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岩石圈物质循环精品达标测试
展开2021-2022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一配套测试答案03
(地壳物质循环)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B | D | C | D | C | B | C | C | C | A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C | D | B | A | B | C | B | C | A | D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C | A | B | A | C | C | B | A | A | B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B | C | C | C | A | A | B | C | D | D |
1.大理岩属于变质岩,①为喷出型岩浆岩,④⑤具有明显的层理结构,属于沉积岩。②表示岩浆活动,③岩石是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发生了变质,属于变质岩,故选B。
2.④⑤均属于沉积岩,⑥为断层,使两侧岩层发生了错位,根据岩层上下关系可知,④在⑤下部,④的形成早于⑤,AB错;该地先发生岩浆活动②,接着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形成的变质岩③;之后上部接受沉积形成先后形成岩层④和⑤,之后发生断层⑥;岩浆活动①将所有岩层切穿,其形成最晚,所以由老到新的顺序为②③④⑤⑥①,因此由新到老的顺序依次为①⑥⑤④③②,故选D。
3.形成鬼手岩的岩石属于沉积岩。图中③是碎屑物固结成岩作用形成的,属于沉积岩。C正确,①是岩浆岩、②是变质岩、④是岩浆。ABD错误,故选C。
4.鬼手岩的形成过程:沉积成岩约4 亿年前,当地发生了受流水沉积作用,形成了冲积平原及三角洲,后经过长期的地质作用,固结形成水平岩层。随后的地壳运动,使得水平岩层褶皱,背斜顶部由于张力作用出现裂隙、节理、断层作用,经过地壳抬升,出露海面。再经风化侵蚀,风化及流水侵蚀沿节理发生,形成“手指”;海浪不断侵蚀岩石底部,形成“手腕”。D正确,ABC错误,故选D。
5.岩浆只能直接形成岩浆岩,岩浆岩只有岩浆冷却凝固作用才能形成,据图可知⑦⑧箭头错误,C符合题意。其余箭头表示均正确,ABD不合题意。故选C。
6.只有沉积岩含有化石,B正确。岩石的变质作用需要高温高压的条件,变质岩不含有化石,A错。岩浆岩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不含有化石,CD错。故选B。
7.读图可知,岩溶通道主要形成于石灰岩中,即石灰岩被溶蚀形成,一般多形成于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区,C正确,温度低、降水少,会抑制喀斯特地貌的发育,ABD错误。故选C。
8.图中主要有两类岩石:石灰岩和砂岩。在变质作用(一定高温高压)下,石灰岩会变质成大理岩,①正确。砂岩会变质成石英岩,③正确。页岩变质形成板岩,该地无板岩,②错误。花岗岩变质形成片麻岩,该地无花岗岩,④错误。 C①③正确,ABD错误。故选C。
9.一般下面的沉积岩先沉积、上面的后沉积,故①②③④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为④③②①;⑤岩浆岩穿过了④③②①岩层,则⑤形成年代更晚;⑥岩浆岩穿过了⑤岩层,说明⑥形成年代晚于⑤。故图中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为④③②①⑤⑥,故选C。
10.由于岩浆具有很高的温度,故岩浆运动过程中,会使接触处的岩石因高温高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因此石灰岩①与⑤接触地带易变质形成大理岩。故选A。
11.读右图可知,该地貌地势大致中部高四周低,在海拔1000~1006m处等高线不连续(等高距应为2,但这里两条等高线相差6),说明该地貌存在镂空处,且顶部向内略微凹陷,其形态最接近蘑菇,C正确。该形态与调锥、洼地以及柱状等差异较大,ABD错误。故选C。
12.从图像可以看出,该地貌体积变小,地势及坡度有所变化,且海拔在1000米以上。可能受风力侵蚀作用,下部受风力磨蚀等作用镂空,D正确。海拔高,为海浪侵蚀的可能性小,C错。图示的地质作用应为外力作用的表现,与内力作用无关,排除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AB错。故选D。
13.由上题结论可知,该地受风力侵蚀较强,应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我国西北地区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强,温差大,B正确。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冬冷夏热,降水稀少,气候的大陆性强,ACD错。故选B。
14.
