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化学选择性必修3PPT课件整册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3第一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研究方法课件+夯基提能作业+质量标准检测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3第一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研究方法课件+夯基提能作业+质量标准检测含答案,文件包含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一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研究方法第1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第1课时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pptx、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一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研究方法第2节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pptx、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一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研究方法第1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第2课时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pptx、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一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研究方法章末素能提升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pptx、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一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研究方法学业质量标准检测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一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研究方法第2节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夯基提能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一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研究方法第1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第2课时夯基提能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一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研究方法第1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第1课时夯基提能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等8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99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章 第一节 第1课时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B )A.只有成键两原子相同才有可能形成非极性键B.极性键中吸引电子能力强的原子带部分正电荷C.键的极性除了受成键原子吸引电子能力强弱的影响外,还受邻近原子团的影响D.不同元素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不同,原子核对外层电子吸引作用的强弱程度不同解析:要形成非极性键,必须保证成键原子相同,如果成键原子不同,则吸引电子能力强的原子带部分负电荷,并且键的极性受邻近基团影响,故B项错误。2.下列共价键中,属于极性键且极性最强的是( B )A. B.C. D.解析:A、D两项中的共价键是由同种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其电负性之差为0,属于非极性键;B、C两项中的共价键是由不同种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属于极性键,并且碳、氧两元素的电负性差值大于碳氮两元素的电负性差值,故极性最强的是碳氧双键,B项正确。3.碳原子的杂化轨道中s成分的含量越多,该碳原子形成的C-H键键长会更短一些。则下列化合物中,编号所指三根C-H键的键长正确顺序是( D )A.①>②>③ B.①>③>②C.②>③>① D.②>①>③解析:由图中C 原子的成键情况可知:①号C原子采用sp2杂化,②号C原子采用sp3杂化,③号C原子采用sp杂化。碳原子的杂化轨道中s成分的含量越多,即p成分越少,该碳原子形成的C-H键键长越短,而sp杂化时p成分最少,碳原子形成的C-H键键长最短,sp3杂化时p成分最多,碳原子形成的C-H键键长最长, 所以编号所指三根C-H键的键长正确顺序为②>①>③。二、选择题(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4.下列化合物属于醇类物质的是( D )A. B.C. D.解析:A中含醛基,为苯甲醛,不选A;B中羟基直接连在苯环上,为酚类,不选B;C中含羧基,为苯甲酸,不选C;D中含羟基,且羟基连在饱和碳原子上,为苯甲醇,故选D。5.化合物A是近年来采用的锅炉水添加剂,其结构式如图,A能除去锅炉水中溶解的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 )A.A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内B.A分子中所含的σ键与π键个数之比为10∶1C.所含C、N均为sp2杂化D.A与O2反应生成CO2、N2、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3解析:因NH3分子构型为三角锥型,即氮原子与其相连的3个原子不在同一平面,A项正确;分子中σ键与π键个数之比为11∶1,B项错误;分子中,碳原子为sp2杂化,N原子为sp3杂化,C项错误;据元素守恒,该物质与O2反应生成CO2、N2、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3,D项正确。6.下列有机化合物属于链状化合物,且含有两种官能团的是( A )A. B.C.CH3CHBrCH2Br D.解析:A为链状化合物,官能团为碳氯键和碳碳三键,故A正确;B为环状化合物,故B错误;C为链状化合物,但官能团只有一种,即,故C错误;D为环状化合物,官能团为羟基和碳碳双键,故D错误。三、非选择题7.(1)化合物是一种取代有机氯农药DDT的新型杀虫剂,它含有的官能团有 羟基 、 醛基 、 碳碳双键 (写名称),它属于 脂环 (填“脂环”或“芳香”)化合物。(2)1 mol CH2=CH-CH2OH含 9 mol σ键,烯丙醇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为 sp2、sp3 。(3)乙炔与氢氰酸(HCN)反应可得丙烯腈()。丙烯腈分子中σ键和π键的个数之比为 2∶1 ,分子中处于同一直线上的原子数目最多为 3 。解析:(1)化合物是一种取代有机氯农药DDT的新型杀虫剂,它含有的官能团有羟基、醛基、碳碳双键,它属于脂环化合物。(2)1个CH2=CH-CH2OH 含9个σ键,1 mol CH2=CH-CH2OH含9 mol σ键,烯丙醇分子中碳原子价层电子对数前两个为3、后一个为4,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C原子杂化类型,前二者是sp2、最后一个C原子为sp3。(3)共价单键为σ键,共价双键中含有一个σ键、一个π键,共价三键中含有一个σ键、两个π键,所以丙烯腈分子中σ键和π键的个数之比=6∶3=2∶1;位于同一条直线上,H2C=CH-中键角约为120°,所以该分子中最多有3个原子共直线。8.(1)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该有机物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为 醛基、羟基、醚键 。(2)邻氨基吡啶的铜配合物在有机不对称合成中起催化诱导效应,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①邻氨基吡啶的铜配合物中,杂环上的N原子和氨基中的N原子轨道杂化类型分别为 sp2、sp3 。②1 mol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 13 NA。解析:(1)由结构简式可知,有机物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为醛基、羟基、醚键。(2)①形成配位键的N原子,形成N=C键,杂化轨道数目为3,N原子采取sp2杂化,而氨基中N原子形成3个σ键,还有1对孤电子对,N原子杂化轨道数目为4,N原子采取sp3杂化;②分子中含有4个C-H键、2个N-H键、2个C-N键、1个C=N 键、2个C-C键、2个C=C键,分子中含有13个σ键,1 mol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13NA。9.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已知某种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我们就可以根据结构预测其性质。(1)乙炔分子碳碳三键中,π键容易发生断裂,将乙炔()分别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时分别会有什么现象?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2)写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乙酸与乙醇酯化反应的原理,说明乙酸分子结构中哪些共价键的极性较强? 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乙酸分子中容易发生断裂C-O键的极性较强 。(3)苯酚()俗名石炭酸,是一种一元弱酸,电离方程式为,说明苯酚分子中O-H键的极性 > 水分子中O-H键的极性。(填“>”“<”或“=”)解析:(1) 分子类似于乙烯,乙炔分子中有两个π键不稳定,容易发生断裂,所以乙炔也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2)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说明乙酸分子中的C-O键的极性较强,容易发生断裂。(3)苯酚中O-H键比水分子中O-H键更容易断裂,说明该键极性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