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第12章 一次函数12.1 函数备课ppt课件
展开1. 学会用列表、描点、连线画函数图象 ;(重点)2. 能用这三种表示函数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难点)
通过列出自变量的值,与对应函数值的表格来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
具体反映了函数随自变量的数值对应关系
用数学式子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
准确地反映了函数随自变量的数量关系
用图象来表示两个变量间的函数关系的方法
直观地反映了函数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函数三种表示方法的区别:
问题:S市某天用电负荷y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很难用式子表示,但是可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形(图中一条曲线)来表示.
对于能用表达式表示的函数关系,有时需画出图来表示,使函数关系更直观、形象.
下面以作函数y=2x的图为例来说明.
画函数y=2x的图:①列表:
探索1:如何作函数的图呢?
②任意一个有序实数对(x,y)与坐标平面内一点 M(x,y) 成一一对应,描出相应的点.
③无数个点组成了坐标系中的图形.
1.列表:列表给出自变量与函数的一些对应值.2. 描点:以表中各组对应值为坐标,在坐标平面内描出 相应的点.3. 连线:按照自变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把所描各点用平 滑曲线依次连接起来.
由函数表达式画图象,一般按下列步骤进行:
画出前面问题3中的函数 的图象.
解:(1) 列表:因为这里v≥0,我们分别取v =0, 10, 20, 30,40,求出它们对应的s值,列成表格:
描点:在坐标平面内描出(0, 0),(10, 0.4), (20, 1.6), (30, 3.5),(40, 6.3)等点.
连线:将以上各点按照自变量由小到大的顺序用平 滑曲线连接,就得到了 的图象,如图.
已知函数y=2x-1. (1)试判断点A(-1,3)和点B 是否在此函数的图象上; (2)已知点C(a,a+1)在此函数的图象上,求a的值.
分析:(1)将点A,B的坐标分别代入y=2x-1,看点的坐标能否 满足这个表达式即可;(2)将点C的坐标代入y=2x-1, 可得到一个关于a的一元一次方程,求出a的值即可.
解:(1)因为当x=-1时,y=2×(-1)-1=-3≠3, 所以点A不在函数y=2x-1的图象上. 所以点B在函数y=2x-1的图象上. (2)因为点C(a,a+1)在函数y=2x-1的图象上, 所以把x=a,y=a+1代入y=2x-1,得a+1=2a-1. 解得a=2.
(1) 判断点P(x,y)是否在函数图象上的方法是:将点P(x,y) 的x,y值代入函数表达式,若能满足函数的表达式,则 这个点就在函数的图象上;若不满足函数的表达式,则 这个点不在函数的图象上.(2) 坐标含字母的点在函数图象上求字母值的方法:将坐标 代入函数表达式中,得到一个关于该字母的方程,解这 个方程即得字母的值.
王教授和孙子小强经常一起进行早锻炼,主要活动是爬山.有一天,小强让爷爷先爬,然后追赶爷爷.图中两条线段分别表示小强和爷爷离开山脚的距离(米)与爬山所用的时间(分)的关系(从小强开始爬山时计时),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解:(1)由图象可知小强出发0分钟时,爷爷已经爬山60米,因此小强让爷爷先爬60米.
(2)山顶离山脚的距离是300米,小强先爬上山.
(1)小强让爷爷先爬多少米?
(2)山顶高多少米?谁先爬上山顶?
(3)因为小强和爷爷路程相等时是8分钟,所以小强用了8分钟追上爷爷.
(3)小强需多长时间追上爷爷?
小强爬山300米用了10分钟,速度为30米/分,爷爷爬山(300-60)米=240米,用了10.5分钟,速度约为23米/分,因此小强的速度快,快7米/分.
(4)谁的速度快?快多少?
1.下列各点在函数y=3x-4的图象上的是( )A.(-1,1) B.(2,2)C.(-2,2) D.(2,-2)2.已知点A(2,3)在函数y=ax+1的图象上,则a的值为( )A.1 B.-1 C.2 D.-2
3.下列四个图象分别给出了x与y的对应关系,其中y是x的函数的是( )
小明的爸爸早晨出去散步,从家走了20 min到达距离家800 m的公园,他在公园休息了10 min,然后用30 min原路返回家中,那么小明的爸爸离家的距离s(单位:m)与离家的时间t(单位: min)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大致是( )
小明从家出发,外出散步,到一个公共阅报栏前看了一会儿报后,继续散步了一段时间,然后回家.如图描述了小明在散步过程中离家的距离s(米)与散步所用的时间t(分)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图象,下列信息错误的是( )A.小明看报用时8分钟B.公共阅报栏距小明家200米C.小明离家最远的距离为400米D.小明从出发到回家共用时16分钟
气象站观察一场沙尘暴从发生到结束的全过程.开始时风速按一定的速度匀速增大,经过荒漠地时,风速增大得比较快.一段时间后,风速保持不变,当沙尘暴经过防风林时,其风速开始逐渐减小,最终停止.如图所示的是风速v与时间t之间的关系的图象.结合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沙尘暴从开始发生到结束共经历了多长时间?(2)从图象上看,风速在哪一个时间段增加得比较快,增加的速度是多少?(3)风速在哪一时间段保持不变?经历了多长时间?(4)从开始减小到最终停止,风速每小时减小多少?
初中数学沪科版八年级上册12.1 函数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科版八年级上册12.1 函数备课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及重难点,课程导入,课程讲授,新课推进,skm,从甲港到乙港是顺水,随堂小练习,习题解析,习题1,习题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第12章 一次函数12.1 函数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第12章 一次函数12.1 函数备课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及重难点,课程导入,1y2x,2y+2x3,4yx2,5y2x,x≥0,课程讲授,随堂小练习,习题解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沪科版八年级上册12.1 函数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科版八年级上册12.1 函数备课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及重难点,课程导入,万物皆变,气温随海拔而变化,课程讲授,新课推进,探索1变量与函数,随堂小练习,,已知函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