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22. 文言文二则(同步练习)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337154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22. 文言文二则(同步练习)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337154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22. 文言文二则(同步练习)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337154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22. 文言文二则(同步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22. 文言文二则(同步练习),共12页。
22. 文言文二则(同步练习)-六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一.汉字书写(共1小题)1.认真书写下面的生字,注意它们的结构特点。二.填空题(共2小题)2.给下面的字换偏旁,变成新字,并各组一个词语。 江(江水)红(红色)弦 破 峨 3.看拼音,写词语。 gǔ qín zhī yīn jué xián 三.选择题(共6小题)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A.巍巍乎若太山 天涯若比邻 B.好书画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C.今乃掉尾而斗 家祭无忘告乃翁 D.处士笑而然之 心下不以为然5.对“知音”一词的正确理解是( )A.能弹出美妙乐曲的人。 B.理解自己的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 C.会弹琴的人。 D.对音律有研究的人。6.句子停顿不恰当的一句是( )A.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 B.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C.伯牙/所念,锺子期/必得之 D.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7.下面加粗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尤所爱(特别) B.今乃掉尾而斗(却) C.谬矣(错误) D.处士笑而然之(这样)8.下面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B.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C.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9.《伯牙鼓琴》的故事在我国古诗中常有提及,下列诗句中与这个故事无关的一项是( )A.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 D.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四.语言表达(共2小题)10.仿写句子。例: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1)伯牙鼓琴,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 !”(2)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锺子期曰:“善哉, !”(3)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锺子期曰:“善哉, !”11.在下面的横线上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1)伯牙鼓琴 锺子期听之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锺子期曰 善哉乎鼓琴 巍巍乎若太山 (2)一日曝书画 有一牧童见之 拊掌大笑 曰 此画斗牛也 牛斗 力在角 尾搐入两股间 今乃掉尾而斗 谬矣 五.连线题(共1小题)12.将字或词语与其正确的解释用线连起来。绝弹峨峨认为鼓擅长洋洋好像日断绝若高善说谓广大六.翻译(共5小题)13.解释下列加点词。处士笑而然之 14.解释句子。你认为文中的牧童有怎样的性格? 15.说一说下列词语的意思。伯牙绝弦: 知音: 16.用自己的话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巍巍乎若太山。 17.解释下列加点词。古人云 七.文言文阅读(共2小题)18.课外阅读。管鲍知音 昔时,齐国有管仲,字夷吾;鲍叔,字宣子,两个人自幼时以贫贱结交。后来鲍叔先在齐桓公门下信用显达,举荐管仲为国相,位在己上。两人同心辅政,始终如一。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所以古今说知心结交,必日“管鲍”。(1)这篇文章讲的是 和 之间的故事。(2)管仲是如何成为齐桓公的国相的?(3)管仲列举了哪几件事说明鲍叔是自己的知音?19.伯牙绝铉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1)在这首伯牙追悼知音锺子期的诗歌中,和“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意思一样的诗句是 ;最能表达伯牙痛失知音后的心情的诗句是 。(2)解释下列诗句的意。①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②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3)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八.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20.课外阅读。歌女韩娥 春秋时期,韩国有一个民间女歌手,人们都称她韩娥。