读图可知,该河流因受断层水平活动发生过流向变化,③为当前河流冲积扇,①②反映的是东北→西南流向的河段形成过程中不断向西南移动形成的冲积扇,所以形成先后顺序应为①②③,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5.通常,活动断裂或断层对河流流向、河道迁移、河流袭夺、河床剖面以及河流水系布局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图中该河流流向发生了几乎90°的转折,转折处河流大致沿着断层线走向,说明该河段在发育过程中受到断层水平移动影响,改变河流流向,B正确;褶皱相间沉积、河流洪灾频繁、河流侵蚀增强一般不会导致河流流向发生变化,ACD错误;故选B。
16.冲积扇的范围大小,主要与沉积物供给量、气候因素、物质来源区与堆积区的地形条件有关。根据材料可知,涪江龙门山前多个冲积扇所在地区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龙门山前地带,地形坡度相差不大,植被覆盖也相差无几,AB错误;侵蚀时间都集中在夏季,但在冲积扇②形成时期可能因降水量较大,河流水位较高,流量较大,流速较快,流出山口后流程较远,从而导致该冲积扇范围大;其次,该时期内可能由于流速快,侵蚀强烈,且泥沙物质沉积时间较长,从而导致该冲积扇厚度大,C正确,冲积扇最终形成是沉积作用为主,D错误;故选C。
17.由等高线分布可知,等高线凸向高处,故地形为山谷,CD错误;XY方向为山谷,由山谷向两侧,该同一岩层的埋藏深度变浅,说明岩层在山谷处向下弯曲,为向斜谷,A错误、B正确。故选B。
18.由等高线分布可知,由X到Y方向,地势升高,同一岩层的埋藏深度增加,说明同一岩层海拔降低,D错误、C正确;由M到N,经过山谷,最低处更接近M一些,B错误;结合上题判断,该山谷为向斜谷,同一岩层应呈向下弯曲形态,A错误。故选C。
19.由经纬度,以及“甲、乙两地东西两侧板块不同”,可判断甲、乙位于南回归线,且甲位于南极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乙为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A正确,BCD错误。故本题选A。
20.乙处为消亡边界,具体来说是位于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处,应为海沟,D正确;海岭出现在生长边界,A错误;海盆应位于大洋中部,此处离大洋中部较远,B错误;大陆架水深较浅,此处为板块消亡边界,水深较深,C错误。故本题选D。
21.由图中地形剖面图可知,①处为火山,②为海沟,④为海岭,地壳不稳定,ABD错误;②海沟、④海岭之间为一板块,③位于板块内部,地壳最稳定,C正确。故选C。
22.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可知,②为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马荣火山在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的西侧,马荣火山位于亚欧板块上,A正确、C错误;②为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马荣火山在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的西侧,D错误;北半球的印度洋板块在90°E以西,马荣火山离印度洋板块较远,B错误。故选A。
23.
台湾岛纬度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纬度比①高,A错误;②为海沟,为大洋板块的俯冲消亡地带,B正确;③处为海盆,海水较深,生物量小,不利于油气形成,C错误;④为海岭,为板块张裂地带,D错误。故选B。
24.
山麓冲积扇是因为山区河流流出山口后,地势变得平坦,水的流速迅速下降,导致泥沙沉积,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该图显示河流由A地流向B地,故A地颗粒较B地大,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5.
图中有沙漠,说明位于我国西部内陆地区,图中湖水收入来自河水,湖水支出是蒸发,河水将周边地区盐分带入湖泊,水分被蒸发,盐分在湖泊中聚集,故为咸水湖,且受河水补给的影响,夏季水量大,水面大;冬季水量少,水面小,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6.
地球内部由表及里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岩浆发源于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故C正确,A、B、D错误。
27.富埃戈火山位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故B正确,A、C、D错误。
28.向斜的岩层向下弯曲,中间槽部地层较新,两翼地层较老。由图可知,①地地层符合向斜的特征,A正确。②地岩层向上弯曲, 中心部分岩层老,两翼岩层新,为背斜,B错误。③地断层两侧有一定的相对位移,两侧低,中间高的,为地垒,C错误。④地右侧看不出岩层的相对位移,不能确定地质构造的类型,D错误。故选A。
29.
图中断层切断褶皱,由①地岩层的分布可知,该褶皱是在a地层后形成,故图中断层应该形成于a地层形成之后,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0.
根据板块分布特征可判断,①为非洲板块;②为亚欧板块;③为印度洋板块。①②③表示的板块依次是非洲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B正确,故选B。
31.
图中a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处,为两板块的相向运动;b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处,为两板块的相离运动。a—相向运动,b—相离运动,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2.
地形倒置是指地表起伏与地质构造起伏相反的现象。图中甲为断层,乙为背斜谷,丙为向斜山,丁为单斜山,故属于地形倒置的是乙和丙,故答案选C。
33.
根据图中岩层弯曲方向可判断,最高峰从地质构造上看属于向斜山,A错;甲处为断层,容易渗漏,且地质不稳,不适合选为水库坝址,B错;乙处为背斜,呈拱形,结构稳定,适合开凿隧道,C对;地壳最不稳定的是岩层断裂处的断层,D错。故答案选C。
34.
浙江舟山群岛的普陀山有一块著名的“金刚宝石”,据考证该岩石是地质时期岩浆在地下冷凝形成,因此“金刚宝石”最可能属于花岗岩,所以C正确。
35.
