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山西省怀仁市一中校高三上学期8月摸底(第一次月考)理综试题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山西省怀仁市一中校高三上学期8月摸底(第一次月考)理综试题含答案第1页
    2022山西省怀仁市一中校高三上学期8月摸底(第一次月考)理综试题含答案第2页
    2022山西省怀仁市一中校高三上学期8月摸底(第一次月考)理综试题含答案第3页
    还剩3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山西省怀仁市一中校高三上学期8月摸底(第一次月考)理综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山西省怀仁市一中校高三上学期8月摸底(第一次月考)理综试题含答案,共4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理综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Na:23 K:39 Mn:55 Cu:64 Zn:65 Ag:108 Ti:48 La:139
    一、单选题(每题6分,共78分)
    1.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中含有组成基本单位的成分
    B. 聚合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催化的反应物是
    C.细胞中的糖类都可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键的空间结构的差异决定了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
    2.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人类的活动会或多或少地干扰生态系统的稳定。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突变可产生新基因,提高了生物遗传多样性
    B.从野生植物中提取青蒿素用于治疗疟疾,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生物入侵可增加生物种类,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D.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提高大熊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3.人类疾病中有一种虽然数量较少但却颇有特色的阿帕特综合征,症状是尖头,指、趾呈蹼状。研究发现,引起阿帕特综合征的突变基因多存在于精子中,从而影响体内Z受体蛋白的结构。下列关于该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病是一种遗传病
    B.患病基因突变多发生在有丝分裂
    C.Z受体蛋白基因突变的概率与性别有一定的关系
    D.患者Z受体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或空间结构与正常人不同
    4.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细胞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是( )
    A.动物卵细胞一般比较大,有利于贮存营养供胚胎发育
    B.变形虫的伸缩泡能增加膜表面积与体积比,提高物质交换效率
    C.草履虫出现两个细胞核,保证了正常的核质比,有利于生命活动正常进行
    D.控制细胞器进行物质合成的基因,主要是通过核孔从细胞核到达细胞质的
    5.种子萌发的过程中,在赤霉素的诱导下,胚乳的糊粉层中会大量合成α—淀粉酶,此过程会受到脱落酸的抑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
    B.赤霉素和脱落酸传递信息,但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
    C.在保存种子的过程中应尽量降低脱落酸含量
    D.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从根本上说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6.如果一个人食物有1/2来自绿色植物,1/2来自羊肉,假如传递效率为10% ,那么该人每增加1千克体重,约消耗植物( )
    A.10千克 B.55千克 C.100千克 D.110千克
    7.经过202天的飞行,2021年2月10日19时52分,“天问一号”成功“刹车”,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下列关于“天问一号”的化工材料叙述正确的是( )
    A.探测器的结构材料大多采用高强度的不锈钢
    B.火星车温控涂层材料聚酰胺薄膜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C.太阳能电池用于导电元件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
    D.制造大型抛物面天线的铝合金或玻璃钢均为金属材料
    8.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 )
    ①淀粉、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②“乙醇汽油”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而制成的一种燃料,它是一种新型化合物;③除去乙酸乙酯中残留的乙酸,加过量饱和碳酸钠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④石油的分馏和煤的气化都是发生了化学变化;⑤淀粉遇碘酒变蓝色,在加热条件下,葡萄糖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发生反应;⑥塑料、橡胶和纤维都是合成高分子材料;
    A. ③④⑤ B. ①②⑥ C. ①③⑤ D. ②③④
    9.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 L 1 mol/L葡萄糖溶液含有氧原子数为6NA
    B. 氯气通入到含有1mol的FeBr2溶液中,当有NA个Br-被氧化时,共消耗标准状况下氯气22.4L
    C. 标准状况下,2.24 L HF中所含质子数目为NA
    D. 4.4 g由14CO2与14N2O组成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2.2NA
    10.异黄酮类化合物是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之一。一种异黄酮类化合物Z的部分合成路线如图:

