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江西省重点中学联盟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缺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江西省重点中学联盟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缺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6 kJ/ml,8 ml,B的物质的量为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二化学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l−35.5 Ca−40 Fe−56 Cu−64 Ba-137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 B.放热反应可能需要加热才能进行C.吸热反应只能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 D.天然气在空气中燃烧时,能量转化形式不止一种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稀溶液中,1molH2SO4(aq)与1molBa(OH)2(aq)完全中和所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B.25℃、101kPa时,CH3OH(l)和CH3OH(g)的燃烧热不相等C.20gBa(OH)2·8H2O粉末与10gNH4Cl晶体混合搅拌,放出氨气,该反应是放热反应D.燃烧热随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的改变而改变3.最近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lvio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N4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已知断裂1moIN-N吸收167kJ热量,生成1molN≡N放出942kJ热量,根据以上信息和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4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N4与N2互为同分异构体C.N4沸点比P4(白磷)高 D.1mo1N4气体转变为N2将放出882kJ热量4.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的绝对值均正确)( )A.(燃烧热)B.(中和热)C.(反应热)D.(反应热)5.在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环形玻璃棒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减小实验误差B.为了准确测定反应混合溶液的温度,实验中温度计水银球应与小烧杯底部接触C.用0.5 mol·L−1 NaOH溶液分别与0.5 mol·L−1的盐酸、醋酸溶液反应,如所取的溶液体积相等,则测得的中和热数值相同D.在测定中和热实验中需要使用的仪器有天平、量筒、烧杯、滴定管、温度计、环形玻璃搅拌棒6.单斜硫和正交硫是硫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已知①S(s,单斜)+O2(g)=SO2(g) ΔH1=-297.16 kJ/mol②S(s,正交)+O2(g)=SO2(g) ΔH2=-296.83 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交硫比单斜硫稳定B.S(s,单斜)=S(s,正交) ΔH3=+0.33 kJ/molC.相同物质的量的正交硫比单斜硫所含有的能量高D.①式表示断裂1 mol O2中的共价键所吸收的能量比形成1 mol SO2中的共价键所放出的能量多297.16 kJ7.已知N2(g)+3H2(g)2NH3(g) △H=Q1反应历程的能量变化如曲线I,说法正确的是( )A.1molN≡N键能与3molH-H键能之和大于6molN-H键能,所以反应为放热B.N2(g)+3H2(g)2NH3(l) △H=Q2反应历程的能量变化如曲线Ⅱ,则Q2<Q1C.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所需温度,Q1值也相应减少D.2mol氨气的能量高于1mol氮气和3mol氢气的能量之和,所以反应需要高温8.中国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新型复合光催化剂,利用太阳光在催化剂表面实现高效分解水,其主要过程如下图所示。已知:几种物质中化学键的键能如下表所示。化学键H2O中H—O键O2中O=O 键H2中H—H键H2O2中O—O键H2O2中O—H键键能kJ/mol463496436138463若反应过程中分解了2 mol水,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总反应为2H2O2H2↑+O2↑ B.过程I吸收了926 kJ能量C.过程II放出了574 kJ能量 D.过程Ⅲ属于放热反应9.体积10 mL浓度为1 mol·L-1的盐酸与过量的锌粉反应,若加入适量的下列溶液,能减慢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氢气生成量的是( )A.CH3COONa B.KOH溶液 C.几滴CuSO4溶液 D.NaNO3溶液10.下列事实能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的是( )A.SO2氧化为SO3,往往需要使用催化剂2SO2(g)+O2(g)2SO3(g)B.500 ℃左右的温度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 ΔH<0C.H2、I2、HI平衡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加深H2(g)+I2(g)2HI(g)D.实验室采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Cl2+H2OH++Cl-+HClO11.反应A(g)+3B(g) 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①v(A)= 、 ②v(B)= 、③v(C)= 、④v(D)= ,该反应进行的快慢顺序为( )A.①>③=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①=④>③ D.①>④>②=③12.一定条件下,反应2A(g)+2B(g)3C(g)+D(g)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B,同时消耗3n mol C B.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 D.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A,同时生成n mol D13.某密闭带活塞的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A(g)+2B(g)3C(?),测得C(A)=0.6mol/L,将容积体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并重新达到平衡,测得C(A)=1.0mol/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建立新平衡时,原平衡不移动 B.建立新平衡时,原平衡向左移动C.C为非气体物质,加压时平衡向右移动 D.C为气体14.某密闭容器中加入0.3 mol A、0.1 mol C和一定量的B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甲所示[t0~t1阶段c(B)未画出]。图乙为t2后改变互不相同的某一条件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t3~t4阶段使用了催化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t1=15 s,生成物C在t0~t1时间段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004mol·L-1·s-1B.t4~t5阶段改变的条件为减小压强,t5~t6改变的条件是升高化学反应的温度C.B的起始物质的量为0.02molD.该化学反应的表达式为:3AB + 2C15.研究不同条件对相同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分解速率的影响,得到如下数据。由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序号ⅠⅡⅢ酸碱性中性中性碱性/℃959550反应时间/h131催化(等量)无无无分解百分率(%)0.857.42.61.196.34.835.510095.0A.与对分解都有催化作用,但催化效果更好B.由Ⅰ与Ⅱ可知其它条件相同时,时间越长,分解越彻底C.由Ⅰ与Ⅲ可知其它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分解越快D.由Ⅰ与Ⅲ可知其它条件相同时,碱性越强,分解越快16.