办。太宗又说:“古时候审案,一定要询问三槐、九棘这些官员,当今的三公、九卿就相当于这样的职务。从今以后,遇有死刑,都要让中书、门下两省四品以上官员以及尚书、九卿等共同议决。这样才能避免冤案和滥用刑罚。”由于实行了这样的措施,到贞观四年,全国被判处死刑的人只有二十九个,刑法几乎快要搁置不用。张蕴古任大理寺丞。相州人李好德向来有疯病,讲了些荒谬狂妄的话,唐太宗下令审讯这件案子。张蕴古上奏说:“李好德患疯病是有证据的,按照法律不应判罪。”太宗答应对他予以从宽处理。张蕴古私下把太宗的旨意告诉李好德,而且还找来李好德跟他一起博戏。持书侍御史权万纪弹劾张蕴古。太宗大怒,下令把张蕴古在东市斩首。(太宗)不久就后悔了,对房玄龄说:“你们吃朝廷的俸禄,就要替国家分忧,不论事无大小,都应当注意。如今我不询问,你们就不说自己的看法,看到不合理的事情也不劝谏,这还算什么辅佐大臣呢?像张蕴古身为法官,竟然与囚徒一起博戏,还泄露我的话,这种罪行非常严重,但如果按通常的法律来量刑,还不至于判处死刑。我当时大怒,就下令处死,你们竟都一言不发。主管官署又没有再复奏报告,于是很快就处决了他,这难道是为臣的道理?”于是下诏说:“凡有死刑,即使下令立即处决,都要经过五次覆奏。”唐代五覆奏的规定,就是从张蕴古这件事情开始的。诏令中又说:“从今以后,由门下省复审,有按照法令应当处死而情有可同情的,应将案情抄录下来上奏。”贞观九年,盐泽道行军总管、岷州都督高甑生,由于违抗李靖的调遣,又诬告李靖谋反,被判死罪,后减免死罪流放到边远地方。当时有人上书为他求情说:“高甑生是当年秦王府的功臣,请求陛下从宽处罚他的罪过。”唐太宗说:“他虽然是秦王府的旧功臣,确实不应该忘记。但是治国必须遵守法律,处理事情必须一视同仁,如今如果赦免了他,就开了侥幸免罪的先例。而且当初起兵太原,原来就跟随征战且有战功的人很多,如果高甑生获得赦免,那么谁会不存侥幸之想(非分之想)呢?我决定不予赦免的原因,正是为了这个(缘故)。”
10.(1)简能而任之 择善而从之 (2)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3)示例一:依依墟里烟 蓝田日暖玉生烟 示例二:烟笼寒水月笼沙 绿杨烟外晓寒轻
易错字词有:简、善、坼、乾、坤。
二、
6.B【解析】“其第”作动词“宿”的后置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故排除A、C两项。“药膳赐遗”指所赐的药膳,作“无算”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故排除D项。
7.D【解析】D项,“并一直延续至清”错误,明清六部均直接对君主负责,不设尚书省。
8.A【解析】A项,“魏王李密从元宝藏的来信中经常看到赞扬魏征的话”错误,原文是“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意思是李密接到元宝藏的书信,总说写得好,后来闻知是魏征所做,立即招他前来,并不是在元宝藏信里看到赞扬魏征的话。
9.(1)当初魏公因叛乱起兵,振臂大呼,聚众数十万人,声威遍及半个天下。
(2)身边近臣有人诋毁魏征偏袒亲戚朋友,太宗派遣温彦博去审问此事,结果不是这样,然而还是让温彦博去责备魏征。
【解析】关键点:(1)始,当初;起,起兵;众,聚集的人;被,遍及,遮盖。(2)左右,身边近臣;阿党,偏袒;按讯,审问;俾,使、让;让,责备。
【参考译文】
魏征,字玄成,是魏州曲城县人。年幼丧父,落魄失意,扔下产业而不经营,胸怀大志,学贯古今。隋末大乱,假托出家做道士。武阳郡丞元宝藏起兵响应李密,让魏征典掌文书。李密接到元宝藏的书信,总说写得好,后来闻知是魏征所做,立即召他前来。魏征向李密献上十条计策,李密不能采用。后来随同李密来到京师,很长时间也没出名。魏征便请求安抚山东地区,朝廷升任他为秘书丞,他便驾乘驿车急驰至黎阳。当时李勣还在为李密防守。魏征写信给他说:“当初魏公因叛乱起兵,振臂大呼,聚众数十万人,声威遍及半个天下,但一失败就不能振作,最终归附唐朝,就是知道天下已有所归的缘故。如今您处在兵家必争之地,不早点困谋自全的办法,大势一去就不可挽回!”李勣收到信,就决定归附唐朝。时逢窦建德攻陷黎阳,抓获魏征,授予伪职为起居舍人。建德失败后,与裴矩西行入关,隐太子引荐他任太子洗马。魏征见秦王功高,暗地劝说隐太子早定对策。太子失败后,秦王责备魏征说:“你为什么让我们兄弟互相争斗?”魏征回答说:“太子早些听我的话,就不会死于今天的祸事了。”秦王器重他敢于直言,没有怨恨之意。秦王即帝位后,拜魏征为谏议大夫,封为巨鹿县男。身边近臣有人诋毁魏征偏袒亲戚朋友,太宗派遣温彦博去审问此事,结果不是这样,然而还是让温彦博去责备魏征。魏征进见太宗,魏征叩头说:“愿陛下让臣做良臣,不要让臣做忠臣。”太宗说:“忠臣、良臣有差别吗?”魏征说:“稷、契、咎陶是良臣;龙逢、比干是忠臣。良臣,自身得美名,君主授予显号,子孙世代相承,福庆传之无穷;忠贞的臣子,自己灾祸缠身被杀,使君主陷于昏暴,国破家亡,仅取得空的名声。这就是两者的区别。”太宗说:“好。”贞观三年,魏征以秘书监身份参预朝政。贞观十年,任侍中。当时尚书省有些久拖不决的案件,下诏让魏征审理。魏征平时不熟悉法律,只凭原则照实处理,人人都心悦诚服。进封左光禄大夫、郑国公。因多病,提出辞职,太宗不答应。魏征恳切请求,多次推辞,退意更坚。太宗便改任他为特进,管理门下省事,下诏朝廷规章、国家制度,由他参议得失。贞观十七年,魏征病重。魏征家里原无正寝,太宗命令停建小殿,用其材料为之营构,仅用五天完工。赐给魏征素褥布被,以遵从其意愿。命令中郎将在他家值宿,有动静随时奏闻,所赐药品、膳食不计其数,宫中出使之人不绝于道。太宗亲临问疾,屏退左右,交谈终日才回宫中。
10.(1)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却匈奴七百余里 (2)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3)示例一:积土成山 风雨兴焉 示例二: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示例三:风雨如晦 鸡鸣不已
易错字词有:蒙恬、藩篱、却、蝴蝶、焉、晦 、已。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共5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共5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共12页。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共两篇,附参考答案和挖空训练):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共两篇,附参考答案和挖空训练),共6页。
高中语文2023新高考最新名校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共两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2023新高考最新名校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共两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023广东省广州市高三二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