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盐+化肥练习题+—2021-2022学年上学期河南省各地九年级化学期末试题分类选编

    盐+化肥练习题+—2021-2022学年上学期河南省各地九年级化学期末试题分类选编第1页
    盐+化肥练习题+—2021-2022学年上学期河南省各地九年级化学期末试题分类选编第2页
    盐+化肥练习题+—2021-2022学年上学期河南省各地九年级化学期末试题分类选编第3页
    还剩3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盐+化肥练习题+—2021-2022学年上学期河南省各地九年级化学期末试题分类选编

    展开

    这是一份盐+化肥练习题+—2021-2022学年上学期河南省各地九年级化学期末试题分类选编,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的反应之一为 ,该反应属于,下列物质能用作氮肥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河南时指出,,则符合要求的X、Y、Z依次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盐 化肥练习题

    1.(2022·河南南阳·九年级期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理念。说明自然环境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倡导大家要爱护自然环境。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农业上为增加农作物产量,合理施用化肥
    B.校园里为保持整沽的环境,将散落的树叶集中焚烧
    C.为节约资源,出行自带水杯,少用一次性纸杯
    D.为降低空气中PM2.5含量,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2.(2022·河南南阳·九年级期末)冶炼钛(Ti)的反应之一为 ,该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3.(2022·河南·漯河市实验中学九年级期末)下列溶液在空气中敞口放置后,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反应而减小的是
    A.浓盐酸 B.浓硫酸 C.石灰水 D.食盐水
    4.(2022·河南·鹿邑县基础教育研究室九年级期末)下列物质能用作氮肥的是
    A.KCl B.K2CO3 C.NH4Cl D.Ca3(PO4)2
    5.(2022·河南·西峡县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九年级期末)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河南时指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为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垃圾分类回收 B.扩大绿地面积 C.污水随意排放 D.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6.(2022·河南周口·九年级期末)小深同学用思维导图梳理了Na2CO3 的相关知识,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

    A.A B.B C.C D.D
    7.(2022·河南·油田十中九年级期末)X、Y、Z有如图所示的转化(“→”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则符合要求的X、Y、Z依次为

    A.Cu、CuO、Cu(OH)2
    B.C、CO、H2CO3
    C.CaO、Ca(OH)2、CaCO3
    D.H2O2、H2、H2O
    8.(2022·河南·油田十中九年级期末)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
    A.向pH为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
    B.向一定质量二氧化锰固体中加一定质量过氧化氢溶液
    C.温度不变,向一定质量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
    D.向一定质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9.(2022·河南·安阳市殷都区教科培中心九年级期末)某实验小组用下图装置进行微型实验。按下列表中选项加入试剂,实验时滴入甲,浸有丙的棉花不变红的是(   )

    选项



    A
    浓氨水
    \
    无色酚酞溶液
    B
    石灰水
    碳酸钠
    无色酚酞溶液
    C
    稀盐酸
    石灰石
    紫色石蕊溶液
    D
    浓盐酸
    锌粒
    紫色石蕊溶液
    A.A B.B C.C D.D
    10.(2022·河南·鹿邑县基础教育研究室九年级期末)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A.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锌粉、镁粉
    B.向盛有一定质量的稀盐酸的烧杯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C.向盛有一定质量的硫酸钠溶液的烧杯中不断滴加硝酸钡溶液至过量
    D.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并搅拌
    11.(2022·河南南阳·九年级期末)若用实验证明FeCl3溶液显黄色不是由Cl-离子造成的,下列实验无意义的是
    A.观察KCl溶液的颜色
    B.向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消失
    C.向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无色硝酸银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未消失
    D.加水稀释后FeCl3溶液黄色变浅
    12.(2022·河南·义马市教学研究室九年级期末)向一定质量的固体中加入某溶液,反应后固体质量的变化图与下图相符的是

    A.MnO2粉末中加入H2O2溶液
    B.Cu—Zn合金中加入稀盐酸
    C.CaCO3粉末中加入过量盐酸
    D.Fe丝中加入CuSO4溶液
    13.(2022·河南周口·九年级期末)下列除杂设计(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试剂和操作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选用试剂
    操作
    A
    CO2(CO)
    O2
    点燃
    B
    N2(O2)
    C
    点燃
    C
    FeSO4溶液(CuSO4)
    Fe
    加入过量的试剂,过滤
    D
    CaO(CaCO3)
    H2O
    加水,搅拌
    A.A B.B C.C D.D
    14.(2022·河南许昌·九年级期末)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高温煅烧石灰石
    B. 等质量的碳酸钙与足量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
    C. 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
    D. 将足量的镁片和铁片分别与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混合
    15.(2022·河南·淅川县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九年级期末)甲、乙、丙有如下图所示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条件略去)。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是

