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版创新设计高考生物(新教材人教版)总复习一轮讲义
2023版创新设计高考生物(新教材人教版)总复习一轮讲义第14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展开第14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考点一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分析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问题(1)杂交实验过程:(2)结果分析:(3)问题提出:①F2中为什么出现新性状组合?②为什么不同类型性状比为9∶3∶3∶1?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提出假说(1)理论解释:现代解释为“两对等位基因”①两对性状分别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②F1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F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比例相等的4种。③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雌雄配子结合方式有16种。④F2遗传因子组合形式有9种,性状表现有4种,且比例为9∶3∶3∶1。(2)遗传图解:(3)结果分析:F2共有9种基因型,4种表型 不同于雌雄配子16种结合方式提醒 ①YYRR基因型个体在F2中的比例为1/16,在黄色圆粒豌豆中的比例为1/9,注意范围不同,求解比例不同。黄圆中杂合子占8/9,绿圆中杂合子占2/3。②F2表型分类③若亲本是黄皱(YYrr)和绿圆(yyRR),则F2中重组类型为绿皱(yyrr)和黄圆(Y_R_),所占比例为1/16+9/16=10/16;亲本类型为黄皱(Y_rr)和绿圆(yyR_),所占比例为3/16+3/16=6/16。3.对自由组合现象的验证——演绎推理、验证假说(1)方法:测交实验(2)目的:测定F1的遗传因子组成。(3)遗传图解:(4)结论:实验结果与演绎结果相符,假说成立。4.自由组合定律(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提醒 ①个数≠种类数;雌配子数≠雄配子数。4种雌配子比例相同,4种雄配子比例相同,但雄配子数远远多于雌配子数。②只有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能自由组合。(2)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5.孟德尔成功的原因eq \x(必修2 P10“旁栏思考”)1.孟德尔实验中为什么要用正交和反交进行实验?从数学角度看,9∶3∶3∶1与3∶1能否建立联系?提示 用正交和反交实验是为了证明性状的遗传是否和母本有关(排除细胞质遗传)。(黄色∶绿色)×(圆粒∶皱粒)=(3∶1)(3∶1)=黄圆∶黄皱∶绿圆∶绿皱=9∶3∶3∶1。2.在豌豆杂交实验之前,孟德尔曾花了几年时间研究山柳菊,结果却一无所获,其原因主要有哪些?提示 ①山柳菊没有既容易区分又可以连续观察的相对性状。②山柳菊有时进行有性生殖,有时进行无性生殖。③山柳菊的花小,难以做人工杂交实验。1.(科学思维)若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测交后代出现四种表型,但比例为42%∶8%∶8%∶42%,试解释出现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部分初级性母细胞发生互换,产生四种类型配子,其比例为42%∶8%∶8%∶42%。2.(科学思维)Yyrr(黄皱)×yyRr(绿圆),后代表型及比例为黄圆∶绿皱∶黄皱∶绿圆=1∶1∶1∶1,能说明控制黄圆绿皱的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吗?为什么?提示 不能说明;Yyrr(黄皱)×yyRr(绿圆),无论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后代的表型及比例都为黄圆∶绿皱∶黄皱∶绿圆=1∶1∶1∶1。3.(科学探究)利用①aaBBCC、②AAbbCC和③AABBcc来确定这三对等位基因是否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实验思路:选择①×②、②×③、①×③三个杂交组合,分别得到F1并自交得到F2,若各杂交组合的F2中均出现四种表型,且比例为9∶3∶3∶1,则可确定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4.(生产实践)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现有绿色圆粒豌豆(yyRr),获得纯合的绿色圆粒豌豆的实验思路:让绿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淘汰绿色皱粒豌豆,再连续自交并选择,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考向1 通过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分析,考查科学思维能力1.(2021·浙江6月选考,3)某玉米植株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YR∶Yr∶yR∶yr=1∶1∶1∶1。若该个体自交,其F1中基因型为YyRR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A.1/16 B.1/8 C.1/4 D.1/2答案 B解析 玉米植株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YR∶Yr∶yR∶yr=1∶1∶1∶1,则亲本基因型是YyRr,且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YyRr个体自交,则F1中YyRR所占的比例为1/2×1/4=1/8。2.(2021·广东广州阶段训练)下列有关孟德尔遗传规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A.孟德尔解释分离现象时提出了生物体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B.孟德尔发现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过程运用了假说—演绎法C.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F1一定有4种表型和9种基因型D.