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精选】2022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模拟卷+题型专项卷+易错演练+全国真题卷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试卷+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试卷+解析),文件包含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
1. 如图所示,卷弯的纸皮放在水平地面上,向纸皮的上方向吹气时( )
A. 纸皮被掀翻,因为纸皮上方的气压变小
B. 纸皮被压扁,因为纸皮下方的压强变小
C. 纸皮被压扁,因为纸皮上方的气压变大
D. 纸皮被掀翻,因为纸皮下方的压强变大
【1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纸皮上面弯曲,下面平直,向纸皮的上方吹气时,同一股气流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纸皮的上方和下方,上方气流经过的路程大、速度大、压强小;下方气压不变,在上下压强差的作用下,纸皮被掀翻,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 小王系好安全弹性绳玩蹦极,他从最高点下落到最低点过程的v-t图像如图甲所示(忽略空气阻力)。已知:在t1时,弹性绳处于自然伸直状态;t3时,小王达到最低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 t3,小王的动能不断增大 B. 0~ t3,小王的重力势能不断减少
C. 0~ t1,小王的机械能不断增大 D. t2时,弹性绳的弹性势能最大
【2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题意可知,在时小王的速度达到最大值,时间段内,小王向下运动速度变小,所以动能变小,故A错误;
B.在时间段内,小王的质量不变,高度不断变小,所以小王的重力势能不断减少,故B正确;
C.在时,弹性绳处于自然伸直状态,忽略空气阻力,则在时间段内,小王在向下运动过程中只存在动能和重力势能转化,所以小王的机械能不变,故C错误;
D.在时,游客的速度为0,此时游客到达最低点,此时弹性绳的伸长量是最大的,弹性势能最大,故D错误。
故选B。
3. 如图所示,重300N的小邓坐在翘翘板(板的质量忽略不计)右边的中间处,一块大石头放在板的左端,此时翘翘板水平静止。据此可估算石头重约( )
A. 100N B. 150N C. 300N D. 600N
【3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设石头所在一端为动力,则小邓所在一端为阻力,由图示可知,动力臂约为阻力臂的2倍,由可得
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4. 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压强的单位可以是“N/cm2” B. 功的单位可以是“N·m”
C. 功率的单位可以是“J/s” D. 机械效率的单位可以是“J”
【4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详解】A.压强等于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所以“N/cm2”可以是压强的单位,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功等于力与距离的乘积,所以“N·m”可以是功的单位,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功率等于功与时间之比,所以“J/s”可以是功率的单位,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与总功之比,机械效率没有单位,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5. 如图所示,利用甲、乙两个斜面,分别用F1、F2的力把相同的物体从斜面底部匀速拉到相同的高度h。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由此判断,正确的是( )
物体重力G/N | F1/N | F1/N |
10 | 9 | 11 |
A. 甲斜面省力 B. 两个斜面都省力
C. F1做功的功率比F2的小 D. F1、F2做功的功率大小相同
【5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详解】AB.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F1<G,F2>G,所以甲斜面省力,乙斜面费力,故A正确,B错误;
CD.由于不知道两次拉动物体的速度的大小,根据
可知,无法判定功率的大小,故CD错误。
故选A。
6. 如图甲所示,墙上挂有一根质量忽略不计的弹簧。当它挂一重为G的物体时,如图乙所示;用竖直向下的力F拉它时,如图丙所示(撤去外力后,弹簧均可恢复原长),则( )
A. G∶F=3∶1 B. G∶F=1∶3 C. G∶F=3∶4 D. G∶F=4∶3
【6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当弹簧受到的拉力为G时,伸长量为ΔL1=3cm;
当弹簧受到的拉力为F时,伸长量为
ΔL2=3cm+1cm=4cm