    A.H2O2、H2O、O2 B.Cu、Fe、Fe3O4 C.CO 、CO2、CaCO3 D.C、CO、CO2
    16.(2022·河南南阳·九年级期末)下列图像能正确反应其对应关系的是
    A. 表示将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倒入盛有铁钉的烧杯中
    B. 表示发生的反应为:
    C. 表示等质量且过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与质量和质量分数都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D. 表示向盛有的烧杯中加入溶液
    17.(2022·河南开封·九年级期末)下列物质的鉴别或除杂的方法错误的是
    A.用水鉴别生石灰和碳酸钙
    B.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少量的CO
    C.用盐酸鉴别黄金和黄铜(含锌)
    D.用适量的铁粉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CuCl2
    18.(2022·河南·郑州市郑东新区外国语学校九年级期末)下列四个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不合理的是
    A. 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B.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
    C. 水通电分解 D. 等质量的镁和铝与足量稀硫酸反应
    19.(2022·河南周口·九年级期末)将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混合,能发生化学反应,但无明显现象的是
    A.NaCl KNO3
    B.CuSO4 NaOH
    C.AgNO3 HCl
    D.NaOH H2SO4
    20.(2022·河南·鹿邑县基础教育研究室九年级期末)下列除杂方法(括号内为杂质),正确的是
    序号
    混合物
    除杂方法
    A
    CO2(HCl)
    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浓NaOH溶液、浓硫酸
    B
    Cu (CuO)
    将混合物灼烧
    C
    NaNO3固体(NH4NO3)
    加适量的熟石灰研磨
    D
    Na2SO4溶液(H2SO4)
    加适量的碳酸钠溶液
    A.A B.B C.C D.D
    21.(2022·河南·油田十中九年级期末)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宝藏,期待着人们的开发和利用。下列物质不经过化学变化就能从海水中获得的是
    A.纯碱 B.单质镁 C.烧碱 D.粗盐
    22.(2022·河南·渑池县教育体育局教研室九年级期末)下面四个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高温煅烧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
    B.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不断加入镁和锌至过量
    C.等质量的大理石分别与等量且足量的稀盐酸反应
    D.一定质量二氧化锰固体中加一定质量过氧化氢溶液
    23.(2022·河南周口·九年级期末)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除杂、分离所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A
    鉴别氯化钾溶液和氯化钡溶液
    AgNO3溶液
    B
    鉴别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

    C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硝酸钾
    降温结晶
    D
    分离氯化钾固体与二氧化锰
    溶解、过滤
    A.A B.B C.C D.D
    24.(2022·河南·中牟县教育体育局教学研究室九年级期末)在牙膏中,常用轻质碳酸钙粉末作摩擦剂。人们通常用下列方法生产轻质碳酸钙:将石灰石煅烧制得氧化钙,再将氧化钙加水制成石灰乳(主要成分是Ca(OH) 2),然后将净化后的石灰乳与二氧化碳作用得到碳酸钙。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反应的原理_______。
    25.(2022·河南驻马店·九年级期末)某化肥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如图所示.

    (1)硝酸铵应具有的性质是  (填序号)。
    A.易溶于水 B.有挥发性 C.受热易分解
    (2)硝酸铵能与强碱反应,其中与烧碱反应的方程式为:NH4NO3+NaOH=NaNO3+NH3↑+X,则X的化学式是______;施用该类肥料时,要避免与_____(填“酸”或“碱”)性物质混用,否则会减低肥效.
    26.(2022·河南·油田十中九年级期末)A、B、C、D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略去).A是白色难溶固体,相对分子质量为100,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C常作干燥剂;D属于碱.则A的一种用途是_____;B的化学式为_____;由C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7.(2022·河南郑州·九年级期末)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并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用双氧水和少量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________,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_。
    (2)加热碱式碳酸铜固体:________,固体的颜色变化为________。
    (3)碳酸氢铵常温下易分解: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4)镁条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燃烧的镁条应用________夹持置于石棉网上。
    (5)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上会形成一层白膜:________,该白膜最方便的除去方法是先加入________浸泡再用清水冲洗。
    28.(2022·河南信阳·九年级期末)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其中A、B、C中含有相同元素。A是一种黑色固体单质;C是白色难溶固体,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0,且其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E是胃酸的主要成分。图中“一”表示相连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

    (1)物质E是______(填化学式)。
    (2)A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B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9.(2022·河南·新乡市第四十二中学九年级期末)X、Y、Z是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三种物质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之间有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X、Y的组成元素完全相同; Z为气体单质,能供给呼吸,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X转化为Y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从微观角度解释X、Y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
    (2)若X为固体单质;Y可以用于灭火;Z是易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Y转化为Z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若三种物质均含有钙元素; X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Z为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其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Y的化学式为______。
    30.(2022·河南商丘·九年级期末)A、B、C三种物质均含有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D可作气体肥料,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6,A与水化合得B.则A→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C→A的化学反应类型属于_____;D→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1.(2022·河南信阳·九年级期末)A、B、C三种物质均含有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D可作气体肥料,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6,A与水化合得B。

    (1)A→B的反应现象是:______;
    (2)C→A的化学反应类型属于______;
    (3)D→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2.(2022·河南南阳·九年级期末)下列用字母表示的10种物质是由H、C、O、Ca、Cl、Fe中的几种元素组成它们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题中“→”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圈I中的转化均是分解反应,圈Ⅱ中的转化均是化合反应。