叶绿体与线粒体基因控制的性状,其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答案 C解析 孟德尔解释分离现象时,在观察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生物体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这些遗传因子既不会相互融合,也不会在传递中消失,A正确;假说—演绎法是指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孟德尔发现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过程运用了假说—演绎法,B正确;若A、a和B、b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这两对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当这两对基因控制两对相对性状时,不考虑生物变异,如果基因A、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一条染色体上,基因a、b位于另一条染色体上,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3种基因型、2种表型,如果基因A、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一条染色体上,基因a、B位于另一条染色体上,则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3种基因型、3种表型,C错误;孟德尔遗传规律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的细胞核基因的遗传,叶绿体与线粒体基因控制的性状,其遗传属于细胞质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D正确。考向2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验证3.(2021·河南顶尖名校联考)豌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种子的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控制这两对性状的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用纯合黄色圆粒品种与纯合绿色皱粒品种杂交获得F1,F1自交得到F2。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F1产生的配子随机结合形成不同基因型受精卵的过程体现了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B.F1产生的雄配子总数与雌配子总数相等是F2出现9∶3∶3∶1性状分离比的前提C.从F2的黄色皱粒豌豆植株中任取两株,则这两株豌豆基因型不同的概率为5/9D.若自然条件下将F2中黄色圆粒豌豆混合种植,后代出现绿色皱粒豌豆的概率为1/36答案 D解析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为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F1产生的配子随机结合形成不同基因型受精卵的过程不能体现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A错误;通常情况下,生物产生的雄配子数量要远远多于雌配子数量,F2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不需要F1产生的雄配子总数与雌配子总数相等,B错误;F2中黄色皱粒植株的基因型为1/3YYrr、2/3Yyrr,从F2黄色皱粒植株中任取两株,这两株豌豆基因型不同的概率为2×1/3×2/3=4/9,C错误;F2中黄色圆粒植株的基因型为1/9YYRR、2/9YYRr、 2/9YyRR、 4/9YyRr,因豌豆为闭花受粉植物,自然条件下将F2中黄色圆粒植株混合种植相当于让F2中所有黄色圆粒植株自交,故后代出现绿色皱粒植株的概率为4/9×1/16=1/36,D正确。4.(不定项)(2021·山东泰安期中)如图甲和乙分别为两株豌豆体细胞中的有关基因组成,要通过一代杂交达成目标,下列操作合理的是( )A.甲自交,验证B、b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B.乙自交,验证A、a与B、b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甲、乙杂交,验证D、d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D.甲、乙杂交,验证A、a与D、d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答案 ACD解析 甲自交,子代与B、b基因相关的表型之比为3∶1,可以验证B、b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A合理;乙自交,由于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A、a与B、b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不合理;甲、乙杂交,后代与D、d基因相关的表型之比为1∶1,可以验证D、d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C合理;甲、乙杂交,A、a与D、d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杂交后代的表型之比为1∶1∶1∶1,可以验证A、a与D、d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合理。 判断基因是否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方法(1)根据题干信息判断:两对基因独立遗传。(2)根据杂交实验判断(常用)考点二 突破自由组合定律的常规题型常规题型1 已知亲代求子代的“顺推型”题目常用方法 组合法(1)适用范围:两对或两对以上的基因独立遗传,并且不存在相互作用(如导致配子致死)(2)解题思路: “先分开,后组合”(3)常见题型分析:①基因型(表型)种类及概率提醒 在计算不同于双亲的表型的概率时,可以先算与双亲一样的表型的概率,然后用1减去相同表型的概率即可。②配子种类及概率的计算 【典例1】 (2022·哈师大附中联考)将基因型为AaBbCcDD和AABbCcDd的向日葵杂交,按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CCDd的个体比例应为( )A.1/8 B.1/16 C.1/32 D.1/64答案 D解析 将多对基因进行拆分,Aa×AA、Bb×Bb、Cc×Cc、DD×Dd,后代AA的比例为1/2,后代BB的比例为1/4,后代CC的比例为1/4,后代Dd的比例为1/2,则后代基因型为AABBCCDd的概率为1/2×1/4×1/4×1/2=1/64。[对点练1] (2022·山东烟台调研)老鼠的毛色有栗色、黄棕色、黑色、棕色和白色,受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的三对等位基因控制,其表型与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表所示。