根据在一定的弹性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可得
G∶F=ΔL1∶ΔL2=3cm ∶4cm=3∶4
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7. 对A、B两根弹簧进行研究,记录它们受到拉力F的大小和它们的伸长,得到图甲“拉力F-伸长”的图象。用A、B弹簧做成外形相同的测力计,如图乙所示。与B弹簧相比,用A弹簧做的测力计( )
A. 量程相同,精确度相同 B. 量程较大,精确度会较低
C. 量程较小,精确度会较高 D. 量程较大,精确度会较高
【7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测力计是根据在测量范围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由图甲知,A的量程为,B的量程为,则用弹簧制成的测力计量程大;在测量范围内,如时,用弹簧A制成的测力计伸长,而用弹簧B制成的测力计伸长,所以,用弹簧A制成的测力计测量的精确程度高。故ABD错误,不符合题意;C正确,故选符合题意。
故选C。
8. 如图所示,一质量均匀的长方体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①②③各为其中的,此时它对桌面的压强为p。小郭首先只切除①,余下的木板对桌面的压强为p1,然后再切除③,余下的木板对桌面的压强为p2。则( )
A. p1>p>p2 B. p=p1、p1=p2 C. p>p1、p1≠p2 D. p=p1、p1>p2
【8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详解】设长方体木板的重力为G,底面积为S,由于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桌面受到的压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则没有切除时桌面受到的压力F=G,受力面积为,由压强公式可得出桌面受到的压强为
由于①②③各为木板的,则只切除①,余下的木板对桌面的压强
再切除③,余下的木板对桌面的压强
故有
p1>p>p2
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选A。
9. 右图所示,用调零后的测力计,吊着实心物体浸没在液体中静止。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测力计的示数是1.2N B. 物体所受的重力可能是1.2N
C. 物体所受的浮力可能是1.2N D. 此时物体处于悬浮状态
【9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示数为1.4N,故A错误;
BC.由图可知,浸入液体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浮力、竖直向上的拉力,所以物体的重力要大于拉力,即大于1.2N;物体受到的浮力可能为1.2N,故B错误,C正确;
D.物体悬浮时,只受到浮力和重力作用,此时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不是悬浮状态,故D错误。
故选C。
10. 空心铁块和实心小球的体积和受到的重力如图所示。把它们分别浸没在足量的水中,放手最终(已知:水=1.0103kg/m3;g取10N/kg) ( )
A. 空心铁块漂浮 B. 空心铁块沉底 C. 实心小球漂浮 D. 实心小球沉底
【10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空心铁块的密度为
空心小球的密度为
空心铁块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则在水中悬浮;实心小球的密度要小于水的密度,则在水中漂浮,故C正确,符合题意,ABD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解答题
11. 如图所示,抛出的小球在空中经过A、B、C三点(没有画出B、C两点),表中记录了球经过这三点的部分信息。(忽略空气的作用力)
| A | B | C |
重力势能/J | 0.4 | 0.4 | ① |
动能/J | 0.8 | 未记录 | 1.0 |
(1)在图中,画出小球在A点的受力示意图。______
(2)在图中,用“●”描出B点小球所在的位置。______
(3)表格中,①的数据为______。
【11题答案】
【答案】 ①. ②. ③. 0.2
【解析】
【详解】(1)[1]小球只受自身的重力,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如下图所示:
(2)[2]在质量不变的条件下,重力势能大小取决于物体高度的大小,B点和A点相比,重力势能不变,质量不变,则小球高度不变,如下图所示:
(3)[3]因忽略空气的作用,故机械能守恒,机械能包括动能和重力势能,机械能不变,A点处的机械能为
故C点处的重力势能为
12. 如图乙所示,U形管内有一质量不变的液柱静止不动,其开口一端连通大气,一端连抽气筒,抽气筒抽出管内一些空气后不再抽气,液柱静止(如图丙所示,不考虑摩擦)。
(1)若大气压1.0105Pa,液柱上、下表面与空气接触面积都为2.010-5m2,则:其下表面受到的大气压力为______N。
(2)用“●”表示图乙中的液柱,在图丁中画出它在竖直方向的受力示意图。______此时,管内液柱上方气压______大气压(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3)图乙中管内气压p1______图丙中管内气压p2(选填“<”“ =”“ > ”)。