    (1)Y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则Y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2)N和F是常见的非金属单质,化合物A和B的元素种类相同,化合物D和E的元素种类也相同,请写出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E+N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3.(2022·河南·鹿邑县基础教育研究室九年级期末)已知A~G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七种物质。其中D的固体叫做“干冰”;B中只含两种元素,C与E不含相同元素。各种物质间的反应和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请分析回答:
    (1)D的化学式:___________。
    (2)B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A溶液与F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4.(2022·河南新乡·九年级期末)为除去氯化钠中的泥沙和CaCl2、MgCl2、Na2SO4杂质,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先将粗盐样品溶解、过滤,除去泥沙后,取粗盐水按以下流程进行实验探究。
    粗盐水→依次加入过量BaCl2、NaOH、Na2CO3溶液→过滤→加适量盐酸→蒸发→精盐
    (1)溶解、过滤、蒸发操作中都要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_。
    (2)写出一个加入Na2CO3溶液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上述试剂中Na2CO3不能用K2CO3,代替,请说明原因。
    35.(2022·河南·安阳市殷都区教科培中心九年级期末)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CuCO3·Cu(OH)2及少量不容性杂质(杂质不与酸反应),某同学按下列实验步骤制取了少量氧化铜。

    (1)写出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蓝色沉淀受热分解生成的另一种氧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
    (3)若向溶液A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其过程中溶质种数会发生变化,最多时可达____种。
    36.(2022·河南·安阳市殷都区教科培中心九年级期末)根据图中的实验装置回答:

    查阅资料:i.CaCl2溶液呈中性;
    ii.
    实验步骤如下: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往装置中加入药品;
    ②关闭K1、K2,将注射器中的NaOH溶液缓缓推入A中;
    ③A中物质充分作用后,打开K1,B中无色溶液倒吸入A中,A中产生沉淀且溶液显红色;
    ④关闭K1,打开K2,将注射器活塞向上拉,C中溶液倒吸入A中。
    (1)步骤③“产生沉淀”的现象仍不足以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理由是_____。
    (2)步骤④中,若观察到_______(填现象),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CO2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7.(2022·河南·油田十中九年级期末)生活中常见物质的性质、制法等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1)复分解反应发生后,生成物肯定不会是__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2)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 m点所示溶液为碱性
    b. n点所示溶液中加紫色石蕊溶液显红色
    c. p点所示溶液中溶质为NaCl和NaOH
    d. 该图所对应操作是将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3)浓硫酸和浓盐酸敞口放置均会变稀,这是为什么?_____________。
    (4)下图装置可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并检验生成的气体产物。

    ①B装置玻璃管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②C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结束后,若要确定A装置的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请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_________(提示:Na2CO3溶液呈碱性)
    (5)工业上可利用“铝热反应”焊接钢轨、冶炼难熔金属等,其原理是在高温下用铝将某些金属从其氧化物中置换出来。若用铝与四氧化三铁反应来制取25.2kg铁,理论上需要消耗铝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
    38.(2022·河南·朱口一中九年级期末)酸、碱、盐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培制糕点所用发酵粉中含有碳酸氢钠,其俗名为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纯碱       b.烧碱       c.苏打       d.小苏打
    (2)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反应时溶液pH变化的示意图。

    ①据图示判断,该实验是将_________(填“氢氧化钠溶液”或“硫酸”)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②滴入溶液体积为V2mL时,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_。
    (3)为除去粗盐水中的可溶性杂质MgSO4、CaCl2,某化学小组设计了以下方案:


    ①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____。
    ②写出加入Ba(OH)2溶液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提示:微溶物不形成沉淀)
    (4)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称取10g石灰石(杂质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加入100g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06.7g(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请计算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
    39.(2022·河南商丘·九年级期末)酸、碱、盐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其原因是二者的溶液中均含有相同的粒子___________(填粒子符号)。
    (2)钠与水反应,生成一种碱和密度最小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并测得溶液的pH随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b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写化学式)。
    ②写出c到d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某同学为了除去食盐水中的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

    ①操作Ⅱ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②加入过量Na2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③写出该实验过程中发生的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5)某同学用50g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CO2气体,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55.5g,则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40.(2022·河南南阳·九年级期末)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碳酸钙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剩余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剩余固体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A.全部是碳酸钙 B.全部是氧化钙 C.___________.
    【设计并完成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振荡后静置,再滴几滴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
    说明固体成分中一定含有 _________
    (2)再取少量固体于另一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
    有气泡生成
    说明固体成分中一定含有_________
    【实验结论】该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得出的结论:
    剩余固体成分应为【猜想与假设】中的__________(填“A”或“B”或“C”).
    【交流与反思】实验操作(2)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该气体有何作用:__________(写一种即可).
    41.(2022·河南·鹿邑县基础教育研究室九年级期末)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为纯碱和氨肥工业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纯碱的用途非常广泛,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并对反应后试管中残留废液进行探究。

