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中考语文作文专项培优卷——话题作文(1)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中考语文作文专项培优卷——话题作文(1),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写作与表达,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202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揭晓,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后盾”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背后支持和援助的力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后盾”,或是父母、老师、朋友,或是学校、社会、国家,或是理想、精神、信念……因为有了他们,我们才能不畏风雨,健康成长。
请根据你对上面材料的理解和感悟,任选角度,以“后盾”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积极向上;②自拟题目;③联系生活实际,有真情实感;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⑤不少于600字;⑥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2.写作与表达。
在人的一生中,总有些事情是我们无法控制的,尽管结果会令我们受伤,但无论如何,生活仍在继续,唯有勇敢地面对和接受现实,才能沐浴风雨后的阳光。
请以"面对"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内容具体,情感真实;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③不少于600 字。
3.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肯尼亚名将、全程马拉松世界记录保持者埃鲁德·基普乔格曾说:“我不知道极限在哪里,但是我会一直向着它跑下去。”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触或思考?请自选角度,自主立意,以“极限”为话题,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也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卷面整洁,字数在600~800之间;④文中不能泄露个人信息(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4.202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揭晓:有崇尚科学,热爱祖国的物理学家,有勇攀高峰,自立自强的中国航天人,有百折不挠的中国飞人,有逐梦飞翔的失聪女孩……过去的初中三年,一定有让你感动的瞬间,可能是一多花,一个眼神,一本书,一个人……
请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记述让你感动的瞬间。
要求:1.紧扣所选话题,符合文体规范;2.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个人信息。
5.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新疫情状态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连孩子们的学习方式都有了改变……
请根据你的理解和感悟,写一篇以“改变”为话题的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联系生活实际,有真情实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 600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略
解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审题可知,材料第一层解释了“后盾”的含义。第二层点明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后盾。第三层强调了后盾的重要作用,保证我们不畏风雨,健康成长。可以以自己的某一后盾为写作对象,通过具体的事件表现这一后盾对自己的坚定支持。母亲是自己的后盾,不仅保证了自己生理上的健康成长,也保证了自己心理上的积极向上;老师是自己的后盾,老师教给我们知识和生存的技能,保证我们走向社会之后不被风雨击倒;朋友是自己的后盾,在我们伤心失意的时候,是朋友陪伴在身边,给我们鼓励,让我们奋起;学校是我们的后盾,因为我们在学校里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还可以获得做人的教益;社会与国家是我们的后盾,疫情期间,正是因为的后盾,我们才心志安定,不惧前行……文章主旨是表现出自己对这一后盾的感激之情或从中获得的某种感情。本文应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兼以议论或抒情来抒发真情,表达感悟。选材到以真取胜,以情动人。
