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时作业4构造地貌的形成含答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37183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时作业4构造地貌的形成含答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37183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岩石圈物质循环同步训练题
展开构造地貌的形成
1.图中A,B,C,D四地,属于背斜构造的是( )
A.A B.B C.C D.D
2.读某区域岩层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甲处的地质构造是()
A.断层 B.向斜 C.背斜 D.褶皱
(2)图中甲处地貌是()
A.平原 B.山岭 C.山谷 D.高原
3.读我国某局部地区地层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岩层正常情况下由老到新的顺序为(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②①③④ D.④③②①
(2)图中乙处是()
A.因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向斜山
B.因两侧甲、丙陷落而相对高出的块状山
C.因顶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块状山
D.因岩层隆起上升前成的背斜山
4.图2为某地岩层与地质构造剖面图,图中岩石为不同地质时期形成的沉积岩。据此完成问题。
(1)图示地质构造类型是()
A.断裂 B.裂谷 C.断层 D.褶皱
(2)在地壳运动中,甲、乙、丙、丁四大岩块呈下降状态且下降幅度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5.读美国马里兰州某山包图,回答1—2题。
(1)该山包属于( )
A.背斜山
B.向斜山
C.断块山
D.火山
(2)图中地貌的成因是( )
A.背斜顶部受张力,海浪侵蚀作用强
B.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外力侵蚀
C.岩浆岩坚硬,不易被外力侵蚀
D.地壳水平挤压过度,岩层破碎
6.读地质构造简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中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乙地向斜成山
B.乙地背斜成山
C.甲地向斜成谷
D.丙地背斜成谷
(2)使图中甲处形成谷地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地壳运动
B.侵蚀作用
C.沉积作用
D.火山活动
7.读图,完成1~2题。
(1)从成因上看,山地M属于( )
A.背斜形成的褶皱山 B.向斜形成的褶皱山
C.断层形成的断块山 D.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
(2)下列山地中,成因和图所示不同的是( )
A.庐山 B.喜马拉雅山 C.华山 D.泰山
8.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地质构造剖面图上,A处地质构造为 ;B处地质构造为 ;
(2)甲、乙、丙三个村庄中, 村为旅游胜地,因这里的喀斯特地貌风景优美。最不可能发现化石的是 村。
(3)在野外勘采中A、B、C三处, 是良好的储油构造, ____有利于储存地下水。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背斜是岩层向上弯曲的地貌部分,据图选D。
2.答案:(1)B;(2)B
解析:(1)根据岩层新老关系,图中甲处的岩层中间新,两翼老,地质构造是向斜,B正确;断层处岩层有明显错动和位移,但甲处没有,A错误;背斜岩层中间老,两翼新,C错误;褶皱包括背斜、向斜构造,D错误。
(2)结合经纬度判断,图示地区山河相间分布,应位于横断山区,根据河流流向判断,图中甲处是河流分水岭,故甲处地貌是山岭,B正确,C错误;横断山区两河间没有高原和平原,A、D错误。
3.答案:(1)C;(2)A
解析:(1)本题考查岩层新老顺序判断。正常情况下,沉积岩层是一层一层沉积下来的,所以越往下的岩层越老,越往上的岩层越新,所以岩层从下到上的顺序即为从老到新的顺序,C正确。
(2)本题考查构造地貌的判断。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部位,由于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所以形成了山岭,A正确。
4.答案:(1) C;(2)D
解析:(1)根据图示有不同岩层存在,且岩层之间有错位分布的特点判断,图示地质构造类型为断层构造。选项C正确。
(2)结合上题结论,a为上覆岩层,形成年代最晚,丁处只存在a岩层和以下较新岩层, 却地势较低,说明较老岩层已陷落下去,我们只能看到形成年代较晚的a岩层及以下岩层,说明该岩块陷落幅度较大。选项D正确。
5.答案:(1)B;(2)B
解析:(1)图中山包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山。
(2)图中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外力侵蚀,从而形成山岭。
6.答案:(1)A;(2)B
解析:(1)根据岩层形态可判断,乙地为向斜,从地形上看,乙地为山地。
(2)甲处为背斜构造,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岩石破碎,常被侵蚀成谷地。
7.答案:(1)C; (2)B
解析:(1)M为断层活动中抬升形成的断块山。故选:C。
(2)喜马拉雅山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褶皱山。故选:B。
8.答案:(1)背斜; 向斜;
(2)甲; 丙;
(3)A; B
解析:(1)A岩层受水平挤压向上隆起,形成中心岩层老两翼岩层新的构造;B岩层受水平挤压向下弯曲,形成中心岩层新两翼岩层老的构造;C处断裂面两侧岩层沿断裂面有明显的错动和位移。
(2)甲处岩层为石灰岩,石灰岩受流水溶蚀作用形成喀斯特地貌;丙村下岩层是花岗岩,是岩浆岩,化石只存在于沉积岩中。
(3)A处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气结构;B处向斜,有利于地下水的补给;断层处地壳不稳定,不宜建设大型工程。B处向斜区域煤层不易受侵蚀而保留下来,A处背斜被侵蚀而没有煤层。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构造地貌的形成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构造地貌的形成课后作业题,共6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构造地貌的形成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构造地貌的形成课后测评,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第二节 构造地貌的形成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第二节 构造地貌的形成同步达标检测题,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