    下列有关化合物X、Y和Z的说法错误的是( )
    A.1mol Y最多能与4mol NaOH反应
    B.由Y生成Z的一种产物为乙醇
    C.1mol Z最多能与5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D.等物质的量的X和Z分别与足量溴水反应,消耗Br2的量相同
    11.科学家利用四种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W、X、Y、Z“组合”成一种具有高效催化性能的超分子,其分子结构示意图如图(实线代表共价键)。W、X、Z分别位于不同周期,Z是同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Z>Y>X>W B.Y与W、X、Z均可形成至少两种化合物
    C.1molZW与水发生反应生成1molW2,转移电子2mol
    D.Y与Z可组成阴阳离子数之比为1∶1的离子化合物
    12.2020年,天津大学化学团队以CO2和辛胺为原料实现了甲酸和辛腈的高选择性合成,装置工作原理如图(隔膜a只允许OH-通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In/In2O3-x电极与电源负极相连
    B.电解过程中,OH-由In/In2O3-x电极区向Ni2P电极区迁移
    C.每消耗xmol的CO2理论上通过隔膜a的OH-也为xmol
    D.Ni2P电极上发生的反应:CH3(CH2)7NH2+4OH--4e-=CH3(CH2)6CN+4H2O
    13.常温下,将0.01 mol·L-1的盐酸逐滴加入到10 mL 0.01 mol·L-1 NaA溶液中。滴加过程中,A-、HA浓度所占分数(δ)随pH变化的关系如图甲所示[其中a点的坐标为(9.5,0.5)],pH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其中b点的坐标为(5,10)]。下列溶液中的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A.当c(Cl-)=c(HA)时,溶液的pH=7
    B.常温下NaA的水解平衡常数:Kh(NaA)=10-9.5
    C.b点溶液中阴离子浓度:c(A-)>c(Cl-)>c(OH-)
    D.c点溶液中:c(A-)+c(HA)=0.0l mol·L-1
    二.选择题:(每小6分,共48分)
    14.与下列图片相关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汤姆生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核的概念,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B. 乙图,氢原子的能级结构图,大量处于n=4能级的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辐射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C. 丙图,“光电效应”实验揭示了光的粒子性,爱因斯坦为此提出了相对论学说,建立了光电效应方程
    D. 丁图,重核裂变产生的中子能使核裂变反应连续得进行,称为链式反应,其中一种核裂变反应方程为
    15.如图,通电导线MN与单匝矩形线圈abcd共面,位置靠近ab且相互绝缘。当MN中电流突然减小时,线圈产生的感应电流I,线圈所受安培力的合力为F,则I和F的方向为(  )

    A. I顺时针,F向左 B. I顺时针,F向右
    C. I逆时针,F向左 D. I逆时针,F向右
    16.如图,小球甲从A点水平抛出,同时将小球乙从B点自由释放,两小球先后经过C点时速度大小相等,方向夹角为30°,已知B、C高度差为h,两小球质量相等,不计空气阻力,由以上条件可知( )

    A. 小球甲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为
    B. 甲、乙两小球到达C点所用时间之比为
    C. A,B两点高度差为
    D. 两小球在C点时重力的瞬时功率大小相等
    17.反射式速调管是常用的微波器件之一,它利用电子团在电场中的振荡来产生微波,其振荡原理与下述过程类似,已知静电场的方向平行于x轴,其电势φ随x的分布如图所示,一质量m=1.0×10﹣20kg,带电荷量大小为q=1.0×10﹣9C的带负电的粒子从(1,0)点由静止开始,仅在电场力作用下在x轴上往返运动.忽略粒子的重力等因素,则( )

