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展开1.(2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节水节电养好习惯B.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C.植树造林加强绿化D.垃圾回收处理变废为宝
2.(2分)下列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B.滴管取液
C.取用氯化钠D.液体的量取
3.(2分)关注安全,健康成长。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厨房油锅着火,迅速盖上锅盖
B.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坐公交车
C.闻到燃气气味,立即开窗通风
D.毒品危害人体健康,禁止吸毒
4.(2分)中药千金藤有清热解毒、祛风利湿功效。2022年中国科学家发现用千金藤提取得到的千金藤素(C37H38N2O6),可以较好抑制新冠病毒复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千金藤素属于单质
B.千金藤素由83个原子构成
C.千金藤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千金藤素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
5.(2分)下列实验目的与实验操作不相符的是( )
A.AB.BC.CD.D
6.(2分)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操作:打开活塞向锥形瓶中滴加Y后关闭活塞,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X是NH4NO3固体,Y是水,Z是水,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B.X是可能变质的NaOH固体,Y是稀盐酸,Z是水,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NaOH已经变质
C.X是CO2,Y是NaOH溶液,Z是Ca(OH)2溶液,观察到Ca(OH)2溶液倒流入锥形瓶中,产生白色沉淀,不能证明CO2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D.X是白色固体,Y是稀盐酸,Z是Ba(OH)2溶液,观察到烧杯中产生白色沉淀,则X含有CO32﹣
四、化学非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共48分。
7.(6分)化学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化学——使生活丰富多彩
①我们生活在多样的物质世界里。如:空气中的 可供给人类呼吸。
②建筑外墙加贴一层泡沫塑料隔热层,能达到更好的隔热效果。塑料属于 (填“有机合成材料”或“金属材料”)。
(2)化学——为健康保驾护航
①碳酸钙可补充人体所需的 元素,能预防因缺乏该元素导致的骨质疏松和佝偻病。
②含有乙醇等成分的免洗洗手凝胶是重要的防疫物资,可用于手部消毒。使用时能闻到特殊气味,说明分子 。
(3)化学——让未来充满希望
2021年中国科研团队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实验室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有望在未来缓解粮食危机。淀粉在人体内经过一系列变化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 (填“放出”或“吸收”)能量,供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的需要。米饭富含淀粉,米饭中含有的营养素有 。
8.(6分)电池的研发和使用推动了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
(1)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1所示,锂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2)锂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锂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 。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x= 。
(3)在化学反应中,锂原子和钠原子都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4)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为钴酸锂(LiCO2),其中C元素的化合价是 价。
(5)近年来,锂离子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钠离子电池部分取代锂离子电池,应用在低速电车、家庭和工业储能等方面。钠离子电池的生产工艺与锂离子电池非常相似,可迅速切换,在多个领域快速发展。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填字母)。
A.钠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储量较为丰富
B.钠和锂化学性质相似,生产工艺相近
C.锂离子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D.废旧电池丢弃后,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9.(8分)完成下列实验并解决实际问题。
(1)探究燃烧的条件。如图1所示实验,甲中白磷不燃烧,乙中白磷燃烧,则可知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2)实验室制取气体。根据图2,回答问题。
①若制取O2,请填写如表
②若制取C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制取装置可选用 (填字母)。
(3)北京冬奥会火炬采用氢气为燃料,首次实现冬奥会火炬零碳排放、首次开展机器人与机器人之间水下火炬传递。水下火炬传递上演极富美感的“水火交融”景象,从燃烧条件角度分析,你认为实现火炬水下燃烧,需要解决的问题有 。
10.(6分)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
(1)生活中使用活性炭净化水,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
(2)化学实验室中经常用到水,如溶液的配制。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质量为3g,需要水的质量为 g。
(3)水常用作物质溶解的溶剂。
①KNO3与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20℃时,NaCl的溶解度为 g。
②KNO3中混有少量NaCl,提纯KNO3可采用的方法是 。