两只纯种雌雄鼠杂交,得到的F1自由交配,F2有栗色、黄棕色、黑色、棕色和白色共5种表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两亲本的表型只能为栗色与白色B.F1的基因型只能是CcAaBbC.F2中白色个体的基因型有9种D.F2中棕色雌鼠占3/128答案 A解析 因为两亲本均为纯种,故F1的基因型只有一种,且F2中每对基因均出现了显性和隐性的组合,因此,F1的基因型为CcAaBb,两个纯种雌雄鼠杂交能产生基因型为CcAaBb的组合有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四种,所以两亲本的表型除栗色与白色,还可以是黄棕色与白色、黑色与白色、棕色与白色,A错误,B正确;F2中白色个体的基因型有3×3=9种,C正确;F2中棕色雌鼠占3/4×1/4×1/4×1/2=3/128,D正确。常规题型2 已知子代求亲代的“逆推型”题目(1)解题思路:将自由组合定律的性状分离比拆分成分离定律的分离比分别分析,再运用乘法定理进行逆向组合。(2)常见几种分离比为:【典例2】 (不定项)(2021·石家庄模拟)有一种名贵的兰花,花色有红色、蓝色两种,其遗传符合孟德尔的遗传规律。现将红花植株和蓝花植株进行杂交,F1均开红花,F1自交,F2红花植株与蓝花植株的比例为27∶37。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兰花花色遗传至少由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的3对等位基因控制B.F2中蓝花基因型有19种C.F2的蓝花植株中,纯合子占eq \f(7,37)D.若F1测交,则其子代表型及比例为红花∶蓝花=7∶1答案 ABC解析 由F2红花植株与蓝花植株的比例为27∶37,比例系数之和为64=4×4×4,可推出兰花花色遗传至少由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的3对等位基因控制,A正确;兰花花色遗传由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的3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共27种,红花基因型为A_B_C_,基因型共8种,因此,蓝花的基因型是27-8=19(种),B正确;F2中纯合子共有2×2×2=8种,每种各占eq \f(1,64),其中只有AABBCC表现为红花,其余均为蓝花,即蓝花纯合子占eq \f(7,64),而F2中蓝花植株共占eq \f(37,64),因此F2的蓝花植株中,纯合子占eq \f(7,37),C正确;若F1测交,即与aabbcc杂交,红花基因型为A_B_C_,其余为蓝花,则子代表型及比例为红花∶蓝花=1∶7,D错误。[对点练2] (2022·山东济南联考)豌豆的花色和花的位置分别由基因A、a和B、b控制,基因型为AaBb的豌豆植株自交获得的子代表型及比例是红花顶生∶白花顶生∶红花腋生∶白花腋生=9∶3∶3∶1。将红花腋生与白花顶生豌豆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的F2表型及比例是白花顶生∶红花顶生∶白花腋生∶红花腋生=15∶9∶5∶3,则亲本植株的基因型是( )A.AAbb与aaBB B.Aabb与aaBBC.AAbb与aaBb D.Aabb与aaBb答案 B解析 根据题意分析,红花腋生的基因型为A_bb,白花顶生的基因型为aaB_,两者杂交得到的F1自交,F2表型及比例是白花顶生∶红花顶生∶白花腋生∶红花腋生=15∶9∶5∶3,其中白花∶红花=5∶3,说明F1为1/2Aa、1/2aa,顶生∶腋生=3∶1,说明F1为Bb,因此亲本红花腋生的基因型为Aabb,白花顶生的基因型为aaBB,F1为AaBb、aaBb。常规题型3 多对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分析n对等位基因(完全显性)分别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遗传规律注 (1)若F2中显性性状的比例为eq \b\lc\(\rc\)(\a\vs4\al\co1(\f(3,4)))eq \s\up12(n),则该性状由n对等位基因控制。(2)若F2中子代性状分离比之和为4n,则该性状由n对等位基因控制。【典例3】 (2021·全国乙卷,6)某种二倍体植物的n个不同性状由n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杂合子表现显性性状)。已知植株A的n对基因均杂合。理论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植株A的测交子代会出现2n种不同表型的个体B.n越大,植株A测交子代中不同表型个体数目彼此之间的差异越大C.植株A测交子代中n对基因均杂合的个体数和纯合子的个体数相等D.n≥2时,植株A的测交子代中杂合子的个体数多于纯合子的个体数答案 B解析 若n=1,则植株A测交会出现2(21)种不同的表型,若n=2,则植株A测交会出现4(22)种不同的表型,以此类推,当n对等位基因测交时,会出现2×2×2×2×…=2n种不同的表型,A正确;n越大,植株A测交子代中表型的种类数目越多,但各表型的比例相等,与n的大小无关,B错误;植株A测交子代中n对基因均杂合的个体数和纯合子的个体数相等,占子代个体总数的比例均为eq \b\lc\(\rc\)(\a\vs4\al\co1(\f(1,2)))eq \s\up12(n),C正确;植株A的测交子代中,纯合子的个体数所占比例为eq \b\lc\(\rc\)(\a\vs4\al\co1(\f(1,2)))eq \s\up12(n),杂合子的个体数所占比例为1-eq \b\lc\(\rc\)(\a\vs4\al\co1(\f(1,2)))eq \s\up12(n),当n≥2时,杂合子的个体数多于纯合子的个体数,D正确。[对点练3] (2011·全国卷Ⅰ,32改编)某植物红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同时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A、a;B、b;C、c……)。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即A_B_C_……)才开红花,否则开白花。现有甲、乙、丙、丁4个纯合白花品系,相互之间进行杂交,杂交组合、后代表型及其比例如下:根据杂交结果回答问题:(1)这种植物花色的遗传符合哪些遗传定律?(2)本实验中,植物的花色受几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为什么?答案 (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基因的分离定律(或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4对。①本实验的乙×丙和甲×丁两个杂交组合中,F2中红色个体占全部个体的比例为eq \f(81,(81+175))=eq \f(81,256)=eq \b\lc\(\rc\)(\a\vs4\al\co1(\f(3,4)))eq \s\up12(4),根据n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且完全显性时,F2中显性个体的比例为eq \b\lc\(\rc\)(\a\vs4\al\co1(\f(3,4)))eq \s\up12(n),可判断这两个杂交组合中都涉及4对等位基因。