韩娥不但人长得漂亮、嗓音优美,而且她在歌声中倾注着全部感情,因此她的歌声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她唱起欢快的歌,人们跟她一起高兴;她唱起悲伤的歌,人们跟她一起落泪。 一次,韩娥从韩国来到齐国,在经过齐国都城临淄时,她带的干粮吃完了,就在都城的雍门卖唱求食。她那动听的歌声吸引来了一大批听众,人们把她围得水泄不通,一个个听得出了神。韩娥唱罢,人们纷纷解囊。韩娥用卖唱的钱买了吃的,填饱了肚子便离开了。但听过她歌声的人都觉得她那动听的歌声还在梁间回绕,一连好几天都没消失。 当天,韩娥住进附近一家旅馆,旅馆中有人欺侮她。她便拖着长声哀哀地哭,哭声似泣似诉,附近不管是年老的,还是年轻的;不管是男的,还是女的,都一片悲苦,相对流泪,吃不下饭。他们发现韩娥已经走了,急忙把她追回来,一起谴责了那个欺负她的人,并要她再为大家唱几支歌。韩娥推却不过雍门居民们的盛情,就为大家引吭高歌。男女老少听了,都情不自禁地拍着手跳起舞来,把先前的悲哀忘得一干二净。韩娥唱完歌,雍门的居民们凑了不少路费,送韩娥上路。 后来,雍门的人就经常唱韩娥唱的那几支歌,天长日久,雍门的人就越来越喜欢唱歌了。(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①水泄不通: ②情不自禁: (2)用一个成语概括选文第2自然段的内容。 (3)选文第 自然段具体表现了韩娥歌声强烈的感染力。(4)从写法上看,选文主要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22. 文言文二则(同步练习)-六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汉字书写(共1小题)1.【解答】故答案为:二.填空题(共2小题)2.【解答】故答案为:琴弦 炫 炫耀破败 波 波浪巍峨 鹅 白鹅3.【解答】答案为:鼓琴 知音 绝弦三.选择题(共6小题)4.【解答】A.两个“若”都是“像”的意思。B.两个“好”都读hào,都是“喜爱”的意思。C.第一个“乃”是“却”的意思,第二个“乃”是“你,你的”的意思。D.两个“然”都是“对,是”的意思。故选:C。5.【解答】“知音”多指知己,有共同语言的人。故选:B。6.【解答】A、C、D正确B.错误,“兮”语气词,相当于“啊”,与“洋洋”结合紧密,应该划在一起。善哉,洋洋兮/若/江河!故选:B。7.【解答】戴嵩画牛原文: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斗牛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 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译文: 四川有个杜处士,喜爱书画,他所珍藏的书画有几百种。其中有一幅是戴嵩画的牛,尤其珍爱。他用锦缝制了画套,用玉做了画轴,经常随身带着。有一天,他摊开了书画晒太阳,有个牧童看见了戴嵩画的牛,拍手大笑着说:“这张画是画的斗牛啊!斗牛的力气用在角上,尾巴紧紧地夹在两腿中间。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是摇着尾巴在斗,错了!”杜处士笑笑,感到他说得很有道理。 古人有句话说:“耕种的事应该去问农民,织布的事应该去问女佣。”这个道理是不会改变的呀!A、B、C、D都出自苏轼《书戴嵩学画》。A.正确;B.正确;C.正确;D.“处士笑而然之”意思是杜处士笑了笑,感到他说得很有道理。“之”的意思是“他说的话”。故:D错误。故选:D。8.【解答】首先要根据课文内容了解句子的大致意思,是短语,可按词性划分,否定词要断开,还有主谓语间也来断开。“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四川境内有个姓杜的隐士,爱好书画。根据句意划分为: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故C的朗读划分是不正确的。故选:C。9.【解答】A、C、D内容都与这个故事有关。B选项与这个故事无关。“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唐代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意思:只要有知心朋友,四海之内不觉遥远。即便在天涯海角,感觉就像近邻一样。故选:B。四.语言表达(共2小题)10.【解答】(1)志在流水,应是像江河的声音。(2)志在清风,应该是像听到风的声音。(3)志在明月,应该是像看到月亮。故答案为:(1)峨峨兮若江河;(2)峨峨兮若风声;(3)峨峨兮若月亮。11.【解答】(1)结合句子: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逗号用来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陈述句句末用句号,说话人在前,用冒号、引号。(2)结合句子:一日曝书画,而一牧童见之,拊掌见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逗号用来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陈述句句末用句号,说话人在前,用冒号、引号。故答案为:(1)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2)一日曝书画,而一牧童见之,拊掌见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五.连线题(共1小题)12.【解答】根据课文《伯牙绝弦》作答即可。“乃破琴绝弦”于是,他坚决地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破了,挑断了琴弦。绝,弄断。“终身不复鼓”终生不再弹琴,鼓,弹。“锺子期曰”锺子期说,曰,说。“伯牙善鼓琴”伯牙擅长弹琴,善,擅长。“峨峨兮若泰山”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峨峨,高。“洋洋兮若江河!”宛如一望无际的江河在我面前流动!洋洋,广大。“洋洋兮若江河!”宛如一望无际的江河在我面前流动!若,好像。“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伯牙就此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他的知音了,谓,认为。故答案为:绝﹣﹣弄断。鼓﹣﹣弹。曰﹣﹣说。