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9章认识地区9.5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课件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331020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9章认识地区9.5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课件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331020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9章认识地区9.5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课件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331020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9章认识地区9.5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课件04](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3310204/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9章认识地区9.5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课件05](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3310204/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9章认识地区9.5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课件06](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3310204/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9章认识地区9.5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课件07](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3310204/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9章认识地区9.5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课件08](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3310204/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9.5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背景图课件ppt
展开(1)南极地区①位置:位于南极圈以南,被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三大洋所环绕。②范围:南极圈以南的南极大陆与周围的岛屿和海洋。③地表特征: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以南极大陆为主体,覆盖着巨厚的冰层。
④气候:烈风、干燥和酷寒是南极大陆的主要气候特征。南极大陆大多数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仅有55毫米,故被称为地球上的“白色沙漠”。⑤代表动物:企鹅,有“南极绅士”之称。
(2)北极地区①位置:位于北极圈以北,被欧洲、亚洲、北美洲三大洲所包围。②范围:包括北冰洋的绝大部分及其沿岸的亚、欧、北美三洲大陆的最北部和诸多岛屿。③地表特征:以海洋为主。④气候:气温比南极高,降水比南极多,风速比南极小。
⑤代表动物:北极熊,有“冰上霸王”之称。⑥格陵兰岛是地球上最大的岛屿;白令海峡是北冰洋与北太平洋的唯一通道。(3)极地地区特有现象两极地区有极昼、极夜和极光现象,不过极昼和极夜出现的季节正好相反。
(1)南极:我国于1985年在南极地区的乔治王岛建立了长城站,1989年在南极大陆拉斯曼丘陵地建立了中山站,2009年在南极内陆冰盖冰穹A建立了昆仑站;2014年在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的伊丽莎白公主地建立泰山站。(2)北极:2004年在北极建立了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
3.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
1959年12月,澳大利亚、阿根廷等12个国家代表在美国签订了《南极条约》。条约中规定南极的利用仅限于和平目的。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了南极条约。
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冷的原因
(1)海陆热力差异。南极地区以南极大陆为主,而北极地区以北冰洋为主。海洋吸热慢,散热也慢;陆地吸热快,散热也快。南极地区热量散失快,所以气温更低。(2)地势。地势越高,气温越低。南极地区的平均海拔比北极地区高得多,所以气温更低。(3)冰雪的反射作用。南极地区冰川广布,对阳光的反射作用强,获得的热量少,气温低。
1.南极地区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是每年11月到次年3月;而北极地区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是6月到9月。2.长城站是中国唯一一个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科学考察站。3.站在南极点,四周都是北方;站在北极点,四周都是南方。4.南极地区无国家和定居人口,北极地区常住居民主要是因纽特人。
1.下列关于两极地区描述正确的是( ) A.北极中心是陆地,南极中心是海洋B.北极特有动物是北极熊,南极特有动物是企鹅C.两极地区酷热、多狂风、气候湿润D.我国在南北极点均建有科学考察站
【点拨】南极地区中心为南极洲,周围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一部分。北极地区中心为北冰洋,周围为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故A错误;北极地区的特有动物是北极熊,南极地区的特有动物是企鹅,故B正确;两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故C错误;我国在南北极点没有科学考察站,故D错误。
极地地区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读我国南极科考站分布图(图9-5-1),完成2~3题。
【点拨】读图可得,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属于南温带,没有极昼极夜现象,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都位于南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
2.我国南极科考站中,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A.长城站 B.中山站 C.泰山站 D.昆仑站
3.两极地区的共同特征是( )A.均在极圈以内 B.均没有常住居民C.淡水资源缺乏 D.酷寒、多狂风
【点拨】南极地区主要位于南极圈以内,北极地区位于北极圈以内,故A正确;南极地区无定居人口,北极地区有定居人口,故B错误;南极地区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故C错误;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多狂风,北极地区气温比南极地区气温高,故D错误。
【中考·益阳】 近年来,“南极旅游”在我国兴起。每年的11月至次年2月,我国南极长城科考站的科考队员要迎接近2 000名中国游客。据此完成4~5题。
4.我国游客选择11月至次年2月到南极旅游是因为南极地区此时 ( )A.处于暖季 B.紫外线最弱C.风力小 D.降水较多
5.“南极旅游”在我国兴起的原因不包括 ( )A.经济发展,居民收入提高B.南极自然景观独特C.科技发展,交通条件改善D.促进南极地区的经济发展
6.下列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大洋为太平洋B.该地区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C.我国四个科考站都有极昼极夜现象D.每年6~8月是南极科考的最佳时期