②综合杂交组合的实验结果,可进一步判断乙×丙和甲×丁两个杂交组合中所涉及的4对等位基因相同解析 (1)单独考虑每对等位基因的遗传时应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综合分析4个纯合白花品系的六个杂交组合,这种植物花色的遗传应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在六个杂交组合中,乙×丙和甲×丁两个杂交组合中F1都开红花,F1自交后代F2中都是红花81∶白花175,其中红花个体占全部个体的比例为eq \f(81,(81+175))=eq \f(81,256)=eq \b\lc\(\rc\)(\a\vs4\al\co1(\f(3,4)))eq \s\up12(4),该比例表明:这是位于4对同源染色体上的4对等位基因在完全显性条件下的遗传情况,且这两个杂交组合中涉及的4对等位基因相同。常规题型4 自由组合中的自交、测交和自由交配问题纯合黄色圆粒豌豆(YYRR)和纯合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后得F1,F1再自交得F2,若F2中绿色圆粒豌豆个体和黄色圆粒豌豆个体分别进行自交、测交和自由交配,所得子代的表型及比例分别如下表所示:【典例4】 (2022·河南百校联盟)豌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种子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若用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圆粒豌豆作亲本,杂交子代(F1)表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3∶3∶1∶1。选取F1中黄色圆粒植株,去掉它们的花瓣,让它们之间相互传粉,则后代植株中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为( )A.24∶8∶3∶1 B.24∶5∶5∶1C.15∶5∶3∶1 D.9∶3∶3∶1答案 A解析 分析题干信息,黄色圆粒(Y_R_)×绿色圆粒(yyR_)→F1中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3∶3∶1∶1,分别考虑每对相对性状,即F1中黄色∶绿色=1∶1,圆粒∶皱粒=3∶1,由此可推出亲本基因型分别是YyRr、yyRr,F1中黄色圆粒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是1/3YyRR、2/3 YyRr。选取F1中黄色圆粒植株,去掉花瓣,让它们相互传粉,相当于自由交配,可以将自由组合问题转化成两个分离定律问题:①Yy×Yy,子代中黄色(Y_)占3/4、绿色(yy)占1/4;②R_×R_,其中1/3 RR、2/3Rr,则子代中皱粒(rr)的比例=(2/3)×(2/3)×(1/4)=1/9,圆粒(R_)的比例=1-1/9=8/9。因此F1黄色圆粒植株自由交配所得后代植株的表型及比例是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3/4)×(8/9)]∶[(1/4)×(8/9)]∶[(3/4)×(1/9)]∶[(1/4)×(1/9)]=24∶8∶3∶1,A正确。重温真题 经典再现1.(2021·湖北卷,19)甲、乙、丙分别代表三个不同的纯合白色籽粒玉米品种。甲分别与乙、丙杂交产生F1,F1自交产生F2,结果如表。根据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乙与丙杂交,F1全部为红色籽粒,则F2玉米籽粒性状比为9红色∶7白色B.若乙与丙杂交,F1全部为红色籽粒,则玉米籽粒颜色可由三对基因控制C.组1中的F1与甲杂交所产生玉米籽粒性状比为3红色∶1白色D.组2中的F1与丙杂交所产生玉米籽粒性状比为1红色∶1白色答案 C解析 甲、乙、丙分别代表三个不同的纯合白色籽粒玉米品种,甲与乙、甲与丙杂交产生F1,F1自交产生F2,两个杂交组合所得F2中红色籽粒∶白色籽粒=9∶7,则两个杂交组合产生的F1均能产生四种类型的配子,玉米籽粒颜色至少受三对等位基因控制,且至少有两个不同的显性基因存在时玉米籽粒表现为红色。设相关基因为A/a,B/b,C/c……。若甲的基因型为AAbbcc,乙的基因型为aaBBcc,丙的基因型为aabbCC。乙与丙杂交,F1全部为红色籽粒,则玉米籽粒颜色可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F1自交所得F2中红色籽粒∶白色籽粒=9∶7,A、B正确。设甲的基因型为AAbbcc,乙的基因型为aaBBcc,丙的基因型为aabbCC,则组1中F1的基因型为AaBbcc,其与甲(AAbbcc)杂交,后代中红色籽粒∶白色籽粒=1∶1;组2中F1的基因型为AabbCc,其与丙(aabbCC)杂交,后代中红色籽粒∶白色籽粒=1∶1,C错误,D正确。2.(2020·浙江7月选考,18)若某哺乳动物毛发颜色由基因De(褐色)、Df(灰色)、d(白色)控制,其中De和Df分别对d完全显性。毛发形状由基因H(卷毛)、h(直毛)控制。控制两种性状的等位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基因型为DedHh和DfdHh的雌雄个体交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De对Df共显性、H对h完全显性,则F1有6种表型B.若De对Df共显性、H对h不完全显性,则F1有12种表型C.若De对Df不完全显性、H对h完全显性,则F1有9种表型D.若De对Df完全显性、H对h不完全显性,则F1有8种表型答案 B解析 若De对Df共显性,则Ded×Dfd子代有4种表型;若H对h完全显性,则Hh×Hh子代有2种表型;两对相对性状组合,则F1有8种表型,A错误;若De对Df共显性,则Ded×Dfd子代有4种表型;若H对h不完全显性,则Hh×Hh子代有3种表型;两对相对性状组合,则F1有12种表型,B正确;若De对Df不完全显性,则Ded×Dfd子代有4种表型;若H对h完全显性,则Hh×Hh子代有2种表型;两对相对性状组合,则F1有8种表型,C错误;若De对Df完全显性,则Ded×Dfd子代有3种表型;若H对h不完全显性,则Hh×Hh子代有3种表型;两对相对性状组合,则F1有9种表型,D错误。3.(2021·山东卷,22)番茄是雌雄同花植物,可自花受粉也可异花受粉。M、m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基因型为mm的植株只产生可育雌配子,表现为小花、雄性不育,基因型为MM、Mm的植株表现为大花、可育,R、r基因位于5号染色体上,基因型为RR、Rr、rr的植株表型分别为:正常成熟红果、晚熟红果、晚熟黄果。细菌中的H基因控制某种酶的合成,导入H基因的番茄植株中,H基因只在雄配子中表达,喷施萘乙酰胺(NAM)后含H基因的雄配子死亡。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1)基因型Mm的植株连续自交两代,F2中雄性不育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雄性不育植株与野生型植株杂交所得可育晚熟红果杂交种的基因型为________,以该杂交种为亲本连续种植,若每代均随机受粉,则F2中可育晚熟红果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2)已知H基因在每条染色体上最多插入1个且不影响其他基因,将H基因导入基因型为Mm的细胞并获得转基因植株甲和乙,植株甲和乙分别与雄性不育植株杂交,在形成配子时喷施NAM,F1均表现为雄性不育。