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年新改版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含问答题总结)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年新改版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含问答题总结)01
    2022年新改版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含问答题总结)02
    2022年新改版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含问答题总结)03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年新改版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含问答题总结)

    展开

    2022年新改版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含问答题总结)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  植物的生长变化

    1.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新生命的。

    2.综合运用感官并用比较的方法能观察到种子更多的特征。

    3.用放大镜观察种子的细微结构和颗粒较小的种子的特征。

    4.不同植物种子的颜色、形状、大小各不相同,但是它们的内部结构基本相同。

    (1)种皮:具有保护种子的内部结构的作用;

    (2)胚:是种子的重要部分,发育成一株植物;

    (3)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

    (4)胚根:将来发育成根;

    (5)子叶:具有储存营养物质的作用。

     

    5.挑选饱满、没有受过伤的凤仙花种子可以将种子放入水中,观察种子在水中的沉浮。

    6.在记录凤仙花的生长变化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填写记录表、写观察日记、拍照、画图、使用测量纸袋等方式记录种子的生长过程。

    7.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8.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来繁殖后代。(马铃薯、洋葱、番薯等)

    9.种子萌发时先长出根,然后长出茎和叶,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10.无论把种子的种脐朝什么方向放置,根最终都是向下生长的。(向地性)

    11.探究植物根的作用实验

    1)选用红色的水是为了便于观测。

    2)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是为了防止试管中的水蒸发到空气中。

    3)实验现象: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中的水面下降。

    4)实验结论:试管中水面下降说明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12.植物的根可以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13.不同的植物,根的形态特征不同。常见的有直根系、须根系和变态根。

    14.植物的叶子平展而且在茎上交叉生长是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接受阳光.

    15.植物的叶子能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产生自身生长发育所需的养料。

    16.茎的运输作用实验

    1)实验现象:将凤仙花的茎纵切开,发现茎的纵切面上有红色的线状结构。将凤仙花的茎横切开,发现茎的横切面上有红色的点状结构。

    2)实验结论:茎具有运输的作用。

    17.叶具有吸收阳光及蒸腾水分的作用的实验

    1)将叶子用黑色纸遮住,使它见不到阳光。5天后,观察到被遮住光的这片叶子会变黄。

    2)在叶子上套上一个干燥的塑料袋。观察到塑料袋内壁上有大量的小水滴。

    18.不同形态的茎

    19.观察花的结构:从外到内进行解剖

    20.凤仙花的花包括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

    21.花萼:由许多片萼片组成,花开放以前保护花的内部结构。

    22.花蕊包括雌蕊与雄蕊。

    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子房

    柱头——可分泌黏液,能粘住花粉。

    花柱——花粉由柱头进入子房的通道。

    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里面的胚珠发育成果实里面的种子。

    雄蕊包括:花药、花丝

    花药——内含花粉。

    花丝——支持花药。

    23.像凤仙花一样由雄蕊、雌蕊、花萼和花瓣四部分组成的花,叫完全花。

     

    如:油菜花、白菜花、豌豆花、牵牛花、桃花、玉兰花、梨花、海棠花、迎春花等。

    24.缺少其中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叫不完全花。如:南瓜花、黄瓜、丝瓜、柳树、杨树、桑树等。

    25.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叫两性花。有雄蕊没有雌蕊的花叫雄花,有雌蕊没有雄蕊的花叫雌花,雄花和雌花都是单性花。

    26.自然界中的植物多种多样,它们用不同的方式完成传粉的过程。只有完成传粉,植物的花才能发育成果实。

    27.像油菜花那样由蜜蜂等昆虫传播花粉的叫做虫媒花。像蒲公英那样,靠风传播花粉的叫风媒花。

    28.植物有传播花粉的方法:(1)自花传粉,如大麦、小麦、大豆、豌豆、芝麻等;(2)异花传粉;(3)风媒花,如杨树、栎树、桦树等;(4)虫媒花,如油菜花、白菜花、桃花等。

    29.果实一般包括果皮和种子两部分。

    1)果皮的作用是能保护胚珠,使种子正常发育。

    2)苹果、桃子、西瓜等我们食用的是植物的果实。

    3)豌豆、莲子、花生等我们食用的是植物的种子。

     

