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雁门太守行教学ppt课件
展开古代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有很多佳作,不仅语言隽美,而且意境深远;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因此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我们中学生学一点优秀的古代诗词,不仅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语言水平,而且能陶冶我们的思想情操。所以我们要认真学习和努力掌握一定数量的古代诗词。今天,我们学习五首古代诗词,主要是领会古人融情于景表达襟怀和讲究炼字炼句亦即炼意的手法。
“雁门太守行”系乐府旧题。李贺生活的时代藩镇叛乱此伏彼起,发生过重大的战争。如史载,元和四年(809),王承宗的叛军攻打易州和定州,爱国将领李光颜曾率兵驰援。元和九年,他身先士卒,突出、冲击了吴元济叛军的包围,杀得敌人人仰马翻,狼狈逃窜。从有关《雁门太守行》这首诗的一些传说和材料记载推测,本诗可能是写平定藩镇叛乱的战争的。
李贺(790~816),唐代著名诗人,字长吉,被誉为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 居于福昌(今河南宜阳)之昌谷。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奉礼郎,27岁因病卒。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有《李长吉文集》传世。
敌军似乌云压境,危城将破,鳞片状的铠甲在日光照射下金光闪闪。凄厉的军号声在满目萧瑟的秋天里回荡,塞上泥土有如胭脂凝成,在夜色中浓艳得近似紫色。
原文: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黑云:这里比喻敌军。摧: 毁。角: 古乐器名,军中多用作军号。
原文: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易水:河流名,在今河北易县。声不起:声音不响。这里指鼓声低沉。黄金台:故址在今河北易县东南,相传战国时燕昭王所筑,他曾在台上置千金招纳贤士。玉龙:宝剑的代称。
红旗不展,将士悄悄抵达易水,夜寒霜重,战鼓阵阵响声低沉。为报答国君的赏赐和恩宠,手操宝剑甘愿为他血战到死。
1.现在人们常用“黑云压城城欲摧”这句话形容局势的危急。首句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答案】“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首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以比喻和夸张手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 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 次句写城内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以与城外的敌军相对比。忽然,风云变幻,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只见金光闪闪。
2.“角声满天秋色里,塞土燕脂凝夜紫。”这两句诗是从哪 些角度来写的?请分析。【答案】叙事写景,从听觉和视觉写惨烈的战斗场景。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土燕脂凝夜紫。”满”,勾画出战争的规模之大,“秋色”渲染凄凉悲壮的气氛。“夜”点明交战时间之长。特别有表现力的是“凝”字。胭脂是红色化妆品,这里的泥土颜色酷似胭脂,而作者又是在侧面烘托,以泥土写血,仿佛让人闻到了战斗的血腥气息。
【难点探究】试探究《雁门太守行》的色彩美。【答案】一般来说,写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不宜使用表现浓艳色彩的词语,而李贺这首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其中如金色、胭脂色和紫红色,非但鲜明,而且浓艳,它们和黑色、秋色等交织在一起,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诗人就像一个技艺高超的画家,特别善于着色,以色示物,以色感人,例如用黑云压城暗喻敌军攻城的气势,借向日之甲光显示守城将士雄姿英发,两相比照,色彩鲜明,爱憎分明。这首诗,用浓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可算是奇诡的了;而这种色彩斑斓的奇异画面却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变幻的战争风云,从而构成富有情思的意境。
黑云压城―→甲光向日霜重鼓寒―→角声满天
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后四句写唐军将士夜袭敌营,以死报效朝廷,表达了边关战士誓死报国的壮志豪情。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雁门太守行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雁门太守行教学课件ppt,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自主学习,敌军如黑云压境,形容战场血迹,形容鼓声沉郁低缓,合作探究,课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八年级上册(2018)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八年级上册(2018)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教学课件ppt,共1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李清照,初读感知,再读探究,渔家傲,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八年级上册(2018)饮酒(其五)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八年级上册(2018)饮酒(其五)教学ppt课件,共1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初读感知,再读探究,饮酒其五,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