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2CaCO3(s)+2SO2(g)+O2(g)=2CaSO4(s)+ 2CO2(g)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B.NH4Cl(s)=NH3(g)+HCl(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H <0C.若△H>0,△S<0,化学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D.加入合适的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活化能,从而改变反应的焓变第II卷(共52分)17.(本题8分)将气体A、B置于固定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A(g)+B(g)⇌2C(g)+2D(g),反应进行到10 s末,达到平衡,测得A的物质的量为1.8 mol,B的物质的量为0.6 mol,C的物质的量为0.8 mol。(1)用C表示10 s内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2)反应前A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3)10 s末,生成物D的浓度为 。(4)A与B的平衡转化率之比为 。(5)平衡后,若改变下列条件,生成D的速率如何变化(填“增大”、“减小”或“不变”):①降低温度____; ②增大压强____③增大A的浓度_____; ④恒容下充入Ne______。18.(本题8分)现有反应aA(g)+bB(g)pC(g),达到平衡后,当升高温度时,B的转化率变大;当减小压强时,混合体系中C的质量分数也减小,则(1)该反应的逆反应是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且a+b___p(填“>”“<”或“=”)。(2)减压时,A的质量分数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3)若加入B(体积不变),则A的转化率________,B的转化率________。(4)若升高温度,则平衡时,B、C的浓度之比将________。(5)若B是有色物质,A、C均为无色物质,则加入C(体积不变)时混合物的颜色________(填“变浅”“变深”或“不变”,下同),而维持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变,充入氖气时,混合物的颜色________。19.(本题12分)(1)H2S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有剧毒。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它的燃烧热△H=-a kJ/mol, 写出H2S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己知:Mg(s)+ 2 H2O (g)= Mg(OH )2(s)+H2(g)△H1=441- kJ/mol、H2O(g)=1/2H2(g)+O2(g)△H2=242kJ•mol-1、Mg(s)+1/2O2(g)=MgO(s)△H3=-602kJ•mol-1。Mg(OH )2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已知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8H2O+10CO2↑,在开始一段时间内,反应速率较慢,溶液褪色不明显;但不久突然褪色,反应速率明显加快。针对此现象,某同学认为该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①从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看,你的猜想还可能是_____________的影响②若用实验证明你的猜想,除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草酸溶液试剂外,可以在反应一开始时加入( )A、硫酸钾 B、硫酸锰 C、氯化锰 D、水(4)已知化学反应:①Fe(s)+CO2(g)FeO(s)+CO(g);②:Fe(s)+H2O(g)FeO(s)+H2(g);③:CO2(g)+H2(g)CO(g)+H2O(g)。三个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和K3。推断反应③为△H3____0(填“ > ”成“ < ”),根据反应①和反应②可推导出K1、K2和K3的关系式:_______________。20.(本题14分)工业上一般以CO和H2为原料合成甲醇,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2H2 (g)⇌CH3OH(g) △H=−116kJ/mol(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表达式为 ;温度升高,平衡常数K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增大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且提高转化率的是 (填字母序号)a.随时将CH3OH与反应混合物分离 b.降低反应温度c.使用高效催化剂 d.增大体系压强(3)一定条件下,将1molCO与3molH2的混合气体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甲醇,平衡后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的,其他条件不变,对平衡体系产生的影响是 (填字母序号)a.c(H2)减少 b.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c.CH3OH的物质的量增加 d.重新平衡c(H2)/c(CH3OH)减小(4)一定温度下,向1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CH3OH(g)使其分解,测得气体CO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则0~2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H2)= 。(5)在密闭容器中充有1molCO与2mol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CO的转化率(α)与温度(T)、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①若A、C两点分别表示达到的平衡状态。则自反应开始达到平衡状态所需要的时间tA___tC(填“大于”、“小于”或“等于”)②若A点时容器的体积为1L,该温度下A点的平衡常数K= 。21.(本题10分)利用下图图装置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下:①用量筒量取50mL 0.25mol/L硫酸倒入小烧杯中,测出硫酸温度;②用另一量筒量取50mL 0.55mol/L NaOH溶液,并用另一温度计测出其温度;③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设法使之混合均匀,测出混合液的最高温度。回答下列问题:(1)倒入NaOH溶液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A.沿玻璃缓慢倒入 B.分三次少量倒入 C.一次迅速倒入(2)使硫酸与NaOH溶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A.用温度计小心搅拌 B.揭开硬纸片用玻璃棒搅拌C.轻轻地振荡烧杯 D.用套在温度计上的环形玻璃棒轻轻地搅动(3)实验数据如下表:①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温度实验次数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t2/℃温度差平均值(t2-t1)/℃H2SO4NaOH平均值126.226.026.129.5 227.027.427.232.3325.925.925.929.2426.426.226.329.8②近似地认为0.55mol/L NaOH溶液和0.25mol/L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 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 J/(g·℃),则中和热ΔH=____________________(取小数点后一位)。③中和热测定实验中,下列操作一定会降低实验准确性的是________。A.用滴定管(精量仪器,读数保留到0.01)取所用酸碱溶液的体积B.NaOH溶液在倒入小烧杯时,有少量溅出C.大、小烧杯体积相差较大,夹层间放的碎泡沫塑料较多D.测量HCl溶液的温度计用水洗净后才用来测NaOH溶液的温度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0天长关塘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PDF版缺答案,共6页。
这是一份2020广西桂梧高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缺答案
这是一份2022江西省名校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