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6 陶罐和铁罐练习题
展开6.《陶罐和铁罐》B卷·能力提升
1.想一想,选一选,在正确的汉字下画上“ ”
(淘 陶) 罐 (捧 棒) 起 羞 (趾 耻)
(娇 骄) 傲 (脑 恼) 怒 废 (虚 墟)
(尘 尖) 土 (察 擦) 车 价 (植 值)
【答案】陶 捧 耻
骄 恼 墟
尘 擦 值
2.判断正误。
【小题1】铁罐有足够的资本骄傲,它看到了自己的优点。( )
【小题2】铁罐没有道理骄傲,因为它没有正视自己的短处,也没有发现陶罐的长处。( )
【答案】【小题1】×
【小题2】√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人惊讶地说,“哟,这里有一个罐子!”
B.“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
C.“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儿,千万别把它碰坏了。”
【答案】B
【详解】
本题考查对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 认真观察选项给出的句子,我们可以发现这三句话是人物说话的三种常用形式:①说话人在前;②说话人在后;③说话人在中间。A项中“说”后应该用冒号,C项中“说”后应该用逗号,B项的标点符号完全正确。本题选B。
4.下面对这篇寓言的分析正确的是( )
A.铁罐结实耐用,但易生锈;陶罐美观耐腐,但易破碎。
B.时间越长,陶罐的价值就越大。
C.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答案】C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陶罐和铁罐》是一则有趣的神话故事。
B.课文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发展,塑造人物形象。
C.陶罐和铁罐的表现不同,最后的结局也不同。
【答案】A
【详解】
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作品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A:《陶罐和铁罐》是一则有趣的寓言故事。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
6.《陶罐和铁罐》告诉我们( )
A.拥有谦虚的品质,就能获得人们的赞美。
B.要善于倾听别人的劝告,诚恳地接受别人的意见,只有这样才有存在的价值。
C.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答案】C
【详解】
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作品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7.填空
( )的铁罐 ( )地问 ( )的尘土 ( )地说
( )的陶罐 ( )地回答 ( )的堆积物 ( )地叫起来
( )并论 ( )理会 ( )流逝 ( )覆去
( )相处 ( )干净 ( )动手 ( )美观
【答案】 骄傲 傲慢 厚厚 惊讶 谦虚 谦虚 厚厚 高兴 相提 不再 时间 翻来 和睦 清理 立即 朴素
【详解】
本题考查对词语搭配的掌握,在日常学习中注意积累与识记。本题中要注意“的”前面的修饰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结构方式一般为:形容词+的+名词。“地”前面的修饰语一般是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方式一般为:副词+地+动词。
8.填空题
(1)许多年代过去了,人们掘开________,发现了那只陶罐。人们________陶罐,倒掉里面的________,________,和它当年在御厨的时候________,朴素,________。一个人说:“小心点,千万________,这是________的东西,很有________。”
(2)这则寓言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________,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________,铁罐却化为________,不复存在。
【答案】 厚厚的积物 捧起 泥土 擦洗干净 一样光洁 美观 别把它碰坏了 古代的东西 价值的 坚硬 文物 泥土
【详解】
这道题考查学生对所学课文内容的识记,如果记不清,学生需要在日常学习中加强复习巩固。《陶罐和铁罐》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9.在文中找几个近义词或反义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近义词
谦虚─虚心 和睦─友好 懦弱─软弱 荒凉─荒芜 朴素─朴实
反义词
谦虚─骄傲 懦弱─刚强荒凉─繁华朴素─华丽
10.认真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陶罐和铁罐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 )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 )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 )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 )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小题1】根据文章内容,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描写神态的词语。
【小题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相提并论:_____
【小题3】仿写句子。
……是……不是……
________________
【小题4】铁罐认为自己( ),陶罐一碰就会( ),所以觉得陶罐不能和它“相提并论”;而陶罐则认为它们生来就是( ),并不是( ),所以不想与铁罐争吵。
【小题5】“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事实真的铁罐所预言的那样吗?如果当时你在场,你会对铁罐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小题1】傲慢 谦虚 轻蔑 恼怒
【小题2】把不同的人或事不加区别地放在一起谈论或同等地看待。
【小题3】她这么说是善意的谎言,而不是真正的欺骗。
【小题4】 很坚硬 破碎 盛东西的 来互相碰撞的
