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鲁科版(2019)化学必修第一册习题全册
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2节 电解质的电离 离子反应练习
展开这是一份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2节 电解质的电离 离子反应练习,共8页。
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建议用时:40分钟)
[基础过关练]
1.压强变化不会使下列化学反应的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
A.H2(g)+Br2(g)2HBr(g)
B.N2(g)+3H2(g)2NH3(g)
C.2SO2(g)+O2(g)2SO3(g)
D.C(s)+CO2(g)2CO(g)
A [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目不变的反应,改变压强对平衡无影响。]
2.饱和氯水中存在平衡:Cl2+H2OH++Cl-+HCl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向该氯水中通入Cl2,平衡向右移动
B.向该氯水中通入少量SO2,溶液的pH减小
C.向该氯水中加入CaCO3粉末,c(HClO)增大
D.升高温度,c(Cl2)减小
A [向饱和氯水中通入Cl2,由于已经达到饱和,Cl2的浓度不会改变,平衡不移动,故A错误;向该氯水中通入少量SO2,Cl2和SO2、HClO和SO2发生反应生成HCl和H2SO4两种强酸,溶液的pH减小,故B正确;向该氯水中加入CaCO3粉末,CaCO3与盐酸反应,平衡右移,c(HClO)增大,故C正确;升高温度,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变小,c(Cl2)减小,故D正确。]
3.学习“化学平衡移动”后,以你的理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化学平衡一定会发生移动
B.反应2HI(g)H2(g)+I2(g)达平衡后,增大压强颜色变深,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
C.向外拉盛有一定量NO2的注射器的活塞,气体颜色先变浅再变深,甚至比原来深
D.对于已达平衡的体系,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不可能出现v正增大、v逆减小的情况
A [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能量变化,所以在不改变其他条件的前提下改变温度,化学平衡一定会发生移动,A正确;2HI(g)H2(g)+I2(g),反应前后气体的总体积不变,达平衡后,增大压强并不能改变化学平衡,所以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B错误;向外拉盛有一定量NO2的注射器的活塞,容器容积增大,导致压强减小,平衡向生成NO2方向移动,但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可知,达到平衡后NO2浓度仍然小于原来浓度,所以气体颜色先变浅再变深,但比原来浅,C错误;如果增大反应物浓度的同时,减少反应产物浓度,会导致v正增大、v逆减小,D错误。]
4.有一处于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X(s)+3Y(g)2Z(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为了使该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可选择的条件是( )
①高温 ②低温 ③高压 ④低压 ⑤加催化剂 ⑥分离出Z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③⑥ D.②④⑥
C [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可以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即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故可选择低温;由于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所以高压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可选择高压;使用催化剂只能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分离出Z,可以减小Z的浓度,使平衡正向移动。故选C项。]
5.(素养题)有甲、乙、丙三支试管,分别加入下列物质后,观察这三支试管的颜色,其中颜色最浅的是( )
甲:10 mL 0.01 mol·L-1的FeCl3溶液和10 mL 0.01 mol·L-1的KSCN溶液
乙:5 mL水、10 mL 0.01 mol·L-1的FeCl3溶液和5 mL 0.01 mol·L-1的KSCN溶液
丙:10 mL 0.1 mol·L-1的FeCl3溶液和10 mL 0.1 mol·L-1的KSCN溶液
A.甲试管 B.乙试管
C.丙试管 D.无法判断
B [三支试管中均存在如下平衡:Fe3++3SCN-Fe(SCN)3(红色),由于丙试管中Fe3+和SCN-的浓度最大,故其颜色最深;甲与乙相比,甲中SCN-的浓度大于乙中的,故乙中颜色最浅。]
6.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使用铁触媒,加快合成氨的反应速率
B.溴水中存在Br2+H2OHBr+HBrO,当加入硝酸银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
C.合成氨工业采用20~50 MPa高压
D.反应CO(g)+NO2(g)CO2(g)+NO(g) ΔH<0,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体系颜色变深