    【实验1】往一支盛有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变成___________色。
    【实验2】往另一支盛有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同学们对实验2反应后的废液中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废液中所含溶质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废液中的溶质可能是NaCl、HCl;
    猜想二:废液中的溶质可能是NaCl、Na2CO3;
    猜想三:废液中的溶质可能是___________。
    【设计实验】同学们为验证猜想,设计了如下实验:
    方案一:
    实验操作与现象
    化学方程式
    实验结论
    小芳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滴加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产生
    ___________
    猜想二正确
    方案二:小明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不变红色,小明认为猜想一正确。
    【进行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小明的实验结论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
    【进行总结】分析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除要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___________。
    【拓展与应用】现有14.9g纯碱样品(含Na2CO3和NaCl的混合物),将其放入干净的烧杯中,加入89.5g水使其完全溶解,向所得溶液中缓慢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方程式为:)。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产生CO2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滴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解析】
    A、农业上合理施用化肥,即可增加农作物产量,也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故A正确;
    B、焚烧落叶会生成有害气体和产生烟尘,造成空气污染,故B错误;
    C、出行自带水杯,少用一次性纸杯,能节约资源,故C正确;
    D、燃放烟花爆竹生成有害气体并产生粉尘,会增加空气中的PM2.5含量,故D正确。
    故选B。
    2.C
    【解析】
    由反应方程式可得: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
    由分析可知,选项A、B、D不符合题意;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3.C
    【解析】
    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溶液质量减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溶液质量增加,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石灰水(主要成分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每生成100g碳酸钙的质量,而反应吸收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所以溶液的质量减少,故选项符合题意;
    D、食盐水在空气中敞口放置后,由于蒸发水而质量减少,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C
    【解析】
    含氮元素的化肥属于氮肥,KCl、K2CO3、Ca3(PO4)2不含氮元素,不属于氮肥,NH4Cl含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C。
    5.C
    【解析】
    A、垃圾分类回收,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正确;
    B、增大绿地面积有利于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空气等,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正确;
    C、污水随意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错误;
    D、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正确。
    故选C。
    6.A
    【解析】
    A、碳酸钠俗称纯碱或苏打,不是烧碱,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描述错误符合题意;
    B、碳酸钠是白色固体,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C、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D、碳酸钠可用于玻璃、洗涤剂的生产,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
    7.C
    【解析】
    A、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氧化铜不会转化成氢氧化铜,故A错误;
    B、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不会转化成碳酸,故B错误;
    C、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故C正确;
    D、过氧化氢不会一步转化成氢气,故D错误。故选C。
    8.D
    【解析】
    A、向pH为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pH减小,但是不能减小到7,更不能小于7,故A不正确;
    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过程中固体质量始终不变,故B不正确;
    C、温度不变,向一定质量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水减少导致部分氢氧化钙析出,溶液质量减小,故C不正确;
    D、向一定质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后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故D正确。故选D。
    9.B
    【解析】
    A. 甲中盛有浓氨水,滴下后由于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分子会不断运动,运动到浸有无色酚酞溶液溶液中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使无色酚酞变红,不符合题意;
    B. 当甲中的石灰水滴入到乙中的碳酸钠溶液中,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这些物质没有挥发性,不能使浸有无色酚酞溶液溶液的棉花变红,符合题意;
    C. 当甲中的稀盐酸滴入到乙中的石灰石上,稀盐酸与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扩散到浸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棉花上,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不符合题意;
    D 当甲中的浓盐酸滴入到乙中的锌粒上,锌粒与盐酸反应放热,加速浓盐酸的挥发,挥发出的氯化氢分子会不断运动,运动到浸有紫色石蕊溶液中形成盐酸,盐酸显酸性使紫色石蕊变红,不符合题意。故选B。
    10.B
    【解析】
    A、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和镁粉,反应开始时,同质量的镁、锌与稀盐酸反应,镁比锌生成氢气多,最后都是由稀盐酸的量决定氢气,稀盐酸的量相同,产生的氢气一样多,选项A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其pH大于7,它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中性的氯化钠溶液,所以当向稀盐酸中逐滴滴加NaOH时,溶液的pH逐渐增大,当HCl与NaOH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为7,继续滴加NaOH至过量时,溶液的pH大于7,选项B符合题意;
    C、硫酸钠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硫酸钠的量是一定量的,沉淀质量应该在一段直线上升后达到顶峰后保持不变,沉淀质量不可能一直上升,选项C不符合题意;
    D、向不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氯化钠可以继续溶解,达到饱和后不再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应该上升继而保持不变,而不是一直维持不变,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D
    【解析】
    A、氯化钾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钾离子、氯离子、水分子,可以与氯化铁溶液中的离子分析比较,得出显色的是铁离子,故A正确,
    B、氯化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将铁离子转化成了沉淀,只有氯离子和水分子留下来了,得出显色的是铁离子,故B正确,
    C、加入硝酸银后将氯离子转化为沉淀,但溶液的黄色未消失,可以得出显色的不是氯离子而是铁离子,故C正确,
    D、加水后改变了氯化铁溶液的浓度,而对离子不会造成消除,故D错误。
    故选:D
    12.B
    【解析】
    A、MnO2粉末中加入H2O2溶液,MnO2是H2O2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质量保持不变,随着H2O2溶液的加入,固体的质量保持不变,A选项固体质量与加入溶液质量的关系变化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Cu—Zn合金中加入稀盐酸,锌与稀盐酸反应,铜与稀盐酸不反应,随着稀盐酸的加入,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小,锌完全反应后,继续加入稀盐酸,固体的质量不再变化,B选项固体质量与加入溶液质量的关系变化正确,符合题意;