【小题5】不是的。我会说:你容易生锈。
【分析】
【小题1】
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识记。
本题根据课文内容填入描写神态的词语即可。
傲慢:轻视别人,对人没有礼貌。
谦虚:虚心,不自满,肯接受批评。
轻蔑:轻视;不放在眼里。
恼怒:生气;发怒。
【小题2】
本题考查词语的解释。
“相提并论”是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来看待或评说,课文中指铁罐自认为比陶罐强,不能把它和陶罐放在一起比较,它听了陶罐的话后非常生气,并开始威胁陶罐。
【小题3】
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本题使用“……是……不是……”的句式,前面肯定一种情况,后面否定一种情况即可,注意语句要通顺,表述要合理。
【小题4】
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与填空。
由“你敢碰我吗?陶罐子!”“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可知,铁罐认为自己很坚硬,陶罐一碰就会破碎,所以觉得陶罐不能和它“相提并论”。
由“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可知,陶罐则认为它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所以不想与铁罐争吵。
【小题5】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文中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所以铁罐也并不是会永远在这里,什么都不怕,因为铁罐也会有自己的缺点,比如会生锈,容易被氧化掉。将自己想对铁罐说的话写出来即可。
11.阅读课内文段,回答问题。
国王的橱柜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的,一个是铁的。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陶罐不再理会铁罐。
【小题1】“‘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你能将陶罐没有讲完的话补充完整吗?
_______________
【小题2】“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这句话是谁说的?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_______________
【小题3】请你用几个词语来形容陶罐和铁罐。
_______________
【答案】【小题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说不定我比你寿命长呢!
【小题2】这句话是陶罐说的,可以看出陶罐很谦虚,希望彼此友好地相处。
【小题3】陶罐:谦虚、毫不软弱。
铁罐:傲慢无礼、狂妄自大。
【分析】
【小题1】
考查对语段的理解和思维拓展能力。解答此类题时,学生要多读选文文,准确理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和蕴含的道理。补充内容和前文观点一致,语言通顺、无错别字。答案不唯一。
通过陶罐前面说的话“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和“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可以看出陶罐:
一是不卑不亢的形象;
二是它的观点通过语言也清晰表达出来了:我们存在的意义不是碰撞,而是储物,这个功能上我不比你差,我们各自有优缺点。
示例:兄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希望你明白这个道理。
【小题2】
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人物形象分析。题干是一处语言描写,可以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
由“‘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可知这话是陶罐说的。通过它的语言,我们可以看出陶罐很温和谦虚,它希望和铁罐友好相处。
【小题3】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文中提到铁罐时用的词语都是:“骄傲的”、“傲慢地”、“更加轻蔑的”;
它的语言更是狂妄无理:“懦弱的东西”、“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
由此总结出铁罐是骄傲自大、狂妄无理的。
文中提到陶罐时用的修饰词是“谦虚地”;
语言也是温和的、不卑不亢的:“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由此可以看出陶罐是谦虚有礼、不卑不亢的。
小学28* 枣核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小学28* 枣核一课一练,文件包含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28《枣核》B卷·能力提升解析版docx、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28《枣核》B卷·能力提升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三年级下册15* 小虾习题: 这是一份语文三年级下册15* 小虾习题,文件包含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15《小虾》B卷·能力提升解析版docx、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15《小虾》B卷·能力提升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三年级下册14 蜜蜂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语文三年级下册14 蜜蜂同步达标检测题,文件包含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14《蜜蜂》B卷·能力提升解析版docx、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14《蜜蜂》B卷·能力提升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