    种子的传播方式

    弹力传播

    果皮自动爆裂

    凤仙花、油莱、绿豆、大豆、喷瓜、

    动物传播

    果实外有倒钩

    苍耳、鬼针草、蒺藜

    果实美味多汁

    樱桃、番茄、葡萄、西瓜

    风传播

    种子轻、带翅或有绒毛

    蒲公英、榆树、枫树、蓟、槭树

    水传播

    种子的种皮包有海绵状

    莲蓬、椰子、水葫芦、睡莲

     

    30.油菜和凤仙花一样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组成。

    31.凤仙花的生长过程中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

    第二单元 电路

    1.所有的电器工作都需要电,电与生活紧密相连。

    2.我们将能产生电的装置称为电源,生活中使用的电都是由电源提供的。

    3.像电灯、电视机等由发电厂供电,像手机、石英钟等由电池供电。

    4.电是一种能量来源,能产生光和热。连接小灯泡和电池的线,称为导线。

    5.小灯泡的结构分为:玻璃泡、灯丝、金属架、连接点(两个)。只有电流通过灯丝形成通

    路的时候,小灯泡才能发光。

    6.干电池的一端是铜帽,是电池的正极,用符号“+”表示,另一端是锌壳,是电池的负极,用符号“-”表示。

    7.由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叫电路。

    8.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不仅小灯泡不能发亮,而且电池会发热并很快消耗和损坏,所以应该尽快切断电流。

    9.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这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所以我们不能直接用家里、学校里插座中的电做实验!

    10.电从电池的正极(+)一端经过导线和用电器返回到电池的负极(—)另一端,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

    11.在简单电路中,电源、导线和用电器是必须的,但开关不是必须的。

    12.造成小灯泡不亮的原因:小灯泡坏了;灯座松了,没有连上;电池没电,电线没连接好;导线断了,电池盒或小灯座出了问题等。

    13.检测故障电路的方法:第一种检查法,直接检查电路中的连接是否完好;第二种替换法,用没有故障的灯泡、电池、导线来替换电路中的材料(需要材料多,成本较高);第三种电路检测器。

    14.电路检测器是一个简单电路,由电池、小灯泡和若干导线组合而成。

    15.电路检测器只适合电池类电路,但不能检测220V的家用电路。

    16.检测电路前,先将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接触一下,以检测它能否正常工作;为保证检测的准确性,需要检测两次。

    17.有的物质容易导电,这样的物质叫做导体,一般情况下多数金属属于导体,还有人体和水也属于导体;有的物质不容易导电,这样的物质叫做绝缘体,绝缘体包括塑料、布、纸张等。

    18.导电性是材料的基本属性之一。电线外面用塑料包裹,是因为塑料为绝缘体。

    19.导体和绝缘体有什么作用?答:我们利用导体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我们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

    20.不要用湿布擦拭电器、插座和开关,也不能用湿的手触摸它们。

    21.开关的作用是控制电流的通断。手电筒的亮灭是由开关控制的。

    22.开关进行电路连接和断开的部分需要用金属来做导体,而其他地方必须用绝缘体如塑料、等来做。

    23.常见的开关有遥控开关、闸刀开关、按压开关、旋钮开关和拉线开关等。

    24.工程设计全过程包括明确问题、确定方案、设计制作、改进完善。

    25.安全用电的措施:

    1)家用电器的电流很强,所以在使用电器时,应该格外小心。(2)电器的导线破旧老化,应该及时更换,以免发生意外。(3)接临时电源要用合格的电源线、电源插头和插座,电源线接头要用胶布包好。(4)湿手不能接触带电设备。(5)也不要用湿布擦带电设备。(6)更不能将湿毛巾挂在电扇或电热取暖器上。(7)遇到电器起火,不能用手去拔插头,应先切断电源,再用绝缘物体将插头拨开。(8)在户外活动时,不要靠近高压电线、架线铁塔变电所。(9)更不要去碰电线杆上的电线或掉落在地上的电线。(10)遇到雷雨天气时,不要躲在孤零零的一棵树下,空旷处的大树容易遭到雷击。

    第三单元 岩石与土壤

    1.岩石与土壤是地球的重要资源,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地球的表面被坚硬的岩石包裹着,不仅包括我们看到的陆地,还包括海洋的底部。陆地上的岩石有的被土壤覆盖着,有的直接裸露出来。