    C、CaCO3粉末中加入过量盐酸,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后无固体物质,随着稀盐酸的加入,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小一直到0,C选项固体质量与加入溶液质量的关系变化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D、Fe丝中加入CuSO4溶液,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每56份质量的铁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固体质量会增加,D选项固体质量与加入溶液质量的关系变化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13.C
    【解析】
    A、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一方面不能控制氧气的用量,另一方面一氧化碳燃烧还存在安全问题,应该利用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气铜,将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故A选项错误;
    B、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该方法除去氮气中的氧气,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碳,应该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丝网,将所氧气转化为固体而除去,故B选项错误;
    C、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过滤后将剩余的铁分离出去,得到硫酸亚铁溶液,故C选项正确;
    D、碳酸钙溶于水,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将主体物质反应了,应通过高温煅烧的方法,将碳酸钙转化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从而除去杂质,故D选项错误;
    故选C。
    14.D
    【解析】
    A. 高温煅烧石灰石,生成CaO和CO2,产物有固体CaO,所以剩余固体质量不能为0,不对应,故A选项错误;
    B. 等质量的碳酸钙与足量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反应速率与固体的颗粒大小相关,粉末状固体反应速率大于块状固体,与图中显示相反,故B选项错误;
    C. 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溶液质量增大至饱和溶液后不变,但起始溶液质量不为0,故C选项错误;
    D. 将足量的镁片和铁片分别与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混合,镁片反应速率大于铁片,最终稀硫酸完全反应,产生氢气质量相等,故D选项正确。
    故选D。
    15.B
    【解析】
    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燃烧生成水,不符合题意;
    B、铜不能转化为铁,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一氧化碳和四氧化三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符合题意;
    C、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不符合题意;
    D、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6.D
    【解析】
    A、铁与硫酸铜反应:,56份的铁置换出64份的铜,固体质量逐渐增加,待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
    B、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56:44,不符合题意;
    C、锌比铁活泼,反应速率快,金属过量,酸不足,故最后生成氢气的质量相同,不符合题意;
    D、向盛有二氧化锰的烧杯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在该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生成氧气的质量逐渐增大,符合题意。
    故选D。
    17.B
    【解析】
    A、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碳酸钙难溶于水,现象不同,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无法被点燃,符合题意;
    C、黄金与稀盐酸不反应,黄铜中的锌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产生气泡,现象不同,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
    D、加入铁粉,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可除去杂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8.C
    【解析】
    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在该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故固体的质量不变,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故沉淀的质量逐渐增大,待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
    C、在电解水实验中,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不是质量比,符合题意;
    D、等质量的镁和铝与足量稀硫酸反应,镁比铝活泼,反应速率快,设镁和铝的质量均为m,镁与稀硫酸反应:,铝与稀硫酸反应:,故最后铝生成氢气的质量大,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9.D
    【解析】
    A、 KNO3、NaCl相互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反应,错误;
    B、CuSO4、NaOH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能发生反应,且现象明显,错误;
    C、AgNO3、HCl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能发生反应,且现象明显,错误;
    D、NaOH、H2SO4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硫酸钠和水,能发生反应,但无明显现象,正确。
    20.D
    【解析】
    A、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浓NaOH溶液、浓硫酸,氢氧化钠能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钠也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但除去了杂质,也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题意;
    B、将混合物灼烧,铜与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反而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题意;
    C、加适量的熟石灰研磨,硝酸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硝酸钙、氨气和水,虽然除去了杂质,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钙,不符合题意;
    D、加适量的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可除去杂质,符合题意。
    故选D。
    21.D
    【解析】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A、把从海水中获得的氯化钠配制成饱和食盐水,然后电解,即得烧碱、氢气和氯气,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得到碳酸钠,属化学变化;B、通过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得到镁,是化学变化;C、把从海水中获得的氯化钠配制成饱和食盐水,然后电解,即得烧碱、氢气和氯气,是化学变化;D、把海水经太阳暴晒,蒸发水分后即得食盐,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够从海水中获得。故选D。
    22.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坐标图,经常涉及的是催化剂、金属与酸,反应前后的固体质量应熟练掌握分析能力。
    A、高温煅烧大理石主要涉及碳酸钙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开始固体就开始减少到不变。故A正确;
    B、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不断加入镁和锌至过量产生的氢气的质量相等。镁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锌,在同等情况下镁的反应速率大于锌。故B正确;
    C、等质量的大理石分别与等量且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最终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相等。故C错误;
    D、二氧化锰起到催化作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D正确。
    故选C。
    23.ACD
    【解析】
    A、氯化钾和氯化钡中都含有氯离子,均能使硝酸银产生氯化银的白色沉淀,现象相同,不能区分,故A错误;
    B、氢氧化钠溶于水的过程放热,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时吸热,温度变化不同,可以区分,故B正确;
    C、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氯化钠溶液中含有少量的硝酸钾,硝酸钾含量较少,不能形成饱和溶液,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分离不出硝酸钾,不能除去杂质,故C错误;
    D、氯化钾可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所以将混合物置于水中,氯化钾溶解,二氧化锰不溶,经过过滤后可分离二氧化锰,但是氯化钾需要经过蒸发结晶才能重新获得,故D错误;
    故选ACD。
    24.CaCO3CaO+CO2↑;CaO+H2O=Ca(OH)2; CO2+Ca(OH)2=CaCO3↓+H2O
    【解析】
    将石灰石煅烧制得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CO2↑;
    氧化钙加水发生化合反应制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得到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25.(1)AC