若植株甲和乙的体细胞中含1个或多个H基因,则以上所得F1的体细胞中含有________个H基因。若植株甲的体细胞中仅含1个H基因,则H基因插入了________所在的染色体上。若植株乙的体细胞中含n个H基因,则H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株乙与雄性不育植株杂交,若不喷施NAM,则子一代中不含H基因的雄性不育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3)若植株甲的细胞中仅含1个H基因,在不喷施NAM的情况下,利用植株甲与非转基因植株通过一次杂交即可选育出与植株甲基因型相同的植株,请写出选育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1/6 MmRr 5/12(2)0 M基因 必须有1个H基因位于M所在染色体上,且2条同源染色体上不能同时存在H基因 1/2n(3)以雄性不育植株为母本,植株甲为父本,进行杂交,子代中大花植株即为所需植株(或:利用雄性不育植株与植株甲杂交,子代中大花植株即为所需植株)解析 (1)基因型为Mm的植株连续自交两代,F1的基因型有MM(雄性可育)∶Mm(雄性可育)∶mm(雄性不育)=1∶2∶1,而F1只有MM和Mm可自交,二者比值为1∶2,F2代出现mm的概率为2/3×1/4=1/6。雄性不育植株(mm)与野生型(M_)杂交,所得可育植株基因型必为Mm,晚熟红果基因型是Rr,所以可育晚熟红果基因型为MmRr。连续种植,因为涉及雄性不育,所以将两对性状拆分来分析,则F1中MM(雄性可育)∶Mm(雄性可育)∶mm(雄性不育)=1∶2∶1,RR∶Rr∶rr=1∶2∶1,F1随机受粉,采用配子棋盘法分析: 所以F2中可育晚熟红果(M_Rr)所占比例为5/6×1/2=5/12。(2)植株甲和乙(Mm)(父本)分别与雄性不育植株(mm)(母本)杂交,在形成配子时喷洒NAM,可以使含有H基因的雄配子致死,F1均为雄性不育(mm),说明父本(Mm)产生的含有M的雄配子致死,即H基因导致的,所以一定有1个H基因与M基因连锁,而m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没有H基因,所以只产生了含有m基因的雄配子,所以F1一定不存在H基因,即其体细胞中含有0个H基因。若甲的体细胞只含有1个H基因,则H基因只能插入在M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而植株乙体细胞含有n个H基因,则一定有一个H基因在M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要保证乙能产生含m基因的雄配子,则其他的H基因不能同时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否则产生的所有配子中一定含有H基因,都会致死。所以乙必须满足的条件是必须有一个H基因位于M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且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能同时有H基因。植株乙与雄性不育植株(mm)杂交,不喷施NAM,就不会出现雄配子致死,子一代中不含H基因的雄性不育植株(mm)所占比例就是乙产生的不含H基因的m的雄配子所占比例,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M与m所在的同源染色体分离,则m所在染色体不含H基因,仅看这一对同源染色体的话,不含H的概率占1/2,而其他对含H基因的同源染色体仍然是一条有H,另一条没有,所以就每一对含H基因的同源染色体,配子中获得不含H基因的染色体的概率是1/2,乙共导入了n个H基因,所以最终不含H基因的配子概率是1/2n。(3)植株甲的基因型是Mm,要通过一次杂交获得与其基因型相同的植株,则需要mm与其杂交,mm只能做母本,则甲只能做父本,因为不喷施NAM,所以不会有致死配子,则二者杂交后代有Mm(大花)∶mm(小花),根据性状即可把Mm筛选出来。4.(2021·全国甲卷,32)植物的性状有的由1对基因控制,有的由多对基因控制。一种二倍体甜瓜的叶形有缺刻叶和全缘叶,果皮有齿皮和网皮。为了研究叶形和果皮这两个性状的遗传特点,某小组用基因型不同的甲、乙、丙、丁4种甜瓜种子进行实验,其中甲和丙种植后均表现为缺刻叶网皮。杂交实验及结果见下表(实验②中F1自交得F2)。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实验①可判断这2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均符合分离定律,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实验②,可判断这2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是________。(2)甲、乙、丙、丁中属于杂合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3)实验②的F2中纯合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4)假如实验②的F2中缺刻叶齿皮∶缺刻叶网皮∶全缘叶齿皮∶全缘叶网皮不是9∶3∶3∶1,而是45∶15∶3∶1,则叶形和果皮这两个性状中由1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是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实验①的F1中缺刻叶∶全缘叶=1∶1,齿皮∶网皮=1∶1 缺刻叶、齿皮 (2)甲和乙 (3)eq \f(1,4) (4)果皮 实验②的F2中缺刻叶∶全缘叶=15∶1,齿皮∶网皮=3∶1解析 (1)由实验①的F1中缺刻叶∶全缘叶=1∶1,齿皮∶网皮=1∶1可推断这2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根据实验②的F2中缺刻叶∶全缘叶=3∶1,齿皮∶网皮=3∶1,可判断这2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是缺刻叶、齿皮。(2)假设控制叶形的基因为A/a,控制果皮的基因为B/b,已知甲、乙、丙、丁的基因型均不相同,且甲和丙种植后均表现为缺刻叶网皮。根据实验①甲和乙杂交,所得F1中缺刻叶齿皮∶缺刻叶网皮∶全缘叶齿皮∶全缘叶网皮=1∶1∶1∶1可推断,甲的基因型为Aabb,乙的基因型为aaBb,根据实验②丙和丁杂交,所得F1全是缺刻叶齿皮可推断,丙的基因型为AAbb,丁的基因型为aaBB,故甲、乙、丙、丁中属于杂合体的是甲和乙。(3)实验②中F1的基因型为AaBb,F1自交得F2,F2中纯合体的基因型及比例为eq \f(1,16)AABB、eq \f(1,16)AAbb、eq \f(1,16)aaBB、eq \f(1,16)aabb,即F2中纯合体所占比例为eq \f(1,4)。(4)假如实验②的F2中缺刻叶齿皮∶缺刻叶网皮∶全缘叶齿皮∶全缘叶网皮不是9∶3∶3∶1,而是45∶15∶3∶1,则缺刻叶∶全缘叶=15∶1,齿皮∶网皮=3∶1,可知叶形这一性状由2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果皮这一性状由1对等位基因控制。