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2 波的描述学案及答案
展开波的描述
必备知识·自主学习
一、波的图像
1.波的图像的画法:
2.正弦波:
二、波长、频率和波速
1.波长λ:
(1)定义:在波动中,振动相位总是相同的两个相邻质点间的距离。
(2)特征:
①在横波中,两个相邻波峰或两个相邻波谷之间的距离等于波长。
②在纵波中,两个相邻密部或两个相邻疏部之间的距离等于波长。
2.周期T、频率f:
(1)周期(频率):在波动中,各个质点的振动周期(频率)叫波的周期(或频率)。
(2)周期T和频率f的关系:互为倒数,即f=。
(3)波长与周期的关系:经过一个周期,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
3.波速v:
(1)定义:波速是指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
(2)特点:
①机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由介质本身的性质决定,不同频率的机械波在相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等(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②某种机械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频率不变,波速改变。
(3)波长、频率和波速之间的关系:v==fλ。
(1)波的图像也称为波形图,简称波形。(√)
(2)波的图像表示某一质点在各个不同时刻的位移。(×)
(3)只有横波才能画出波的图像。(×)
(4)波的图像表示波中各质点在某一时刻的位移。(√)
关键能力·合作学习
知识点一 波的图像的理解及应用
1.波的图像的分析:
(1)波的图像是某一时刻介质中各个质点运动情况的“定格”。可以将波的图像比喻为某一时刻对所有质点拍摄下的“集体照”。
(2)简谐波的图像是正(余)弦曲线,是最简单的一种波,各个质点振动的最大位移都相等,介质中有正弦波传播时,介质中的质点做简谐运动。
(3)横波的图像形状与波在传播过程中介质中各质点某时刻的分布相似,波形中的波峰即为图像中的位移正向的最大值,波谷即为图像中的位移负向的最大值,波形中通过平衡位置的质点在图像中也恰处于平衡位置。
2.由波的图像获得的三点信息:
(1)可以直接看出在该时刻沿传播方向上各个质点的位移。
(2)可以直接看出在波的传播过程中各质点的振幅A。
(3)若已知该波的传播方向,可以确定各质点的振动方向;或已知某质点的振动方向,可以确定该波的传播方向。
3.波的图像的周期性:在波的传播过程中,各质点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不同时刻质点的位移不同,则不同时刻波的图像不同。质点的振动位移做周期性变化,则波的图像也做周期性变化。经过一个周期,波的图像复原一次。
4.波的传播方向的双向性:如果只知道波沿x轴传播,则有可能沿x轴正向传播,也可能沿x轴负向传播,具有双向性。
如图是艺术体操比赛中的带操表演,运动员手持细棒抖动彩带的一端,彩带随之波动翻卷,翩翩起舞。请问:
(1)波是怎样形成的?
(2)波的传播有什么特点?
提示:(1)彩带后面的质点在前面质点的带动下形成了带波。
(2)彩带的每一点并没有随波向远处迁移,只是向远处传递了机械振动这种运动形式和能量。
【典例】一列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已知波向左传播,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经过一定时间,E点将运动到C点处
B.M点和P点的振动情况相同
C.P点比M点先到达最低位置
D.B、D两点的加速度相同
【解题探究】
(1)质点不会随着波传播迁移,振动情况相同的质点距离必须是波长的整数倍。
(2)通过波的传播方向可以判断图中质点的运动方向,回复力始终指向平衡位置并与偏离平衡位置的距离成正比。
【解析】选C。波传播质点不会随着迁移,故A错误;M点和P点只是目前偏离平衡位置的距离一致,它们的间距不是波长的整数倍,振动情况不一样,故B错误;波向左传播,因此P点运动方向为y轴负方向,M点运动方向为y轴正方向,故P点比M点先到最低位置,故C正确;回复力始终指向平衡位置,B、D两点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D错误。
判断质点振动方向或波传播方向的方法
(1)带动法:先振动的质点带动邻近的后振动的质点,在质点P靠近波源一方附近的图像上另找一点P′,若P′在P点上方,则P向上振动,若P′在下方,则P向下振动(如图甲所示)。
(2)上下坡法:沿波的传播方向看去,“上坡”处的质点向下振动;“下坡”处的质点向上振动,简称“上坡下、下坡上”(如图乙所示)。