    (2)     H2O     碱
    【解析】
    (1)
    由图可知,硝酸铵需要防潮防晒,隔绝热源,说明硝酸铵易溶于水,且受热易分解。
    故选AC;
    (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N、H、O、Na的个数分别是2、5、4、1,生成物中含N、H、O、Na的个数分别是2、3、3、1,故生成物中还应含2个H、1个O,故X的化学式为:H2O;
    硝酸铵属于铵态氮肥,能与碱性物质反应生成氨气,故要避免与碱性物质混用,否则会减低肥效。
    26.     建筑材料     CaCl2     CaO+H2O=Ca(OH)2
    【解析】
    A是白色难溶固体,相对分子质量为100,A为碳酸钙,其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氧化钙因和水反应生成固体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常做干燥剂;含钙元素的碱为氢氧化钙;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B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
    27.     H2O2H2O+O2     催化作用     Cu2(OH)2CO3CuO+CO2+H2O     由绿色变为黑色     NH4HCO3→NH3+CO2+H2O     分解反应     Mg+O2MgO     坩埚钳     CO2+Ca(OH)2→CaCO3+H2O     稀盐酸
    【解析】
    (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H2O2H2O+O2,该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起催化作用。
    (2)碱式碳酸铜固体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故的符号表达式为:Cu2(OH)2CO3CuO+CO2+H2O,碱式碳酸铜是绿色,而生成的氧化铜是黑色,故颜色变化为由绿色变为黑色。
    (3)碳酸氢铵分解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NH4HCO3→NH3+CO2+H2O,该反应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多种物质,故是分解反应。
    (4)镁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镁,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Mg+O2MgO,在点燃镁条时,用坩埚钳夹持。
    (5)澄清石灰水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CO2+Ca(OH)2→CaCO3+H2O,碳酸钙易于稀盐酸反应,故除去碳酸钙的方法是先与稀盐酸反应,后用大量的清水冲洗。
    28.(1)HCl
    (2)(合理即可)
    (3)
    【解析】
    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C是白色难溶固体,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0,且其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 + 12 + 16× 3= 100,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推出C为碳酸钙,属于盐;E是胃酸的主要成分,推出E为HCl,属于酸;A、B、C中含有相同元素,A是一种黑色固体单质,且碳酸钙可以转化成B,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推出A为碳,B为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D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可以与酸反应,说明D属于碱,D可以转化成碳酸钙,推出D为氢氧化钙,代入检验,推导正确。
    (1)
    由上述分析可知物质E是盐酸,其化学式为HCl,故填:HCl。
    (2)
    A转化为B可以为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合理即可)。
    (3)
    B和D反应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29.          分子的构成不同          CaCl2
    【解析】
    (1)Z为气体单质,能供给呼吸,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氧气,X能生成Z和Y,Y和Z之间能相互转化,因此X是过氧化氢,Y是水。
    (2)Y可以用于灭火是二氧化碳;Z是易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一氧化碳,根据三者的转化关系同时X为固体单质是碳单质。
    (3)若三种物质均含有钙元素; X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是氢氧化钙; Z为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其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碳酸钙,X能生成Z和Y,Y和Z之间能相互转化,因此Y是可溶性的钙盐,可以是氯化钙。
    (1) Z是氧气,X是过氧化氢,Y是水,则X转化为Y的化学方程式为:;过氧化氢的是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水是水分子构成的,二者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X、Y性质有差异。
    (2)Y是二氧化碳,Z是一氧化碳,X是碳单质,则Y转化为Z的化学方程式为。
    (3)根据分析可知,X是Ca(OH)2,Z是CaCO3, 则Y是CaCl2。
    30.          分解反应    
    【解析】
    D可作气体肥料,D是二氧化碳。人体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A、B、C三种物质均含有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DC,则C是碳酸钙,B→C,B是氢氧化钙,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56,A是氧化钙。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推断正确。
    A→B的化学方程式为:;C→A的化学反应为:,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C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解答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31.(1)放出大量的热
    (2)分解反应
    (3)
    【解析】
    D可作气体肥料,所以D是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原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A含有钙元素,相对分子质量实56,所以是氧化钙。A与水化合得B,则B是氢氧化钙。C含有钙元素,可以和二氧化碳相互转化,是碳酸钙。代入验证无误。
    (1)
    A→B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
    (2)
    C→A是碳酸钙高温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该反应是一变多的反应,是分解反应。
    (3)
    D→C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32.(1)CaCO3
    (2)         
    【解析】
    根据物质是由H、C、O、Ca、Cl、Fe中的几种元素组成,A和B为化合物,元素种类相同,且A和B都能生成N,可知A是过氧化氢,B是水,N为氧气;F为非金属单质,能与氧气反应生成D、E两种元素组成相同的化合物,且E能与氧气反应生成D,可知F应为碳,E为一氧化碳,D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X反应生成碳酸钙,故X为氢氧化钙,碳酸钙能与Z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可知Z为盐酸,另外一氧化碳能与M生成二氧化碳,可知M应为三氧化二铁或四氧化三铁。
    (1)
    Y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则Y的化学式为CaCO3;
    (2)
    根据分析可知A是过氧化氢,B是水,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E为一氧化碳,N为氧气,E+N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3.(1)CO2
    (2)
    (3)NaOH
    【解析】
    D的固体叫做“干冰”;因此D是二氧化碳,B中只含两种元素,且B能转化为D,故B可能是一氧化碳或盐酸,A能与D互相转化且能与B反应,分析可知,A应为碳酸盐,B为盐酸,F既能和B反应也能和A反应,在常见物质中可知F为氢氧化钙,A为碳酸钠,C能与盐酸反应,且C能转化为E,C与E中又不含同种元素,可推测CE的反应应为置换反应,故C应为活泼金属,E应为氢气,G同时能与活泼金属和盐酸反应,故G应为硝酸银。
    (1)
    D的固体叫做“干冰”,故D为二氧化碳,化学式为:。
    (2)
    根据分析可知B为盐酸,G为硝酸银,二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
    A为碳酸钠,F为氢氧化钙,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时会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故所得溶液的溶质化学式为:NaOH。
    本题已知条件D为二氧化碳,通过二氧化碳的转化分析出A、B,继而作为突破口推出其他物质,另外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也是本题解题的关键。
    34.(1)玻璃棒
    (2)或
    (3)引入新杂质氯化钾
    【解析】
    (1)
    溶解、过滤、蒸发操作中都要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是玻璃棒,在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加速物质的溶解;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蒸发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加速物质的溶解,使溶液可以均匀受热。
    (2)
    加入Na2CO3溶液时所发生反应有: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钙沉淀;碳酸钠和过量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