2.答案:略
解析:【思路】这是一篇话题作文,前面有一段提示性语句,考查考生能不能认真观察生活,并能根据生活确定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从生活纷繁复杂的表象中,提炼出富有内涵的思考。
【审题立意】这一题目中的关键字词是“面对”应该是选取它的比喻义和引申义:人生中的风雨、挫折、失败等。我们可以围绕着这个思路来写。
【思路点拨】可以写自己面对的事情或者感悟,也可以写别人的事情,只要选好角度和人称,就可以。
【表达方式】整篇文章要以记叙文字为主,也可以使用其他的表达方式作为补充,在文章最后可以写一段议论抒情文字,写出所感所悟,升华一下文章的主旨。
【创新指导】写记叙作文时,可以加适当的创新形式,比如加一个与主题相关的题记。也可以使用几个小标题,串联起自己面过人生风雨的事例,使文章层次清晰,也很好。
【文体选择】本文适合写记叙文,也适合议论文。
3.答案:略
解析:【写作指导】
审题指导:
这是一道话题作文题,采用的是材料+话题的形式,以名人名言入题。审题时首先找到材料的关键句,即“我不知道极限在哪里,但是我会一直向着它跑下去”。其指向很明确:很多事情看起来达到了极限,实际上还存在很大的拓展空间。具体写作时,可有如下立意:超越极限,向阳而行;突破极限,奋力奔跑;勇于超越,积极奋斗……写作时可写记叙文,也可写议论文。
选材与立意:
(1)选材:当沉寂了二十七年之久的跳高纪录被打破时,世界也在颤动,一个由科学家预言的极限不复存在了。当这位夺冠选手泪流满面地接过奖杯时,他说了一句:“我终于成功了。”短短的一句话,包含着无数辛酸。为了挑战极限,他以我们无法想象的忍耐力,每天重复着枯燥的动作。没有鸟语花香的温情,没有春花雪月的安逸,陪伴着他的只有辛勤的汗水。挑战极限,忍耐是冲越大洋的方舟。
立意:挑战极限,学会忍耐。
(2)选材:是袁隆平突破了稻谷亩产量的极限,使占有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大国只靠世界7%的土地生存;是航天科学家们突破了人类智慧的极限,使人造卫星得以在广袤的天际遨游……是他们不断突破极限,超越极限,让生命开出绚丽的花朵。
立意:超越极限,向阳而行。
(3)选材:在柯受良驾车飞越黄河那一瞬间,无数颗心为他收紧,而他只是面带微笑。这是何等勇气!成功于是成了回报。危险、高难度往往是极限的特色。面对极限只要露出丝毫畏色,它便露出狰狞的面目,将你毫不留情地击垮。极限不是猛兽,但它可以有猛兽的凶狠,缺乏勇气的人便无法招架它的气势汹汹;极限不是鬼怪,但它可以有鬼怪的怪诞,缺乏勇气的人便无法识破它的阴险狡诈。勇气,是超越极限的必备武器。
立意:超越极限,需要勇气。
(4)选材: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开通了!是工人们忍受严寒,不顾生死创造了这个奇迹。他们冒严寒,顶风雪,战缺氧,斗冻土,以惊人的毅力和勇气挑战极限,战胜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谱写了中国铁路建筑史上的光辉篇章。
立意:突破极限,战胜自己。
4.答案:示例:
那—次,我真感动
她,总爱披一条薄纱似的围巾,裹着满满的爱;她,总爱把自己梳理得容光焕发,梳着浓浓的爱。我一生依恋她,热爱她,那远隔千里,近在咫尺的母爱。
那一次,我获得了一次讲课的机会,激动又兴奋,开始做着准备,一直忙到八点多才匆匆往家赶,心“扑通扑通”地跳。回家路上,天昏沉着,树佝偻着,一切都蒙上了阴影,雨下着,雨滴应该知道吧,这短短的路上,我一心想着她,她怎样?在哪儿?是否在牵挂着夜中的我?啊!我感受到了那种点燃我心中残烛的火焰,热烈的爱一次次撞击着我的心,是那么强烈!那么鲜明!雨的丝丝寒意丝毫不能进入我的心,因为她在呼唤我!一次次呼唤我!母爱的力量!
转眼间,到家了。暖黄色的灯光,透过玻璃门照射在我的身上,家!家的温暖!
我推门而入,她怔住了,慢慢放下还滴着水的伞。她还穿着风衣,穿着靴子,手和耳被冻得通红,脸上却没有一点儿血色,眼中满是焦急、担忧的神色,眼下的皱纹又深了些许,嘴似乎慢慢出了一口气,开始询问和呵斥我。我看到她这般模样,鼻子一酸,有什么东西在眼眶中打转。
不一会儿,她进厨房去了,我刚放下书包,拿出作业,她又出来了,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面,丝丝缕缕的香味勾起了我的食欲。她说“先不写了吧,来吃饭。”泪,实在不受我的拘束,自己滚落了下来,我就那样混着泪,吃面,喝汤。口中不是咸涩之味,而是甘甜醇厚的爱与深情。
写作业时已晚,可她依旧陪着我,没多久,她已撑不住了,趴在桌上,入睡。在亮白的灯光下,那银丝依旧明显,她已老了……
她,用围巾裹住浓浓的爱;她,用梳子理顺绵延的爱,不论是远隔千里,还是近在咫尺,爱都在,她是我最依恋,最热爱的母亲!
那一次,我真感动!