(3)同侧法:在波的图像上的某一点,沿竖直方向画出一个箭头表示质点振动方向,并设想在同一点沿水平方向画一个箭头表示波的传播方向,那么这两个箭头总是在曲线的同侧(如图丙所示)。
(4)微平移法:如图丁所示,实线为t时刻的波形,作出微小时间Δt(Δt<)后的波形如虚线所示。由图可见t时刻的质点由P1(或P2)位置经Δt后运动到P1′(或P2′)处,这样就可以判断质点的振动方向了。
1.一列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比较介质中的三个质点a、b、c,则( )
A.此刻a的加速度最小
B.此刻b的速度最小
C.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此刻b向y轴正方向运动
D.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a比c先回到平衡位置
【解析】选C。由机械振动特点确定质点的加速度和速度大小,由“上下坡法”确定振动方向。由波动图像可知,此时质点a位于波峰处,根据质点振动特点可知,质点a的加速度最大,故A错误;此时质点b位于平衡位置,所以速度最大,故B错误;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由“上下坡法”可知,质点b向y轴正方向运动,故C正确;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由“上下坡法”可知,a质点沿y轴负方向运动,c质点沿y轴正方向运动,所以质点c比质点a先回到平衡位置,故D错误。
2.(2021·扬州高二检测)如图所示为某一时刻某简谐波的图像,波的传播方向沿x轴正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a的振幅大于质点b的振幅
B.该时刻质点b、e的速度相同
C.该时刻质点c、d的加速度为零
D.该时刻质点d正在向下运动
【解析】选D。因为是简谐波,所有质点振幅相同,所以质点a、b的振幅相等,故A错误;波的传播方向沿x轴正方向,利用“上下坡法”可知该时刻质点b向上振动,而e向下振动,质点b、e的速度方向相反,所以该时刻质点b、e的速度不相同,故B错误;该时刻质点c在波谷,加速度最大,d在平衡位置,加速度为零,故C错误;波的传播方向沿x轴正方向,利用“上下坡法”可知质点d正在向下运动,故D正确;故选D。
【加固训练】
1.如图所示为一列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简谐波在某一时刻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时刻质点a和质点d位移相同,加速度方向相反
B.该时刻质点b和质点c位移相同,速度方向也相同
C.质点b比质点c先回到平衡位置
D.质点a比质点d先回到平衡位置
【解析】选D。题图时刻a、d两质点位移相同,加速度相同,A错。据“上坡下,下坡上”可以判断a、b两质点向上运动,c、d两质点向下运动,所以c比b先回到平衡位置,a比d先回到平衡位置,B、C错,D对。
2.一质点以坐标原点O为中心在y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其振动图像如图所示,振动在介质中产生的简谐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v=1 m/s,t=0 s时该质点开始振动,经过2 s后该质点停止振动,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再经过1 s后的波形图是( )
【解析】选C。再经过1 s后由于波源已停止振动1 s,故在x=0至x=1 m的位置波形会是一条直线,由此可判断A、B、D错误,C正确。
知识点二 振动图像与波的图像的比较
简谐波的图像和简谐运动图像的区别首先是横轴表示的物理量不同,波的图像横轴表示各介质质点的平衡位置,而振动图像横轴表示时间。另外,图像的意义、隐含信息等方面也不相同,具体比较如下:
| 简谐运动的图像 | 简谐波的图像 | |
不 同 点 | 图 像 | ||
研究对象 | 某个振动质点 | 所有质点 | |
研究内容 | 某质点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 某时刻所有质 点的空间分布规律 | |
图像变化 | 随时间延伸 | 随时间推移 | |
一个完整图像所占横坐标的距离 | 表示一个周期T | 表示一个波长λ | |
比 喻 | 单人舞的录像 | 抓拍的集体舞照片 | |
相同点及联系 | 图像形状 | 正弦曲线 | |
可获得的 信息 | 质点振动的振幅、位移、加速度的方向 | ||
联 系 | 质点的振动是组成波动的基本要素 |
提醒:简谐运动的图像和波的图像都是正弦函数,但横纵坐标的物理意义区别很大,注意区分。
一列波的图像如图甲,其中某一点的振动图像如图乙。
(1)如何区分波的图像与振动图像。
提示:看图像的横坐标是x还是t。
(2)两种图像纵坐标的最大值相同吗?