我国第四个南极科考站——泰山站的房屋采用圆环形外表、蝶形结构和高架设计。读图9-5-3,完成7~8题。
【点拨】南极内陆冬季经常刮起8至10级大风,风吹起的积雪遇阻后会堆积,有可能将整个建筑掩埋。为了防止建筑的迎风面的飞雪堆积,泰山站采用架空离地的方式。
7.泰山站的房屋设计,主要是为了( )A.避免动物侵扰B.防御洪水灾害C.防止风雪掩埋 D.适应崎岖地形
【点拨】极地地区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该地区无雨林。
8.下列科学研究,不属于南极科考队员科考项目的是( )A.雨林调查 B.冰川考察 C.气象监测D.天文观测
9.【临汾期末】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受到全世界的重视,北极地区的和平开发备受关注。下列做法中有利于北极可持续发展的是 ( )A.加强国际合作,保护北极环境B.大量捕杀北极熊C.科考队将垃圾丢弃海中D.为了经济发展,大力开采北极的矿产
10.关于《南极条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在1960年12月由澳大利亚等12个国家签订的B.可以在南极洲处理放射性废物C.南极的利用只限于和平的目的D.我国还没有加入该条约
1.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A.炎热 B.多雨 C.湿润 D.酷寒
科考队员小张随中国科考船“雪龙号”从天津出发,远赴南极中山站、长城站进行科学考察,图9-5-4是南极考察路线图,读图完成2~4题。
【点拨】从图所示航线可以看出,小张随科考队从天津到长城站,经过的大洋依次是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2.小张随科考队从天津到长城站,经过的大洋依次是( )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B.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C.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D.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3.小张在南极大陆实地考察后,得出南极酷寒的原因是( )①气温极低,导致蒸发量小,带走热量少②地处高纬度,获得太阳光热少③绝大部分被厚达2 000米的冰层覆盖,海拔高④受海洋影响大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4.小张在南极大陆考察时,不可能遇见的危险是( )A.暴风雪在冰原上不停地咆哮,使人晕眩迷途B.酷寒的天气,导致考察队员冻伤C.随时会遭受白熊的袭击,意外受伤D.纵横交错的冰隙随时可能吞没考察队员
5.读北极地区示意图(图9-5-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部分地区终年冰雪覆盖,是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B.居住着因纽特人,耐寒的北极熊和企鹅也生活在这里C.甲是格陵兰岛,乙是跨经度最广的国家俄罗斯D.中国黄河站位于北极圈以外,无极昼极夜现象
【点拨】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是南极地区;企鹅是南极地区特有的动物;甲是格陵兰岛,世界上最大的岛屿,乙是俄罗斯,世界上东西距离最长的国家;黄河站位于北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
【中考•临沂】2020年11月10日中国第37次南极科考船由上海出发,于2021年5月6日安全返回。据此完成6~7题。
6.我国和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南极地区建立了科学考察站,主要原因是南极地区( )A.严寒、烈风、白色荒漠,自然环境恶劣B.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丰富,且拥有原始的自然环境C.能观察到极昼、极夜、极光等自然现象D.不受地震、火山等活动的影响,地壳较稳定
【点拨】南极地区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地下存储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海域及沿海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地质、冰川、海洋、生物、气象、天文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7.2021年2月19日,央视新闻用“警示”一词报道了南极部分地区的雪变成了绿色和红色的现象,并称该现象可能导致极地冰雪消融失控。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 )A.南极烈风带来了有颜色的颗粒物B.夏半年积雪融化变薄露出下面岩石的颜色C.气候变暖,导致微型藻类在雪中生长繁殖D.南极考察人员乱扔生活垃圾导致积雪受污染
【点拨】雪变成了绿色和红色现象的原因是气候变暖,温度上升利于微型藻类生长,导致微型藻类在雪中生长繁殖,使雪变色。
8.【地理实践力】读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图(图9-5-6),回答下列问题。
(1)在“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图”的弧线①和②上画上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2)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海洋:A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_;科学考察站:D________; E________。
标图略。(提示:南极地区为顺时针;北极地区为逆时针)
(3)在北极地区,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岛屿③________岛;有沟通亚洲和北美洲的④________海峡,它同时也是北冰洋与北太平洋的唯一通道。(4)南极地区是世界上最寒冷、暴风雪最频繁、风力最强的地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是其主要气候特征。
(5)下列被称为“冰上霸王”的动物是( )
(6)我国科考人员把南极科考站的生活垃圾转运回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保护当地的自然环境不受污染
晋教版七年级下册9.5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教课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晋教版七年级下册9.5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教课内容ppt课件,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南极地区,1南极地区,干燥烈风,2北极地区,冰雪覆盖的世界,极地考察,脂肪厚,北极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晋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 《认识地区》综合与测试复习ppt课件: 这是一份晋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 《认识地区》综合与测试复习ppt课件,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认识地区,东南亚的地理位置,答案显示,习题链接,好题必练,见习题,答案C,答案B,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热带季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晋教版第九章 《认识地区》综合与测试课文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晋教版第九章 《认识地区》综合与测试课文内容课件ppt,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东南亚,地中海,阿拉伯海,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苏伊士运河,土耳其海峡,阿拉伯,伊斯兰,非洲地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