【12题答案】
【答案】 ①. 2 ②. 见解析 ③. 小于 ④. =
【解析】
【详解】(1)[1]液柱下表面受到的大气压力为
(2)[2]图乙中的液柱在竖直方向受到三个力的作用:自身重力、上方大气压力、下方大气压力,因为液柱静止不动,所以
其受力示意图如图:
[3]由
可得
则
下方与空气接通,下方大气压强即大气压强,所以管内液柱上方气压小于大气压。
(3)[4]图2和图3液柱的受力情况不变,所以图2中管内气压图3中管内气压。
13. 如图甲所示,盛有水烧杯随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当烧杯中的水面出现如图乙所示的状态时,则小车此时可能在向______做______直线运动(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水具有______。
【13题答案】
【答案】 ①. 右 ②. 减速 ③. 惯性
【解析】
【详解】[1][2][3]如图甲,水、烧杯和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水与烧杯保持相对静止,烧杯里的水面相平;如果水、烧杯和车一起向右匀速直线运动,图乙中水面向右倾,说明车在减速,水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向前倾;如果水、烧杯和车一起向左匀速直线运动,图乙中水面向右倾,说明车在加速,水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向后倾。
14. 杠杆—图甲:石头对硬棒的压力F2与棒垂直。以C为支点,在硬棒D点施力F1,石头被撬起。已知AB=BC。(忽略棒的质量)
(1)在图甲甲中画出:F1的力臂L1。______
(2)要撬起石头所用的动力最小,要以点______为支点对杠杆施力F(选填“A”“C”)。请在图乙中,画出此动力F的示意图。______
【14题答案】
【答案】 ①. ②. A ③.
【解析】
【详解】(1)[1]石头对硬棒的压力与棒垂直,以为支点,在硬棒点施力,从支点作动力作用线的垂线段即为的力臂,如图所示:
(2)[2][3]在阻力、阻力臂一定时,动力臂越长越省力,最长的力臂即支点与作用点的连线,从点垂直向上画一带箭头的线段,可得最小动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15. 定滑轮上水平方向力F1拉重为G的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升高h;改用滑轮组时,水平方向的力F2(F1=2 F2),也使同一物体匀速升高h(忽略绳长变化)。
(1)定滑轮的有用功W有用______,定滑轮的总功W总______,定滑轮的机械效率=______;
(2)定滑轮的机械效率 __机械滑轮组的效率。(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15题答案】
【答案】 ①. Gh ②. F1h ③. ④. 等于
【解析】
【详解】(1)[1]定滑轮的有用功
[2]使用定滑轮时,绳子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与物体上升的高度相等,即
故使用定滑轮的总功
[3]定滑轮的机械效率
(2)[4]由图可知,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因此,定滑轮的机械效率等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6. 在海拔高度4718km的纳木措湖畔,小艳将随身携带的装有盐水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静止(如图所示)。已知:盐水密度为1.03103kg/m3;g取10N/kg。
海拔高度/m | 0 | 1000 | 2000 | 3000 | 4000 | 5000 |
大气压/kPa | 101 | 90 | 80 | 70 | 62 | 54 |
(1)结合表格信息,合理猜想:
①纳木措湖畔的气压可能是______kPa;
②来自平原地区的小艳,容易发生头晕气促等高原反应,原因可能是:______;
(2)图中A处的深度为______m。计算:A处盐水的压强;_______
(3)小艳在容器中装进一些湖水后,盐水的密度变小了。则:盐水对容器底的压强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判断依据是:______。
【16题答案】
【答案】 ①. 50(“62~54”之间,但不包含“54”“62”) ②. 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③. 0.04 ④. A处盐水的压强为412Pa ⑤. 变大 ⑥. 根据可知,柱形容器的S不变,而F=G,倒入水后F增大,所以压强增大
【解析】
【详解】(1)[1]由表中数据可知,海拔高度为时,大气压位于“”之间,但不包含“”“”。
[2]由表中数据可知,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因此来自平原地区的小艳,容易发生头晕气促等高原反应。
(2)[3]图中A处的深度为A到液体自由面的竖直距离。
[4]A处盐水压强
(3)[5][6]因为柱形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因此小艳在容器中装进一些湖水后液体总重力变大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也变大,根据可知,柱形容器的S不变,盐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大。