善﹣﹣擅长。峨峨﹣﹣高。洋洋﹣﹣广大。若﹣﹣好像。谓﹣﹣认为。六.翻译(共5小题)13.【解答】出自《书戴嵩画牛》,这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所作的一篇散文。意思是:杜处士笑笑,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然:认为对。故答案为:认为对。14.【解答】《书戴嵩画牛》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篇散文。用简单的手法叙述了一件事情,并讽刺了凭空想像的外行人。从: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可知,牧童有着认真观察事物,敢于挑战权威的性格。故答案为:牧童有着认真观察事物,敢于挑战权威的性格。15.【解答】答案为:伯牙因为子期死了,就把琴摔碎,再也不弹琴。比喻知己丧亡后,弃绝某种专长爱好,表示悼念。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16.【解答】“巍巍乎若太山。”原文出自《吕氏春秋•本味》。意思是就如同巍峨的太山(屹立在我的面前)。故答案为:如同巍峨的太山。17.【解答】出自《书戴嵩画牛》,这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篇散文。意思是:古人说。云,说。故答案为:说。七.文言文阅读(共2小题)18.【解答】(1)考查了对文章人物的筛选。从“昔时,齐国有管仲,字夷吾;鲍叔,字宣子,两个人自幼时以贫贱结交”可知答案。(2)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举荐管仲为国相”可知答案。(3)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从“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可知列举的几件事有: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故答案为:(1)管仲 鲍叔;(2)鲍叔推荐管仲成为首相。(3)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吾幽囚受辱,鮑叔不以我为无耻。19.【解答】(1)考查学生对本文内容的掌握。“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意思是把心爱的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与“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的含义形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意为这首曲子永远都不会再弹起了,这把三尺的琴陪你一起死。从“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可知,最能表达伯牙痛失知音后的心情的诗句是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2)考查学生对句子含义的理解。“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的意思为来时多么欢乐,离去为什么如此痛苦,连江边升起的云彩都发愁。注意平时对词组含义的积累与识记。“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的意思为这只乐曲已经结束,不能再弹起,为了知音,宁愿摔掉这三尺长的瑶琴。(3)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感悟能力。意思正确即可。例: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故答案为:(1)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2)①来时多么欢乐,离去为什么如此痛苦,连江边升起的云彩都发愁。②这只乐曲已经结束,不能再弹起,为了知音,宁愿摔掉这三尺长的瑶琴。(3)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八.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20.【解答】(1)考查了解释词语的能力。①“水泄不通”像是连水也流不出去。形容拥挤或包围的非常严密。②“情不自禁”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2)考查了用词语概括选文第2自然段的内容的能力。短文第2自然段写雍门卖唱求食,她那动听的歌声吸引来了一大批听众,听过她歌声的人都觉得她那动听的歌声还在梁间回绕,一连好几天都没消失。用词语来概括就是“余音绕梁”。(3)考查了对短文内容的掌握情况。短文主要讲了春秋时期韩国的民间女歌手韩娥,歌声非常动听,人们听了她的歌声都会觉得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第三自然段通过具体描写韩娥的歌声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她唱悲伤的歌时如泣如诉,听的人都会一片悲苦,相对流泪,吃不下饭;如果她唱欢快的歌,男女老少听了,都情不自禁地拍着手跳起舞来,把先前的悲哀忘得一干二净。(4)考查了对短文写作手法的掌握情况。选文主要描写了韩娥的歌声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听过她的歌声,都会觉得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如果她唱悲伤的歌,的人都会一片悲苦,相对流泪,吃不下饭;如果她唱欢快的歌,男女老少听了,都情不自禁地拍着手跳起舞来,把先前的悲哀忘得一干二净。这种写法主要是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故答案为:(1)①像是连水也流不出去。形容拥挤或包围的非常严密;②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2)余音绕梁;(3)三;(4)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