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暑假阅读写作拓展
第2讲 【古诗】《古代诗歌四首》精读
展开
这是一份第2讲 【古诗】《古代诗歌四首》精读,共5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学习《古代诗歌四首》,了解诗人生平、写作背景,理解诗歌内容;2.在理解诗歌内容基础上,能够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体会诗歌意境和情感;3积累诗歌体裁的相关知识,提高文化素养;4.掌握“写景抒情”类诗歌中“景”与“情”的关系,并能运用所学,更好地理解此类诗歌。
结合题目结合作者、背景结合注释
结合诗句,分析诗人情感
曹操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擅长诗歌创作代表作有《蒿里行》《短歌行》《步出夏门行》《观沧海》《龟虽寿》等。魏朝建立后,曹操被尊为“魏武帝”,庙号“太祖”。曹操是“建安文学”的主将和开创者。
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206年),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万余户。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蹋顿,屡次骚扰边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207年)毅然决定北上征伐乌桓。后来在田畴的指引下,小用计策。大约在这年八月的一次大战中,曹操终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奠定了次年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这首《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得胜回师经过碣石山时写的。
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观沧海曹操东临①碣石②,以观沧海。水何澹澹③,山岛竦峙④。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⑤,洪波⑥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⑦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⑧,歌以咏志。
【注释】①临:到达,登上。②碣(jié)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西北。东汉建安十二年(207)秋天,曹操征乌桓时曾路经这里。③澹澹(dàn) :水波荡漾的样子。④竦峙(sǒng zhì) :耸立。竦、峙,都是耸立的意思。⑤萧瑟:树木被秋风吹的声音。⑥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⑦星汉:银河。⑧幸甚至哉:幸运得很,好极了。幸,幸运。至,达到极点。
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时写下了这首诗。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开篇点题,交待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以下十句写观海所见、所想。
沧海水波荡漾的动景山岛耸立静景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先写山岛、树木百草是为了衬托海的雄浑壮阔。
山岛之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而萧瑟的秋风当中,草木动摇,海中翻涌着巨大的波浪。
景色壮观开阔,体现出诗人的开阔胸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日月的运行,灿烂的银河都在大海中吐纳。
——丰富的想象力 为我们彰显了大海的宏伟气魄。
太阳和月亮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升起降落的。银河间的灿烂群星,也好像是从大海的怀抱里涌现出来的。
诗人运用想象,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体现出他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
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诗人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巧妙融合在一起,于苍凉中又有慷慨,表现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渴望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进取精神。
沧海水波荡漾的动态景色
山岛挺立、草木丰茂的静态景象
这首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运用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夸张等手法,描绘出大海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气概,赞颂了祖国壮丽的河山,展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1.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临碣石”中的“临”,写诗人登高观沧海,起笔气势不凡。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水波和山岛。C.诗中描写了萧瑟的秋风、汹涌的波涛,营造悲凉伤感的意境。D.本诗寓情于景,体现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解析】C选项错误,诗中景色营造了壮观豪迈的意境。
2.这首诗以“_____”字总领,全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观沧海》之中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________________;秋风萧瑟;________________”写的是动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的是静景。
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或博大胸怀
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是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此诗一说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八载(749年),一说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年)。 当时王昌龄从江宁丞被贬为龙标县(今湖南怀化黔阳县)尉,李白在扬州听到好友被贬后写下了这首诗。《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尉(古人尚右,故称贬官为左迁),是因为“不护细行”,也就是说,他得罪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在《芙蓉楼送辛渐》中,王昌龄也对他的好友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即沿用鲍照《白头吟》中“清如玉壶冰”的比喻,来表明自己的纯洁无辜。李白在听到他的不幸遭遇以后,写了这一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
贬官,王昌龄于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尉
在远方写诗送给自己的朋友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①【唐】李白 杨花②落尽子规③啼,闻道龙标④过五溪⑤。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⑥西。
【注释】①王昌龄:唐代诗人,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尉。左迁:贬谪,降职。古人尊右卑左,因此把降职称为左迁。龙标:唐代县名,在今湖南洪江西。②杨花:柳絮。③子规:即布谷鸟,又称“杜鹃”。④龙标: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⑤五溪:今湖南西部、贵州东部五条溪流的合称。⑥夜郎:唐代夜郎有三处,两个在今贵州桐梓,本诗所说的“夜郎”在今湖南怀化境内。
补充主人公——诗人李白
这首诗是李白在听到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的消息时,写的一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
闻,听说。王昌龄(约698—757),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人,他是李白的朋友。左迁:贬谪,降职。古人尊右卑左,因此把降职称为左迁。龙标,在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遥,遥远。此寄,这首诗篇。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在柳絮落尽,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要经过五溪。
1.写景并点出暮春时节。2.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并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
“子规”即杜鹃,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它总悲哀凄惨地啼叫着。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借明月传情,拟人手法。
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陪着你一直到你被贬的地方。
明月寄愁,饱含了作者深切的同情和关切。
借景抒情。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意味,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二是说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她;三是说,人隔两地,难以相从,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它法。
在本诗中,李白为什么要以“明月”入诗?
