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 (6)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331462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物理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设计
展开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难点,教学的策略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主动获取知识,乐于探究,教师想方设法把课堂活动权交给学生,把发言权留给学生。因此,教学中,一方面注意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探究,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另一方面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渗透,引导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参与教学的过程,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
教学目标
1.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 会使用相关的实验器材,能收集凸透镜成像的有关数据.
3. 能从观察到的凸透镜成像现象和收集的实验数据中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4. 培养学生交流合作、评价探究结果的初步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过程。
难点: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并从实验中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
教学准备
学生:F光源、凸透镜、光屏及光具座若干组;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活动一、引入课题:凸透镜成像规律 | 把发光物一个漂亮的花用凸透镜成像在屏幕上,引导学生自己用凸透镜和光屏接收最清晰的花。 | 每组同学用凸透镜和光屏接收花,比较和老师接收到的花有什么不同,并猜想。 |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让学生知道凸透镜可以成倒立放大的像,倒立缩小的像 |
器材介绍 | 介绍各个器材的用法,通过视频学生学会组装并调整F光源,光屏的中心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对实验做好要求。 |
观察,回答,理解
|
为实验做好准备 |
活动二、找倒立缩小像和倒立放大的像 |
来回巡视及时指导学生实验,提醒学生把测好的数据描点到白板上。 |
小组合作动手实验, 观察成像性质、记录数据、描点、思考。
| 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锻炼他们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为分析结论提供数据。 |
活动三、分析数据得出成倒立缩小像和倒立放大像时物距满足什么条件。 |
引导学生分析数据,看大部分数据集中在什么区域,引导得出结论。 |
观察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若有可疑数据,学生说出可疑数据,并检验数据,找到错误的原因。 |
锻炼学生判断力,分析数据的能力。 |
活动四、物距移到一倍焦距以内,观察成像性质 | 教师引导学生若把物体移到1倍焦距以内,找像。提示我们用放大镜看物体时是如何看的。 | 小组合作,把F光源移到1倍焦距以内,观察光屏上是否有像,取下光屏,眼睛透过凸透镜看像,并把光屏放在看到的像的位置,看光屏上是否有像。 | 让学生再次体会虚像和实像的区别,知道凸透镜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
活动五、找等大的像 | 教师引导学生猜想有没有倒立等大的像,并猜想在哪里会找到倒立等大的像。 | 小组合作,检验物距等于两倍焦距,像距等于两倍焦距时,成得是否是等大的像,并换用不同焦距的凸透镜试试。 | 体验科学探究的严密性,让学生知道凸透镜可以成倒立等大的像。 |
小结 |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 学生畅所欲言,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布置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器材的创新,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设计,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