浙江舟山群岛的普陀山有一块著名的“金刚宝石”,看似摇摇欲坠,实则稳如磐石,“金刚宝石”景观形成过程中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海浪侵蚀,所以A正确。
36.
从图片及文字信息可以看出,该处石块大小不等、棱角较分明,不符合流水沉积和风力搬运作用,BD错误。由于浙江纬度较低、无海拔较高山地,且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主要是U形谷、冰斗、角峰等地形,排除冰川作用,C错误。可以推测该地是崩落作用造成的石块堆积,而崩落作用是指岩石块体以急剧快速的方式与基岩脱离、崩落、沿斜坡滚滑并在坡脚堆积的整个过程。崩落作用是一种最为常见的重力地质作用,也是物理风化作用的表现之一。A正确。故选A。
37.由所学知识可知,有层理构造的一般是沉积岩,A错误。变质岩具有板状构造,B正确。若由砾石组成的,则是沉积岩,C错误。有气孔构造的,一般为喷出岩,D错误。故选B。
38.读图可知,图中华山岩体相对上升,两侧岩体相对下降,满足断层断裂和错位的两个特征,地质构造应为断层,C正确。背斜向斜是岩层发生水平弯曲的现象,图中没有水平弯曲的现象,A、B错误。图中无法体现塌陷,D错误。故选C。
39.由材料可知,华山由花岗岩构成,而花岗岩为侵入岩,因此首先应该是岩浆侵入,然后是断裂使地块相对上升形成地垒,形成华山,下降岩体形成地堑,在渭河流水堆积作用下,形成渭河平原,选D。
40.
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①处是向斜,A错误。②处是岩浆侵入形成的岩浆岩,B错误。④、②、①岩层相比,①先形成,②④后形成,C错误。⑥处是背斜构造,①处是向斜构造,修建隧道最好选择在背斜处,这样结构稳定,便于施工,D正确。故选D。
41.(1)地壳运动产生的水平挤压力。 沉积(或外力)作用。
(2)背斜、向斜、断层。
(3)甲,乙。
【详解】
(1)甲、乙两处岩层发生弯曲变形,是地壳运动作用的结果,岩层受水平挤压形成;丙处为地表松散的堆积物,是沉积作用的结果。
(2)甲处岩层形态呈现出向上拱起,为背斜;乙处岩层形态呈现出向下弯曲,为向斜;丁处岩层发生断裂,并沿断裂面两侧岩块发生了显著相对位移,为断层。
(3)由于密度的差异,密度较小的石油和天然气处在背斜构造的顶部,密度较大的水处在向斜构造的槽部。
42.
(1)流水搬运泥沙堆积,形成河漫滩;黄河北岸基岩断裂抬升,河流继续向下侵蚀,河漫滩出露地表,形成阶地;阶地平坦,洪水搬运泥沙沉积,形成中部洪积层;最后风力沉积形成黄土层。
(2)方向:自北向南。依据:沉积层北厚南薄;沉积物颗粒北粗南细。
43.(1)如下图所示。
(2)地壳运动形成断层,断层线处岩石破碎,易被风化、侵蚀、搬运,形成沟谷,沟谷内雨水汇集形成洪流,洪流不断下蚀,当沟谷深及地下含水层时,地下水开始汇沟谷,获得了稳定的地下水补给,从而发育成河流。
(3)北侧颗粒物较小。北侧河流主要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颗粒小;河流流程长,落差小,流速慢,泥沙搬运能力弱,故沉积物颗粒小。
44.(1)绘图时应注意:用虚线将两侧相同岩层连接起来,表示缺失岩层,至少绘出P2,T1、T2岩层之间的两条虚线,虚线向右上方弯曲,所绘岩层与原岩层的弯曲方向大体一致即可。
(2)飞来峰不仅造型独特,而且成因复杂。所以具有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和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开发与保护飞来峰要从防范自然灾害和开发破坏两方面来考虑。自然方面,由于地处多断层的区域,要注意防范地质灾害,要注意保护游客安全;在开发时,配套设施应与自然构景相协调,注意不能破坏整体景观;通过对飞来峰成因进行讲解,开展科普宣传,提高知名度;合理规划开周边其他旅游资源,增强旅游资源集群性;改善交通运输条件等。
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专题测试试题:10 地壳物质循环: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专题测试试题:10 地壳物质循环,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读图,回答,某一岩层是由粘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专题复习】湘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2——期末备考专题02:地壳物质循环和内力作用: 这是一份【期末专题复习】湘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2——期末备考专题02:地壳物质循环和内力作用,文件包含期末专题复习湘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2期末备考专题02地壳物质循环和内力作用解析版docx、期末专题复习湘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2期末备考专题02地壳物质循环和内力作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精品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精品达标测试,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