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0.2 归去来兮辞并序教课内容课件ppt
展开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桃花源记》中悠闲自得的田园生活正是作者精神追求的形象反映。今天我们学习的《归去来兮辞》正是作者决别官场,同上层社会分道扬镳的宣言书。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名潜,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其死后,友人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有《陶渊明集》。 后世称誉 : “隐逸诗人之宗” “田园诗派之鼻祖”。
陶渊明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还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官僚家庭的影响,儒家学说的熏陶,使他少年时就有一种“猛志逸四海”“大济于苍生”的壮志,可是东晋末年战乱频仍,官场黑暗,他的理想被击得粉碎。
陶渊明像 〔明〕王仲玉 作
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他的作品有两类题材:一类是描绘田园美景,寄托他洁身自好的高洁志趣;另一类寄寓抱负,多悲愤慷慨之音。 陶渊明今存诗歌125首,其中四言诗9首,五言诗116首。后代批评家常用质朴、平淡、自然评价陶诗的风格,称其为“田园诗人”。(他是田园诗的鼻祖,也是数量最多、成就最高的诗人) 陶渊明现存文12篇,其中辞赋3篇,韵文5篇,散文4篇,篇数不多,影响却很大。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辞赋《归去来兮辞》著称文史。在艺术上平淡、朴素,充满了诗意,全无半点斧凿痕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是战国后期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也称楚辞。有如下特点:
①句式散化,一般押韵。
②两句一组,四句一节。每节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读后稍作停顿。
③六字句为主,间有长短句,好用“兮”字,虚词置于句腰,一般每句三拍。例如: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思考:陶渊明辞官的原因哪一点是最根本的?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行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 ,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论语·微子》: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回朕车以复路,及行迷之未远
1、这一段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什么情感?
这一段写了弃官归田的原因和弃官回家路途中的情形,表达了诗人因误入官场而自责、因能及时醒悟而自慰以及归途中无比欢快的心情。
“田园将芜”“心为形役”
“已往不谏,来者可追”
2、作者的情感体现在哪儿?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yì)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据东汉末年人赵岐的《三辅决录·逃名》记载,在西汉末年,王莽篡权专政,兖州刺史蒋诩不愿做官,就归隐乡里。他不愿和外面的官场之人交往,在自己家庭院中就开辟了三条小路,只和同样隐居不求功名的羊仲、求仲这个两个隐逸之士交往。后来就用“三径”来指隐士隐居之地,或隐居避世与寄情山水田园
古今异义,古:拐杖;今搀扶老人
衡,通“横”,衡宇,横门,隐士居住的用横木为门的简陋居室。《诗经·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意思是贤者安于贫贱。古代的人们常用“衡门”、“衡宇”指贫贱者的居处。
这一段描写初进家门时的情景和归家后的生活情趣 。
“松菊犹存”“ 抚孤松”有什么深刻内涵?
“松菊”在中国古代文人笔下常常是高洁、脱俗的象征。“松菊犹存”喻指自己高洁的品格仍在,未被世俗所染。 “抚孤松”作者借孤松以咏怀,喻自己卓然独立的坚贞气节。
宋代叶梦得曾对这两句大加赞誉:“此陶渊明出处大节,非胸中实有此境,不能为此言也。”(《避暑录话》卷上)
如何理解“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两句?
拟人、借景抒情,把云和鸟人格化,说明出仕是无心的,并不是有意追求,表现了作者的反省和自责;“倦飞”,是因为已厌倦了官场的污浊和黑暗。作者触景生情,形象地表现了“脱离官场”“回归田园”的心情。
归去后的陶渊明:有冲破“尘网”、挣脱“樊笼”的欢快,也有与家人久别重逢,安享天伦的喜悦;有饮酒寄傲,与世隔绝的孤高傲岸,也有闲庭信步、触目成趣的宁静安逸。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 ,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古指家人,今天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成员
形作意动,认为…愉悦;认为…快乐
古今异义,古指耕种之事;今指一切事情
欣欣,向荣:都是草木滋长茂盛的意思。 涓涓:水流细微的样子
本段中,陶潜隐居乡村的生活乐趣,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与乡邻交往之乐、劳动之乐
有人说“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表现了作者乐尽哀来之悲。你对这两句是如何理解的?
