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人文地理七年级上册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全册
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人文地理)第一框 稻作文化的印记课后作业题
展开这是一份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人文地理)第一框 稻作文化的印记课后作业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甲平原的主要粮食作物是,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问题,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描述中,符合湄公河平原居民生产和生活特征的是
A.生产以人工为主B.人们居住分散C.主要种小麦D.机械化生产
2.世界各地自然条件各不相同,造就了独具特色的区域生活。下列各区域描述正确的是
①湄公河平原的高脚屋悬空架设,以木、竹为主要建材
②美国中部大平原土地辽阔,地势低平,适合机械化生产
③泰国的传统节日“御耕节”,人们祭祀天神,祈求好收成
④以色列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发展绿洲农业,是欧洲人的“大菜篮”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平原地区既有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观,又有异彩纷呈的人文特色。据此回答3--4问题。
3.湄公河平原与美国中部平原自然条件的相同点有( )
①地形平坦 ②土壤肥沃 ③河网密布 ④降水丰富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4.下列各项中,与湄公河平原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不相符合的是( )
A.农业生产以家庭农场为主B.高脚屋是主要的民居形式
C.农忙时节人们互相帮助D.有传统节日“御耕节”
甲、乙两地为世界著名平原,回答5--6各题
5.甲平原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A.小麦B.玉米C.水稻D.高粱
6.下列关于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位于西半球,乙地位于东半球
B.甲地的主要主要种植小麦、大豆、玉米等农作物
C.甲地是热带季风气候,乙地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D.甲、乙两地在农业生产上都以人工劳动为主
二、非选择题
7.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问题。
(1)图1中甲为__________洋,乙为__________海峡。
(2)以下关于湄公河的描述正确的有( )
①湄公河发源于中国,中国境内叫金沙江
②湄公河穿越马来半岛,最终流入太平洋
③湄公河下游地区主要种植水稻作物为主
④湄公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一条河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下面哪两幅图片最符合丙地的景观特色? 请结合图1、图2及所学知识分析其景观特色的成因。
8.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读图可知,中南半岛主要河流的流向是_______,据此可以判断中南半岛的地势特征是_______,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___及河口三角洲。
(2)根据图,描述曼谷的气候特征_______据此判断湄南河水量季节变化的特点_______
(3)一个地区人们的生活既受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也受其生产方式的影响。试列举一项湄公河平原人们的生活特色,并指出与自然环境或生产活动的关系
参考答案:
解析:
5.C
6.C
【解析】
5.
据图1经纬度信息可知,甲地是位于中南半岛上的湄公河平原。湄公河平原地处热带,这里高温多雨,水网密布,土壤深厚、肥沃,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水稻是该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故C选项正确,排除ABD选项。
6.
据图1、图2经纬度信息结合所学全球气候类型分布情况相关知识可知,甲地受热带季风影响,属于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乙地在纬度、海陆位置上和东亚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相似,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不如东亚突出,因此未形成季风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故C选项正确;据两地经纬度可知,甲地位于东半球,乙地位于西半球,A选项错误;甲地的主要农作物是水稻,乙地的主要农作物是小麦、大豆和玉米,B选项错误;甲地农业生产以人工劳动为主,乙地是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农业生产方式为机械生产,D选项错误。
非选择题:
7.(1)印度;马六甲。
(2)D
(3)B、C;
成因:丙地位于中南半岛的湄公河流域,属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水网密布,有利于水稻种植。为了适应高温潮湿的天气,当地房屋多为高脚屋。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河流,农业及景观,旨在考查学生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东南亚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据图1所示信息可知,甲为印度洋,乙为马六甲海峡。
(2)湄公河下游地区,水热条件好,土壤肥沃,主要种植水稻作物为主;湄公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一条河流。湄公河发源于中国,在中国境内叫澜沧江;湄公河穿越中南半岛,最终流入太平洋。③④正确,①②错误,故D选项正确,排除ABC选项。
(3)据图1、图2可以看出,丙地位于中南半岛上的湄公河流域,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5月至9月的雨季降水多。高温多雨、水网密布,为水稻种植提供了良好的生产条件。而当地居民为了适应高温潮湿的天气,修建的房屋多为高脚屋。故B和C符合丙地的景观。
8.(1)由北向南;北高南低;河流沿岸。
(2)全年高温,夏季多雨,冬季降水较少(终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湄南河的水量随季节急剧变化;干、雨季的流量相差大。
(3)饮食以大米为主(或居住高脚屋);这里雨热量同期,土壤肥沃,适合水稻生产,纵横的渠道和众多的河流构成的水网,环绕着大片稻田和村庄,形成了独特的聚落景观。
【解析】
【详解】
(1)读中南半岛地形图可知,中南半岛北部以山地为主,南部为冲积平原。据此判断中南半岛主要河流流向是自北向南;地势特征为北高南低;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2)读曼谷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图可知,曼谷气候特征为:全年高温,降水集中在夏季且降水量大,冬季降水较少;据此可判断湄南河水量季节变化特点为:随季节而急剧变化,旱、雨季的流量相差大。
(3)可根据所学湄公河平原人们的饮食或居住特色相关知识来说明自然环境与生产活动的关系。如:湄公河平原地区居民议事以大米为主,其主要原因在于当地属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河网密布,河流冲积而成平原,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有利于水稻生长。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A
D
C
A
C
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人文地理)上册第二框 沙漠绿洲同步训练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以色列国土面积的45%是沙漠,关于图示区域,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人文地理)上册第三单元 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第五课 干旱的宝地第一框 石油宝库当堂检测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甲图示地区主要的陆地自然带是,乙图中①海峡,读图完成下列各题,观察下图,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二框 水上都市同步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历史上威尼斯城的兴起得益于,阅读图文,回答问题,读图,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