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70份)
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六十四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展开
这是一份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六十四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时跟踪检测(六十四) 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一、选择题(2021·宁德模拟)“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实施“藏粮于地”战略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下图为1949—2016年我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图。据此完成1~3题。1.图示期间我国粮食( )A.播种面积持续上升 B.单位面积产量持续上升C.粮食缺口不断扩大 D.总产量呈加速增加趋势2.专家普遍认为“目前我国粮食增产的环境代价太大”,主要指( )A.过度垦荒以至于荒漠化加剧B.不合理开发导致水土流失加剧C.小农经营使得粮食单产降低D.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导致耕地质量下降3.我国“藏粮于地”的有效途径有( )A.建设高标准农田 B.继续扩大耕地面积C.加大科技投入,培育良种 D.增加劳动力投入解析:1.B 2.D 3.A 第1题,读图可知,单位面积产量先加速上升后有减缓趋势,但产量一直持续上升。第2题,随着我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过度垦荒不明显,A错误;随着我国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实施,不合理开发导致的水土流失减少,B错误;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C错误;化肥农药过度使用导致的耕地质量下降是我国粮食增产的环境代价。第3题,建设高标准农田可以提高产量,从而“藏粮于地”。(2022·济南模拟)图1为我国2015—2019年粮食产量走势图,图2为我国2015—2019年粮食进口量走势图。读图,完成4~5题。4.据图可知,我国( )A.粮食总产量波动较大 B.已成为粮食净出口国C.粮食进口量总体下降 D.粮食自给率逐年上升5.为了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必须( )A.大力开垦荒地 B.减少粮食贸易C.实行计划供粮 D.切实保护耕地解析:4.C 5.D 第4题,据图可知,我国粮食产量波动较小,A错误。我国粮食进口量大,为粮食净进口国,B错误。粮食进口量波动较大,总体下降,C正确。第5题,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和根本。为了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必须切实保护耕地,D正确。(2022·南京模拟)粮食危机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为缓解粮食危机,不少国家走上了海外屯田之路。日本在海外屯田的面积已是国内耕地面积的3倍。苏丹位于非洲东北部、红海沿岸、撒哈拉沙漠东端,拥有粮食生产的区位优势,成为海外屯田的重点区域。如图为苏丹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6~8题。6.日本积极开展海外屯田的原因不包括( )A.人多地少 B.山地多、平原少C.农村人口比重大 D.经济发达7.下列关于苏丹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B.气温年较差大,有利于农作物养分积累C.光照充足,粮食品质好D.经济发达,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8.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在世界多地兴建了农业开发基地。下列地区中,最不可能成为我国海外农业开发基地的是( )A.俄罗斯 B.沙特阿拉伯C.泰国 D.澳大利亚解析:6.C 7.C 8.B 第6题,日本积极开展海外屯田是因为日本经济发达却人多地少,且山地多、平原少。日本城镇化水平高,农村人口比重小,故选C。第7题,苏丹热带草原气候区面积广,湿季降水较多,水资源较充足,A错误。苏丹位于热带,气温年较差小,B错误。苏丹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区,光照充足,粮食品质好,C正确。苏丹经济欠发达,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也有待提高,D错误。第8题,沙特阿拉伯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耕地面积小,农业发展自然条件较差,不适合建设农业开发基地,故选B。二、非选择题9.(2021·辽宁高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水稻是我国三大主粮之首,全国的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其中东北地区贡献较多。南方水稻主产区通过改良品种,提升口感和品质,扩大了市场占有率。据调查,近年来黑龙江省水稻生产成本和价格均高于江苏省,但仍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同时黑龙江省的水稻生产也面临着日益加大的水土资源压力,表现为农业灌溉用水量大,主要依赖地下水,地下水的开采比例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及长期的土地高强度利用,部分耕地质量下降。如图为2001—2017年东北地区不同海拔区间耕地面积和水稻增加面积占比统计图。(1)分析东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扩张的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2)分析黑龙江省和江苏省水稻价格存在差异的原因。(3)针对黑龙江省水土资源压力,提出该省水稻种植业的发展对策。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水稻增加面积的占比海拔0~60米 最高,海拔300~500米最低。总体来看,随着海拔的增加,水稻增加面积的占比呈减小趋势,说明其受地形影响;水稻需水量较大,受水源影响,海拔较低处水源丰富,便于灌溉。第(2)题,可从气候、土地、水源、稻米品质等方面分析。第(3)题,针对黑龙江省水资源压力,可加大科技投入,培育耐旱的水稻品种,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针对土地资源压力,可增施生物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等。答案:(1)随着海拔增加,水稻增加面积的占比呈减小趋势,在海拔0~60米占比最高,海拔300~500米占比最低。影响因素:地形、水源。(2)黑龙江复种指数低,单位面积土地的水稻总产量小;灌溉用水、提高土壤肥力等农业生产成本高;黑龙江水稻品质更好。(3)培育耐旱的水稻品种;增施生物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2021年6月25日为第31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材料二 我国耕地数量变化图。材料三 我国省级行政区人均耕地差异分布图。(1)根据材料二及我国人口变化的特点,分析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的变化,以及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2)要解决材料三中a地区粮食生产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3)说明b、c、d三省人均耕地数量少的共同原因。答案:(1)人均耕地面积呈下降的趋势。原因:人口快速增长;非农业建设用地增长迅速,占用耕地,使耕地面积减少。 (2)植树造林;保护湿地(保护沼泽);保持土壤肥力(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用养结合)。 (3)山地、丘陵比重大(平原比重小);人口密度大;非农业用地比重大(城镇化水平高)。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天津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专题板块练 37中国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提高我国粮食单产的可行性措施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项训练: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45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