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二节城镇化课件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二节城镇化课件第1页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二节城镇化课件第2页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二节城镇化课件第3页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二节城镇化课件第4页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二节城镇化课件第5页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二节城镇化课件第6页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二节城镇化课件第7页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二节城镇化课件第8页
    还剩4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地理第二节 城镇化课文配套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地理第二节 城镇化课文配套课件ppt,共5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自主预习新知导学,合作探究释疑解惑,课堂小结,随堂练习,课标定位,素养阐释,世界城镇化进程,问题引领,探究一城镇化的意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城镇化的意义2.世界城镇化进程中的时空差异3.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4.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1.结合资料,综合分析不同区域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2.能够根据相关材料说明城镇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充分体现人地协调观3.结合地理信息技术的特点和功能,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一、城镇化的意义1.城镇化的概念:也称城市化,一般指乡村人口向 城镇 地区集聚和 乡村 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的过程。2.城镇化的标志: 城镇人口增加 、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例上升、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扩大 。其中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是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3.城镇化水平体现 工业化 程度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4.城镇化的意义:城镇化和区域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城镇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社会繁荣 、环境改善 ;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可以推动城镇化进程。具体表现如下表所示。
    视野拓展 城镇化的标志中,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通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化水平的高低,而城镇的人口和用地规模则反映城镇的发展是否合理。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镇化比较
    3.世界各国城镇化进程“S”形曲线
    【思考感悟】 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一些发达国家出现人口从大城市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的现象,这是城市衰败的表现吗?提示:该现象不是城市的衰败,而是城镇化扩展的一种新形式,它是建立在城乡差别近于消失、形成一体化的基础上,乡村居民点、小城镇基础设施的完善,加上优越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久在城市中面对浑浊空气、噪声的大城市居民到乡村居民点或小城镇暂住、定居的现象。
    三、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1.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城镇化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方式,给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活力,但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具体表现如下表所示。
    2.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差异
    【思考感悟】 有些城市在经历强降水过程中会暴发“城市洪水”。分析导致“城市洪水”出现的原因。提示:暴雨集中;硬化路面大大减少了雨水的下渗;城市排水系统不完善等。
    四、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市政建设 、公共服务等城市管理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具体表现如下表所示。
    城镇化是中国发展的重头戏。这不仅是因为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更是因为城镇化背负着扩大内需、拉动增长的重任。结合材料探究:城镇化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提示:城镇化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社会繁荣、环境改善等。
    城镇化的意义具体如下表所示。
    “城市渠化”是指将城市内河河道取直,硬化河堤、河底,改造岸坡为直立砌墙或混凝土墙,把天然河道变成人工明渠。我国各地在城镇化过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城市渠化”现象,其主要作用是(  )A.改善城市供水条件B.增加休憩娱乐场所C.提升内河航运能力D.增强排污排涝能力
    答案:D解析:城市的发展使得城市建筑地面越来越多、绿地越来越少,降水多时会造成城市地表积水多,若排水不畅,会造成城市内涝。“城市渠化”通过裁弯取直和硬化河堤、河底,改造岸坡为直立砌墙或混凝土墙,把原来蜿蜒多变、流动缓慢的天然河道改造成为外形顺直、水流顺畅的人工明渠,以达到稳定河势、加大过流能力、尽快排泄洪水的目的,能及时引流地表积水到水渠中,增强排污排涝能力。本题结合城市中的河流这一地理背景,同时考虑水循环,综合分析解决问题。
    探究二 世界城镇化进程的差异
    2019年3月31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提出要突出抓好在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工作,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目标取得决定性进展。结合材料探究:(1)材料中反映出的城镇化的主要指标是什么?(2)我国城镇化进程处于何种阶段?提示:(1)城镇人口增加。(2)中期阶段。
    1.城镇化的时间差异
    2.城镇化的空间差异
    提高城镇化水平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 下图是甲、乙两类不同国家城镇化发展情况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对甲、乙两类国家城镇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类国家城镇化水平高、速度快B.乙类国家城镇化水平低、速度慢C.甲类国家城镇化起步早、水平高D.乙类国家城镇化水平高、速度慢(2)随着城镇化发展(  )①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不断上升 ②城镇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③吸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扩大城乡差别 ④城镇成为区域的中心并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1)C (2)B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2010年时,甲类国家城镇化水平接近 80%,为发达国家,乙类国家城镇化水平低于50%,为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城镇化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第(2)题, 随着城镇化发展,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不断上升;城镇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吸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缩小城乡差别;城镇成为区域的中心并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本题结合世界城镇化进程中的时空特点,运用综合思维分析。