③10℃时,将等质量的KNO3、NaCl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搅拌,充分溶解,现象如图2所示。烧杯中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 (填“KNO3”或“NaCl”)溶液。
④Ca(OH)2溶解度曲线如图3所示,将A点对应的Ca(OH)2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增大,采取的方法是 。
11.(8分)金属材料的使用与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金属冶炼。利用CO与Fe2O3的反应炼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金属材料的使用和保护。
①“贵州桥梁”闻名世界。桥梁建造中使用大量钢材作支架,钢是铁的合金,钢的硬度比纯铁的 (填“大”或“小”)
②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里容易生锈,防止铁生锈的措施有 。铁也易被酸腐蚀,写出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3)比较Zn、Fe、Cu的金属活动性。
①将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加入锌粉和铁粉的混合固体中,反应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分析可知,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可得结论: 。
②在上述实验中继续添加一定量硫酸铜溶液,微粒种类和数量的变化情况为 时,可得结论:金属活动性Zn>Fe>Cu。
12.(11分)某探究小组同学对物质的组成进行探究。
探究一:探究甲烷的组成
(1)设计并实验:点燃甲烷,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可观察到烧杯壁上的现象为 。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向烧杯内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结论:甲烷含有氢、碳元素。
(2)提出问题:甲烷组成中是否含氧元素?
设计并实验:设计如图1装置进行实验。先通一段时间N2,点燃酒精灯,通入甲烷燃烧后的产物(不含甲烷和氧气),反应结束后,再通入一段时间N2。(已知:甲烷质量为a克)
结论:甲烷只含碳、氢元素,不含氧元素。
①B装置的作用是 。
②得到此结论,需要收集的实验证据有 。
探究二:探究酸、碱、盐的性质及物质的成分
【实验一】
(3)向稀盐酸、稀硫酸中分别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
(4)向盛有氧化铜的试管中加入稀硫酸,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实验二】
(5)向镁条中加入稀硫酸,有气体产生,固体全部溶解,取反应后的溶液分别置于A、B烧杯中。
①向A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如图2所示。由实验可得溶质的成分为MgSO4和H2SO4。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向B中滴加足量BaCl2溶液,不断搅拌。实验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情况是 。
【实验三】
(6)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MgO、Mg(OH)2、MgSO4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取n克白色粉末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硫酸,粉末完全溶解,继续向烧杯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将生成的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得固体质量为n克,可以推测白色粉末可能的成分组成情况有 。
(7)由以上实验可知,酸的化学性质有 。
13.(3分)含碳燃料燃烧会排放二氧化碳,使用氢能等新能源能降低碳排放。12g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
2022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化学选择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节水节电养好习惯B.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C.植树造林加强绿化D.垃圾回收处理变废为宝
【分析】根据不同做法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合理性分析即可。
【解答】解:A、节水节电,节约资源,有利于保护环境,故正确;
B、污水未经经处理就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破坏环境,故错误;
C、植树造林加强绿化,有利于生态平衡,利于环境保护,故正确;
D、回收处理垃圾,可以节约资源,变废为宝,利于环境保护,故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联系生活考查了环境污染和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知识,同学们需要在平常生活中提高“节能、环保”的意识。
2.(2分)下列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B.滴管取液
C.取用氯化钠D.液体的量取
【分析】A.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
B.根据胶头滴管使用的方法进行分析;
C.根据从广口瓶中取用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
D.根据量筒的正确读数方法进行分析。
【解答】解:点燃酒精灯时要用火柴或打火机点燃,严禁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故A正确;
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故B错误;
C.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瓶塞要倒放,应用药匙取用,故C错误;
D.读液体体积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
3.(2分)关注安全,健康成长。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厨房油锅着火,迅速盖上锅盖
B.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坐公交车
C.闻到燃气气味,立即开窗通风
D.毒品危害人体健康,禁止吸毒
【分析】A、厨房油锅着火,迅速盖上锅盖,能够隔绝氧气,达到灭火目的。
B、不能带易燃易爆物品乘坐公交车,以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C、闻到燃气气味,立即开窗通风,以防止发生爆炸。