A [催化剂对平衡移动没有影响,所以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加入催化剂使反应速率加快,故A符合题意;加入硝酸银溶液后,生成AgBr沉淀,溴离子浓度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促进溴与水的反应,溶液颜色变浅,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B不符合题意;合成氨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可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提高原料的利用率,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C不符合题意;反应CO(g)+NO2(g)CO2(g)+NO(g)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体系颜色变深,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D不符合题意。]
7.对已达到化学平衡的反应2X(g)+Y(g)2Z(g),减小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 )
A.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减小压强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反应2X(g)+Y(g)2Z(g)的正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总体积减小的反应,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即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项正确。]
8.(双选)某温度下,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X(g)+Y(g)Z(g)+W(s) 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
B.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
C.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
D.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ΔH增大
BC [A错,W是固体,其量的增加对反应速率无影响。B正确,该反应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同,故容器内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C正确,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D错,一个反应的ΔH不会随着物质浓度的改变而改变,对一个确定的反应方程式来说,ΔH是固定的。]
9.对于可逆反应:A2(g)+3B2(g)2AB3(g) ΔH<0,下列图像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B [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升高,同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说明逆反应速率升高得更快,A项错误。压强不变,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2的质量分数增加;温度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2的质量分数减小,B项正确。对可逆反应来说,温度越高,达到平衡所用的时间越短,C项错误。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D项错误。]
10.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
aX(g)+bY(g)cZ(g)。如图1是不同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混合物中Z的体积分数和压强关系示意图。
图1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随着温度的升高,K值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当反应物初始浓度相同时,平衡常数K值越大,表明________(填字母)。
A.X的转化率越高
B.反应进行得越完全
C.达到平衡时X的浓度越大
D.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2)如图2所示,相同温度下,在甲、乙两容器中各投入1 mol X、2 mol Y和适量催化剂,甲、乙两容器的初始体积均为1 L。甲、乙容器达到平衡所用的时间:甲____乙(填“>”“<”或“=”,下同),平衡时X和Y的转化率:甲____乙。
图2
[解析] 由图1知:增大压强,Z的体积分数增大,平衡右移,则a+b>c,升高温度,Z的体积分数减小,平衡左移,正反应放热。
(1)K=,升温K值减小,K值越大,反应进行的越完全,X的转化率越高。
(2)根据图2可知甲为恒容反应容器,乙为恒压反应容器,随着反应的进行,气体物质的量减小,故乙相当于在甲的基础上加压,反应速率加快,达平衡所需时间缩短,平衡右移,反应物转化率增大。
[答案] (1)K= 减小 AB
(2)> <
[拓展培优练]
11.其他条件一定时,发生反应2A(g)+B(g)2C(g),B的平衡转化率α(B)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4个点中,表示未达到平衡状态且v(正)<v(逆)的点是( )
A.a B.b C.c D.d
D [c、d点都不是平衡状态,要达到平衡状态,对于d点,反应应向B的转化率降低的方向移动,即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速率小于逆反应速率;同理,对于c点,反应应向B的转化率增大的方向移动,即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故选D项。]
12.已知2SO2(g)+O2(g)2SO3(g) ΔH=-197 kJ·mol-1。向同温、同容积的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气体:(甲)2 mol SO2和1 mol O2;(乙)1 mol SO2和0.5 mol O2;(丙)2 mol SO3。恒温恒容下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A.容器内压强p:p甲=p丙>2p乙