春光大好,自然生出人生短暂之伤感;由春来万物复苏,体会到大自然的生生不息,同时想到人生的短暂与仓促。这两句虽有些沉郁,但基调还是静谧而愉悦的。
“归去来兮”“息交以绝游”,再一次表明自己厌恶官场,固穷守节的坚定决心。
中国士大夫去田园写劳动,都是倡导别人去劳动,自己是旁观者,而陶潜却不同,不同处在哪里?
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中第一个劳动实践者,这是其躬耕田园,诗酒琴书的隐士情怀。 在这种闲适的田园生活中,诗人心情自然而宁静,达到了心灵发展的真正和谐的境地,这才是真正的归隐。
已矣乎!寓形(于)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临清流而赋诗图 〔明〕李在 作
胡为:为什么 乎:句中语气词,表停顿 遑遑:不安的样子。 何:疑问代词,哪里。 之:往,到 宾语前置
仙乡,神仙居住的地方期:希望,企及
姑且顺应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以天命为乐,还犹疑彷徨什么呢?宾语前置:乐夫天命复疑奚
“曷不委心任去留”包含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叹?
诗人感叹人生苦短,余日不多,强调顺其自然,这是作者率性洒脱的人生观的体现。
如何理解“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天好则出游,农忙则耕种,登高则长啸,临水则赋诗。劳动、自然、人文构成作者田园生活的全部元素,表达了作者高洁的志趣和质朴的情怀。
归去后的陶渊明:有与亲朋推心置腹、开怀畅谈的怡然自得,也有与农人谈桑话麻,把酒言欢的闲适自由;有摆脱官场,纵情山水的淡泊逍遥,也有融身自然,物我相安的旷达洒脱。
有人认为:结尾一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包含着悲观消极的思想,如何正确理解这两句话,请谈谈你的看法。
卒章显志表明了乐天安命的思想,遗世独立、超脱生死的旷达乐观精神。
陶渊明顺应自然,乐夫天命超生死,它有别于“立德”“立功”留名于世的儒学家,也有别于炼丹学道求长生的道学家。 “乐天安命”的思想,即弃绝世情,回归自然,顺应自然地生活下去,从任何地方寻求快乐,直至生命终结。这是作者的处世哲学和人生结论。虽然不免消极,但确乎发自内心,而且包含着从庸俗险恶的官场引身而退的痛苦反省与深刻体验,因而不同于那种高谈玄理,自命清高的假隐士。
陶渊明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脊梁。是一个不阿谀奉承、不谄媚求荣、始终保持着独立思考精神和独立人格的鲜活的生命,是一颗不慕荣利、不受世俗羁绊,敢于追求本真与自我的率真的灵魂。他给我们创造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那就是永远保持独立思考的精神,不被众说纷纭所困扰;永远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不被世俗世相所牵引;忠于自己、把握自我,真实的面对自己的灵魂,以务本求实的品质,冲破世俗的勇气,追求自己真正倾心的事物。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辞官归隐之际与上流社会公开决裂的政治宣言。文章以绝大篇幅写了他脱离官场的无限喜悦,想象归隐田园的无限乐趣,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归去来兮辞》让我们全面了解了陶渊明的隐士情怀,对陶渊明而言,入仕为官是他的初衷,鄙弃官场是他的节操,淡泊明志是他的追求,躬耕田亩是他生活的保障,琴书诗酒是他生活的情趣,固穷守节是他归隐意念的巩固,乐天知命是他人生的真悟。
蔑视权贵,鄙弃官场的高洁躬耕田亩、琴书诗酒的闲适息交绝游、固守穷节的孤独乐夫天命、看淡生死的淡泊
陶渊明的最大意义在于:他用实际行为阐释了人生的意义,证明了与功业建树毫无关系的平淡人生也可以达到超凡入圣的境界,也证明了朴素乃至贫寒的平凡生活也可以具有浓郁的诗意。生动地展现了平凡人生的种种有意味的内容,清晰地揭示了蕴藏在平凡生活中的美感和诗意,从而引导人们保持原有的善良、纯洁的本性,并抵御尘世的种种诱惑。
1.本文出现了五个疑问代词,请找出来,分析它们的词义。
(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
(为什么还愁苦则独自悲伤呢?)