D、毒品危害人体健康,禁止吸毒。
【解答】解:A、厨房油锅着火,迅速盖上锅盖,能够隔绝氧气,达到灭火目的,该选项正确。
B、不能带易燃易爆物品乘坐公交车,以防止发生安全事故,该选项不正确。
C、闻到燃气气味,立即开窗通风,以防止发生爆炸,该选项正确。
D、毒品危害人体健康,禁止吸毒,该选项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4.(2分)中药千金藤有清热解毒、祛风利湿功效。2022年中国科学家发现用千金藤提取得到的千金藤素(C37H38N2O6),可以较好抑制新冠病毒复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千金藤素属于单质
B.千金藤素由83个原子构成
C.千金藤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千金藤素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
【分析】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
B、根据千金藤素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千金藤素的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千金藤素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千金藤素是由千金藤素分子构成的,1个千金藤素分子由83个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C、千金藤素中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37):(1×38):(14×2):(16×6)=222:19:14:48,则千金藤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D、千金藤素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题意、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2分)下列实验目的与实验操作不相符的是( )
A.AB.BC.CD.D
【分析】A、根据软水和硬水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硫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硫,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进行分析判断。
D、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解答】解:A、加入适量肥皂水,振荡,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较少的是硬水,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目的与实验操作相符。
B、硫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硫,集气瓶中加一定量水,二氧化硫能溶于水,可防止燃烧产物污染空气,故选项实验目的与实验操作相符。
C、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实验目的与实验操作不相符。
D、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产生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NH4Cl,无明显现象的是KNO3,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目的与实验操作相符。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6.(2分)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操作:打开活塞向锥形瓶中滴加Y后关闭活塞,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X是NH4NO3固体,Y是水,Z是水,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B.X是可能变质的NaOH固体,Y是稀盐酸,Z是水,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NaOH已经变质
C.X是CO2,Y是NaOH溶液,Z是Ca(OH)2溶液,观察到Ca(OH)2溶液倒流入锥形瓶中,产生白色沉淀,不能证明CO2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D.X是白色固体,Y是稀盐酸,Z是Ba(OH)2溶液,观察到烧杯中产生白色沉淀,则X含有CO32﹣
【分析】A、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锥形瓶内压强减小,烧杯中水沿导管上升。
B、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瓶内压强增加,导管口也有气泡冒出。
C、二氧化碳溶于水,也能使瓶内压强减小,Ca(OH)2溶液倒流入锥形瓶中,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也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
D、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与盐酸反应都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
【解答】解:A、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锥形瓶内压强减小,烧杯中水沿导管上升,故A错误。
B、氢氧化钠变质是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但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瓶内压强增加,导管口也有气泡冒出,故B错误。
C、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瓶内压强减小,Ca(OH)2溶液倒流入锥形瓶中,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但二氧化碳溶于水,也能使瓶内压强减小,Ca(OH)2溶液倒流入锥形瓶中,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也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故不能证明CO2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故C正确。
D、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与盐酸反应都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故X含有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四、化学非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共48分。