提示:相同。
【典例】如图所示,甲为某一波在t=1 s时的图像,波速为4 m/s,乙为参与该波运动的P质点的振动图像,则:
(1)说出两图中AA′的意义。
(2)说出甲图中OA′B图线的意义。
(3)在甲图中画出再经3.5 s时的波形图。
(4)求再经过3.5 s时P质点的路程和位移。
【解析】(1)甲图中AA′表示x=1 m处质点的振幅或1 s时x=1 m的质点的位移大小为0.2 m,方向为负;乙图中AA′表示P质点的振幅或P质点在0.25 s时的位移大小为0.2 m,方向为负。
(2)甲图中OA′B图线表示O到B之间所有质点在1 s时的位移,方向均为负。由乙图看出P质点在1 s时向y轴负方向振动,所以甲图中波向左传播,则OA间各质点正向远离平衡位置方向振动,AB间各质点正向靠近平衡位置方向振动。
(3)传播距离:Δx=vΔt=4×3.5 m=14 m=3×4 m+2 m
所以只需将波形向x轴负向平移2 m即可,如图所示。
(4)T=1 s,Δt=T
所以路程s=×4×0.2 m=2.8 m
由于波动的重复性,经历时间为周期的整数倍时,位移不变,所以只需得知从图示时刻P质点经时的位移即可,分析可知,经质点P再次回到平衡位置,所以经3.5 s质点P的位移为0。
答案:见解析
巧用波动与振动图像
(1)看清横坐标,分清是振动图像还是波动图像。
(2)根据振动图像可确定质点在各时刻的位移;根据波动图像可确定某时刻各质点的位移。
(3)根据振动图像确定振动的周期;根据波动图像确定机械波的波长;再结合波速公式v=可分析波速。
1.一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在t=时刻,该波的波形图如图(a)所示,P、Q是介质中的两个质点。图(b)表示介质中某质点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Q的振动图像与图(b)相同
B.在t=0时刻,质点P的速率比质点Q的大
C.在t=0时刻,质点P的加速度的大小比质点Q的小
D.平衡位置在坐标原点的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b)所示
【解析】选D。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在t= 时刻,平衡位置在坐标原点的质点正在从平衡位置向y轴负方向振动,质点P正位于波峰,质点Q正位于平衡位置向y轴正方向振动。在t=0时刻,平衡位置在坐标原点的质点正在从平衡位置向y轴正方向振动,质点P正位于波谷,质点Q正在平衡位置向y轴负方向振动,则质点Q的振动图像与图(b)不相同,平衡位置在坐标原点的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b)所示,故选项A错误,D正确。在t=0时刻,质点P正位于波谷,质点P的速度为0,加速度最大,与其平衡位置的距离最大;质点Q正在平衡位置,速率最大,加速度最小,与其平衡位置的距离最小,故在t=0时刻,质点P的速率比质点Q的小,质点P的加速度的大小比质点Q的大,质点P与其平衡位置的距离比质点Q的大,故选项B、C错误。
2.(2018·全国卷Ⅰ)一列简谐横波在t= s时的波形图如图甲所示,P、Q是介质中的两个质点。图乙是质点Q的振动图像。求:
(1)波速及波的传播方向。
(2)质点Q的平衡位置的x坐标。
【解析】(1)由图甲可以看出,该波的波长为λ=36 cm ①
由图乙可以看出,周期为T=2 s ②
波速为v==0.18 m/s ③
由图乙知,当t= s时,Q点向上运动,结合图甲可得,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2)设质点P、Q平衡位置的x坐标分别为xP、xQ。由图甲知,x=0处y=-=A sin (-30°),因此
xP=λ=3 cm ④
由图乙知,在t=0时Q点处于平衡位置,经Δt= s,其振动状态向x轴负方向传播至P点处,由此及③式有
xQ-xP=vΔt=6 cm ⑤
由④⑤式得,质点Q的平衡位置的x坐标为
xQ=9 cm ⑥
答案:(1)0.18 m/s 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2)9 cm
【加固训练】
1.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图甲是t=1 s时的波形图,图乙是波中某质点振动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振动图线(两图均用同一时刻计时),图乙的振动图线对应图甲上的质点是( )
A.x=1 m处的质点 B.x=2 m处的质点