    A. x轴左侧的电场强度方向与x轴正方向同向
    B. x轴左侧电场强度E1和右侧电场强度E2的大小之比E1:E2=2:1
    C. 该粒子运动的周期T=1.5×10﹣8s
    D. 该粒子运动的最大动能Ekm=2×10﹣8J
    18.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以相同的速度小一前一后同向匀速行驶。甲车在前且安装有ABS制动系统,乙车在后且没有安装ABS制动系统。正常行驶时,两车间距为100m。某时刻因前方突发状况,两车同时刹车,以此时刻为零时刻,其图像如图所示,则( )

    A. 甲、乙两车会发生追尾
    B. 甲车的刹车距离大于乙车的刹车距离
    C. t=2s时,两车相距最远,最远距离为105m
    D. 两车刹车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均为15m/s
    19.(多选)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2,正弦交流电源输出电压恒为U=12V,电阻R1=1Ω,R2=2Ω,滑动变阻器R3最大阻值为20Ω,滑片P处于中间位置,则( )

    A. R1与R2消耗的电功率相等 B. 通过R1的电流为3A
    C. 若向下移动P,电源输出功率增大 D. 若向上移动P,电压表读数将变小
    20.(多选)一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在竖直向上拉力F作用下开始向上运动,如图甲.在物体向上运动过程中,其机械能E与位移x的关系图象如图乙,已知曲线上A点的切线斜率最大,不计空气阻力,则

    A. 在x1处物体所受拉力最大
    B. 在x1~x2过程中,物体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C. 在x1~x2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D. 在0~x2过程中,拉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
    21.(多选)若宇航员到达某一星球后,做了如下实验:(1)让小球从距离地面高h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测得小球下落到地面所需时间为t;(2)将该小球用轻质细绳固定在传感器上的O点,如图甲所示.给小球一个初速度后,小球在竖直平面内绕O点做完整的圆周运动,传感器显示出绳子拉力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所示(图中F1、F2为已知).已知该星球近地卫星的周期为T,万有引力常量为G,该星球可视为均质球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星球的平均密度为 B. 小球质量为
    C. 该星球半径为
    D. 环绕该星球表面运行的卫星的速率为
    三、非选择题
    22.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测定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其中A为滑块,B和C处是钩码,不计绳和滑轮的质量及它们之间的摩擦.实验中该同学保持在B和C处钩码总个数不变的条件下,改变C处钩码个数,测出C处不同个数钩码的总质量m及对应加速度a,然后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求出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1)该同学手中有电火花计时器、纸带、10个质量均为100克的钩码、滑块、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细线,为了完成本实验,得到所要测量的物理量,还需要________.
    A.秒表    B.毫米刻度尺    C.天平    D.弹簧测力计
    (2)在实验数据处理中,该同学以C处钩码的总质量m为横轴,以加速度a为纵轴,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图线,可知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g取10m/s2)
    23.课外兴趣小组在一次拆装晶体管收音机的过程中,发现一只发光二极管,同学们决定测绘这只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

    (1)由于不能准确知道二极管的正负极,同学们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对其进行侧量,当红表笔接A端、黑表笔同时接B端时,指针几乎不偏转,则可以判断二极管的正极是_______端
    (2)选用下列器材设计电路并测绘该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要求准确测出二极管两端的电压和电流。有以下器材可供选择:
    A.二极管Rx
    B.电源电压E=4V(内电阻可以忽略)
    C.电流表A1(量程0~50mA,内阻为r1=0.5Ω)
    D.电流表A2(量程0~0.5A,内阻为r2=1Ω)
    E.电压表V(量程0~15V,内阻约2500Ω)
    F.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20Ω)
    C.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1000Ω)
    H.定值电阻R3=7Ω
    I.开关、导线若干
    实验过程中滑动变限器应选___________(填“F”或“G”),在虚线框中画出电路图(填写好仪器符号)

    (3)假设接入电路中电表的读数:电流表A1读数为I1,电流表A2读数为I2,则二极管两瑞电压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用题中所给的字母表示)。
    (4)同学们用实验方法测得二极管两端的电压U和通过它的电流I的一系列数据,并作出I-U曲线如图乙所示。