7.(6分)化学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化学——使生活丰富多彩
①我们生活在多样的物质世界里。如:空气中的 氧气 可供给人类呼吸。
②建筑外墙加贴一层泡沫塑料隔热层,能达到更好的隔热效果。塑料属于 有机合成材料 (填“有机合成材料”或“金属材料”)。
(2)化学——为健康保驾护航
①碳酸钙可补充人体所需的 钙 元素,能预防因缺乏该元素导致的骨质疏松和佝偻病。
②含有乙醇等成分的免洗洗手凝胶是重要的防疫物资,可用于手部消毒。使用时能闻到特殊气味,说明分子 是不断运动的 。
(3)化学——让未来充满希望
2021年中国科研团队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实验室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有望在未来缓解粮食危机。淀粉在人体内经过一系列变化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 放出 (填“放出”或“吸收”)能量,供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的需要。米饭富含淀粉,米饭中含有的营养素有 糖类 。
【分析】(1)氧气能够供给呼吸。
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2)碳酸钙可补充人体所需的钙元素,能预防因缺乏该元素导致的骨质疏松和佝偻病。
微观粒子是不断运动的。
(3)淀粉在人体内经过一系列变化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能量,供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的需要。米饭富含淀粉,米饭中含有的营养素有糖类等。
【解答】解:(1)①我们生活在多样的物质世界里。如:空气中的氧气可供给人类呼吸。
故答案为:氧气。
②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故答案为:有机合成材料。
(2)①碳酸钙可补充人体所需的钙元素,能预防因缺乏该元素导致的骨质疏松和佝偻病。
故答案为:钙。
②含有乙醇等成分的免洗洗手凝胶是重要的防疫物资,可用于手部消毒。使用时能闻到特殊气味,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故答案为:是不断运动的。
(3)2021年中国科研团队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实验室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有望在未来缓解粮食危机。淀粉在人体内经过一系列变化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能量,供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的需要。米饭富含淀粉,米饭中含有的营养素有糖类等。
故答案为:放出;糖类。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8.(6分)电池的研发和使用推动了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
(1)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1所示,锂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6.941 。
(2)锂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锂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 1 。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x= 11 。
(3)在化学反应中,锂原子和钠原子都易 失去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4)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为钴酸锂(LiCO2),其中C元素的化合价是 +3 价。
(5)近年来,锂离子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钠离子电池部分取代锂离子电池,应用在低速电车、家庭和工业储能等方面。钠离子电池的生产工艺与锂离子电池非常相似,可迅速切换,在多个领域快速发展。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ABC (填字母)。
A.钠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储量较为丰富
B.钠和锂化学性质相似,生产工艺相近
C.锂离子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D.废旧电池丢弃后,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分析】(1)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分析;
(3)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4)根据化学式的意义进行分析;
(5)根据锂和钠性质、在自然界的储量进行分析。
【解答】解:(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
(2)由锂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锂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1;在原子中,由于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x=2+8+1=11;
(3)锂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
(4)在钴酸锂(LiCO2)中,Li显+1价,O显﹣2价,设C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得,(+1)+x+(﹣2)×2=0,解得x=+3;
(5)A.钠元素在地壳中的储量是2.74%,自然界中的储量较为丰富,故A正确;
B.钠和锂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化学性质相似,生产工艺相近,故B正确;
C.锂离子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故C正确;
D.废旧电池丢弃后,会造成环境污染,故D错误。
故选:ABC。
故答案为:
(1)6.941;
(2)1;11;
(3)失去;
(4)+3;
(5)ABC。
【点评】(1)本题考查的是我们身边的环境和化学息息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关心环境问题,关注社会热点,了解常见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9.(8分)完成下列实验并解决实际问题。