课后·分层训练(时间:35分钟)考点一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分析1.(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模拟)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之间自由组合,不存在相互作用B.F2的3∶1性状分离比依赖于雌雄配子数量相等且随机结合C.孟德尔的测交结果体现了F1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D.F1杂合子的等位基因在个体中表达的机会相等答案 C解析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之间自由组合,也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如9∶6∶1、9∶7、13∶3等变式比例的出现就是基因间相互作用的结果,A错误;一般情况下,雌配子数量远少于雄配子,B错误;孟德尔的测交结果体现了F1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C正确;F1杂合子的等位基因在个体中表达的机会不一定相等,若为完全显性,有显性基因存在时,隐性基因不表达;如果是不完全显性,则会表达,D错误。2.(2022·湘豫名校联考)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F1产生Yr卵细胞和Yr精子的数量之比约为1∶1B.F2中,纯合子占1/4,基因型不同于F1的类型占3/4C.F1产生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体现了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D.受精时,F1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9种,F2基因型有9种、表型有4种答案 B解析 基因型为YyRr的豌豆将产生雌雄配子各4种,4种雌雄配子的数量比均接近1∶1∶1∶1,但一般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数量不相等,雄配子的数量远远多于雌配子的数量,A错误;由于F1的基因型为YyRr,F1自交所得子代F2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2×1/2=1/4,该基因型(YyRr)在子代F2中所占比例为1/2×1/2=1/4,故F2中基因型不同于F1的类型占3/4,B正确;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Ⅰ过程中,即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才能体现自由组合,C错误;YyRr能产生4种类型的配子,故雌雄配子结合方式有4×4=16种,子代基因型有3×3=9种,表型有2×2=4种,D错误。3.(不定项)(2022·山东模拟)二倍体生物的某性状受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正常条件下,用该性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获得F1,由F1获得F2。假设没有任何突变发生,下列对杂交结果的推测,与实际杂交结果一定相符的是( )A.F1中的个体都为杂合子B.F1表型与某亲本相同C.F2会出现性状分离现象D.F2中基因型比例为1∶2∶1答案 AC解析 亲本均为纯合子,F1中的个体都为杂合子,A正确;F1表型不一定与某亲本相同,如AAbb×aaBB→AaBb,B错误;F1中的个体都为杂合子,F1到F2一定会出现性状分离现象,C正确;F2中基因型比例不一定为1∶2∶1,因为不一定是一对等位基因控制,D错误。4.(2022·山东青岛胶州期中)科研工作者发现了苏云金芽孢杆菌中的毒蛋白基因B和豇豆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D,均可导致棉铃虫死亡。现将B和D基因同时导入棉花的一条染色体上获得抗虫棉。棉花的短果枝由基因A控制,以基因型为AaBD的短果枝抗虫棉植株为亲代,自交得到F1(不考虑互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F1表型比例为9∶3∶3∶1,则果枝基因和抗虫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B.若F1表型比例为3∶1,则B、D与A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C.若F1表型比例为9∶3∶3∶1,则亲代产生配子的基因型为ABD、A、aBD、aD.若F1表型比例为3∶1,则亲代产生配子的基因型为AB、aD、aBD、A答案 D解析 若果枝基因和抗虫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AaBD植株产生配子的类型及比例为ABD∶a∶aBD∶A=1∶1∶1∶1,其自交后代的表型比例为9∶3∶3∶1,A正确;若B、D与A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则AaBD植株产生配子的类型及比例为ABD∶a=1∶1,其自交后代的表型比例为3∶1,若B、D与a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则AaBD自交后代的表型比例为1∶2∶1,B正确;若F1表型比例为9∶3∶3∶1,则果枝基因和抗虫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AaBD植株产生配子的类型为ABD、a、aBD、A,C正确;若F1表型比例为3∶1,则B、D与A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则亲代产生配子的基因型为ABD、a,D错误。 考点二 突破自由组合定律的常规题型5.(2022·陕西摸底)某哺乳动物的毛色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独立遗传的3对等位基因控制,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图示过程说明基因与性状之间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B.让褐色个体相互交配,子一代中出现其他颜色个体的原因是基因重组C.基因型相同的杂合黄色个体相互交配,子一代的基因型最多有27种D.