    3.岩石和土壤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物质,他们的形成有的需要几百万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所以在每一块岩石和每一方土壤上都留下了大自然的痕迹。

    4.我们观察岩石的方法有手摸、鼻闻、轻轻敲打、放在水里、用小刀刻划(或指甲、铜钥匙等刻划)等。我们可以观察岩石的颜色、光泽、条痕、软硬、气味、花纹、轻重等来描述岩石。

    5.土壤从上到下分为表层土、下层土、基岩碎屑、基岩4层。

    6.土壤的形成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例如要形成12厘米厚的土壤,可能需要几百到数万年的时间。

    7.你认为岩石和土壤各有什么特点?我们可以从哪里发现它们?

    与土壤相比,岩石体积大,质地硬;土壤颗粒小。我们可以在山上、小溪旁等地方找到岩石;在有植物生长的地方找到土壤。

    8.我们可以从岩石和土壤中知道什么?

    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鹦鹉螺化石,说明几亿年前这里是海洋。

    岩石中动植物的痕迹表明过去有哪些生物存在过;可以通过岩石的化学成分形成的年代知道地球的年龄。

    9.你知道岩石和土壤各有哪些用途?

    岩石可以用作建筑材料,可以提炼矿物、用来装饰和制成艺术品等。

    10.土壤是动植物的栖息地,可以固定植物的根系,具有自然肥力,能够促进作物生长。

    11.通常用放大镜、小刀、手电筒、铜钥匙等观察下面三种常见岩石

    12.我们可以用指甲、铜钥匙、小钢刀等工具粗略的来检验矿物的软硬。可把矿物分成几个等级:软-----能用指甲刻划出痕迹。较软-----不能用指甲刻划出痕迹,但能用铜钥匙刻划出痕迹。较硬----不能用铜钥匙刻划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刻划出痕迹。硬----用铜钥匙、小刀都不能刻划出痕迹。

    13.我们如何去观察、描述一种未知的岩石?

    14.我们可以用眼睛观察,也可以借助工具观察,可以用看、摸、照、刻画等方法观察,可以从颜色、软硬、光滑、光泽、有无层理、气孔、斑点、条纹等等方面对岩石进行描述。

    15.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石英、云母、长石都是自然界的矿物。花岗岩的主要成分是:石英、长石、云母。

    16.用互相刻划的方法测试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的硬度,把它们按从软到硬的顺序排列为:云母(软)、长石(较软)、石英(较硬)

    17.可以通过观察矿物碎片的边缘是否看见其他物体来衡量矿物的透明度,把矿物分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种。

    18.矿物在自然界中很少单独存在,通常都是几种混杂在一起组成岩石。所有的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

    19.在生活中,我们的钟表、计算机、铅笔等地方都用了岩石和矿物。

    20.制作标本所需的工具与材料:剪刀、胶水、笔、纸盒、卡纸、棉花等。

    21.概括制作标本规范的步骤:采集——编号——图鉴——添加标签——存放——展示。

    22.由于太阳、风、水、地震和火山等的作用,自然界中许多大块的岩石可能碎裂,形成较小的颗粒、沙和黏土。

    23.我们可以在小区花坛、沙漠、工地等地方可以找到岩石、沙和黏土。

    24.冷热、风、地表变动、植物的根等都会对岩石产生变化。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发生变化的现象叫风化。岩石风化后产生了沙和泥土。

    25.土壤中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的颗粒(小石子、沙、黏土)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

    26.土壤是沙砾,沙、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27.沙质土、壤土、黏质土三种土壤有什么不同?各有什么特点?

    28.查阅资料,举例说说三种土壤分别适合哪些植物生长。

    沙质土壤一般可安排种植花生、大豆、果树、中药材等。壤土宜种各种作物,是理想的土壤质地。黏质土适合种植稻米、荷花、莲花、芦苇、金银花。

    29.岩石、矿物和土壤是组成地球的重要资源,也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宝贵资源,我们必须要保护这些自然资源。

    30.岩石是组成地球的外壳,而矿物是构成岩石的积木。

    新教科版科学问答题总结

    1、不同植物种子的外部形态有什么不同之处?