(1)探究燃烧的条件。如图1所示实验,甲中白磷不燃烧,乙中白磷燃烧,则可知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与氧气接触 。
(2)实验室制取气体。根据图2,回答问题。
①若制取O2,请填写如表
②若制取C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制取装置可选用 B (填字母)。
(3)北京冬奥会火炬采用氢气为燃料,首次实现冬奥会火炬零碳排放、首次开展机器人与机器人之间水下火炬传递。水下火炬传递上演极富美感的“水火交融”景象,从燃烧条件角度分析,你认为实现火炬水下燃烧,需要解决的问题有 氧气在水下与氢气接触;水下温度低,如何使温度达到氢气的着火点等 。
【分析】燃烧的条件:可燃物,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者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解答】解:(1)甲中白磷不燃烧( )与氧气隔绝,乙中白磷燃烧(与氧气接触),则可知燃烧的条件之一是与氧气接触。
故答案为:与氧气接触。
(2)①
故答案为:2KClO32KCl+3O2↑;A;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气体是氧气。
②若制取C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制取装置可选用B。
故答案为:CaCO3+2HCl═CaCl2+H2O+CO2↑;B。
(3)从燃烧条件角度分析,实现火炬水下燃烧,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氧气在水下与氢气接触;水下温度低,如何使温度达到氢气的着火点等。
故答案为:氧气在水下与氢气接触;水下温度低,如何使温度达到氢气的着火点等。
【点评】灭火的方法有:移走可燃物,隔绝氧气,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10.(6分)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
(1)生活中使用活性炭净化水,利用了活性炭的 吸附 性。
(2)化学实验室中经常用到水,如溶液的配制。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质量为3g,需要水的质量为 47 g。
(3)水常用作物质溶解的溶剂。
①KNO3与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20℃时,NaCl的溶解度为 36.0 g。
②KNO3中混有少量NaCl,提纯KNO3可采用的方法是 降温结晶或冷却热的饱和溶液 。
③10℃时,将等质量的KNO3、NaCl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搅拌,充分溶解,现象如图2所示。烧杯中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 KNO3 (填“KNO3”或“NaCl”)溶液。
④Ca(OH)2溶解度曲线如图3所示,将A点对应的Ca(OH)2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增大,采取的方法是 降低温度到50℃以下,加溶质或蒸发溶剂,降低温度到50℃以下 。
【分析】(1)根据活性炭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2)根据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析;
(3)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知:某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的大小;判断通过降温还是升温的方法使晶体析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提纯晶体的方法;据此解答。
【解答】解:(1)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较好的吸附作用,能吸附异味和色素,生活中使用活性炭净化水,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2)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质量为3g,需要水的质量为50g﹣3g=47g;
(3)①由图1所示可知,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g;
②KNO3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KNO3中混有少量NaCl,提纯KNO3可采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或冷却热的饱和溶液;
③10℃时,NaCl的溶解度大于KNO3溶解度,图2中,将等质量的KNO3、NaCl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搅拌,充分溶解,一烧杯中有固体没有溶解,烧杯中硝酸钾溶液,烧杯中一定是饱和溶液,一烧杯中固体全部溶解,烧杯中是氯化钠溶液,可能饱和;
④将A点对应的Ca(OH)2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可以增加溶质质量或减少溶剂质量,A点是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加氢氧化钙不溶解,氢氧化钙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升高,故可以降低温度到50℃以下,加溶质或蒸发溶剂,降低温度到50℃以下。
故答案为:
(1)吸附;
(2)47;
(3)①36.0g;
②降温结晶或冷却热的饱和溶液;
③KNO3;
④降低温度到50℃以下,加溶质或蒸发溶剂,降低温度到50℃以下。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1.(8分)金属材料的使用与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金属冶炼。利用CO与Fe2O3的反应炼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O+Fe2O32Fe+3CO2 。
(2)金属材料的使用和保护。
①“贵州桥梁”闻名世界。桥梁建造中使用大量钢材作支架,钢是铁的合金,钢的硬度比纯铁的 大 (填“大”或“小”)
②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里容易生锈,防止铁生锈的措施有 刷漆、涂油等 。铁也易被酸腐蚀,写出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2HCl=FeCl2+H2↑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置换反应 。
(3)比较Zn、Fe、Cu的金属活动性。
①将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加入锌粉和铁粉的混合固体中,反应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分析可知,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Zn+CuSO4═ZnSO4+Cu ,可得结论: Zn>Cu,Zn>Fe 。