    故填:或
    (3)
    Na2CO3不能用K2CO3代替,因为K2CO3与CaCl2反应生成氯化钾,氯化钾对于氯化钠来说也是杂质。故填:引入新杂质氯化钾。
    35.(1)    
        

    (2)H2O
    (3)三##3
    【解析】
    (1)
    向孔雀石中加入过量稀硫酸,碳酸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碳和水,氢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稀硫酸过量,故溶液A中含硫酸铜和硫酸,向溶液A中加入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蓝色沉淀为氢氧化铜,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Cu、O、H,生成物中含Cu、O,故生成物中还应含氢元素,故生成的另一种氧化物是水,化学式为:H2O;
    (3)
    由以上分析可知,溶液A中含硫酸铜和硫酸,加入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先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待硫酸完全反应后,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如果硫酸部分反应,此时溶质为硫酸、硫酸钠、硫酸铜,如果氢氧化钠恰好与硫酸完全反应,或部分硫酸铜参与反应,则溶质为硫酸铜、硫酸钠,如果硫酸铜恰好与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则溶质为硫酸钠,如果氢氧化钠过量,则溶质为硫酸钠、氢氧化钠,故最多时可达三种。
    36.(1)氢氧化钠与氯化钙反应也能生成沉淀
    (2)     产生气泡    