    答:不同植物种子的颜色、大小、形状、气味、表面的光滑程度等各不相同。

    2、不同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有什么相同之处?

    答:不同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基本相同。种子表面都有种皮,内部都有胚,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组成;玉米等单子叶植物的种子中有胚乳。

    3、种子的哪一部分有可能发育成植物?

    答:种子中的胚有可能发育成植物。

    4、为什么要选择饱满、没有受过伤的种子播种呢?

    答:因为饱满的种子里面储存的养分充分,能够满足种子萌发的需要;受过伤的可能是被人为破坏的,也可能是被虫咬伤了的,如果种子中的胚根、胚芽受到损害,种子就无法萌发。

    5、需要提供什么条件,种子才能顺利你萌发呢?我们的依据是什么呢?

    答: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

    6、为什么种下的种子有些没有萌发,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答:种子损坏了,温度、水分、空气等条件没有满足。

    7、在做根的作用的实验中,试管中水位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答:试管中的水减少了,说明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8、根除了能吸收水分,还有固定植物的作用,生活中呢些现象可以作为证据呢?

    答:要拔出一颗小苗很容易,但要拔出一颗根系庞大的树就不容易了。

    9、植物的叶子平展且在茎上交叉生长有什么好处?

    答:叶子平展且在茎上交互生长,可以使叶子最大面积的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生存提供充足的养分。

    10、植物的茎、叶对植物的生存有什么作用?

    答:植物的茎具有运输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的作用;植物的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植物生活所需的养分,此外还有蒸腾水分的作用,叶的蒸腾作用可以促进水分的吸收和运输,有助于散发体内热量调节植物提问维持其正常的生命活动。

    11、植物的茎包含哪几种类型,代表性的植物有哪些?

    答:直立茎:凤仙花、向日葵

    攀缘茎:葡萄、爬墙虎

    缠绕茎:矮牵牛

    匍匐茎:西瓜

    12、雄蕊和雌蕊分别有什么作用?

    答:雄蕊中有花粉,花粉落到雌蕊顶端,雌蕊可以发育成果实和种子。

    13、花的哪一部分将来可以发育成果实?

    答:雌蕊可以发育成果实。

    14、果实都有果皮和种子,他们分别有什么作用?

    答:果皮具有保护和传播种子的作用;种子可以繁衍后代。

    15、一个凤仙花果实有多少粒种子呢?一株凤仙花大约可以收获多少粒种子?结出这么多的种子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答:一个凤仙花果实中大约有18粒种子。一株凤仙花大约可以收获几百粒种子。结出这么多种子,有利于凤仙花种族的延续并壮大。

    16、植物有哪些传播种子的方式?他们的果实和种子分别有什么特点?

    答:弹力传播;特点:果实能爆裂

    风力传播;特点:它们的种子都具有轻、带翅或绒毛等特点

    水流传播;特点:果实较轻,能漂在水上

    动物传播;特点:果实带小刺或味美多汁

    17、成熟的凤仙花植株包括哪几部分?每部分有什么作用呢?

    答:成熟的凤仙花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

    根有吸收水分和固定植株的作用;

    茎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叶有吸收阳光和蒸腾水分的作用;

    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

    果实里有种子,种子的存在使物种得以繁衍后代。

    18、凤仙花的生命周期是多长呢?凤仙花生长变化规律是什么呢?

    答:凤仙花的生命周期大概是150240天,生长变化规律为先快后慢。

    19、你认为小灯泡是如何亮起来的?

    答:电流从电池的正极流出经过导线、小灯泡灯丝回到电池的负极,形成一个完整、封闭的回路。

    20、在线路中,电是持续流动的,你认为电流动的路径是怎样的呢?

    :点从电池的正极出发,经过导线和用电器再回到电池的负极。

    21、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并举例

    答:容易导电的称为导体。如:回形针、钥匙、导线、铁钉、金属纽扣、铅笔芯

    不容易导电的称为绝缘体。如:橡皮、木质铅笔、粉笔、塑料尺、干树枝

    22、你知道岩石和土壤各有哪些用途?

    :岩石用途:作为建筑材料,矿物和矿产来源,精美的工艺品,入药。

    土壤用途:它是地球上生物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

    23、花岗岩、砂岩、大理岩各有哪些特征?

