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期末综合能力测试卷
展开期末综合能力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下列简单机械在正常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2.下列实例中,力对物体没有做功的是( )
A.叉车向上举起货物 B.小林沿着斜面向上拉动物体
C.小明在水平面上用力推箱子往前走 D.小欣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行走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一定降低
B.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质量有关
C.清晨,山间的雾是水汽化形成的
D.夏天,在食品运输车里放些干冰降温,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
4.小明发现在烈日下湖边的沙子热得烫脚,而湖水却是冰凉的,这是因为( )
A.水的温度变化较大 B.水的比热容较大
C.水吸收的热量较多 D.沙子的比热容较大
5.如图所示,在A、B两点间先后接入下列物体,闭合开关后,能够使小灯泡发光的是( )
A.橡皮 B.铜线 C.玻璃棒 D.塑料吸管
6.小明用底面边长为5 cm的正方形的薄玻璃杯喝水,如图甲.图乙是按图甲所示箭头方向观察到的玻璃杯的正面主视图.现将玻璃杯注满100 ℃的开水,让其自然冷却至20 ℃.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估测杯中的水在冷却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最接近于( )
A.6.4×104 J B.8.4×104 J C.1.0×105 J D.1.2×105 J
7.嫦娥五号上升器点火起飞,携带月壤进入预定环月轨道,实现我国首次地外天体起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燃料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B.燃料燃烧时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起飞过程加速上升时,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起飞过程加速上升时,上升器机械能守恒
8.《墨经》最早记述了秤的杠杆原理,如图中“标”“本”表示力臂,“权”“重”表示力,以下说法符合杠杆平衡原理的是( )
A.“权”小于“重”时,A端一定上扬
B.“权”小于“重”时,“标”一定小于“本”
C.增大“重”时,应把“权”向A端移动
D.增大“重”时,应更换更小的“权”
9.在水平地面上铺一张纸,将一个皮球表面涂黑,使其先后从不同高处下落,在纸上留下黑色圆斑A、B,如图所示.关于皮球两次下落形成圆斑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皮球对纸的最大压力相等 B.皮球刚到达纸面时的速度相等
C.皮球刚到达纸面时的动能相等 D.皮球获得的最大弹性势能不等
10.如图所示的钨丝是将一个白炽灯去除玻璃罩制成的.闭合开关S,小灯泡L发光,钨丝不发光;向钨丝吹冷气时,小灯泡L变亮;用酒精灯给钨丝加热,小灯泡L逐渐变暗直至熄灭.由实验可知( )
A.钨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B.向钨丝吹冷气时,钨丝电阻变小
C.给钨丝加热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大
D.小灯泡L发光而钨丝不发光是因为通过钨丝的电流小于通过小灯泡L的
电流
11.如图所示,重为50 N的物体A在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滑轮组机械效率为80%,物体运动的速度为1 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受合力为5 N 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12 N
C.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5 W D.在10 s内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为500 J
12.如图,电源电压恒定,电阻R1=10 Ω,R2=15 Ω,R阻值一定但未知.当单刀双掷开关S掷向a时,电压表示数为2.0 V.若单刀双掷开关S掷向b时,电压表示数可能为( )
A.3.0 V B.2.5 V C.2.0 V D.1.5 V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8分)
13.小凯重500 N,家住某小区高层,需要乘电梯下楼上学.若小凯乘电梯在20 s的时间内下降了15 m,则这段时间内小凯的重力做了________ J的功,重力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_ W.
14.寒冷的冬天,双手摩擦使手发热,这是通过__________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的;手捧暖水袋使手变暖,这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的(以上两空均填“做功”或“热传递”).炎热的夏天,剥开包装纸的冰棍会冒“白气”,这是________(填“汽化”或“液化”)现象.
15.把两个标有“3.8 V”字样的小灯泡串联起来,接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两个小灯泡都发光.若把一根导线接在小灯泡L2的两端,你所看到小灯泡的变化情况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小敏在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时,用了两个阻值不同的电阻R1、R2,它们的阻值之比是5∶3,如果把它们串联在电路中,则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为________;如果把它们并联在电路中,则通过这两个电阻的电流之比为________.
三、解答题(17题6分,18题10分,19题10分,20题10分,21题10分,共46分)
17.如图是一种抽水马桶的水箱自动上水装置的示意图.当水箱内的水达到一定深度时,浮标带动杠杆压住入水口,停止上水.请在图中作出力F1、F2的力臂l1、l2,O为支点.
18.下面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要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甲所示,要想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只需将支点________侧的钩码向右移动一格即可.通过改变力和力臂进行多次实验,收集到了如表所示的数据,通过分析可以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次数 | 动力F1/N | 动力臂l1/cm | 阻力F2/N | 阻力臂l2/cm |
1 | 1 | 0.1 | 2 | 0.05 |
2 | 1.5 | 0.2 | 1 | 0.3 |
3 | 2 | 0.1 | 1 | 0.2 |
4 | 1 | 0.25 | 2.5 | 0.1 |
(3)天平的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根据前面的探究可知,若在调节天平时将游码归零后,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如图乙),则应向________调节平衡螺母才能使天平平衡,这个过程实际上是通过改变________(填“力”或“力臂”)使天平平衡的.
(4)如图丙所示,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将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若游码在零刻度线处时天平平衡,则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判断,此时测量的结果与真实值相比会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没有变化”).