解析:本题考查写话题作文。
一、审题与选材:“感动”,这个话题富有情感。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感动是无处不在的,感动又是令人难以忘却的。感动是一种美丽的情感体验,是一次真情的流露和表白,是一堂无声的教育课,是一剂心灵的滋补剂,是一回荡涤灵魂尘埃的洗濯……感动存在于自己的生活中,在自己的身边,需要我们用心去感悟、去体会。因此,我们要调动生活积累,回忆曾经让我们感动的人或事,情或景,并选取其中内蕴丰富,值得反复咀嚼、玩味的材料组织到文章中来。
结合材料可知,令人感动的可以是名人、伟人的那些惊天动地的、轰轰烈烈的人或事,如崇尚科学,热爱祖国的物理学家、勇攀高峰,自立自强的中国航天人、有百折不挠的中国飞人等;也可以是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情,比如父母关爱子女的日常点滴,清洁工人披星戴月地给城市美容,素不相识的人们互相关爱,交警严寒酷暑坚守在岗位上,白衣天使加班加点忘我工作等;还可以是生活中的一些经历,比如观赏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比如目睹羔羊跪乳、乌鸦反哺、落红护花的动人场景,比如淋浴在亲情、友情之中,感动总会不期而至。所以,写这样的作文,只要我们善于搜索自己的生活情景,那就一定能捕捉到有特色、有意义、有价值的素材。注意题干要求写作记叙文,可以运用叙述和描写等手法再现眼前所见景象和自己的心理过程,特别是要注意运用细节描写的手法来打动人心。
二、立意参考:
(1)把曾经化为永恒,让感动常在。我,铭记父母带给我的感动,让它相伴一生。
(2)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因为有你们在负重前行。抗疫工作者们的奉献精神让我们感动。
5.答案:参考范文:
改变就是最好的适应
2020年春天,一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打乱了全世界人们的生活节奏。我们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不聚会、不串门、不信谣、不传谣”,在家呆着就是对祖国最好的贡献。
每天一睁开眼,爸爸和妈妈就开始打开头条或微信关注疫情报道,看到新增的数字会忐忑不安,看到湖北以外的省市确诊数字零增加,他们会欢呼叫好。我也在心里默默祈祷疫情早点消散,期待全中国新增确诊的数字早日归零。
在新冠疫情的阴云笼罩下,我们不能去学校上课,就连出门也要戴口罩,但是,我们并没有因为疫情而停下学习的脚步。我们积极响应教育局“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在家里上课。在大数据信息化的5G时代,我们的学习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足不出户也能在家收看老师的课程,还有全国优秀老师的课程。我们敬爱的老师个个变成了专业“主播”,爸爸妈妈们变成了班主任,我们则成了“钉钉学习一族”。
疫情期间,我的生活轨迹是这样的:周一到周五,每天7:30开始晨练,跑步、压腿、打太极五章,跳绳,接着吃早餐,然后早读。9点准时打开钉钉APP收看网课。感觉老师们在网上讲课更专业、更幽默和更有趣,上完网课照常布置作业,我们交作业的方式也更方便了,按照老师的要求在家完成后拍照上传到钉钉即可。老师可直接在钉钉上批改和点评我们的作业,还会评出优秀作业供大家学习和参考。每周的周测,每月的月考,一样没落下,我们并没有因为不回学校而耽误学习。我们也因此锻炼出很强的自学能力,大大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在家学习虽好但没有同学们的陪伴,有时会感到很无聊,很想念学校的老师和同学,很想念体育课和课间一分钟,所以我很期待能早点回学校和后学们一起上课、一起玩耍。
想想奋战在一线的白衣天使,他们为保护人们的健康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做出了重大牺牲。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们唯有好好学习知识,将来才能像钟南山爷爷、李兰娟院士和所有援鄂的白衣天使那样,在祖国需要的时候,秒变英雄,运用自己的学识和技能保护我们的国人,守卫我们的国家!
疫情,让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同时,也让我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多改变。有时候,改变就是最好的适应。
解析:本题考查话题作文的写作。
第一,审题立意。这个话题写作空间很大,可以写人,可以记事,可以状物。只要能表现出“改变”主题的都行:小到个人的改变,大到一家、一村、一国的改变;实写某人、物的改变,虚写心灵的改变……紧扣“改变”。既然是“改变”,那就应该有个时间差,此时与彼时的不同。如果单写此时状况,简单几句话说和彼时有改变了,或者反过来写,都视作扣题不准。要注意避免“纯改变”。什么叫“纯改变”?就是着眼于某事某物某人的表面与往昔不同,不作深入思考。材料提示,这一“改变”主要是新冠疫情带来的,如生活方式,过去人们更注重线下购物等,现在可能改变为线上购物为主,又如学习方式的改变,因为疫情,许多时候,学生以网课学习为主……
第二,思路选材。力求小切口,深挖掘,突出细节。比如写疫情状态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以前人们一有空闲就会到处串门、聚会,现在人们响应国家号召,减少聚会,减少外出。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发生 改变,以前从来不戴口罩,现在只要外出都会带上口罩等等。写作时,尽量打开写作思路,写出疫情状态下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思想等发生的变化,体现人们的责任和担当。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届中考语文作文专项培优卷——话题作文(2),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作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中考语文作文专项培优卷——话题作文(2) (1),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作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中考语文作文专项培优卷——材料作文(2),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