    答:花岗岩的特点:(花斑状),由黑、白、肉红等颜色或无色透明的颗粒组成,颗粒(较粗),粗糙很(坚硬)。

    砂岩的特点:有红、土黄、灰等多种颜色,看起来像许多(粗细差不多的沙子)黏合在一起, 粗糙,(硬)。

    大理岩的特点:纯白色、黑色等,常有美丽的(条纹),颗粒较粗,比较粗糙,(较软),遇盐酸冒气泡。

    24、组成花岗岩的三种矿物分别是什么?分别具有哪些特征?

    答:云母:黑色颗粒:透明,丝绸光泽,条痕为银白色。

    长石:乳白色或肉红色的颗粒:半透明,玻璃或泥土光泽,条痕为白色。

    石英:无色、透明的颗粒:透明,玻璃光泽,条痕为白色。

    25、你知道岩石、沙和黏土各有什么特征?

    答:岩石:颗粒大、感觉粗糙、不容易团成小球、无法涂痕、无气味;

    沙:颗粒小、感觉粗糙、不容易团成小球、涂痕不均匀、无气味;

    黏土:颗粒细小、感觉细腻、容易团成小球、涂痕均匀、有气味。

    26、土壤分层实验中,土壤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土壤分层实验中,静止后位于水底的是(沙砾),中间的是(沙和粉沙),最上层是颗粒最小的 (黏土),浮在水面上的是(腐殖质)。

    27、你认为土壤是由什么组成的?

    答:沙砾、沙和粉沙、黏土、腐殖质

    28、观察土壤的方法有哪些?

    答:观察土壤可采用(看、闻、摸、捻、倒入水中)等方法进行观察。

    29、按照土壤的成分可以分为哪几类?分别适合种植什么作物?

    答:沙质土适合种(薯类、花生、西瓜)等植物,黏质土适合种(水稻、小麦、玉米、豆类) 等植物,壤土适合绝大多数植物种搞。

    30、开关有什么作用?它是如何控制电流的通与断呢?

    答:(开关)用来控制电路中的(电流通断),按下开关,电流(接通),松开开关,电流(断幵)

    31、交流我们的观察结果,沙质土、壤土、黏质土三种土壤有什么不同?各有什么特点?

    32、你知道岩石和土壤各有哪些用途?

    答:岩石可以用作建筑材料,可以提炼矿物、用来装饰和制成艺术品等。

    土壤是劢植物的栖息地,可以固定植物的根系,具有自然肥力,能够促迚作物生长。

    33、为标本添加标签,在标签上要写好哪些信息?

    1)岩石编号、名称

    2)采集时间、采集地点、采集人

    3)岩石的颜色、大小等特征

    2.3《用沉的材料造船》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是五年级下册《船的研究》单元的第3课,给出学生熟悉的橡皮泥和铝箔两种沉的材料,让学生通过设计、制作、改进一艘可以承载一定重量的船,再次引导学生经历技术与工程相关的学习过程,感受科学与技术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

    本课内容承接上一课浮的材料可以造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聚焦,提出研究问题“沉的材料可以造船吗”。第二部分——探索,主要由两个活动组成,体验“问题—设计—制作—测试—完善”技术与工程的典型的学习过程。探索活动1,用橡皮泥和铝箔做船,认识到沉的材料可以造船,摸索让沉的材料浮起来的方法;探索活动2,测试用橡皮泥和铝箔制作的船能否装载一定量的金属垫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经历反复修改、制作的过程,从而让自己所制作的船具有一定的载重量和稳定性。第三部分——研讨,学生通过回顾、反思,提炼出用沉的材料造船和实现船稳定漂浮的方法,体会到体积、形状对船只载重量和稳定性的影响。第四部分——资料,通过图片展示,感受渡船和双体帆船的稳定性与它们底部宽阔的构造有关,帮助学生理解船只的稳定性问题。

    【学情分析】

    通过上节课的研究,学生已经认识到用浮的材料可以造船,但在生活中,学生见到较多的是钢铁造的轮船,因此对于沉的材料能造船理解难度不大。学生也能够依据生活经验用橡皮泥和铝箔做成船,让船浮在水面上。但是,学生一般不会深入思考其中的原因。因此,学生再次体验“问题—设计—制作—测试—完善”的技术与工程的典型学习过程,并尝试结合学习体验来回顾总结,能够从技术层面初步感知增大船的浮力原理。此外,在学生操作过程中,还会遇到“稳定性”不足的问题。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沉的材料可以造船。