C.x=3 m处的质点 D.x=4 m处的质点
【解析】选B。因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由乙图可得在t=1 s时刻,质点在平衡位置,以后质点向y轴负方向运动,由图甲波动图线向x轴正方向传播可判断x=2 m处的质点在平衡位置,正沿y轴负方向运动,故B对,A、C、D错。
2.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v=4 m/s。已知坐标原点处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在选项的四幅图中,能够正确表示t=0.35 s时波形的是( )
【解析】选D。分析各个选项可知,A选项中,坐标原点处的质点处在y轴上方且向上振动;B选项中,质点处在y轴上方,正向下振动;C选项中,质点处在y轴下方,正向下振动;D选项中,质点处在y轴下方,正向上振动;根据坐标原点处质点的振动图像可知:t=0.35 s时该点在y轴下方且向上振动。根据波动规律可知,D正确,A、B、C错误。
知识点三 波长、波速和频率的关系
波速和波长、频率的决定因素及关系
物理量 | 决定因素 | 关系 |
周期和频率 | 取决于波源,而与v、λ无直接关系 | v=λf 或 v= |
波速 | 取决于介质的物理性质。它与T、λ无直接关系 | |
波长 | 波长λ则只取决于v和T,只要v、T其中一个发生变化,λ值必然发生变化 |
提醒:注意波长、波速和频率的决定因素。
地震时,震源的振动会以横波和纵波两种形式向外传播,两种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并不一样,首先到达地面的是纵波,接着横波传来,所以在震中的人们会先感到上下颠簸,然后又会感到左右摇摆。
讨论:
(1)地震时,在地壳中纵波的速度与横波的速度谁大?
(2)同一种波的传播速度取决于什么?
提示:(1)纵波的速度大。
(2)波的传播速度取决于介质。
【典例】如图甲为某一列波在t=1.0 s时的图像,图乙为参与该波的质点P的振动图像。
(1)求该波波速。
(2)求再经过3.5 s时P质点的路程。
(3)波的传播方向。
【解析】(1)根据两图像得λ=4 m,T=1.0 s,
所以v==4 m/s
(2)3.5 s内的路程为
s=×4A=×0.8 m=2.8 m。
(3)由题中乙图知P质点1.0 s时沿y轴负方向振动,由“同侧法”可知,题图甲中波向左传播。
答案:(1)4 m/s (2)2.8 m (3)向左
1.如图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1 s时刻的波形图,已知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v=20 m/s,则质点P的振动图像为( )
【解析】选D。根据v=可知振动周期T=0.2 s,A、C错误;由于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因此在t=0.1 s时刻,P点通过平衡位置向y轴正方向运动,因此D正确,B错误。故选D。
2.一列简谐波沿x轴传播,t=0时刻的波形如图甲所示,此时质点P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则该波的传播方向和波速分别是( )
A.沿x轴负方向,60 m/s B.沿x轴正方向,60 m/s
C.沿x轴负方向,30 m/s D.沿x轴正方向,30 m/s
【解析】选A。由乙图可知:P点下一个时刻位移沿负方向增大,所以P点此时的运动方向向下,得出此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由乙图可知:T=0.4 s,由甲图可知:λ=24 m,所以v== m/s=60 m/s,故选A。
【加固训练】
1.如图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1.0 s时刻的波形图。已知图中质点b的起振时刻比质点a超前了0.2 s,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这列波的波速为10 m/s
B.这列波的频率为2.5 Hz
C.这列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D.该时刻质点P正沿y轴负方向运动
【解析】选C。从图中可知波长λ=4 m,T=0.4 s解得v==10 m/s,A正确;根据f=,可得f=2.5 Hz,B正确;b点起振比a早,根据走坡法可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根据波动与振动“上下坡”关系,该时刻质点P沿y轴负方向运动,C错误,D正确。