19.某科技小组同学发现实验室有一个标有“xkΩ”的电阻(x为模糊不清的一个数字),为了测出这个电阻的阻值,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1)首先设计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使用的器材有:两节新干电池、待测电阻Rx、电压表V(0~3 V、0~15 V两个量程)、电流表A(0~0.6 A、 0~3 A两个量程)、滑动变阻器(标有“50 Ω 1 A”)、开关、导线若干.实验后发现,该方案无法测出电阻Rx的值,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讨论后他们利用原有器材并补充适当的器材,重新设计了测量电阻Rx的阻值的实验方案.小李设计的电路图如图乙所示,其中定值电阻R0=2 kΩ.他连接电路后,闭合S1、断开S2,想先测出电源电压,但读出电压表示数UV=2 V,与两节干电池能提供的电压相差很大.请教老师后才知道,电压表相当于一个能显示自身两端电压的定值电阻. 则根据小李的测量数据和电源电压(取3 V),可估算出电压表自身的电阻为________ kΩ.
(3)小组其他同学设计的实验电路如下图所示,在电源电压恒定且已测出的条件下,能先测出电压表自身电阻,再测出Rx阻值的电路是________.
(4)他们选择正确方案测出Rx的阻值后,又有同学提出,应该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在正确方案的基础上,通过下列操作,能实现多次测量Rx阻值的是______.
A.改变电源电压 B.将R0换成50 Ω的定值电阻
C.将电压表换成“0~0.6 A”的电流表
20.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R1为滑动变阻器,R0、R2均为定值电阻,电源电压恒定,改变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位置,两电压表的示数随电流变化的UI图像如图乙所示.则:
(1)电压表V1测量的是哪部分电路的电压?
(2)定值电阻R2的阻值为多少?
(3)定值电阻R0和电源电压U多大?
答案
一、1.C 2.D 3.D 4.B 5.B
6.B 点拨:由图可知,杯高约为底面边长的2倍,即10 cm,所以杯子的体积约为V水=5 cm×5 cm×10 cm=250 cm3,玻璃杯注满水后,水的质量为m水=
ρ水V水=1.0 g/cm3×250 cm3=250 g=0.25 kg,杯中的水在冷却过程中放出的热量约为Q放=cm(t0-t)=4.2×103 J/(kg·℃)×0.25 kg×(100 ℃-20 ℃)=8.4×104 J.
7.A 8.C 9.D
10.B 点拨:用酒精灯对白炽灯的钨丝加热,钨丝的温度升高,观察到小灯泡L的亮度明显变暗,说明通过小灯泡L的电流变小,电路中的电流变小,电阻变大,故钨丝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A、C错误;向钨丝吹冷气时,小灯泡L变亮,说明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变大,则钨丝的电阻减小,故B正确;闭开关S,小灯泡L发光,钨丝不发光,因钨丝和小灯泡串联接入电路中,所以通过它们的电流大小相等,故D错误.
11.B
12.B 点拨:S掷向b时电压表示数为U′=I′R2=×15 Ω①,S掷向a时有2 V=IR1=×10 Ω②,得=,即U′=3 V×,因为<1,故U′<3 V;R1、R2分别与R串联,R2>R1,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可知,R2与R串联时比R1与R串联时分压多,即S接b时电压表示数大于2 V.综上可知2 V<U′<3 V.
二、13.7 500;375
14.做功;热传递;液化
15.(1)小灯泡L2不发光 (2)小灯泡L1更亮
16.5∶3;3∶5
三、17.解:如图所示.
18.(1)消除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 (2)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3)右;力臂 (4)没有变化
19.(1)待测电阻阻值太大,电路中电流太小,无法用电流表直接测出电流 (2)4 (3)C (4)A
点拨:(1)Rx与滑动变阻器串联.根据分压原理可得,=,Rx远大于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所以此时电压表的示数近似等于电源电压.而且由于电压较小,电流较小,电流表无法读数.(2)闭合S1、断开S2时,电压表与R0串联,且R0=2 kΩ,此时电压表相当于定值电阻,电阻记作RV,=,所以RV=
4 kΩ.(3)A.当S2左右拨动时,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故A错误;B.无法求出通过Rx的电流,所以无法计算其阻值;C.当S2接R0所在支路时,根据串联分压原理计算电压表自身电阻RV,S2接Rx所在支路时,根据串联分压原理计算Rx,故C正确;D.无法测量RV、Rx,故D错误.(4)多次实验可减小误差,改变电源电压可达到实验目的,A正确;将R0换成50 Ω的定值电阻,电阻太小无法测量出Rx,B错误;由于电压小,电阻大,所以电流很小,用0~0.6 A的电流表无法准确读数,C错误.
20.解:(1)电压表V1测量的是R1和R2两端的总电压.(2)由图知,当滑片向左移动时,滑动变阻器R1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从而使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电路中的电流变大,根据U=IR可知,R0两端的电压变大,R2两端的电压变大,由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可知,R1和R2两端的总电压变小,所以,图像中上半部分为V1表随电流变化的UI图像,下半部分为R2的UI图像,由UI图像得定值电阻R2的阻值R2===1 Ω.(3)由图像可知,当V1表两端的电压为10 V时,R2两端的电压为1 V,电路中的电流为1 A,则电源电压U=U1+U0=10 V+IR0=10 V+1 A×R0①;当滑片P移至最左端,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为0时,两电压表都测量电阻R2两端的电压,示数都为4 V,电路中的电流为4 A,则电源电压U=U2′+U0′=4 V+4 A×R0②;由①②得R0=2 Ω,电源电压为U=U1+U0=10 V+IR0=10 V+1 A×2 Ω=12 V.
初中物理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后复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期中综合能力测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期中综合能力测试卷,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综合能力测试卷(二):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综合能力测试卷(二),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