    2.相同质量的橡皮泥、相同大小的铝箔,做成船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越容易浮在水面上。

    3.认识到船的稳定性与其结构有关。

    4.了解其他技术的发展推动了造船技术的发展。

    科学探究目标

    1.探索用橡皮泥和铝箔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来承载一定重量。

    2.经历“设计—制作—测试—分析—改进—再设计”的工程设计的典型过程。

    3.通过操作、阅读资料等形式来改进船的稳定性。

    科学态度目标

    1.体会到不断改进设计对结果的影响。

    2.从船的发展历程学习中,激发创造欲望。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感受到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发现相同重量的橡皮泥、相同大小的铝箔,做成船型后,它们受到的浮力增大,因而更容易浮在水面上。

    难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结构来增加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水槽、防水橡皮泥、铝箔、垫圈、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师准备:学生材料一套、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出示船的图片,请学生说说除了用木头、竹子这些浮的材料造船,还能用哪些材料来造船。

    2.出示橡皮泥和铝箔,教师演示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提问:除了用浮的材料造船,我们可以用沉的材料造船吗?(引出课题:用沉的材料造船)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出新的问题,让学生聚焦船的材料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用沉的材料造船的兴趣。

    二、探索

    (一)用橡皮泥、铝箔造船

    1.教师先将没有经过任何造型的橡皮泥放入水中,实验是否能沉入水底。

    让学生观察结果,教师提问:你们有什么办法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吗?

    学生讨论,教师可以不给出最后的结论。

    教师出示铝箔纸。谈话:这种纸的材料是铝箔,同学们可能不太熟悉,铝箔和橡皮泥一样,放到水中会沉下去。我们把它做成船的形状,是否可以浮到水面上,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

    2.提出研究任务及要求:用橡皮泥、铝箔各造一艘简单的船。

    3.指导学生按照活动手册的方法记录,明确先画设计图,再按图纸造船。

    4.学生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学生按照图纸造船,可以在制作过程中对设计图进行适当的修改,并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

    5.展示各组的设计图与作品。思考:沉的材料为什么能浮起来?

    6.小结:把沉的材料做成船型就有可能浮起来。

    (二)测试用橡皮泥和铝箔制作的船能否装载一定量的金属垫圈

    1.提问:我们现在已经掌握了让橡皮泥船和铝箔船浮起来的方法了。我们做的船载重情况如何呢?

    2.提出研究任务及要求:反复测试橡皮泥船和铝箔船最多装载多少个垫圈。

    3.在活动手册上记录两种船各自承载最大量的垫圈数。

    4.学生分组活动并做好记录,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学生在测试过程中可以不断改进、完善小船,使船的载重量增加。

    5.小组汇报交流船的载重情况。

    设计意图:橡皮泥和铝箔是两种容易加工的材料。教学中让学生经历工程设计的典型过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沉的材料也可以造船,认识到船要实现加大载重量,需要不断改进设计,提高制作技术。

    三、研讨

    1.通过制作小船,思考:你们用了什么方法让橡皮泥和铝箔漂浮在水面上?为什么沉的材料做成船型后就能浮在水面上?

    2.播放视频:体积变大,浮力增大。

    3.教师追问:在放垫圈的过程中,为了让船型橡皮泥和铝箔稳定地浮在水面上,我们又用了什么方法?

    4.小结:橡皮泥和铝箔是沉的材料,把它们做成船型,它们所占的空间体积变大了,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也增大了,也就更容易漂浮在水面上。

    设计意图:探索实践之后,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考,归纳出让沉的材料浮起来的方法;通过量化的数据、可视的画面,明确材料做成船型后体积增大;这既是对实践过程的回顾,也是方法的提炼,更是对浮力认识的深化。

    四、资料

    出示渡船和双体帆船的图片,让学生观察他们的特点,请学生说说这样的结构特征,对船的稳定性有什么作用。

    设计意图:此环节将教材中研讨的第二个问题和资料板块相结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操作总结出结论,深入体会形状对船只稳定性的影响。

    图片

     

     

    ——END——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