    (5) 若二极管的最佳工作电压为2.5V,现用5.0V的稳压电源(不计内阻)供电,则需要在电路中串联一个电阻R才能使其处于最佳工作状态,请根据所画出的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进行分析,申联的电阻R的阻值为_______________Ω(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4.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方MN边界左侧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和沿竖直方向的匀强电场(图中未画电场),磁感应强度B=1.0T,边界右侧离地面高h=0.45m处有一光滑绝缘平台,右边有一带正电的小球a,质量ma=0.1kg、电量q=0.1C,以初速度v0=0.9m/s水平向左运动,与大小相同但质量为mb=0.05kg静止于平台左边缘的不带电的绝缘球b发生弹性正碰,碰后a球恰好做匀速圆周运动,两球均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碰撞后a球与b球的速度;
    (2)碰后两球落地点间的距离(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25.如图所示,相距L=0.5m的平行导轨MNS、PQT处在磁感应强度B=0.4T的匀强磁场中,水平导轨处的磁场方向竖直向上,光滑倾斜导轨处的磁场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斜向下.质量均为m=0.04kg、电阻均为R=0.1Ω的导体棒ab、cd均垂直放置于导轨上,并与导轨接触良好,导轨电阻不计.质量为M=0.20kg的物体C,用绝缘细线绕过光滑的定滑轮分别与导体棒ab、cd相连接.细线沿导轨中心线且在导轨平面内,细线及滑轮质量不计.已知倾斜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37°,水平导轨与ab棒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重力加速度g=10m/s2,水平导轨足够长,导体棒cd运动过程中始终不离开倾斜导轨.物体C由静止释放,当它达到最大速度时下落高度h=1m,求这一运动过程中:(sin37°=0.6,cos37°=0.8)

    (1)物体C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多少?
    (2)由于摩擦产生的内能与电流产生的内能各为多少?
    (3)若当棒ab、cd达到最大速度的瞬间,连接导体棒ab、cd及物体C的绝缘细线突然同时断裂,且ab棒也刚好进入到水平导轨的更加粗糙部分(ab棒与水平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变为=0.6).若从绝缘细线断裂到ab棒速度减小为零的过程中ab棒向右发生的位移x=0.11m,求这一过程所经历的时间?
    26.(16分)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碳中和是指一个组织在一年内的二氧化碳排放通过二氧化碳去除技术达到平衡。

    (1)科研人员借助太阳能用二氧化碳制备甲醇等燃料的催化转化是迄今为止最接近光合作用的方法,并且实现了二氧化碳的循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填字母)。
    A.图中能量转化形式有两种
    B.使用催化剂可以提高单位时间内反应物的转化率
    C.利用太阳能开发甲醇等液态燃料有利于环境保护
    D.该工艺中的H2目前只能由电解水获得
    (2)CO2加氢还可制备甲酸(HCOOH)。
    ①工业上利用甲酸的能量关系转换图如图所示:

