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一年级下册长度比较教案
展开长度比较
教学内容:一年级(下)《长度比较》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操作中,经历并体验比较的过程,领悟并掌握长度比较的方法。
2、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解决长度比较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感知、认识到运用一端对齐看另一端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长短。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
教具准备:彩带,纸,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目测比较,导入课题:
1、出示图片,说说比的结果。
1)姚明与小朋友比身高
2)铅笔和毛笔比长短
3)字典与故事书比厚薄
2、小结引入:
比身高、比长短、比厚薄,其实都是长度的比较(板书:长度比较)。
像这些情况,我们用直接目测的方法,一眼就能比较出谁长谁短。
二、创设情境,初步体验长度比较的方法
1、如果是下面这样的情况,你还能直接目测,一眼就比较出谁长得高、谁长得矮吗?
出示:小巧蹲着 ,小亚站在草坪上,小丁丁站在石头上,小胖在远处
2、那应该让他们怎样比,就能一眼比出谁高谁矮了?(4人小组讨论交流)
3、让他们站在同一高度上,都站直了,现在你能比较出谁最高、谁最矮了吗?(指名回答)
你能根据身高来排名次吗?(指名操作)
4、小结:当小朋友们都站在同一高度上,并站直的时候,我们就能非常清楚的比较出高矮了。
三、动手操作,体验中理解长度比较的方法
1、出示一把铅笔:
这么多铅笔,有什么好办法一下子比出哪支铅笔最长? (指名操作)
他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小结:把它们放在同一高度上——也就是将铅笔的一端对齐,看另一端,就能比较长度了!
2、出示3根不同颜色的丝带:
这里有三根丝带,一端都对齐了,看另一端,你能很快比较出它们的长短吗?
看看实际情况吧——被遮挡的部分弯曲打结
能说第一根最长吗?除了一端对齐,还应该怎样,才能让人一眼就比较出哪根长、哪根短?
出示三根拉直的丝带:说说比较的结果
小结:把丝带的一端对齐,拉直,再看另一端,就能一眼比较出哪根长、哪根短了。
3、动手感知
1) 两人一小组动手比较桌上丝带的长短
2) 学生反馈,上讲台边演示边讲。
4、出示长方形纸:
摸一摸,它有几条边?是黑色的这条横边比较长,还是红色的这条竖边比较长?你能想办法比一比吗?
学生尝试比较,指名交流。
预设:
1)用折的方法
2)用两根丝带
3)用一根丝带
4) 其他方法
5、小结:比较两个物体的长度,可以把一端对齐,拉直,看另一端,直接比较出结果;也可以利用工具,间接比较出结果。
四、认识方格纸,拓展长度比较的方法
1、出示方格纸:
观察,方格纸有什么特点?
2、怎样利用方格纸的这个特点来比较物体的长短呢?
演示:通过数格子的方法比较记号笔和铅笔的长度。
3、跟进练习: 学习用品的长度比较
利用方格纸数一数、填一填,比一比哪个最长、哪个最短?
指名交流反馈,核对格数,说说比较的结果。
4、拓展练习:不同大小方格纸上的两支油画棒
判断:小丁丁说“这两支油画棒都占了5格,所以一样长!”
5、小结:方格纸的方格大小一样,用来比较的标准统一了,才能正确比较物体的长短。
五、全课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六、机动:
趣味宫:直接目测,能进行长度比较吗?
【板书设计】
长度比较
一端对齐,拉直,看另一端
借助工具(方格纸)
数学一年级下册长度比较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一年级下册长度比较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游戏,引入新知,自主探究,灵活运用,合理比较,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教版 (五四制)一年级下册长度比较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沪教版 (五四制)一年级下册长度比较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引入,初步感知,探求新知,直接比较,灵活运用,综合运用,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教版 (五四制)一年级下册长度比较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沪教版 (五四制)一年级下册长度比较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趣味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