    【解析】
    (1)
    由题干资料可知,氯化钙也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沉淀,故步骤③“产生沉淀”的现象仍不足以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
    (2)
    如果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和水,稀盐酸倒吸入A中,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产生气泡,故步骤④中,若观察到产生气泡,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7.     单质     c     浓硫酸有吸水性,溶剂量增加,溶液变稀;浓盐酸有挥发性,溶质的量减少,溶液变稀     红色固体变黑色     Ca(OH)2+CO2= CaCO3↓+H2O     取少量A装置中的溶液,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溶质中含有Na2CO3;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若溶液变红色,则溶质中还含有NaOH     解:设需要消耗铝的质量是x

    答:需要消耗铝的质量是10.8kg。
    【解析】
    (1)复分解反应发生后,生成物肯定不会是单质,因为复分解反应是化合物交换成分得到两种化合物;
    (2)a.根据图示可知,是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故m点所示溶液为酸性,错误。
    b.n点溶液pH=7,显中性。所以溶液中加紫色石蕊溶液显紫色。错误。
    c.p点pH>7,氢氧化钠过量,所以溶液中溶质为NaCl和NaOH,正确的。
    d. 该图所对应操作是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错误。
    故选c。
    (3)浓硫酸有吸水性,敞口放置溶剂量增加,溶液变稀;浓盐酸有挥发性,溶质的量减少,溶液变稀。
    (4)①因为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粉,故现象为红色固体变黑色。
    ②生成的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反应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 CaCO3↓+H2O。
    ③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可能情况为只有碳酸钠或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可以使用氯化钡除去碳酸钠,然后滴加酚酞根据溶液酸碱性判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具体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为:取少量A装置中的溶液,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溶质中含有Na2CO3;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若溶液变红色,则溶质中还含有NaOH。
    (5)见答案。
    38.(1)d
    (2)     硫酸     Na2SO4、H2SO4
    (3)     漏斗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g+100g-106.7g=3.3g
    解:设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x


    x=75%
    答: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75%。
    【解析】
    (1)
    a、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不符合题意;
    b、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不符合题意;
    c、苏打是碳酸钠的俗称,不符合题意;
    d、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符合题意。
    故选d
    (2)
    ①由溶液的pH由大于7逐渐减小至小于7可知,该实验是将硫酸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②滴入溶液体积为V2mL时,溶液的pH<7,显酸性,此时硫酸过量,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钠和水,故溶液中的溶质为Na2SO4和H2SO4 ;
    (3)
    ①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
    ②硫酸镁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见答案。
    39.(1)OH-
    (2)
    (3)     HCl、NaCl、MgCl2    
    (4)     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除去氯化钙和过量的氯化钡    
    (5)设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生成CaCl2的质量为:55.5g×20%=11.1g


    x=7.3g
    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6%。
    【解析】
    (1)
    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其原因是二者的溶液中均含有相同的粒子氢氧根离子,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氢氧根离子表示为:OH-;
    (2)
    钠与水反应,生成一种碱和密度最小的气体,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Na、O、H,生成物中也应含Na、H、O,故生成的碱为氢氧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氢氧化钠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pH逐渐增大,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pH=7,后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钠,反应过程中,pH=7,后氢氧化钠过量,pH>7。
    ①b点时,pH<7,此时稀盐酸还未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氢、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钠,氯化镁,故填:NaCl、HCl、MgCl2;
    ②c到d段反应为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①操作Ⅱ能将氯化钠溶液转变为氯化钠固体,是蒸发,蒸发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②加入过量的碳酸钠,碳酸钠能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碳酸钠能与过量的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故作用是:除去氯化钙和过量的氯化钡;
    ③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故该过程中发生的中和反应为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
    见答案。
    40.     既有碳酸钙,也有氧化钙     氧化钙##CaO     碳酸钙##CaCO3     C     二氧化碳##CO2     灭火、制冷、降雨、制饮料、做气体肥料(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舞台烟雾等
    【解析】
    猜想与假设:
    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只是加热了一段时间,可能并未完全分解,故剩余固体还可能是碳酸钙和氧化钙的混合物;
    设计并完成实验:
    (1)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振荡后静置,再滴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说明溶液为碱性,则固体成分中一定含有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2)再取少量固体于另一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有气泡生成,说明固体成分中一定含有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实验结论:有氧化钙和碳酸钙,所以C正确。
    交流与反思: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所以气体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主要用途为:灭火、制冷、降雨、制饮料、做气体肥料(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舞台烟雾等。
    41.     红     有气泡生成     NaCl          氯化钠溶液呈中性,也不使酚酞溶液变色     反应物是否过量     4.4     解: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10644=x4.4gx=10.6g
    y=11.7g
    滴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
    【解析】
    实验1:往一支盛有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碳酸钠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溶液变成红色;
    实验2:往另一支盛有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故观察到产生气泡;
    作出猜想: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如果碳酸钠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溶质为氯化钠,如果碳酸钠过量,则溶质为碳酸钠、氯化钠,如果稀盐酸过量,则溶质为氯化钠、氯化氢,故猜想三:废液中的溶质可能是NaCl;
    设计实验:方案一:结论为猜想二成立,故溶质为氯化钠、碳酸钠,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滴加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产生,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进行讨论:如果废液中只含氯化钠,氯化钠显中性,也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故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不变红色,不能说明猜想一正确;
    进行总结:分析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除要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
    拓展与应用:(1)由图可知,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
    (2)见答案。


    相关试卷

    酸和碱练习题—+2021-2022学年上学期河南省各地九年级化学期末试题分类选编:

    这是一份酸和碱练习题—+2021-2022学年上学期河南省各地九年级化学期末试题分类选编,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硫酸的描述中错误的是,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下列有关熟石灰的说法错误的是,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质构成的奥秘练习题+—2021-2022学年上学期河南省各地九年级化学期末试题分类选编:

    这是一份物质构成的奥秘练习题+—2021-2022学年上学期河南省各地九年级化学期末试题分类选编,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原子核由什么组成的,下列符号表示2个氢离子的是,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碳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盐+化肥练习题+—2021-2022学年上学期河北省各地九年级化学期末试题分类选编:

    这是一份盐+化肥练习题+—2021-2022学年上学期河北省各地九年级化学期末试题分类选编,共37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