褐色个体与黑色个体杂交,子一代可能有黄色∶褐色∶黑色=2∶3∶3答案 B解析 图示过程中该哺乳动物的毛色受三对等位基因控制,说明基因与性状之间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A正确;褐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_bbdd,褐色个体相互交配,子一代的基因型有AAbbdd、Aabbdd、aabbdd,分别表现为褐色、褐色、黄色,子一代出现黄色个体的原因是等位基因A、a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并没有发生基因重组,B错误;黄色个体的基因型为_ _ _ _ D_、aa_ _dd,要使基因型相同的杂合黄色个体相互交配,子一代基因型种类最多,则该黄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Dd,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相互交配,子一代的基因型有3×3×3=27(种),C正确;褐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_bbdd,黑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_B_dd,当亲本基因型分别为Aabbdd、AaBbdd时,亲本杂交产生的子一代的表型及比例为黄色(aa_ _dd)∶褐色(A_bbdd)∶黑色(A_B_dd)=(1/4)∶[(3/4)×(1/2)]∶[(3/4)×(1/2)]=2∶3∶3,D正确。6.(不定项)(2022·济宁三模)大豆子叶颜色(BB表现为深绿,Bb表现为浅绿,bb呈黄色幼苗阶段死亡)和花叶病的抗性(抗病、不抗病分别由R、r基因控制)遗传的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实验一: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F1中子叶深绿抗病∶子叶浅绿抗病=1∶1实验二: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F1中子叶深绿抗病∶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子叶浅绿不抗病=1∶1∶1∶1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一和实验二中父本的基因型相同B.F1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自交,在F2的成熟植株中四种表型的分离比为1∶2∶3∶6C.用子叶深绿与子叶浅绿植株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得到F2,成熟群体中B基因的频率为75%D.若要用常规的育种方法在短时间内选育出纯合的子叶深绿色抗病大豆新品种,最好选取与实验一中父本基因型相同的植株进行自交答案 BD解析 由实验结果可以推出,实验一的亲本的基因组成为BBrr(母本)和BbRR(父本),实验二的亲本的基因组成为BBrr(母本)和BbRr(父本),A错误;F1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的基因组成为BbRr,自交后代的基因组成(表现性状和所占比例)分别为BBRR(子叶深绿抗病占eq \f(1,16))、BBRr(子叶深绿抗病占eq \f(2,16))、BBrr(子叶深绿不抗病占eq \f(1,16))、BbRR(子叶浅绿抗病占eq \f(2,16))、BbRr(子叶浅绿抗病占eq \f(4,16))、Bbrr(子叶浅绿不抗病占eq \f(2,16))、bbRR(幼苗死亡)、bbRr(幼苗死亡)、bbrr(幼苗死亡),因此在F2的成熟植株中子叶深绿抗病∶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子叶浅绿不抗病的分离比为3∶1∶6∶2,B正确;子叶深绿(BB)与子叶浅绿植株(Bb)杂交,F1的基因组成为BB(占eq \f(1,2))和Bb(占eq \f(1,2)),随机交配,F2的基因组成及比例为BB(子叶深绿占eq \f(9,16))、Bb(子叶浅绿占eq \f(6,16))和bb(幼苗死亡占eq \f(1,16)),BB与Bb比例为3∶2,B基因的频率为eq \f(3,5)+eq \f(1,2)×eq \f(2,5)=80%,C错误;实验一的父本基因型为BbRR,与其基因型相同的植株自交,后代表现子叶深绿抗病的个体的基因组成一定是BBRR,D正确。7.(2022·江苏南通海安期初)某植物的花分为喉部和冠部,控制喉部颜色的基因由R和r控制,控制冠部颜色的基因由3个复等位基因I1、I2和i控制:I1控制红色、I2控制紫色、i控制白色。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杂交实验,请回答:实验一P 紫喉红冠 × 白喉白冠F1 紫喉粉红冠实验二P 紫喉紫冠 × 白喉白冠F1 紫喉浅紫冠实验三P 紫喉红冠 × 紫喉紫冠F1 紫喉深红冠(1)控制冠部花色的基因I1、I2和i遵循________定律。(2)喉部花色中________色为显性性状,冠部花色共________种表型。(3)实验一二中F1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4)为了确定两对等位基因的位置关系,让实验一F1自交:①若后代中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②若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后代出现紫喉白冠的概率是________。答案 (1)基因的分离 (2)紫 6 (3) RrI1i RrI2i (4)紫喉红冠∶紫喉粉红冠∶白喉白冠=1∶2∶1 3/16解析 (1)控制冠部花色的基因I1、I2和i是3个复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2)实验一中紫喉红冠与白喉白冠杂交,后代全是紫喉粉红冠,说明紫色喉是显性,说明I1对i不完全显性,粉红冠的基因型为I1i,亲本的基因型为RRI1I1(紫喉红冠)和rrii(白喉白冠)。因此冠部花色共6种表型,分别为红色、紫色、白色、粉红色、浅紫色和深红色。(3)由上述分析知,实验一中亲本的基因型为RRI1I1和rrii,故F1的基因型RrI1i;实验二中紫喉紫冠与白喉白冠杂交,后代全是紫喉浅紫冠,说明I2对i不完全显性,浅紫色冠的基因型为I2i,亲本的基因型为RRI2I2(紫喉紫冠)和rrii(白喉白冠),故F1的基因型RrI2i。(4)为了确定两对等位基因的位置关系,让实验一F1(RrI1i)自交 ,①若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亲本的基因型为RRI1I1和rrii,则F1(RrI1i)产生的雌雄配子种类以及比例为RI1∶ri=1∶1,因此后代中的基因型以及比例为RRI1I1∶RrI1i∶rrii=1∶2∶1,故表型及比例为紫喉红冠∶紫喉粉红冠∶白喉白冠=1∶2∶1。②若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F1(RrI1i)自交 ,后代出现紫喉白冠(R-ii)的概率为3/4×1/4=3/16。8.(2022·安徽合肥调研)某二倍体自花传粉植物进行两组杂交实验,杂交涉及的四对相对性状分别是:红果(红)与黄果(黄),其控制基因用A/a表示;子房二室(二)与多室(多),其控制基因用B/b表示;圆形果(圆)与长形果(长),其控制基因用D/d表示;单一花序(单)与复状花序(复),其控制基因用E/e表示。