B.反应放出或吸收热量的数值Q:Q甲=Q丙>2Q乙
C.c(SO2)与c(O2)之比k:k甲=k丙>k乙
D.SO3的质量m:m甲=m丙>2m乙
D [丙容器中2 mol SO3折算成反应物为2 mol SO2和1 mol O2,与甲容器相同,所以达到平衡时丙与甲为等效平衡,乙容器反应物起始量为甲容器的一半,平衡时压强小于甲容器,由于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所以乙容器中反应正向进行的程度小于甲容器,乙容器中压强大于甲容器中压强的一半,SO3的质量小于甲容器的一半,因为甲容器和丙容器是从相反方向达到的等效平衡,所以它们热量变化的数值之和应等于反应的反应热数值,据此分析。容器内压强p:p甲=p丙<2p乙,A错误;甲容器与丙容器为等效平衡,平衡时对应各组分的物质的量相等,故Q甲+Q丙=197,甲容器等效为在乙容器的基础上增大一倍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SO2转化率增大,故Q甲>2Q乙,B错误;对于甲、乙容器,SO2、O2起始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式前的系数之比,c(SO2)与c(O2)之比为定值2∶1,丙为分解反应,丙中c(SO2)与c(O2)之比为2∶1,故k甲=k丙=k乙=2,C错误;SO3的质量m:m甲=m丙>2m乙,D正确。]
13.可逆反应A+aBC+2D(a为反应方程式中B物质的系数),已知B、C、D为气态物质。反应过程中,当其他条件不变时,C的体积百分含量(φ)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甲、乙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甲 乙
A.T2>T1,p2>p1
B.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C.若a=2,则A为液态或固态物质
D.增加B的物质的量,该反应的ΔH绝对值增大
D [A项,根据“先拐先平数值大”可知T2>T1,p2>p1,故A项正确。B项,根据图甲,T2>T1,升高温度C的体积百分含量降低,平衡左移,所以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B项正确。C项,B、C、D为气态物质,根据图乙,p2>p1,增大压强C的体积百分含量降低,若a=2,则A为液态或固态物质,才能使平衡左移,故C项正确。D项,反应的ΔH与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物质的系数有关,与平衡移动无关,故D项错误。]
14.由反应物X转化为Y和Z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X→Y反应的ΔH=E5-E2
B.由X→Z反应的ΔH<0
C.加压有利于提高Y的产率
D.升高温度有利于提高Z的产率
B [根据题中图示得由X→Y反应的ΔH=E3-E2,A错误;反应X→Z,反应物的能量高于反应产物,ΔH<0,B正确;根据2X(g)3Y(g),降低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有利于提高Y的产率,C错误;反应2X(g)Z(g) ΔH<0,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Z的产率降低,D错误。]
15.在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A和B,发生反应:
mA(g)+nB(g)pC(g)+qD(g)。
图1 图2
(1)若开始时加入A物质m mol,欲使A与B的转化率相等,则加入B物质________mol。
(2)相同的压强下,充入一定量的A、B后,在不同温度下C的体积分数φ(C)与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则T1________T2(填“>”“<”或“=”),该反应正反应的ΔH________0(填“>”“<”或“=”)。
(3)一定条件下,从正反应开始至达到化学平衡的过程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测得达到平衡时A、B、C、D的物质的量均为1 mol。
①若在恒温、恒容的条件下,向该平衡体系中再通入A、B、C、D各1 mol,则体系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或“无法确定”)。
②若在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向该平衡体系中再通入A、B、C、D各1 mol,则体系中气体的密度_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或“无法确定”)。
[解析] (1)若使A、B的转化率相同,则需要按化学方程式中A、B的系数之比投料,故当加入m mol A时,应加入n mol B。
(2)根据“先拐先平数值大”可知,T1>T2,T1时的φ(C)大于T2时的φ(C),即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即正反应为吸热反应,ΔH>0。
(3)由图2可知,随着反应的进行,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由于反应体系中各物质均为气体,故m+n>p+q。
①在恒温、恒容时再加入A、B、C、D各1 mol,将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同时增加一倍,即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大。
②在恒温、恒压时,再加入A、B、C、D各1 mol,气体体积增大,但压强不变,平衡不移动,ρ不变。
[答案] (1)n (2)> > (3)①增大 ②不变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期末基础练,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未知,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第2节 电解质的电离 离子反应测试题,共9页。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2节 电解质的电离 离子反应课后复习题,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