2.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此列波的振幅是0.1 m
B.x=15 m处质点的位移是0.1 m
C.若A的速度沿y轴正方向,则B的速度亦沿y轴正方向
D.A的加速度沿y轴的负方向,而B、C的加速度沿y轴的正方向
【解析】选B。由图知振幅 A=0.1 m,故A正确;由数学知识知该波的方程为:y=0.1sin x m。图中波长λ=20 cm=0.2 m,当x=15 m时,代入波动方程得:y=0.1sin (×15) m=0,故B错误;A、B平衡位置间的距离小于半个波长,若A的速度沿y轴正方向,B的速度亦沿y轴正方向,故C正确;根据加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可知此刻A的加速度沿y轴的负方向,而B、C的加速度沿y轴的正方向,故D正确。
知识点四 波动问题的多解性
1.波的周期性造成多解:
(1)时间的周期性:时间间隔Δt与周期T的关系不明确。
(2)空间的周期性:波的传播距离Δx与波长λ的关系不明确。
2.传播方向的双向性造成多解:
(1)波的传播方向不确定。
(2)质点振动方向不确定。
3.解决波动问题应注意的问题:
(1)质点到达最大位移处,则有正向和负向最大位移两种可能。
(2)质点由平衡位置开始振动,则有起振方向相反的两种可能。
(3)只告诉波速,不指明波的传播方向,应考虑沿两个方向传播的可能。
(4)只给出两时刻的波形,则有多次重复出现的可能。
一列绳波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
讨论:(1)a质点需多长时间第一次运动到波峰?
(2)与a质点运动速度始终相等的质点有几个?
提示:(1)由于波的传播方向未知,所以a质点到达波峰所用的时间可能为T或T。
(2)有无数个。
【典例】一个弹簧振子做简谐振动,若从平衡位置开始计时,经过3 s时,振子第一次到达P点,又经过2 s第二次经过P点,则该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可能为( )
A.32 s B.16 s
C.8 s D.4 s
【解析】选B。若从O点开始向右振动,按下面路线振动,作出示意图如图,则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为:T1=4×(3+) s=16 s;
若振子从O点开始向左振动,则按下面路线振动,作出示意图如图, 设从P到O的时间为t,则有:+t=,解得:t= s,则周期为:T2=4×(+1) s= s;故选项B正确,A、C、D错误。
简谐运动多解问题的分析方法
(1)画出物理过程的模型图。
(2)根据简谐运动的对称性求周期或位移。
(3)讨论由于运动方向的不确定性和运动的周期性造成多解的情形。
1.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在介质中沿水平方向传播,实线是在t1=0时波的图像,虚线是在t2=0.5 s时波的图像,已知介质中质点P在0~0.5 s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10 cm。下面关于波的几个论述中正确的是( )
A.简谐横波的波长为8 m B.波的传播方向水平向左
C.波的传播速度为10 m/s D.波的频率为0.4 Hz
【解析】选C。据波形图可知,波长为4 m,振幅2 cm,故A错误;据图可知两时刻质点P在平衡位置和最大位移处,由于介质中质点P在0~0.5 s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10 cm,可以说明两时刻相距T,所以T=0.4 s,f==2.5 Hz;结合波形图可知,该波只能水平向右传播,故B、D错误;据v== m/s=10 m/s,故C正确。
2.如图所示,实线是某时刻的波形图像,虚线表示0.2 s后的波形图像( )
A.若这列波向左传播,则可确定它传播的距离的大小
B.若这列波向右传播,则可求它的最小周期
C.若波速是45 m/s,则波的传播方向向右
D.不管波的传播方向如何,由图像都可以确定x=0的质点在0.2 s时间内的位移和路程