实验数据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1)果形性状中,显性性状为________(填“圆形”或“长形”),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表中组别甲的数据在图1中标出F1中B/b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已标出A/a基因的位置),根据表中组别乙的数据在图2中标出F1中E/e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已标出D/d基因的位置)。(3)欲探究控制果实红黄和圆长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的遗传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请以结红圆果实、红长果实、黄圆果实和黄长果实的纯合植株为材料,设计实验来探究这一问题,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答案 (1)圆形 杂交组合乙中圆形和长形杂交后代皆为圆形或F1(圆形)自交后代中圆和长的比例为3∶1(2)(3)实验思路1:将结红圆果实的纯合植株和结黄长果实的纯合植株杂交(或将结红长果实的纯合植株和结黄圆果实的纯合植株杂交),获得F1,F1自交获得F2,统计F2中果实的性状分离比。预期结果:若F2中果实的性状分离比符合9∶3∶3∶1,则控制果实红黄和圆长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若F2中果实的性状分离比不符合9∶3∶3∶1,则控制果实红黄和圆长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的遗传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实验思路2:将结红圆果实的纯合植株和结黄长果实的纯合植株杂交(或将结红长果实的纯合植株和结黄圆果实的纯合植株杂交),获得F1,F1与结黄长果实的纯合植株进行交配(测交),统计测交后代中果实的性状分离比。预期结果:若测交后代中果实的性状分离比符合1∶1∶1∶1,则控制果实红黄和圆长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若F2中果实的性状分离比不符合1∶1∶1∶1。则控制果实红黄和圆长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的遗传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解析 (1)乙杂交组合中,亲本的表型为圆复、长单,F1的表型为圆单,说明圆形对长形为显性。乙杂交组合中,F1的表型为圆单,F2中圆形∶长形=(510+240)∶(240+10)=3∶1,说明圆形为显性性状。(2)由甲杂交组合中F2的表型比例约为9∶3∶3∶1,可判断控制红与黄、二与多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即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而乙杂交组合中,F2的表型比例不为9∶3∶3∶1,可判断控制圆与长、单与复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进一步分析可知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D、d和E、e)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3)判断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通常有两种思路,一个是自交法,即让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如果F2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说明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其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否则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二是测交法,即让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得F1,F1测交,如果F2出现1∶1∶1∶1的性状分离比,则说明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其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否则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内容要求——明考向近年考情——知规律阐明有性生殖中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使得子代的基因型和表型有多种可能,并可由此预测子代的遗传性状。2021·湖北卷(19)、2021·山东卷(22)、2021·全国乙卷(6)、2021·全国甲卷(32)、2021·湖南卷(17)、2020·全国卷Ⅱ(32)、2019·全国卷Ⅰ(32)、2019·全国卷Ⅱ(32)必修2 P12“思考·讨论”有多对等位基因的个体举例: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产生配子的种类数Aa Bb Cc↓ ↓ ↓ 2 × 2 × 2=8种产生某种配子的概率产生ABC配子的概率为1/2(A)×1/2(B)×1/2(C)=1/8基因型C_A_B_C_A_bbC_aaB_C_aabbcc_ _ _ _表型栗色黄棕色黑色棕色白色亲本相对性状的对数F1配子F2表型F2基因型种类比例种类比例种类比例12(1∶1)12(3∶1)13(1∶2∶1)1222(1∶1)222(3∶1)232(1∶2∶1)2n2n(1∶1)n2n(3∶1)n3n(1∶2∶1)n项目表型及比例yyR_(绿圆)自交绿色圆粒∶绿色皱粒=5∶1测交绿色圆粒∶绿色皱粒=2∶1自由交配绿色圆粒∶绿色皱粒=8∶1Y_R_(黄圆)自交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25∶5∶5∶1测交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4∶2∶2∶1自由交配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64∶8∶8∶1组别杂交组合F1F21甲×乙红色籽粒901红色籽粒,699白色籽粒2甲×丙红色籽粒630红色籽粒,490白色籽粒 雌雄 1/2M1/2m2/3M1/3MM1/3Mm1/3m1/6Mm1/6mm 雌雄 1/2R1/2r1/2R1/4RR1/4Rr1/2r1/4Rr1/4rr实验亲本F1F2①甲×乙eq \f(1,4)缺刻叶齿皮,eq \f(1,4)缺刻叶网皮,eq \f(1,4)全缘叶齿皮,eq \f(1,4)全缘叶网皮/②丙×丁缺刻叶齿皮eq \f(9,16)缺刻叶齿皮,eq \f(3,16)缺刻叶网皮,eq \f(3,16)全缘叶齿皮,eq \f(1,16)全缘叶网皮组别杂交组合F1表型F1自交产生的F2的表型及个体数甲红二×黄多红二450红二、160红多、150黄二、50黄多乙圆复×长单圆单510圆单、240圆复、240长单、10长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