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2* 梦回繁华教案
展开“梦回”只在梦中回到某个地方。“繁华”,繁荣热闹,通常用来形容一个地方的经济的发达。文体生动形象,富有文采,指明了本文要说明的内容不是现在繁华热闹的景象,而是过去的情景。
张择端,字正道,汉族,琅琊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居住于东京(今河南开封)。北宋画家,擅画楼观、屋宇、林木、人物。所作风俗画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刻画细致,界画精确,豆人寸马,形象如生。作品有《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皆为我国古代的艺术珍品。
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它宽25.2厘米,长528.7厘米。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都城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数量庞大的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车、轿、大小船只,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清明上河图》虽然场面热闹,但表现的并非繁荣市景,而是一幅带有忧患意识的“盛世危图”,官兵懒散税务重。
1、掌握并积累下列词语
2、为文章划分层次,说说每一层讲了什么。
绢本 驮着 檀香 冗杂 翰林 题跋 擅长 城郭 考订 田畴 岔道 簇拥踏青 行旅 宏敞 摄取 遒劲 春寒料峭 长途跋涉 摩肩接踵 络绎不绝
绢本 驮着 檀香 冗杂 翰林 题跋 擅长 城郭 考订 田畴 岔道 簇拥踏青 行旅 宏敞 摄取 遒劲 春寒料峭长途跋涉 摩肩接踵 络绎不绝
学友说给师傅听→师傅补充讲解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介绍背诵时期繁华的市井风情,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介绍《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内容和特点。 第一层(第2自然段):介绍作者及创作背景 第二层(第3—4自然段):介绍它的材质、颜 色、长度、宽度和表现的内容。 第三层(第5自然段):介绍其创作风格。
重点阅读课文的3、4、5自然段,解决以下问题。3、4、5自然段的说明顺序是怎样的?标志词有哪些?画出文中使用说明方法的句子,并分析有什么表达效果。
1.3、4、5自然段的说明顺序是怎样的?
空间顺序。运用“开卷处”“画面中段”“后段”等词语,条理清晰。
①“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 这句话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列举确数,说明画作尺寸,真实准确地说明画卷的庞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2.画出文中使用说明方法的句子,并分析有什么表达效果。
②“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由慢板、柔板,逐渐进入快板、紧板,转而进入尾声,留下无尽的回味。” 这句话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画卷比作乐章,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美,体现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增强趣味性。
③“船正在放倒桅杆准备过桥,船夫们呼唤叫喊,握篙盘索。桥上呼应相接,岸边挥臂助阵,过往行人聚集在桥头围观。” 这句话运用了摹状貌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细致全面地说明了水上运输的繁华场面,表现绘画者的高超技艺。
品读课文,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
不能。“可能”表示不确定,《清明上河图》“作于政和至宣和年间”只是推测的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清明上河图》可能作于政和至宣和年间(1111—1125)。”中“可能”能否删掉?为什么?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本文写作的意义。
先自主写一写,再师友交流
课文以《梦回繁华》为题,介绍《清明上河图》这一国宝级画作,描绘了北宋时期繁华的市井风情,丰富了人们对当时社会风貌的了解,激发了人们对古代生活的想象。这幅长卷人物繁多,场景复杂,但本文介绍得条理分明、细腻具体,并且挖掘出画面背后的社会历史内涵,非常难能可贵。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梦回繁华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梦回繁华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八年级上册(2018)21* 梦回繁华优质课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上册(2018)21* 梦回繁华优质课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有效导入,大组汇报,变式练习,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2* 梦回繁华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2* 梦回繁华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交流点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