    反应CO2(g)+H2(g)HCOOH(g)的焓变△H= kJ·mol-1。
    ②温度为T1℃时,将等物质的量的CO2和H2充入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CO2(g)+H2(g)HCOOH(g)K=2。
    实验测得:v正=k正c(CO2)·c(H2),v逆=k逆c(HCOOH),k正、k逆为速率常数。T1℃时,k逆= k正。
    ③温度为T2℃时,k正=1.9k逆,则T2℃时平衡压强 (填“>”“Br-,所以将氯气通入到含有1mol的FeBr2溶液中,当有NA个Br-被氧化时,Fe2+完全被氧化为Fe3+,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故共消耗氯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在标准状况下氯气体积为22.4L,B正确;
    C.标准状况下,HF 以聚合分子分子,乙醇不能确定其分子数目,也就不能判断含有的质子数目,C错误;
    D. 14CO2的分子中含有24个中子,4.4 g 14CO2含有的中子数目为NA=2.3NA;
    14N2O的分子中含有22个中子,4.4 g 14N2O含有的中子数目为NA=2.2NA;所以4.4g由14CO2与14N2O组成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大于2.2NA,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10.D
    11. B
    【 解析】W、X、Y、Z 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Z是同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系,且W、X、Z分别位于不同周期,易知,Z为Na,W为H;X、Y位于第二周期, 由超分子的结构示意图知,X连四条键、Y连两条键,则X为C,Y为O。A.原子半径Na>C>O>H,即Z>X> Y > W,故A错误;B.O与H可形成H2O、 H2O2,O与C可形成CO、CO2,O与Na可形成NaO、Na2O2,故B正确;C. 1molNaH和H2O发生反应生成1molH2,NaH十H2O= H2↑十NaOH,1molNaH反应转移1mol电子,故C错误;D.O与Na形成的离子化合物为Na2O和Na2O2,其中,Na2O2的阴离子(O2-):阳离子(Na+)=1:2,故D错误。
    12.C【分析】
    由图中In/In2O3-x电极上CO2→HCOO-可知,CO2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In/In2O3-x电极为阴极,阴极反应为:CO2+2e-+H2O═HCOO-+OH-,则Ni2P电极为阳极,辛胺在阳极上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生成辛腈,电极反应为CH3(CH2)6CH2NH2+4OH--4e-=CH3(CH2)6CN+4H2O,据此分析解答。
    【 解析】A.由图可知,In/In2O3-x电极为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A正确;
    B.由图可知,Ni2P电极为阳极,电解过程中,阴离子向阳极移动,则OH-由In/In2O3-x电极区向Ni2P电极区迁移,B正确;
    C.根据电子守恒,每消耗xmol的CO2理论上通过隔膜a的OH-应为2xmol,C错误;
    D.由图可知,Ni2P电极为阳极,CH3(CH2)7NH2→CH3 (CH2 )6CN,阳极反应为CH3(CH2)6CH2NH2+4OH--4e-=CH3(CH2)6CN+4H2O,D正确;
    故选C。
    13.A 解析:依据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可以得出溶液中各粒子间存在着的关系有c(Na+)+c(H+)=c(OH-)+c(A-)+c(Cl-),c(Na+)=c(A-)+c(HA)。综合两者,又可得出c(HA)+ c(H+)=
    c(Cl-)+ c(OH-)。若c(HA)= c(Cl-),则c(H+)= c(OH-),常温下pH=7,故A项正确。图像中横坐标是pH,c(OH-)=10-4.5mol/L,则Kh=10-4.5,故B项错误。b点对应的溶液中2c(Cl-)= c(A-)+c(HA),pH=10,可知A-的水解程度大于HA的电离程度,则c(HA)>c(Cl-)>c(A-),故C项错误。溶液等体积混合浓度减半,c点对应的溶液中c(A-)+c(HA)=0.005 mol/L,故D项错误。