②在上述实验中继续添加一定量硫酸铜溶液,微粒种类和数量的变化情况为 铁原子数目减少,生成亚铁离子,铜离子数目减少,铜原子数目增多 时,可得结论:金属活动性Zn>Fe>Cu。
【分析】(1)高温条件下CO与Fe2O3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
(2)①根据合金性质分析;
②根据铁与水、氧气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进行分析;
(3)根据图中微粒的变化进行分析。
【解答】解:(1)高温条件下CO与Fe2O3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
(2)①钢是合金,硬度比纯铁大;
②铁与水、氧气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使铁制品与氧气和水隔绝可以防止生锈,防止铁生锈的措施是:刷漆、涂油等;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
(3)①反应的示意图可知,铁原子数目没有发生改变,锌原子数目减少,生成锌离子,铜离子数目减少,生成铜原子,是锌置换硫酸铜中的铜,说明金属活动性:Zn>Cu,Zn>Fe,化学方程式为:Zn+CuSO4═ZnSO4+Cu;
②铁原子数目减少,生成亚铁离子,铜离子数目减少,铜原子数目增多时,可得结论:金属活动性Zn>Fe>Cu。
故答案为:
(1)3CO+Fe2O32Fe+3CO2;
(2)①大;
②刷漆、涂油等;Fe+2HCl=FeCl2+H2↑;置换反应;
(3)①Zn+CuSO4═ZnSO4+Cu;Zn>Cu,Zn>Fe;
②铁原子数目减少,生成亚铁离子,铜离子数目减少,铜原子数目增多。
【点评】本题是对物质的化学性质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能够对图象反应的过程中发生的具体反应的掌握,以及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应用的了解。
12.(11分)某探究小组同学对物质的组成进行探究。
探究一:探究甲烷的组成
(1)设计并实验:点燃甲烷,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可观察到烧杯壁上的现象为 出现水雾 。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向烧杯内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CO2═CaCO3↓+H2O 。
结论:甲烷含有氢、碳元素。
(2)提出问题:甲烷组成中是否含氧元素?
设计并实验:设计如图1装置进行实验。先通一段时间N2,点燃酒精灯,通入甲烷燃烧后的产物(不含甲烷和氧气),反应结束后,再通入一段时间N2。(已知:甲烷质量为a克)
结论:甲烷只含碳、氢元素,不含氧元素。
①B装置的作用是 将甲烷可能不完全燃烧生成的CO转化为CO2 。
②得到此结论,需要收集的实验证据有 装置A实验前后增加的质量、装置C实验前后增加的质量、装置D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
探究二:探究酸、碱、盐的性质及物质的成分
【实验一】
(3)向稀盐酸、稀硫酸中分别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紫色石蕊溶液均变为红色 。
(4)向盛有氧化铜的试管中加入稀硫酸,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O+H2SO4=CuSO4+H2O 。
【实验二】
(5)向镁条中加入稀硫酸,有气体产生,固体全部溶解,取反应后的溶液分别置于A、B烧杯中。
①向A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如图2所示。由实验可得溶质的成分为MgSO4和H2SO4。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MgSO4=Na2SO4+Mg(OH)2↓ 。
②向B中滴加足量BaCl2溶液,不断搅拌。实验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情况是 pH值逐渐变大,接近于7,但小于7 。
【实验三】
(6)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MgO、Mg(OH)2、MgSO4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取n克白色粉末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硫酸,粉末完全溶解,继续向烧杯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将生成的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得固体质量为n克,可以推测白色粉末可能的成分组成情况有 Mg(OH)2;MgO、MgSO4:MgO、Mg(OH)2、MgSO4 。
(7)由以上实验可知,酸的化学性质有 酸与酸碱指示剂反应:酸与活泼金属反应;酸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酸与碱反应:酸与某些盐反应 。
【分析】(1)根据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分析;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
(2)①甲烷不完全燃烧生成CO,在加热条件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质量、种类不变分析需要测量数据;
(3)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红色;
(4)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
(5)①氢氧化钠与硫酸先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完全反应后,氢氧化钠与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钠;
②根据溶液酸碱性与pH关系分析;
(6)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质量守恒分析;
(7)根据实验过程分析。
【解答】解:(1)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故点燃甲烷,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可观察到烧杯壁上的现象为出现水雾;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向烧杯内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澄清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2)①甲烷不完全燃烧有一氧化碳生成,在加热条件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故B装置的作用是将甲烷可能不完全燃烧生成的CO转化为CO2;