(我还乘车出去干什么呢?)
(何不随心任意地生活呢?)
(为什么那样遑遑终日,想到哪里去呢?)
下列不是宾语前置句的一项是( ) A.复驾言兮焉求 B.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C.乐乎天命复奚疑 D.眄庭柯以怡颜
07年新课程高考语文考纲规定掌握的文言虚词:
而、何、乎、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 以、因、则、者、之、与 。
高考“大纲”规定应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
掌握该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辨认课内语句的出处和意义、用法
代入原文,结合较宽的语境加以辨别、确认
提醒: 熟记常见虚词意义和用法是解题的前提, 了解课文出处并理解正确是成功的关键。
本义阐析:“而”的意思很抽象,但它本来是个实词,指整个胡须,它的甲骨文就是胡须的形象。后来,“而”字用作虚字,那是属于假借。
(1)连词用法 (2)代词用法 (3)固定词组
1 .表并列,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2.表递进,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过秦论》)
3.表承接,可译为“就” “接着”,或不译(“而”字是前一个动作的结束,后一个动作的开始)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4.表转折 可译为“但是” 、“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5.表假设 译为“如果” “假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6.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或不译。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此”,“所以”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劝学》)8.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为:来,用来。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阿房宫赋》)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1.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的”或“你”。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2.近指代词,今译为:此、这样。 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孔雀东南飞》
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的工具、方法,译为“拿”“用”等。 请其矢,盛以锦囊。(《伶官传序》) 2.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译为“凭”、“靠”或“凭……身份” 。 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苏武传》)
3.表示动作、行为施行时所涉及的对象,译为“把”。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烛之武退秦师》)4.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译为“因”、“由于”。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5.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等。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荆轲刺秦王》)
6.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 用法同“于”,译为“于”、“在”、“从”。 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苏武传》)
表示因果关系,连接表示原因和结果的分句。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六国论》)2.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而”、“又”、“并且”等,或者省去。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游褒禅山记》 地势平坦又离得近的地方,游玩的人就很多;艰险而遥远的地方,到达的人就稀少。
4.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来”、 “用来”等。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观沧海》)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归去来辞》)
连词,同“而”,表修饰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
引壶觞以自酌聊乘化以归尽园日涉以成趣问征夫以前路乐琴书以消忧
3.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恨晨光之熹微(天未大亮)B.云无心以出岫(云彩)C.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心神不安的样子)D.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向往中的仙境)
4.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三径就荒(就,近于)B.审容膝之易安(审,觉察) C.聊乘化以归尽(聊,姑且)D.曷不委心任去留(委,委托)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0.2 归去来兮辞并序教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0.2 归去来兮辞并序教课ppt课件,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陶渊明,靖节先生,五柳先生,归园田居其三,归去来兮辞,关于“辞”,学习序和第一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统编版10.2 归去来兮辞并序授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10.2 归去来兮辞并序授课ppt课件,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意思就是回去吧,写作背景,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全文主旨,文言知识检测,学案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第三单元10(兰亭集序 归去来兮辞并序)10.2 归去来兮辞并序课文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第三单元10(兰亭集序 归去来兮辞并序)10.2 归去来兮辞并序课文内容ppt课件,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意思就是回去吧,写作背景,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全文主旨,文言知识检测,学案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