    26.(16分)每空2分
    (1)AD(2分,少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
    (2)① -31.4 ②0.5或1/2
    ③> 由k正=1.9k逆可以得出K=1.9<2, 说明平衡逆向移动。而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可知T2>T1,又逆反应气体分子变多,依据PV=nRT,V一定,n和T均变大,故P变大(2分,表述合理均可得分)
    (3)NH4HCO3 + H2O NH3·H2O + H2CO3 (2分,离子方程式也可得分,写成等号扣1分) 1.26×10-3(2分)
    (4)3CO2 + 18e- + 18H+ = CH3CH(OH)CH3 + 5H2O (2分)
    解析:(1)图中显性的能量转化形式就有四种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或热能转化为化学能),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或电能),热能(或化学能转化为)动能故A项错误。
    B.“单位时间内反应物的转化率”其实是描述化学反应速率。故B项正确。
    C.利用太阳能开发甲醇等液态燃料,既有利于“碳中和”,又有利于替代化石能源,减少污染。故C项正确。
    D.目前,工业获取H2更多采用水煤气法、烃裂解(或烃转化)法。故D项错误。
    (2)①由盖斯定律可得△H=-31.4 kJ·mol-1。
    ②反应达到平衡时,v正= v逆,即k正c(CO2)·c(H2)= k逆c(HCOOH),又K=2,可得k正=2k逆。所以,k逆=0.5k正。
    ③温度为T2℃时,k正=1.9k逆,则K=1.9<2,说明平衡逆向移动,该反应正向放热,故可得出T2>T1,且逆反应气体分子数变多,依PV=nRT,可得T2℃时平衡压强大于T1℃时平衡压强。
    (3)常温下,碳酸的电离常数K1=4.4×10-7、K2=4.7×10-11,计算NH4HCO3.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时用到碳酸的电离常数K1=4.4×10-7和NH3·H2O的电离常数Kb=1.8×10-5。
    (4)由图可知,A电极为正极,在A电极上CO2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CH3CH(OH)CH3。
    27.(14分)每空2分

    28. (14分)每空2分
    【 答案】分液漏斗 b→a→d→e→c NH3 控制溶液不能碱性太强,否则易生成副产物碱式碳酸镧La(OH)CO3 2LaCl3+6NH3+3CO2+(x+3)H2O=La2(CO3)3·xH2O↓+6NH4Cl 将装置中产生的气体全部吹入后续装置中被吸收,减少实验误差
    【分析】(1)结合装置以及所给试剂,制取水合碳酸镧的原理为2LaCl3+6NH3+3CO2+(x+3)H2O=La2(CO3)3·xH2O↓+6NH4Cl,装置Y制备NH3,NH3易溶于水,通入带有球形干燥管的导气管中防倒吸,装置W制备CO2,装有饱和碳酸氢钠的装置X用于除去CO2中的HCl,防止消耗过多的氨气,在装置Z中生成水合碳酸镧。
    (2)根据已知信息,m2-m1为La2(CO3)3·xH2O的质量,m4-m1为La2O3的质量,m5-m3为CO2的质量。B中装有浓硫酸,C中装有碱石灰,D中碱石灰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CO2和H2O进入到装置C中影响实验结果;第一次通入N2,目的是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空气中CO2干扰实验结果,第二次通入N2,将装置中残留的CO2全部排入装置C中被吸收,减小实验误差。
    35.(14分)
    (2分) 正四面体形(1分) sp3 (1分) 4∶1 (2分) Al2O3为离子晶体,Al3+和O2-离子半径较小,离子所带电荷数较多,晶格能大,所以熔点高,硬度大(2分) 12 (2分) AuCu3H8(2分) ×1021或×1021 (2分)
    【 解析】
    (1)锌(Zn)、镉(Cd)位于同一副族相邻周期,Cd的原子序数更大,则Cd的原子序数是48,则基态Cd原子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电子排布图)为;
    (2)S与O可形成多种微粒,其中SO中S原子价电子对数是,无孤电子对,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液态SO3冷却到289.8K时,能得到一种螺旋状单链结构的固体,根据结图可知,此固态SO3中S原子形成4个σ键,无孤电子对,杂化轨道类型是sp3;
    (3)单键为σ键,双键中有1个σ键、1个π键,根据Cr2O的结构图,1mol重铬酸根中含8molσ键、4molπ键,1mol铵根离子中含有4molσ键,σ键与π键个数比为4:1;
    (4)Al2O3为离子晶体,Al3+和O2-离子半径较小,离子所带电荷数较多,晶格能大,所以熔点高,硬度大;
    (5) 晶胞中Cu原子处于面心,Au原子处于顶点,根据图示,离①号Au原子最近的Cu原子有③⑤⑦号,每个Au原子被8个晶胞共用,根据均摊原则,Au原子的配位数为12;根据均摊原则,晶胞中Au原子数、Cu原子数是、H2分子数是4,化学式为AuCu3H8;
    (6)根据均摊原则,每个结构单元含Al原子数、Ti原子数 ,则ρg·cm-3,则高为h=×1021nm。
    36.(14分)
    (1)邻苯二甲酸或1,2-苯二甲酸(2分)
    (2)醛基、酯基(2分,各1分)
    (3)取代反应(1分) 氧化反应(1分)