②要验证甲烷只含碳、氢元素,不含氧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质量、种类不变,故甲烷中氢元素质量与水中氢元素质量相等,碳元素质量与二氧化碳中碳元素质量相等,碳元素质量+氢元素质量=甲烷质量,可说明装置A甲烷只含碳、氢元素,不含氧元素,故需要称量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质量,A中浓硫酸有吸水性,增加质量为生成水的质量,C装置中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增加质量为生成二氧化碳质量,D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说明二氧化碳被装置C完全吸收,故得到此结论,需要收集的实验证据有实验前后增加的质量、装置C实验前后增加的质量、装置D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3)稀盐酸、稀硫酸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红色;
(4)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
(5)①由实验结论溶质的成分为MgSO4和H2SO4,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硫酸先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完全反应后,氢氧化钠与硫酸镁反应,故ab段发生反应是氢氧化钠与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钠,化学方程式为2NaOH+MgSO4=Na2SO4+Mg(OH)2↓;
②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根据反应实质,氢离子数目不变,硫酸镁与氯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镁和硫酸钡沉淀,氯化镁溶液、氯化钡溶液呈中性,盐酸呈酸性,故向B中滴加足量BaCl2溶液,不断搅拌,溶液质量增加,酸性减弱。实验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情况是pH值逐渐变大,接近于7,但小于7;
(6)氢氧化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硫酸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镁元素质量守恒,故如果固体只有氢氧化镁,则生成氢氧化镁质量与原固体中氢氧化镁质量相等;如果固体只有氧化镁,氧化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硫酸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生成氢氧化镁质量大于氧化镁质量,故不可能只有氧化镁,如果固体只有硫酸镁,生成氢氧化镁质量小于硫酸镁质量,故不可能只有硫酸镁,故白色粉末可能的成分组成情况有Mg(OH)2;MgO、MgSO4:MgO、Mg(OH)2、MgSO4;
(7)由以上实验可知,酸的化学性质有酸与酸碱指示剂反应:酸与活泼金属反应;酸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酸与碱反应:酸与某些盐反应。
故答案为:(1)出现水雾;Ca(OH)2+CO2═CaCO3↓+H2O;
(2)①将甲烷可能不完全燃烧生成的CO转化为CO2;
②装置A实验前后增加的质量、装置C实验前后增加的质量、装置D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3)紫色石蕊溶液均变为红色;
(4)CuO+H2SO4=CuSO4+H2O;
(5)①2NaOH+MgSO4=Na2SO4+Mg(OH)2↓;
②pH值逐渐变大,接近于7,但小于7;
(6)Mg(OH)2;MgO、MgSO4:MgO、Mg(OH)2、MgSO4;
(7)酸与酸碱指示剂反应:酸与活泼金属反应;酸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酸与碱反应:酸与某些盐反应。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3.(3分)含碳燃料燃烧会排放二氧化碳,使用氢能等新能源能降低碳排放。12g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
【分析】根据参加反应的碳的质量,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即可。
【解答】解: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x。
C+O2CO2
12 44
12g x
x=44g
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44g。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即可正确解答本题,解题时要注意解题的规范性。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区别软水和硬水
加入适量肥皂水,振荡
B
防止集气瓶中硫燃烧产物污染空气
集气瓶中加一定量水
C
除去粗盐中混有的泥沙
加水、溶解、蒸发
D
鉴别化肥NH4Cl和KNO3
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制取气体
反应原理(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
反应原理对应的制取装置(填字母)
检验该气体方法
O2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区别软水和硬水
加入适量肥皂水,振荡
B
防止集气瓶中硫燃烧产物污染空气
集气瓶中加一定量水
C
除去粗盐中混有的泥沙
加水、溶解、蒸发
D
鉴别化肥NH4Cl和KNO3
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制取气体
反应原理(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
反应原理对应的制取装置(填字母)
检验该气体方法
O2
制取气体
反应原理(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
反应原理对应的制取装置(填字母)
检验该气体方法
O2
2KClO32KCl+3O2↑
A
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气体是氧气
2021年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中考化学适应性试卷: 这是一份2021年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中考化学适应性试卷,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化学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化学试卷,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化学选择题,化学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