17. 如图所示,某型号保温毯由聚脂材料、镀银铝膜等做成,大小规格为:2.1m1.6m,质量约0.02kg在野外遇到极端天气时,把它展开并包裹在身上,能有效降低人体散热的速度,保持体温。在3s内,小王把该保温毯匀速直线提升1.5m,g取10N/kg,计算:
(1)小王提升保温毯所做的功;
(2)小王提升保温毯做功的功率。
【17题答案】
【答案】(1)0.3J;(2)0.1W
【解析】
【详解】解:(1)提升保温毯所做的功为
W=Gh=mgh=0.02kg×10N/kg×1.5m=0.3J
即提升保温毯所做的功为0.3J。
(2)提升保温毯做功的功率为
即提升保温毯做功的功率为0.1W。
答:(1)提升保温毯所做的功为0.3J;
(2)提升保温毯做功的功率为0.1W。
18. 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O点两侧表面的粗糙程度不相同,释放装有石块的小桶(已知小桶与石块总重为2N),物体在AD段一直做直线运动。经过B点时小桶取出石块,总重变为0.8N,物体运动到C点时小桶着地,它继续滑行到D点后停下不动。其中,物体在AO、BC段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忽略空气阻力、滑轮摩擦及绳重)。
(1)物体在AO段受到的摩擦力 __物体在BC段受到的摩擦力(选填“小于”、“等于”、“大于”)。
(2)物体在OB段运动时,受力是否平衡?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
(3)物体在CD段滑行时:
①在图丙中,画出物体(用“●”表示)在水平方向的受力示意图。______
②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______N。
【18题答案】
【答案】 ①. 大于 ②. 不平衡 ③. 摩擦力不等于拉力 ④.
⑤. 0.8
【解析】
【详解】(1)[1]由图乙可知,物体在AO段和在BC段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均处于受力平衡状态,故这两个过程中物体在水平方向所受拉力均等于所受地面的摩擦力,由题意可知,在B点时桶内石块被取出,故可知物体在AO段所受水平拉力大于物体在BC段所受水平拉力,故可知物体在AO段受到的摩擦力大于物体在BC段受到的摩擦力。
(2)[2][3]由(1)中分析可知,物体在AO段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在AO段所受的摩擦力与水平拉力相等,而在OB段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化了,则物体所受摩擦力发生变化,而此时物体所受水平拉力没有变化,即物体在水平方向上所受摩擦力不等于拉力,故此时物体受力不平衡。
(3)[4]由于物体运动到C点时小桶着地,它继续滑行到D点后停下不动,所以物体在CD段滑行时在水平方向不受到拉力,只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在水平方向的受力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5]由题意可知物体在BC段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该过程物体所受水平拉力为F=0.8N,则物体在BC段受到的摩擦力为
f=F=0.8N
因物体在CD段与地面间的压力大小不变,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故摩擦力大小不变,仍为0.8N。
19. 用几个能漂浮在水面、不吸水的木块进行实验。验证:物体漂浮时,符合“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
(1)除图所示器材及细线、吸水布、足量水外,还需准备的测量器材:______;
(2)写出实验步骤(可画图说明,测量的物理量用符号区别表示);______
(3)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______
【19题答案】
【答案】 ①. 弹簧测力计 ②. 见解析 ③. 见解析
【解析】
【详解】(1)[1]题目需要验证F浮=G排,需要测量力大小,所以还需要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
(2)[2]实验步骤:
步骤一:用测力计测量出木块的重力G木和空小桶的重力G桶;
步骤二:溢水杯中装满水;
步骤三:把木块放入溢水杯中,用空小桶接溢出的水,用测力计测小桶和水的总重力;
步骤四:倒去小桶中的水,用吸水布擦干,换用不同的木块重复上述步骤。
(3)[3]根据(2)中需要测量的数据设计实验表格,要注意重复实验,如图所示:
实验次数 | 木块重力G木/N | 木块所收浮力F浮/N | 空小桶重力G桶/N | 小桶和水的总重力G总/N | 木块排开水的重力G排/N |
1 |
|
|
|
|
|
2 |
|
|
|
|
|
3 |
|
|
|
|
|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共4页。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共4页。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综合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