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70份)
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六十资源跨区域调配
展开
这是一份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六十资源跨区域调配,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时跟踪检测(六十) 资源跨区域调配一、选择题青藏高原拥有极为丰富的淡水资源,“藏水北调”工程的设想引起了社会极大的关注和争论。下面图甲为雅鲁藏布江主要水文站径流量年际变化图,图乙为“藏水北调”工程线路(设想)图。读图,完成1~2题。1.下列关于雅鲁藏布江的描述,正确的是( )A.径流量年际变化小B.常发生凌汛现象C.以地下水补给为主D.径流量从上游往下游增大2.“藏水北调”工程不会( )A.诱发沿线地质灾害B.加剧青藏地区冰川消融C.改善调入地生态环境D.提高我国水资源利用率解析:1.D 2.B 第1题,分析图甲可知,雅鲁藏布江的径流量年际变化大(如奴下水文站年径流量最大值超过900亿立方米,最小值约400亿立方米),A项错误;凌汛发生在有冰期的河流由低纬流向高纬的河段,B项错误;雅鲁藏布江上游主要的补给方式为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下游主要的补给方式为雨水补给,下游水量较大,C项错误,D项正确。第2题,青藏高原地质、地形条件复杂,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多发,该工程的建设会诱发沿线地质灾害,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该工程能增加调入地的水量,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调入地生态环境,补充缺水地区的水资源,提高我国水资源的利用率,C、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冰川消融速度主要跟气温变化有关,B项错误,符合题意。(2020·浙江1月选考)下图为我国两大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局部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3.工程Ⅰ、Ⅱ分别是( )A.南水北调、西气东输 B.南水北调、西电东送C.西气东输、南水北调 D.西气东输、西电东送4.工程Ⅰ、Ⅱ对图示地区的有利影响是( )①减轻大气污染 ②缓解能源短缺③减轻水土流失 ④缓解洪涝灾情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解析:3.D 4.A 第3题,西气东输一期工程是从新疆到上海;西电东送中线工程是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的水电送到华东地区。第4题,工程Ⅰ、Ⅱ对图示地区的有利影响可以从环境、生态、社会等角度综合分析。减轻大气污染、缓解能源短缺都是这两类型工程调配带来的积极影响。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签署了政府间《关于落实“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对接合作规划的谅解备忘录》,中国与中亚地区的合作进一步加强。下图为中亚通向中国的输气管线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5.除天然气外,我国还可以从中亚进口( )A.棉纤维、原油 B.机械设备、丝织品C.货运车辆、钢材 D.电器、电子产品6.中亚天然气资源的调入,对我国的影响有( )A.电子工业升级换代B.入境务工人员明显增加C.提升我国能源安全D.解决我国能源短缺问题解析:5.A 6.C 第5题,中亚的乌兹别克斯坦盛产棉花,且中亚地区油气资源丰富,故除天然气外,我国还可以从中亚进口棉纤维、原油,A正确。第6题,中亚天然气资源的调入可以缓解我国能源紧张的局面,提升我国能源安全,但不能解决能源短缺问题,C正确,D错误。二、非选择题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中缅油气管道是继中亚油气管道、中俄原油管道、海上通道之后中国的第四大能源战略通道,原油管道起点位于缅甸西海岸皎漂港附近的小岛马德岛,天然气管道起点在皎漂港。下图为中国、缅甸部分地区及中缅油气管道图及管线首站示意图。材料二 中缅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缅油气管道、皎漂燃气电站等先导项目和示范工程后,2021年1月中国和缅甸双方同意统筹推进皎漂、仰光新城、铁路、公路、能源等互联互通骨架建设,推动中缅经济走廊从概念规划转入实质建设阶段。(1)从皎漂港与其他地理事物的空间关系角度,分析其作为该油气管线首站的优势条件。(2)简析该油气管线从中国贵州至重庆段输送石油而非天然气的原因。(3)说明将交通作为中缅经济走廊建设重点的主要理由。答案:(1)离波斯湾近;近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邻近中国西南地区,油气输出不必绕行马六甲海峡,大大缩短了运输距离;缅甸西海岸重要港口。(2)北侧四川盆地天然气资源丰富;石油资源短缺,而市场需求量大。(3)港口建设,有利于大宗物资运输;油气管线建设有利于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铁路建设有利于长距离运输;公路建设灵活方便,有利于生产、生活资料运输;形成水陆联运通道。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广东“地下长河”解渴珠三角,该“地下长河”实为广东史上输水线路最长、受水区域最广的水资源配置工程,该工程又被称为粤“西水东调”工程。该工程西起西江干流鲤鱼洲,穿越珠三角核心城市群,东至广州、东莞、深圳。珠三角地区地下市政设施密度大、地质状况复杂,工程沿线有多处地质断裂带,输水线路将在纵深40米至60米的地下建造输水隧洞,以深层管道输水。该工程实施过程遵循“少征地、少拆迁、少扰民”的原则,并在今后的施工、运营等各环节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材料二 下图为粤“西水东调”工程线路示意图。(1)粤“西水东调”工程采用管道输水,从水循环角度阐明其优点。(2)分析粤“西水东调”工程输水隧洞建设在地下40米至60米深处的原因。(3)调水工程经常采用的管道材质有钢管材质和钢筒混凝土材质,如果你是粤“西水东调”工程管线技术人员,请选择其中一种管材并说明理由。解析:第(1)题,结合管道运输的特点,注意从水循环角度阐明优点,可从防蒸发、下渗等方面分析。第(2)题,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分析。自然方面主要从地形地质、河流特征和气候等方面分析。人文方面主要从人口、城市、维护和管理等方面分析。第(3)题,结合两种管道材质和区域特征从管内外承压能力、建设与维护成本等进行分析。答案:(1)采用封闭式管道运输,防止输水过程中水体下渗和蒸发,降低运输过程中水量的损耗;防止输水过程中水体受到二次污染。 (2)自然原因:珠三角地表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地下水位高,深埋管道能提高工程安全性与稳定性;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近地面气象条件复杂,空气湿度大,深埋管道能提高工程使用年限;珠三角河网密布,通过地表径流输水需穿越大量的河道,工程难度大。人文原因:粤“西水东调”工程途经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密度大,建筑密度高,土地资源紧缺,征地困难;珠三角浅层地下空间城市公共设施密度大,占用空间多,深埋输水管道可减少对原有设施的破坏,有利于工程后期维护和管理;节约土地资源,释放地表及浅层地下空间,供区域发展使用。 (3)钢管:珠三角为冲积平原,多为淤泥、粉砂等松散土质,地基承载力弱,钢管质量较轻;灵活性强,施工难度较小;管内承压能力强。或钢筒混凝土管:珠三角气候湿热,土壤酸性较大,钢筒混凝土管抗腐蚀能力较强;工程造价成本较低;管外承压能力强,抗震性强,维护成本较低。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课时跟踪检测(四十)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五十三区域与区域发展,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六十三资源安全及中国的能源安全,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