    探究三 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温州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下面是温州市对2020年9月全市治理城市交通拥堵任务进展情况的通报中的部分内容。1.完成交通堵点整治17个,完成率71%;其中十大堵点整治完成5个,完成率50%。2.新建和改造城市公交停靠站233个,完成率102%;其中新建和改造港湾式停靠站127个,完成率111%。3.新建公交电子站牌148个,完成率95%。
    4.新增清洁能源公交车220辆,完成率42%。5.新增或改造微公交线路25条,完成率109%。6.建成公交首末站2个,完成率66.7%。7.轨道交通S线续建42.8千米,完成率102%;开工12.7千米,完成率106%。8.新建城市(含县城)道路36.88千米,完成率92.2%;其中主城区新建城市道路19.8千米,完成率198%。9.新建联网路(打通断头路)15条,完成率100%。10.新增停车位54 230个,完成率125%;其中新增公共停车位9 607个,完成率152%。11.新建过街人行天桥2处,完成率200%。
    结合材料探究:城市交通问题主要有哪些?提示:交通拥堵,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交通事故频发;公共交通相对滞后;停车场紧张等。
    城镇化的不利影响及表现形式
    下图为平原上的某城市市区及郊区气象资料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此等值线分布状态下,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①近地面气压市区低于郊区 ②近地面的风从市区吹向郊区 ③市区受下沉气流的控制 ④市区形成“热岛”和“雨岛”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2)形成市区与郊区气温与降水差异的原因分别是(  )①市区的蒸发量远远大于郊区 ②市区植被覆盖率远远大于郊区 ③市区人为排放热量多于郊区 ④市区气流上升,可悬浮颗粒物多于郊区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答案:(1)B (2)D
    解析:读图可知,市区气温高于郊区,降水多于郊区,形成“热岛”和“雨岛”,主要是因为市区人为排放热量多,气流上升,且市区污染严重,空气中悬浮颗粒物多,使凝结核增多,水汽在上升过程中易凝结形成降水。城市热力环流中,近地面气压市区低于郊区,近地面风从郊区吹向市区。城镇化使植被覆盖率下降,市区蒸发量小于郊区。
    1.衡量城镇化水平高低最重要的指标是(  )A.城镇人口B.城镇建设用地规模C.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D.城镇数量答案:C解析: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2.区域城镇化促进了区域工业化的发展,以此可以(  )A.改善城乡居住环境B.提高资源利用效率C.促进区域社会和谐D.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答案:D
    下图中四条折线示意中国、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读图,完成第3~4题。
    3.图中代表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折线是(  )A.甲B.乙C.丙D.丁4.2000年后,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提高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促进区域经济发展B.工业产值的比例持续增大C.城镇环境趋于恶化D.城镇中心区人口不断增多答案:3.D 4.A
    解析:第3题,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起步晚,目前水平较低,速度快,因此图中丁代表中国城镇化进程。 第4题,甲代表发达国家城镇化进程,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高,实现了工业化,第三产业比例在增大,2000年后,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提高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珠江三角洲地区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建起了“握手楼”。据此完成第5~6题。
    5.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  )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B.吸引城市居民周末度假C.增加自住房面积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6.“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  )A.居住人口减少B.房价昂贵C.人居环境恶化D.城区不断扩大答案:5.D 6.B解析:第5题,农民建设“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扩大居住面积,提供足够多的出租房屋,增加租金的收入。第6题,“握手楼”的建设,降低了通风、采光条件,占用了部分通行的土地,这和市中心地价、房价昂贵有关。
    7.小亮计划参观世博园中多个国家馆,为设计合理的线路,最宜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B.遥感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D.数字地球答案:A解析:设计合理的线路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要借助地理信息系统。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1950—2010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进程。
    材料二 1950—2010年世界城镇人口变化。
    (1)发展中国家城镇人口开始超过发达国家城镇人口的时间在          。 (2)在现今世界城镇化进程中,一般发达国家城镇人口占本国总人口的比例  (填“大”或“小”)、目前增长速度  (填“快”或“慢”);发展中国家城镇人口占本国总人口的比例  (填“大”或“小”)、目前增长速度   (填“快”或“慢”)。 (3)有些发展中国家具有“虚假城镇化”的特点,大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可能导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特点。

    相关课件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城镇化图片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城镇化图片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基础精准演练,模拟综合探究,课时达标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城镇化教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城镇化教课课件ppt,共42页。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城镇化教案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城镇化教案配套ppt课件,共5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自我检测,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素养培优,当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