“明月”除了有普天同照、能够把心儿带给朋友外,更能表现友谊的纯洁,表明王昌龄人格的高洁。
诗人通过对暮春时节特定景物的描写,渲染了悲凉感伤的氛围,再借景抒情,借明月抒发了对友人深切的同情和关切。
1.下列与“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所抒情感不同的一项是( )A.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B.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愁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C.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2.寓情于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诗歌表现手法,“杨花落尽子规啼”既能看出王昌龄被贬龙标是在 时节,又表达了作者 的心情。
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B.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C.“过五溪”说明诗人旅途之艰难,也包含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痛惜之情。D.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E.诗歌想象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
4.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抒发了诗人对远行的友人的关心,思念和同情。
3.诗中融情入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一名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拟人。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王湾唐代诗人。生卒年、字号均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玄宗先天年间(712~713)进士及第,授荥阳县主簿。开元五年(717)唐朝政府编次官府所藏图书,9年书成,共200卷,名为《群书四部录》。王湾由荥阳主簿受荐编书,参与集部的编撰辑集工作,书成之后,因功授任洛阳尉。约在开元十七年,他曾作诗赠当时宰相萧嵩和裴光庭,其后行迹不详。
江苏镇江一带长江岸边的一座山
次北固山下①【唐】王湾客路②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③,江春入旧年。乡书④何处达?归雁⑤洛阳边。
【注释】①次:停宿。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②客路:旅人前行的路。③残夜:夜将尽未尽之时。④乡书:家信。⑤归雁:北归的大雁。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飞往北方。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旅人前行在青山外,泛舟于绿水前。)
(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顺风行船,正好把帆高高挂起)
1.写景并点出诗人在外漂泊的场景。2.羁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诗人描写江面上的日出与新春,勾勒出旧事物消逝和新事物诞生的景象,蕴含了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之情,寄寓其对未来的希望。
日夜交替:阳光生于黑暗
时节交替:春意闯入暮冬
诗人因羁旅他乡引发愁思,但又为江上新旧交替的美景所吸引,全诗既传达了淡淡的乡愁,又体现了诗人放眼山川的宽阔胸襟与积极乐观的精神。
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
时序交替中的景物,预示着旧的事物的消逝与毁灭,新的事物证生,蕴含了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表达对未来憧憬,寄寓对未来的希望。
诗人王湾因长江的风景引起旅途的乡愁,它既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愁,又写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和博大的胸襟。
1.《次北固山下》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或新事物必然寓于旧事物中的哲理), 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次北固山下》表现诗人王湾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关于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以对偶句开头,既不同一般,又工整明丽,“青山”“绿水”给人眼明心亮的感觉。B.三、四两句进一步把人带到一种和平静谧的环境里,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显得天地宽阔,更使人胸襟开朗。C.五、六两句写海上红日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江边春意赶走垂尽的旧腊残冬,不仅意象美妙,还蕴含一种生活哲理,突显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D.最后一联抒发了作客他乡的深深愁绪,可知前面六句所写明丽的江南景色,都是为最后一联作反衬的。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第一联就写到了客路在外的羁旅、漂泊之情。
马致远马致远(约1251年-约1321年至1324年间),字千里,晚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原籍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著名戏曲家、杂剧家,被后人誉为“马神仙”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作品《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他在年轻时写诗曾热衷过进取功名,但未能实现。青年时期仕途坎坷,晚年不满时政,隐居田园,以衔杯击缶自娱。马致远所作杂剧今知有15种,《汉宫秋》是其代表作,散曲120多首,有辑本《东篱乐府》。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这首充满悲恨的元曲——《天净沙·秋思》。
曲牌名,是曲子的曲调,与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题目秋天时的思绪、感想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①,小桥流水人家,古道②西风③瘦马④。夕阳西下,断肠人⑤在天涯⑥。
【注释】①昏鸦:黄昏时将要归巢的乌鸦。②古道: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公路)或年代久远的驿道。③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④瘦马:骨瘦如柴的马。⑤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极度悲伤、流落他乡的游子,因为思乡而愁肠寸断。⑥天涯:天边,指远离家乡的地方。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
小桥下流水潺潺,映出飘荡着炊烟的几户人家。
荒凉的古道上,迎着萧瑟的秋风,一位骑着瘦马的游子缓缓前行。
夕阳已向西落下,伤心的游子却还在远离家乡的地方漂泊。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思考:这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枯萎的藤蔓,垂老的古树,黄昏时归巢的乌鸦扑打着翅膀,落在光秃的枝桠上。纤巧别致的小桥,潺潺的流水,低矮破旧的几间茅屋,愈发显得静谧而温馨。而荒凉的古道上,一匹消瘦憔悴的瘦马载着同样疲惫憔悴的游子,在异乡寒冷、萧瑟的秋风里踌躇前行。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夕阳渐渐落山了,但是在外的游子,何处是归宿?家乡在何方?念及此,天涯漂泊的游子怎能不愁肠寸断!
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离乡漂泊,忧伤愁苦的游子
词人寓情于景,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这首小令旨在表达天涯沦落人的羁旅之苦和思乡之情。
1.《天净沙.秋思》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对这首曲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元曲,“天净沙”是曲牌名,与内容没有直接关系。B.“夕阳西下”点名了特定时间,与首句的“昏”相呼应。C.“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并不能成为使“断肠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D.这首曲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画面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乐景反衬哀情,成为心碎断肠的触发物。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次北固山下多媒体教学课件ppt,文件包含04教学课件古代诗歌四首第2课时pptx、04教学设计古代诗歌四首第2课时docx、04知识导学古代诗歌四首第2课时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第一单元4 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课文配套课件ppt,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观沧海,何澹澹,起伏动荡,高耸直立,郁郁葱葱,丰美茂盛,汹涌澎湃,所观宏伟壮阔,动静结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天净沙秋思集体备课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天净沙·秋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