【解析】选C。若波向左传播,它传播的距离的大小:Δx=(n+)λ(n=0、1、2…),不确定,故A错误;若波向右传播,波传播的最短时间为周期,根据波形的平移和波的周期性,得出时间与周期的关系式,再求出最大周期:t=kT+(k=0、1、2…),得到T=,当k=0时,T最大,Tmax=4t=0.8 s,故B错误;由波速与时间乘积求出波传播的距离,再由波形的平移确定波的传播方向,当v=45 m/s时,波传播的位移:s=vt=45×0.2 m=2λ,所以根据波形的平移得到,波向右传播,故C正确;由于不知波的传播方向如何,则周期不确定,所以无法确定x=0的质点在0.2 s时间内的位移和路程,故D错误。
【加固训练】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在t=0和t=0.20 s 时的波形分别如图中实线和虚线所示。已知该波的周期T>0.20 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速为0.40 m/s
B.波长为0.08 m
C.x=0.08 m的质点在t=0.70 s时位于波峰
D.x=0.08 m的质点在t=0.12 s时位于波谷
【解析】选A。由图像可知波长λ=0.16 m,B错;由于该波的周期T>0.2 s,结合图像可知T=0.4 s,则波速为0.40 m/s,A对;t=0时x=0.08 m的质点从平衡位置沿y轴正向振动,t=0.70 s时位于波谷,t=0.12 s时位于平衡位置与波峰之间的某一位置,C、D错,故选A。
【拓展例题】考查内容:波的多解性的综合应用
【典例】一列简谐横波向右传播,波速为v,沿波传播方向上有相距为L的P、Q两质点,某时刻P、Q两质点都处于平衡位置,且P、Q间仅有一个波峰,经过时间t,Q质点第一次运动到波谷。则t的可能值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解析】选D。由题中条件可知,P、Q间的波形有如图所示四种
已知波向右传播,对图甲Q质点第一次运动到波谷时间t1==,对图乙Q质点第一次运动到波谷时间t2==,对图丙Q质点第一次运动到波谷时间t3==,对图丁Q质点第一次运动到波谷时间t4==。
情境·模型·素养
如图甲所示,波源S从平衡位置处开始向y轴正方向振动,振动周期为T=
0.01 s,振幅为2 cm,产生的简谐波向左、右两个方向传播,波速均为v=40 m/s。经过一段时间后,P、Q两点开始振动。
探究:已知距离SP=1.2 m、SQ=1.7 m
(1)求此波的频率和波长。
(2)以Q点开始振动的时刻作为计时的零点,试在图乙中分别画出P、Q两点的振动图像(至少画一个周期)。
【解析】(1)频率f== Hz=100 Hz
由波速公式v=得,
波长λ=vT=40×0.01 m=0.4 m
(2)SP=1.2 m=3λ、SQ=1.7 m=4λ。
波源S开始振动方向竖直向上,则介质中各点起振方向均沿竖直向上方向。结合波形可知,当Q点开始振动时,Q点向上振动,而P点此时处于波峰,则P、Q两点的振动图像为
答案:(1)100 Hz 0.4 m (2)见解析图
竖直悬挂的弹簧振子下端装有记录笔,在竖直面内放置记录纸。当振子上下振动时,以水平向左的速度v=10 m/s匀速拉动记录纸,记录笔在纸上留下记录的痕迹,建立坐标系,测得的数据如图所示。
探究:振子振动的振幅和频率。
【解析】设周期为T,振幅为A。
由题图得A=5 cm;
由于振动的周期就是记录纸从x=0至x=1 m运动的时间,所以周期为:T===0.1 s,
故频率f== Hz=10 Hz。
答案:5 cm 10 Hz
高中物理粤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机械波的描述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粤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机械波的描述学案,共24页。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2 波的描述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2 波的描述导学案,共1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思维脉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2 波的描述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2 波的描述导学案,共1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波的图像,波长、频率和波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