    (4)





    (2分) (2分)


    (5)或或或 (2分,写出一种即可得分)

    (6)
    高三月考一物理答案
    一、选择题
    14.B 15.B 16.C 17.D 18.C 19.BD 20.AB 21.ABD
    22.(1)B (2)0.3
    23. (1). A (2). F
    (3). (5). 119

    24.(1),;(2)
    【详解】(1)a球与b球的碰撞,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由能量守恒定律有:
    解得:,
    (2)对a球,重力和电场力平衡,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设a球落地点与圆心的连线和地面夹角为,有
    可得:
    则a球水平位移为:
    b球不带电,碰后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
    水平方向:
    故两球相距:
    25.(1)2m/s (2)0.16J 1.04J (3)0.15s
    【详解】(1)设C达到最大速度为,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得回路的感应电动势为: E=2BLvm ①
    由欧姆定律可得回路中的电流强度为: ②
    金属导体棒ab、cd受到的安培力为: ③
    线中张力为T2,导体棒ab、cd及物体C的受力如图,

    由平衡条件可得:, , ④
    联立①②③④解得 ⑤
    (2)运动过程中由于摩擦产生的内能:E1=μmgh=0.16J ⑥
    由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可得:

    联立⑤⑥⑦
    将,代入可得这一过程由电流产生的内能:
    (3)经分析, 在ab棒向右减速运动的过程中,其加速度大小与cd棒沿斜面向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始终相等,速率也始终相等.设某时刻它们的速率为v,则:E=2BLV
    由欧姆定律可得回路中的电流强度为:
    金属导体棒ab、cd受到的安培力为:
    对ab棒运用动量定理:
    又 计算可得 t=0.15s
    26.ABD
    27.①15cm;②12.5cm.
    【详解】①设玻璃管横截面为S,活塞缓慢左拉过程中,气体B做等温变化
    初态:压强pB1=75cmHg,体积VB1=20S,末态:压强pB2,体积VB2=25S,
    根据玻意耳定律可得:pB1VB1=pB2VB2
    解得:pB2=60cmHg
    可得左右管中水银面的高度差△h=(75-60)cm=15cm
    ②活塞被缓慢的左拉的过程中,气体A做等温变化
    初态:压强pA1=(75+25)cmHg=100cmHg,体积VA1=10S,
    末态:压强pA2=(75+5)cmHg=80cmHg,体积VA2=LA2S
    根据玻意耳定律可得:pA1VA1=pA2VA2
    解得理想气体A的气柱长度:LA2=12.5cm
    28. ADE
    29.1:3
    【详解】光路图如图所示:

    由题可得入射角i=60°,折射率,设折射角为
    由折射定律 解得:
    由几何关系可得,,,
    设光线在玻璃中传播的速度为v,且
    解得:

    解得:



    相关试卷

    山西省怀仁一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理综+PDF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西省怀仁一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理综+PDF版含答案,文件包含山西省怀仁一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综pdf、山西省怀仁一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综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山西省怀仁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理综PDF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山西省怀仁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理综PDF版含答案,文件包含山西省怀仁一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综pdf、山西省怀仁一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理综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山西省怀仁市第一中学校云东校区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综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届山西省怀仁市第一中学校云东校区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综试题(解析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mg/ 日,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