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八课 百家争鸣课文内容课件ppt
展开老子是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姓李名耳,做过周朝的史官,管理王室的藏书。他学识渊博,据说孔子曾向他请教过很多问题。
2、思想主张:①人们应顺其自然。②世间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辩证哲学)
③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④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不过多的干预、要充分发挥万民的创造力,做到自我实现,走向崇高与辉煌。
古代塞北的一老汉家的马跑到长城外面胡人那边去了,乡亲们安慰他,他说这件事不一定是坏事,几天后走失的马带领着一群胡人的骏马回来了。人们都去祝贺他,老翁却认为这不一定是好事,他家里有很多好马,他儿子喜欢骑着玩,有一天,他的儿子因骑胡马摔断了腿,人们都来安慰他,他却认为不是坏事,后老汉儿子因腿伤而躲过战祸。
1、老子:春秋后期楚国人,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3、相关著作:《老子》又称 《道德经》是道家经典。
③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④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春秋后期鲁国人,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年轻时做过小吏,中年后在鲁国短暂从政,后周游列国,晚年从事教育和整理编订文化典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2、孔子的政治思想:①核心思想是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仁者爱人 要有爱心和同情心
樊迟(孔子弟子)问仁。子曰:“爱人”。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
②政治上推崇西周的制度(周礼),主张以德治国 ,反对苛政。
传说孔子周游列国时,一次走到泰山脚下,见一老妇人在坟前痛哭,问起原因,她说自己的公公、丈夫、儿子为了躲避官府的苛政来到山中,结果都被老虎吃了。孔子听后感慨地说:“苛政猛于虎也!”
有一次武叔来拜访颜回,言谈之中指责他人的错误,并加以评论。颜回说:“本来承蒙您到这里来,应该使您有所收获。我曾听孔夫子说过:谈论别人的不是,并不能显出自己的好处;讲别人的邪恶,也不能显出自己的正直。因此有道德之人只是就事而论,指责自己的错而不去批评别人的不是。 孔夫子说:“自己不讲礼仪,却希望别人对自己有礼,自身不讲道德却希望别人对自己有道德,这是不合条理的。”
1、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你认为孔子提倡“为政以德”、“道之以德”有什么积极的意义?“为政以德”:即是反对苛政,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同时以道德教化天下。这体现了民本思想,有利于减轻压迫,改善民生;其道德教化思想,有利于社会风化,弘扬正气。这些对于我们今天提倡以德治国、建设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3、孔子的教育成就:①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 。
②在教学中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 (德育和智育并重) ③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如:温故而知新。
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
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
阅读孔子的这三段话,想一想,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帮助或指导?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要经常温习(学习方法)
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
4、相关著作:孔子的言论,由其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
5、影响:①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②孔子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
1、背景:战国时期,旧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社会制度逐步确立,学术思想领域活跃,形成不同学派,史称诸子百家。各学派研讨学术,著书立说,形成了思想文化繁荣的“百家争鸣”局面。
——战国出现的众多杰出思想家
(1)主张“兼爱”“非攻”,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2)提出选贤的人治理国家,批判贵族奢侈生活,提倡节俭。
兼爱,是指“兼爱天下之人”,“爱人若爱其身”,“兼相爱,交相利”。非攻,是反对“大攻小,强执弱”的侵凌,即侵略战争。
(1)主张实行“仁政”。(2)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思想(民贵君轻)。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
(1)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你认为孟子的这段话体现了什么精神?体现了节俭朴素,洁身自好,不奢侈淫靡,矢志不移,意志坚定,正直高洁,不阿谀奉承 ,不怕强权,勇敢无畏,不卑不亢,一往无前的精神。
(1)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2)认为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
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诸子百家观点各不相同,他们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
诸子百家——关于治理国家
观点:庄子(道家)——孔子子、孟子(儒家)——韩非(法家)——
倡导“以德治国”;“仁政”
主张以法治国,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
哪一个学派的主张对战国时期的封建统治者最有用?
百家争鸣的影响: 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1.老子的学说记录在 A.《道德经》 B.《尚书》 C.《论语》 D.《春秋》2.“苛政猛于虎也!”说这句话的是 A.老子 B.孔子 C.韩非子 D.庄子
2020-2021学年第八课 百家争鸣教课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八课 百家争鸣教课内容课件ppt,共5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百家争鸣,孔子生平,百家争鸣之儒家,文化贡献,儒家孟子,百家争鸣之道家,墨家墨子,韩非子,《孙子兵法》,“百家争鸣”的意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八课 百家争鸣图片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八课 百家争鸣图片ppt课件,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8课百家争鸣,春秋后期,道家学派创始人,无为而治,孔子孔丘,鲁国人,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以德治国,“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第八课 百家争鸣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八课 百家争鸣教学课件ppt,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由统一走向分裂,由分裂走向统一,温故知新,生活时期,道家学派创始人,《道德经》,春秋后期,楚国人,动脑筋,孔子和儒家学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